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治吏難

2024-05-05 02:49:18 作者: 肥鳥先行

  談論到吏治,眾人都看向了崔濤。

  作為負責吏部的翰林學士,崔濤也被稱呼為影子吏部尚書。

  甚至因為如今正牌的吏部尚書無能,世人都知道崔濤的影響力,外朝都有人稱呼他為天官。

  李倓說要整頓吏治,崔濤自然要發言。

  

  崔濤說道:「殿下,這吏治的問題,主要就是貪懶暴三字。」

  李倓點點頭,貪自然是就是貪官,懶就是懶政,而暴就是酷吏了。

  這是自古治政者面臨的最大問題,無外乎這三個問題。

  見到崔濤有思考,李倓問道:「那麼卿以為,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崔濤拱手說道:「臣以為是懶。」

  這個結果倒是出乎李倓的意外,自古以來治政者治貪,這不是第一要義嗎?崔濤竟然說懶政是最大的吏治問題。

  只聽到崔濤說道:「百姓為何要供養朝廷和官府?其實朝廷官府提供的就是一種東西,那就是——秩序。」

  「朝廷有法令,殺人償命,所以百姓們才不會互相殘殺,才能提供種田生活的秩序。」

  「這就是秩序,也就是一種規則,讓老弱病殘能夠生存下去,讓婦孺能夠安全的活下去,讓弱者能夠從強者手裡得到一杯羹。」

  李倓點點頭,唐律森森,正是因為唐律的存在,才讓了弱小的百姓有了生存的空間。

  崔濤繼續說道:「可是秩序這個東西,就和光一樣,如果朝廷的光照不進來,那就是別的光照進來了。」

  「地方官員懶政,那權利就會被鄉紳,地痞,村霸,商人分走,如果朝廷官員懶政,那就會大權旁落,地方藩鎮割據專權。」

  「所以臣以為,貪和暴雖然也危害巨大,但是和懶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這麼一說,李倓倒是明白了崔濤的意思,懶政的危害確實巨大。

  「那卿以為,如何杜絕懶政?」

  崔濤又拋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結論:「慎權和公平。」

  「何解?」

  崔濤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政事堂的宰相們尚且不敢說絕對沒有私心,不要說基層的官員和吏員了。」

  李倓也點點頭,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真的能斷絕私心,那就天下太平了。

  就連如今的玩家,也都是有私心和圈子的,這也都是治政者無法迴避的問題。

  如何壓制官員的私心,秦和明初用了同樣的辦法,用嚴刑峻法來恐嚇百官,用苛刻的制度來管理官員,結果是天下人都畏懼當官,可是在任的貪官依然無法斷絕。

  崔濤說道:「不談私心,為官也是勞心勞力的事情,無法耕種養殖,朝廷的俸祿如果不能讓官員一家吃上飯,那官員就要想別的辦法了。」

  李倓想到了長安錢荒的時候,長安低等級官員的慘狀,這也是他平定了長安糧價後能夠得到百官歸心的原因。

  不過李倓問道:「卿的意思是高薪養廉?」

  大家也都看向了崔濤,高薪養廉這個話題在論壇也是一邊倒,幾乎所有人都反對。

  原因也很簡單,歷史上官員待遇最高的朝代——大慫,就是歷史上最軟的朝代。

  宋代厚養士大夫,最後出的都是一幫什麼大臣有目共睹,所以崔濤竟然在御前提出高薪養廉,這也讓李倓非常的驚訝。

  崔濤搖頭說道:「臣說的不是高薪養廉,而是讓官員吏員的收入和他們的付出對等。」

  「都說種田苦,辦廠苦,經商苦,可是做官也不是輕鬆的事情,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做一個好官沒辦法養活自己和家人,那還會有人要做一個好官嗎?」

  「就算人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沒有足夠的薪水,那也不可能好好花心思做好官。」

  李倓倒是點頭,提高基層官員的俸祿,將一些要緊的吏員也納入到朝廷的官俸體系中,這也是政事堂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成為上位者之後,李倓就不再對官員的道德水平有太高的期待,但是也沒有如同以前那樣仇視他們。

  帝國的官僚也是帝國的一部分,也為帝國在做貢獻,打壓他們並不能給百姓帶來繁榮。

  反而放任他們剝削他們,會讓他們更加瘋狂的去盤剝百姓。

  崔濤說道:「公平的意思,不僅僅是給官吏們公平的晉升機會,讓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可以升遷,讓沒有關係的普通官員也能任之高位。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公平的面對官吏的付出,給予他們應該有的回報。」

  李倓點點頭,他突然想到了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省部的基層薪水微博,也沒有什麼油水可言,寒門子弟無力承擔驚人的房價,甚至連租房子都租不起。

  這些職位逐漸成了家底豐厚的人家才能讓子弟去熬的地方,通過薪水和待遇就篩選掉了那些寒門子弟。

  如今長安也有同樣的問題,在提升御史待遇之前,顧況連租房子都租不起,在長安都要靠王成偉和韋應物接濟。

  這種不正常的低待遇,逼著寒門子弟外任為官,或者結黨抱團,或者被招入大族為婿,最後也導致了寒門和豪門之間的尖銳對立。

  李倓點頭說道:「孤知道了,讓吏部和戶部議一下,商議一份補貼基層官吏的條陳來。」

  「那慎權又是什麼意思呢?」

  崔濤說道:「慎權,就是每個層級的官員都要限制他們的權力,限制他們運用權力的衝動,而不是無節制的使用權力。」

  「臣在靈州的時候,就有州里的官員,喜歡插手縣裡的人事安排,甚至有朝廷直接插手縣務的時候。」

  李倓疑惑的問道:「這不好嗎?」

  「當然不好,靈州的各衙門插手縣的事務,縣中吏員的事情都請託到州里,再由州里壓到縣裡。」

  「縣中有職位空缺,吏員都來到州里打點。有些州刺史直接插手安排縣吏,侵奪縣權。」

  李倓疑惑的問道:「這和懶政有什麼關係?」

  「殿下,倘若您是一位縣令,您的手下升遷罷免皆不由縣令,他們的獎功罰過州里都要插手,您還有什麼辦法號令縣中?」

  「談若您是一名州太守,全州這麼多縣的具體事情,又能件件都知道嗎?您又能知道治下縣中一小吏是賢能還是愚昧?」

  「上奪下權,則下不能任事,那就只有躺平了。」

  「上攬大權,事事都要管,事事都管不好,看起來是勤政實際上也不過是任人唯親,也不過是懶政也。」

  「等到基層都懶了,這朝廷的法令下達不到縣裡,征糧徵兵都動員不了,那是亡國之時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