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戈羅
2024-09-22 02:52:59
作者: 常埋
介紹這個東西之前,顧九問了我,知道墨玉是什麼麼?
聽罷了顧九的話,我嗤之以鼻的笑了笑,說到底我也是一個把玩古董的,雖然我對玉器的造詣不是很深,但是這個墨玉我還是知道的。
墨玉是和田玉中一個品種,雖不及白玉的名氣,因其產量稀少,也十分珍貴,顏色比較低調,市場少見,其實,品質好的墨玉,色濃質膩,也擁有獨特别致的美麗,精美珍貴很難得。
當然,像這種傳世的東西,按照我們天朝的慣例,都會是有一個傳說的。
這個和我們的古玩界的講究出處是一個概念。
比方一塊玉佩,你正兒八經的從在編墓裡頭出來的,那身價就是高價了,而如果是鄉野村民家裡頭收來的,那價格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古董講究一個出處,出處決定了身價,就好比兩個人,一個是官二代太子黨出身,一個是父母雙亡孤兒怨出身,以同樣的資歷進了公司,但是太子黨接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樣。
雖然這麼比喻不是很恰當……。
通俗點說,清朝,同一個生產商同一個款式同一個材質的酒杯,一個是被乾隆用過的,一個是高檔酒店的,那麼他們的價格就有天差地別了。
而且大多數人願意出高價去買那個乾隆用過的。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問題來了,誰能證明那個杯子是乾隆用的?如果是乾隆身邊的太監用的呢?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來說一說墨玉的傳說。
總得來說,墨玉也是屬於一個難得的品種,俗話說得好啊,千金有易得玉難求,所以,古玉的市場的熱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
比方顧九眼前的這一塊玉,連不遠處坐著的大鬼都恨不得放大了眼睛來瞅一瞅。
把玩古董的人就是有這麼一種奇怪的直覺,很多古董在露出第一面的時候,玩家通常就會有一個直覺了,比方這個時候,顧九就目不轉睛的盯著這個玩意兒了。
這個墨玉的材質應該算是極品了,因為它黑的如同濃夜一般,讓人看著有一種圭墨的即視感,質感細膩厚重,應該是和田一脈的墨玉……。
就在顧九用小春擺置一旁的消毒紙巾擦拭完了雙手準備接過這一塊墨玉的時候,小春突然拿著墨玉墜子上頭的瓔珞繩輕輕轉了一下,沒想到,這個墨玉的背面,竟然是一塊白玉!
在傳說中,這種玉叫做陰陽玉,當然。傳統的陰陽玉都是以陰陽刻做對比的,然而真的用黑白來做對比的,顧九是第一次見到。
雖然墨玉以純黑視為極品,但是賞玉的人都知道,以玉的純度和品種作為鑑賞的,那是基本守則,判斷一塊玉的價值,更是要考慮到它的大小,工藝難度,寓意價值,形狀色澤……,等等諸如此類,比方一塊和田白玉的平安扣,和一塊同等大小的帶有色澤瑕疵的龍鳳鏤空玉佩,那麼平安扣的價值就沒有玉佩的價值高。
首先,平安扣的工藝水準比較簡單,而且沒有太多的新意,但是龍鳳玉佩就不同了,因為鏤空的工藝增加了難度和鑑賞價值,再加上它龍鳳的寓意我非常的好,所以對比起來,龍鳳玉佩的價值要比平安扣高。
雖然忽略玉質的本身,而去以玉的雕刻來判斷價值,這聽起來有點點本末倒置,但是俗話說得好,玉不琢不成器,賞玩玉器也是一樣,玉的品質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價值。
墨玉雖然以純黑色的玉為極品,但是這種墨玉白底,也有它自身的獨特價值。
顧九畢恭畢敬的接過來了這一塊玉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觀察鏤空的工藝。
古代人雕刻玉器,輔助的是碾玉用的「解玉沙」,「解玉沙」是什麼礦物不見記載。
而玉,也分軟玉和硬玉。
如翡翠屬於硬玉,和田玉屬於軟玉(透閃石、陽起石一類)。
我們現代的手工雕刻多多少少是輔助一些現代的機械工具,而古代的人壓根沒有我們這麼便捷的東西,所以越是古老的玉,鏤空價值越高。
而眼前的這個墨玉白底的墜子,要是說起來玉的質地,也算是罕見的一種,首先,它的正反兩面一黑一白,重點是它中間的分割線竟然非常的勻稱,就好像是一個工藝品一樣,分離的恰到好處,但是顧九也不是一個草莽,雖然她鑑別玉器的資歷沒有大鬼那麼多,但是鑑別古董的真假,她倒是從小就接觸過的。
這個玉的成色和包漿,看起來還算是自然,整體的質感也沒有問題,雖然墨玉白底的涇渭太過分明,但是以顧九的眼光,這塊玉不用煮玉出灰就能夠大致判斷真假了。
接下來,是觀察玉的雕刻工藝。
這塊玉到底雕刻的是什麼,顧九一時間還說不上來,只能看的出來是一隻山海異獸,像是獅子老虎那一類的,被祥雲稱托著,腳下踏著奇怪的東西,眼睛裡頭好像還有雕刻,但是顧九沒怎麼注意,她現在大體上在鑑賞玉器的價值和年代,因為這是應付擺陣最基本的。
這一塊玉墨玉的一面是大致是陰刻的,白底的一面是大致是陽刻的,每一面的山海異獸都是整隻的,在兩相接壤的地方,都有後背,後背上的花紋也一一被篆刻了出來,裡面的銜接處上,還雕刻上了諸多的歸藏銘文,因為歸藏銘文實在是太小了,以顧九這樣的看法,壓根不知道上面到底雕刻了什麼,不過看那密密麻麻的程度,倒是讓顧九想起來了《核舟記》。
正面上的山海異獸也是被雕刻的活靈活現,面目的細節和肢體的篆刻都非常的自然,看起來渾然天成,一點點工藝的瑕疵都沒有,這種掏玉的工藝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就以工藝還有這墨玉白底的玉質,顧九就能夠初步斷定,這個玩意兒絕非凡品。
不過這個工藝是非常的考究,但是單從這個雕刻的手法上頭,顧九不好斷定。
不過每個朝代實際上都有每個朝代的雕刻特徵,根據文化國民一類的影響,自成一派,所以顧九準備從這個上頭下手。
從紋飾上面來說,這塊玉的出現年代可能是在唐代,因為陰陽兩面雕刻的俱是猛獸,並且猛獸的周圍明顯帶有諸多的雲紋,但是如此精細的鏤空雕刻,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唐代,唐代壓根沒有這種工藝,這麼細緻入微巧奪天工的鏤空手法,又是出現在清代……。
除卻這塊玉穿越了,那就是這是一塊二雕玉。
所謂二雕玉,顧名思義,就是一塊已經成形的玉器,在很久以前已經被人們把玩收藏了,可是過了很多年之後,它流落到了新的地方,在不毀壞它本身的工藝上,又做了一層更加精細的加工,這種東西就叫二雕玉。
而二雕玉又分好多種,其中最大的兩個分派,就是一個盡最大限度的保存玉器原來的模樣,而第二個就是盡最大限度的將玉器改變成另外一個模樣。
這兩種都是非常費事費力的事情,二雕玉產量一直不多,同樣因為它被二次加工了,年代不好斷定,所以收藏的市場也不是很大。
但是這塊玉不同,它的身上絲毫看不出來二次加工的痕跡。
如果說它是唐代的玉佩,但是它的工藝明顯是清朝才會有的,這裡頭相差了多少個世紀啊……。
「唐清二雕玉」顧九把玩的片刻之後,語氣淡淡的說道。
一旁的尋孳闌聽罷,臉上倒露出來了一點點喜色,他示意小春把這塊二雕玉收起來以後,和顧九說道「我們兩個,不相上下」。
「這話是什麼意思?」顧九倒是來了興趣了,什麼叫做不相上下?這麼快尋孳闌就認慫了?
然而尋孳闌不是認慫,他告訴顧九,這一塊玉佩,是他祖輩上積累下來的老貨了,他有一次清理庫房的時候注意到了它,當時尋孳闌也沒在它的舊木盒子裡頭看到什麼說明(古董的收藏通常都會被我們分門別類一下,像是博物館一樣,它自己也會有一個「身份證」和一張「個人簡歷」),尋孳闌把玩了一下,同樣也斷定它是唐清二雕玉。
此後幾年,尋孳闌每年年底都會清理一下庫房,每一年都會清理到它,直到有一年,尋孳闌收了一份拓本,按理說像尋孳闌這樣的古玩店,是不收拓本的,但是那一天來賣拓本的人,是他的一個老朋友了,而且拓本的內容倒是挺稀奇的,所以尋孳闌也就收了。
那個拓本的內容提到了一塊玉佩,玉佩的名字叫做戈羅。
「有石美哉,一陰一陽,承天水澤,馳在八荒,身受帝神,輪迴有恙,大隉北疆,乾坤陸桑,奉青天海,流轉千張,殆辰山魑,萬載辰涼。有狐不歸,一生一亡,長藤不生,子之洪昌,臨東大妖,狩與扶桑,風生萬物,災難莖上,留魂雙縷,死活無妄,共生一辭,流轉何方」。
「歸藏經十三篇,蠻荒大妖」。
拓本上頭就是這兩段話,聽起來倒是覺得挺正常的,很有《詩經》國風篇的味道,讀起來也好像是在詠頌什麼東西,具體翻譯的話,大概逐字翻譯就可以了,反正這些東西大體上其實都沒有多大的意思。
然而真正吸引尋孳闌的,卻是這段話旁邊的一張圖。
或者說不是一張圖,而是大半張圖,因為這個拓本不是完整的拓本,原件應該是被撕扯過了,所以才會呈現這種鋸齒狀的缺失,不過這大半張的圖,足夠了。
因為已經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圖裡頭的東西,就是尋孳闌他們家倉庫裡頭的那塊玉佩了。
發現這個問題以後,尋孳闌非常的激動,因為尋孳闌的朋友說了,這是古書《歸藏經》的殘卷拓本,如果他們家的那塊玉佩真的出現在了《歸藏經》上了的話,那那塊玉佩的價值,可就不能夠同日而語了。
《歸藏經》實際上和一些收錄雜誌的書本差不多,相當於一本雜記,具體作者到底是誰,也已經無從考證了,只能大概知道這本書出現的年代和《山海經》應該差不多,但是它不同於《山海經》的是,它貌似一直在被編撰著。
因為就目前胡言市場上出現的一些《歸藏經》的殘片來看,歸藏經一共出現了六種不同的文字,並且朝代不同,當然,這也不排除是後人又重新杜撰上去的可能性(原諒我用了杜撰這個詞語,如果秉承著考古的態度,那麼在一切文化沒有被公諸於世的證明之前,它們只能夠是一種猜想),但是總體上來說,它包含的東西比較多,也比較雜,就目前所發現的一些殘片,裡面就已經包含了上古傳說,醫藥病理,古建築,山海河泊……,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記載。
堪堪實則為一本雜記。
不過裡面所記錄的內容,有的荒誕無稽,有的卻是歷史所記載的,甚至還發生過類似於《推背圖》那樣預言的篇章,所以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不好估計。
但是尋孳闌倒是願意相信這本書所記載的東西,因為《歸藏經》裡頭也記錄過古董物件什麼的,如果這個玉佩真的是《歸藏經》裡頭的,僅僅靠著這個拓片,那麼它也能夠賣一個理想的價錢了。
所以尋孳闌就仔細的研究起來了那個拓片,拓片的字體是唐代的字體,由於不是原件,所以具體的參考價值已經沒有了,不過在尋孳闌翻來覆去的研究之下,他但是在拓片上頭又看出來了兩個字。
戈羅。
這兩個字就在玉佩旁邊,不過被一塊灰黑色給擋住了,具體因為什麼,可能是原來的殘片受到了污染,也有可能是拓片的問題。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看來這個玩意兒應該是叫做戈羅了。
有了名字,有了出身,按理說這個東西應該很快被賣掉才是,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這一塊名字叫做戈羅的玉佩,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大半年的時光裡頭,竟然沒有被任何一個買主給看中……。
當然,也有看中了它的,但是當尋孳闌報出一百二十萬的價格的時候,那些人就不買了,或者是壓了一下價格,以尋孳闌這麼多年把玩古董的價格,不說這塊戈羅它的出身到底給它加了多少價格,就沖這質地和工藝,一百二十萬的價格尋孳闌認為正正好。
但是,世事難料,尋孳闌就是沒把它給賣出去。
今天正好碰見了顧九這個「冤大頭」,他尋孳闌當然要把它拿出來碰碰運氣了。
「《歸藏經》……」顧九聽罷了尋孳闌的敘述,就看著那個戈羅兀自呢喃,這《歸藏經》顧九當然是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幾部奇書中,有《易經》,《黃帝內經》,《尚書》,《推背圖》……等,其中被列為別樣奇書的書有《山海經》,《神異經》,《幽冥錄》,《山海異聞錄》……,還有這一本《歸藏經》,其中要數這《山海經》最出名,《歸藏經》最奇特。
因為浮家世代專研古董和倒斗,所以對這種書其實還是比較注意的,自然而然的,聽說這個戈羅是《歸藏經》裡頭的東西,立馬就拍板說道「我說到做到,這戈羅我收了,連那拓片一起,你開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