第143章 鑄造錢幣
2024-09-23 04:22:11
作者: 速速一枝桃
李玄盛將信將疑地望著皇后。
路盼盼!
怎麼會是她?
她不正是清清的妹妹嗎?
李玄盛瞬間冷眉豎起,凌厲的聲音似乎帶了些責備,開口問道:
「皇后,你可知道清清也身懷有孕,此時你舉薦她的妹妹,這不是故意給清清添堵嗎?」
皇后眼神明顯一震。
顯然,她是沒有料到,一向痴迷於美色的李玄盛,竟然能面對一位清秀美人毫不動心,還能大義凜然地說出這些話。
憑什麼?
明明自己和路清清都身懷有孕,甚至自己的月份還大些。
憑什麼皇上處處都為路清清著想!
皇后氣得緊緊咬著槽牙,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穩住面上的表情,震驚之餘,她還要連忙解釋。
「皇上,皇上,臣妾不是這個意思。」
「臣妾是想著盼盼姑娘在宮中沒名沒份,若她在您身邊伺候得好,一舉封了嬪妃,這也算得上大喜之事呀!」
李玄盛望著眼前這位與自己青梅竹馬一同長起來的皇后,越來越覺得看不懂她。王錦柔愛的到底是他,還是他所封的皇后之位?
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往自己的龍床上塞人了!
李玄盛攏了攏衣袖,聲音平靜得可怕。
「第三次了」
皇后一頭霧水。
「什麼?」
李玄盛稜角分明的面容籠罩著一層不可捉摸的慍怒,他似在壓抑情緒,又像是雲淡風輕的威脅。
「皇后,你這是第三次往朕的龍床上塞人。從前是徐官女子,之後是清清,現在你竟然又開始打起了路盼盼的主意!」
「怎麼?你是嫌朕的龍床太大了嗎!」
皇后瞬間慌了神兒。
她沒想到,皇上竟然絲毫不顧她的臉面,直接赤裸裸地拒絕,還對自己諷刺一番。
皇后心中一緊,只覺下腹傳來微微鈍痛,額間已滲出了細密的冷汗。
她怯懦著支支吾吾說不出話,只一雙不大不小的杏眼可憐巴巴地望著李玄盛,試圖挽回他的好感。
只可惜,賣慘這招對李玄盛毫無作用。
他速速起身,大步流星的就要離開。
走到門前,李玄盛忽然停住了腳步,他沒有回頭,只給皇后留下了一道明黃色的背影。
「皇后,你少思少慮,安心養胎便是。」
說罷,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鳳儀宮,只留皇后自己,怔怔地癱軟在榻上。
回到乾清宮後。
李玄盛想到皇后推舉路盼盼一事,他越想越氣,在御書房內反覆踱步,一抬眼又望到書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摺,心中更煩。
他長吁短嘆地坐回書案前,嘴中喃喃。
「唉,不知怎地,皇后仿佛變了個人,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聽進去朕對她的勸告……」
「還耽誤時間,害得朕留了一大堆奏摺沒有批……」
李玄盛隨即拿起御筆準備批閱,正巧批閱的是丞相王鍾遞上的摺子。
他望著這份奏摺沉思良久,御筆持在手中,遲遲未落下硃批。
王鐘上奏,正是鑄造新幣一事。
原來,李玄盛繼位之後,一直沒有發行本朝制錢,始終沿用著前朝舊制。只因他初繼位之時,國庫空虛,財力不足,所以新幣才延緩發行。
處理趙寧一案後,查抄的金銀數以萬計,其黨羽黨貪污的贓款也一併充入國庫。有了本錢,這才將發行本朝制錢提上日程。
王鍾奏摺里寫的,就是初擬了幾份新幣制錢的樣式,供李玄盛抉擇。
他在幾份制錢樣式中細細斟酌了許久,最終定下大盛通寶的紋樣,只是樣式確定了,制錢的金屬比例還有待定奪。
他隨即喚來何慶。
「何慶,即刻宣召宰相王鍾進殿。」
沒過多久,王鍾在府中接到了皇上的傳召,便馬不停蹄地趕赴宮中。
初到御書房內,他還氣喘吁吁,一直用朝服的袖口擦著額間冒出的細汗。
李玄盛望著王鍾一臉勤謹的模樣,心中不免感嘆。
這宰相王鍾如此勤勉忠厚,怎的生出皇后那般心思重的女兒?
李玄盛用手肘支著,偏頭盯著王鍾看了許久,倒把王鍾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扯了扯灰白的鬍鬚,又摸了摸蒼老的面容,略有尷尬地向李玄盛行了個禮。
「老臣王鍾參見皇上,一進殿您便盯著老臣看了許久,不知,老臣臉上是有什麼東西?」
李玄盛輕呵一聲,擺了擺手。
「無事無事,是朕一時出神。」
「召喚你來,是為商議鑄造新幣一事。」
王鍾這才放下心來。
「敢問皇上,老臣所上奏的制錢式樣不知您看了是否滿意?最後定下了哪個?」
李玄盛輕挑眉峰,手中依舊拿著王鐘上奏的奏摺,對著他指了指大盛通寶的樣式。
「你選的樣式朕都看了,很用心,很不錯。」
「朕覺得大盛通寶最佳,不知王丞相意下如何?」
李玄盛說的客氣,倒是令王鍾感懷頗深,他連連拱手謝恩。
「多謝皇上讚賞,皇上若問老臣的意見便是折煞老臣了。皇上聖明,以您的意思定奪,老臣著令鑄造便是。」
顯然,李玄盛對於王鐘的回答十分滿意,他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樣式雖定,只是鑄幣的金屬比例還未定奪,王丞相,你是怎麼想的?」
進宮之前,王鍾在家中便已料到皇上會問他這個問題。畢竟自己剛上了摺子,新幣樣式定好了,下一步就是鑄幣,而鑄幣最關鍵的,就是金屬的成分比例。
大盛通寶鑄造好之後,是要在民間流通的。銅錢兌換銀子有一定的官價,因此,銅錢之中所含的金屬成分尤為重要。黃銅多了,銅錢的實際價值就變得值錢,若是黃銅少了,銅錢的真實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鑄幣一事,既不能讓朝廷吃虧,又不能讓百姓吃虧。因此,這得尤為謹慎。
王鍾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皇上,老臣有一提議。鑄幣的材料之中,黃銅多了朝廷難免虧錢,若是黃銅少了恐怕製成的新幣成色不好,顏色灰暗。」
「所以老臣提議,鑄幣材料依舊遵循前朝舊例,五分黃銅,五分重鉛,熔鑄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