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與考證(3)(2)
2024-09-19 18:56:40
作者: 呂志勇,高文文,鄒愛蓮,劉屹松,袁燦興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知道,雍正所以把海神廟選建在海寧,主要是連續發生在海寧的海潮引起的,這是直接的原因。而從長遠看,則是為整個浙江海塘的治理著想,而這是由於海寧的自然位置決定的。
海寧是浙江沿海重要縣城之一,位於杭州東南向,居錢塘江河口北岸,境內岸線長近60公里,占北岸海塘總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所屬的黃灣鎮大尖山附近江面,則是湧現海寧潮的起點。錢塘江到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典型的喇叭口狀海灣,出海口東面寬10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淺,湧來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後浪推前浪,迅猛衝向堤岸,如果塘堤不牢,就會形成潮災,特別到了雨季,風雨加海潮,更易造成災難。
歷史上,浙省海潮入江處,其門戶有三,分別為南大門、北大門、中小門。「三路水勢,遷流無定,考其形勢,溜趨北塘,則海寧一帶塘工坐當其沖,溜趨南門,則紹興一帶塘工亦受其險,惟溜趨中門,庶南北兩岸俱獲平穩」。但是,從明朝以來,海潮就逐漸北趨,故而出現南岸紹興一帶逐漸解危,北岸海寧一帶危險逐漸加劇的形勢。「前因溜走北門,遂致海寧塘工連年告險」。
事實上,海寧海潮帶來的危險和影響還遠遠不止於海寧一處,它危及的是杭、嘉、湖、蘇、松、常各州縣。「查海寧一塘,為杭、嘉、湖、蘇、松、常等郡之保障。」而歷史上蘇、松、常一帶,是中國的糧倉,向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說法。所以保護好海寧海塘,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保護清朝的經濟命脈和穩定,故被雍正皇帝視為用於祈福佑民保護海塘的海神廟,選建在海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海神廟的建造
雍正皇帝決定要建海神廟的想法,在雍正七年八月第一次海潮過後就產生了,並且他已決定讓李衛辦理。八月十一日雍正帝在李衛奏報海寧海潮情形折上寫道:「海塘之事,朕之憂念,乃卿所悉知。可盡人力,干係甚大。近日有諭大學士之旨,朕欲動內帑十萬金,修理一座大海神廟,以祈神佑萬民。尚未復奏,議定自然交卿辦理。」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該工程正式交給李衛後,現在檔案中能夠查到李衛曾經上了兩道奏摺,奏摺內容涉及神廟選址、圖樣繪製、用料標準和採辦、工匠人役挑選和派遣以及所祀神等問題。
1選址
清朝時期海寧縣(今海寧市)下轄6鄉4鎮,治所在鹽官鎮。海神廟建在什麼位置,經勘察李衛奏道:「查海寧縣城之東約六十里地有尖山峙立海面,潮頭俱由此入口,似屬扼要之區,可以建立神廟,已於康熙五十九年經前任督撫諸臣題請創廟興造,完工於六十一年十月內……此地山石崎嶇,別無宏廠之基再可恢拓。至於塘工處所,臣先已疊次往來,今又親加復勘,南門之外東西一帶,前臨大海,後即備塘河道,地勢淺促,並無數十餘畝寬廣之所,雖民地尚可購買擴充,人情無不歡欣踴躍,而內需添平池塘,且遷移隴墓,恐致褻瀆神祇,更可慮者,近海之地皆系浮土聚沙,潮汐晝夜,雨來俱從塘底汕刷,倘將根腳搜空,即有銼裂,長須往內退進,非如河工地面可以多加椿帚向外幫闊者……是以再四籌劃,擇於城內營造。」
此前,雍正皇帝也曾提出將海神廟建在「縣城之內」,但又不能完全確認是否可行,故令赴浙公幹官員傳口諭,讓李衛將選址意見「分析奏明」。在接李衛奏報後,雍正批道:「如此則是亦,朕思在城內必有因也。」等於批准了李衛的意見,確定將海神廟址選建在海寧縣城所在地鹽官鎮。於是,李衛在鹽官鎮「價買了零碎民房」,又從城外運取土方,加高填平了部分坡塘,開始繪圖建廟。
2圖樣及用料
海神廟之圖樣,按李衛奏報,系根據所選地形繪製的。「於三月初一吉期祀土,將廟基地面根腳清出,丈量四址,按照地方寬長之處,宅中定位,所有前後殿宇、寢宮、祠壇、樓閣、廊廡、房屋等項,就勢酌擬大概規模,繪就圖式。」主要建築包括:中線為大門、正殿、御碑亭,東側為天妃閣,西側為風雲雷雨壇,最後部分為水仙樓。該奏摺除沒有提及大門前的石坊、石獅等建築外,其他主體建築基本和奏摺描繪圖式完全相同。
海神廟圖
在該奏摺談及海神廟的式樣及建築用料中,有一點特別引起了雍正皇帝的關注,即廟頂瓦的顏色問題。按李衛原來設想,御碑亭用黃琉璃瓦,正殿、天二門、寢宮及天妃閣用綠琉璃瓦,其他用江浙本色瓦。但是,經「差人於鄰省遍訪眾窯戶,俱不諳燒,即偶有製造蓋廟者,顏色不明艷,質亦脆,一經冰霜凍結,外皮捲起難觀」。為此,李衛提出了三種解決辦法:一是由皇帝下令,「於京廠制就,交與浙省回空糧船運官帶來浙,所需價值並運通腳費,臣當照數備齊解交工部兌收」。二是只御碑亭、正殿兩處用琉璃瓦,「其餘悉用江浙本色筒瓦」。三是按照南方做法,所有建築均不用琉璃瓦。雍正對此批示:「所繪進呈圖式甚屬妥協,但外省廟宇用黃色琉璃瓦者甚少,照廷臣議行可也。」等於除對用黃琉璃瓦提出異議外,其他都由李衛自己酌情辦理。但是,最後李衛用的什麼瓦,因原始建築早已焚於戰火,筆者一時尚未找到確切資料,只能按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顏色推測,當初只有御碑亭用的是黃琉璃瓦,其他均用的江浙本色筒瓦。
3所祀之神
海神廟神像
建廟為祀神,但該海神廟要祭祀什麼神?這一點李衛當時下了一番工夫,而雍正皇帝也是充分相信李衛,完全是按照李衛奏摺所列神名及所排位置確定的。這裡僅引李衛原奏述之:「至於奉祀神祇最關巨典,查海寧縣之尖山,康熙五十九年建立海神廟宇,至六十一年秋奉敕封運德海潮之神,雍正三年又蒙皇上欽定江潮諸神,加封吳伍員為英衛公、唐錢繆為誠應武肅王、宋張夏為靜安公、明湯紹恩為寧江伯,地方官以並祀。其中又向日有越之上大夫文種、唐昇平將軍胡(道?)、宋護國弘佑公朱彝、元護國佑民王地、明王彭文驥、烏守忠等神,相傳皆有護佑之功,歷來已久,亦皆附祀於廟。今蒙皇上敕建海神廟宇,軫恤民生,保護塘工,似應於正殿專供運德海潮之神,再懇恩綸,加賜封號,以展誠敬。其英衛公等四神,於正殿之左右列坐並祀,其越之文種等五神仍於兩廡配享,以安妥侑。再南省所稱海洋靈神,惟天妃為最,歷朝俱有褒榮,康熙十九年曾加封號,閩浙土人稱為媽祖,在洋遇險祈求隨聲而應,故海船出入之口岸,莫不建廟奉祀……擬於正殿之東,另建天妃閣,西築風雲雷雨壇,之後再用水仙樓以配之。」
所以,海寧海神廟所祀之神,包括了歷史上吳越大地所有治水治塘的神靈,以及閩廣等地普遍崇祀的媽祖,是一個多神位神廟。對正殿所專供之運德海潮之神,經李衛奏請,雍正則特加封號:「敕封浙江海寧縣海神為寧民顯佑浙海之神。」
四、結論:海神廟的建造與宮廷鬥爭無關
從前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海寧海神廟的建造,完全是由海寧海潮引起的,雍正皇帝敕建該廟的目的則是為了祈福佑民、事神治人,所以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客觀原因還是雍正皇帝的主觀願望,乃至神廟中所祀之神來看,均和宮廷鬥爭沒有關係。
至於該海神廟為何比一般神廟建得豪華和多有超規格之處,李衛的奏摺中說得也十分明白,他在「敬呈廟工圖式」折中談到海神廟的規格時道:「閩廣蘇州等處,廟觀輝煌,且內有樓閣台池,山石花木極其華藻。今奉特旨啟建大工,錢糧又多,自必更加壯麗,以肅觀瞻。」也就是說,在李衛看來,江南一般民間廟宇建得都比較華麗,而作為皇帝特旨敕建的神廟,一定要比普通寺廟更壯觀、更華麗。而這正是海寧海神廟建築格外豪華氣派的由來。
對於傳說中建廟是為祭祀雍正幾個屈死的兄弟之說,也是人們的猜測和臆造,與歷史事實不合。首先,在雍正皇帝下令建造海寧海神廟之前,雍正成年弟兄去世的有3人,即廢太子胤礽、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其他兄弟雖然有6人死在雍正年間,但都是在建海寧海神廟之後,甚至傳說中在海寧海神廟祭祀的皇十四子胤禵,直到乾隆二十年才去世,所以,所謂要祭祀屈死的眾兄弟,也僅是胤礽、胤祀、胤禟3人。
先說太子胤礽,系康熙十四年十二月被立為太子,四十七年一廢黜,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再廢后即被康熙皇帝下令監禁,此後直到康熙皇帝去世,沒再復立,雍正二年卒于禁所。由此我們知道,雍正的帝位並不是從太子胤礽手中搶奪的,也不是被雍正皇帝下令囚禁的,所以不存在雍正皇帝向他賠禮安撫的問題。
至於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確實一直與雍正皇帝不和,並且是其皇位競爭的死敵,雍正當皇帝的第三、第四年,即先後將二人囚禁,並去其宗族,將二人分別稱以「阿其那」「塞思黑」。雍正四年八月、九月,胤禟、胤祀先後卒于禁所。但是,這二人在康熙時期並沒有被立為太子的徵兆,即便康熙去世後他們有競爭當皇帝的資格,但和雍正皇帝也只是平等的競爭關係,不存在從他們任何人手中搶位的問題。而傳說中雍正皇帝建海神廟祭祀他們,則主要是因為海寧每天有兩潮,是讓他們的靈魂每天能兩次上朝,顯然這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
雍正皇帝像
誠然,無風不起浪。歷史上建廟者比比皆是,都沒有這麼多議論,唯雍正朝在遠離宮廷千里之外建的一處神廟能引起諸多傳說,肯定是有其特殊原因的。除神廟建築的超規格及所塑神像的奇特容易讓人產生猜疑之外,雍正皇帝上台後的政治環境應是導致傳言產生的根本原因。
我們知道,從雍正當皇帝起,各種篡位說就伴隨而生,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卒于禁所後,各種流言蜚語更加廣播,加之雍正皇帝原本就崇佛信道,七年大病時他又秘密下旨,請道士進宮為其驅魔治病,再後來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海寧陳家,這種種的事件,加上人們對恰在雍正八年建成的海神廟的猜疑,組合匯聚,形成各種傳說也就不足為怪了。但傳說終不能當成歷史,作為檔案和歷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去澄清事實,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
一次承前啟後的冊封——趙文楷、李鼎元赴琉球冊封活動
冊封是明清兩朝中國和琉球關係史上的重要活動。清朝從順治十一年(1654)到同治五年(1866),派赴琉球的冊封使共8次16人。嘉慶五年(1800),欽命前往冊封中山王世孫尚溫為琉球國中山王的趙文楷和李鼎元為第五次,此後還有三次,可以說這是清朝對琉球冊封史上承前啟後的一次。這次冊封,在中琉關係史上寫下了友好的一頁,從而對清後期中琉關係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一、按慣例的請封和冊封活動
1琉球題請派遣冊封使
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初八日,琉球國王尚穆身故,按照世襲罔替制度,其子尚哲應繼承王位,不幸的是,尚哲先於乾隆五十三年八月棄世,因此,其世孫尚溫接替了統治國家之重任。但按照慣例,沒經過清朝皇帝冊封,尚不能稱王,只能權理朝政。越三年,尚溫遣耳目官向國桓等齎捧表文,懇請襲封。表文稱:
「琉球國中山王世孫臣尚溫,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玉版恢圖,煥規模於舊制。寶綸沛澤,隆體統於藩臣,率土莫不尊親。眾星拱北,普天咸稱神聖,諸水朝宗。歡洽臣民,慶騰宇宙。恭惟皇帝陛下,光華匝地,覆育同天。侯旬要荒,盡入職方之府。躬桓蒲轂,悉歸王會之圖。八埏偏沐仁風,四海皆瞻化日。臣溫世叨聖澤,代守海藩。胙土分茅,自古帝王之大典。請封襲爵,於今臣子之微忱。謹遣陪臣向國桓、曾謨等,仰請綸音,望龍墀而悚栗。叩希天眷,瞻鳳詔以遙頒。伏願至德彌崇,覃恩愈廣。建官分職,由內臣而及外臣,合軌同文,因舊典以開新典。將見江河獻瑞,萬方沾熙嗥之隆,川岳效靈,九有覲昭光之盛矣。臣溫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恭進以聞。嘉慶三年八月十九日奏。」
耳目官一行於嘉慶四年(1799)二月到閩,十二月十九日到京。據禮部尚書紀昀等奏:「嘉慶三年,系該國應行入貢之期。茲據福建巡撫汪志伊疏稱,該國王世孫尚溫遣耳目官向國桓等,齎捧表文、例貢方物,並恭進高宗純皇帝前請安禮物一份,兼請冊封,於嘉慶四年二月間到閩。應准其一同恭進,令來使齎捧表文方物進京。」又:「琉球國世孫尚溫,以嫡孫承祧,循例請封前來。查該國恭順天朝百有餘年,修職納貢,恪遵成典。今世孫尚溫嗣守藩服,俟命於朝,應照乾隆二十一年之例,給予誥命,遣使封世孫尚溫為琉球國中山王……一應事宜,謹題請旨。」
2.冊封使的選拔
在禮部題奏待旨的同時,還進行冊封使臣的選拔工作。按照清朝制度規定:首先由各衙門保送候選人員,經禮部初試之後,再帶領引見皇帝,由皇帝下旨確定正副使人員名單。選擇的標準為:當選者必須是文官,多數為翰林出身,且要「學問優長,修容美好」。此外,年齡一般不能很大,身體需比較健康。因為到琉球需航海梯山,備極勞苦,又有不服水土或遭逢亂事等情況。如年齡過大或身有疾病,是很難勝任的。此次經禮部堂官初選,選得內閣中書四員、翰林院給事中四員、禮部主事三員,於八月十九日黎明在乾清宮引見。嘉慶皇帝降旨:「已故琉球尚穆孫溫襲爵,命翰林院趙文楷為正使,內閣中書李鼎元為副使往封。」遵照諭旨,趙文楷、李鼎元成為清順治以來第五次赴琉球的正副冊封使,於嘉慶五年(1800)東渡琉球,冊封琉球國世孫尚溫為琉球國中山王。
趙文楷,字介山,安徽人。嘉慶元年(1796)恩科一甲一名進士。後由進士授職翰林院修撰,嘉慶四年四月充實錄館纂修。嘉慶四年被詔舉為冊封正使,與內閣中書舍人李鼎元(副使)同赴琉球。嘉慶皇帝欽賜其正一品麟蟒服。趙文楷在冊封中因其約束嚴明,舉動得體,成禮而回,嘉慶皇帝甚為高興。嘉慶九年正月充文淵閣校理、教習庶吉士,京察保列一等記名。嘉慶九年六月任命為山西雁平道,在任四年卒。
對於趙文楷的一生,其門生金釗曾這樣評價:「吾師介山,稟剛直之性,負開達之才;少習幕務,諳練政事。」
趙文楷還被稱為「勇士」。在冊封使團返國途中,曾遭遇數十艘海盜船的襲擊,對此,趙文楷沉著鎮靜,指揮炮手擊沉海盜船三艘,確保了使團成員的安全,致使「人詫為神助」。
李鼎元,字和叔,號墨莊。四川綿竹羅江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第三甲第一名。曾授檢討、中書、宗人府兵部主事、馬館監督、內閣中書等職。嘉慶四年被任為冊封琉球國王副使。回國同正使一起被賜予正一品麟蟒服。關於李鼎元的文學、品德很多文獻都有記載,據《國史列傳》稱:「李鼎元,生而穎異,好讀書。與從兄調元、弟驥元被稱為『羅江三李』,而其中以鼎元為最。《羅江縣誌》稱其:生而穎異,好讀書。淹貫經吏,旁通諸子百家。尤工詩、古文。《綿陽縣誌》稱其:天姿英敏,博覽群書,詩進蘇、黃,書法挺勁。襟懷灑落,素尚風節。」
3.赴琉準備工作
趙文楷、李鼎元領旨後,首先做了認真的赴琉球準備。他們查閱了以往冊封禮儀及前使周煌的有關著述,從中了解琉球的歷史沿革及風土人情;向博通掌故、時任內閣大學士的紀曉嵐等人士請教,了解赴琉球應注意的事項,「意得有所遵循」;具折恭請聖訓,嘉慶皇帝召見於乾清宮西暖閣,諭令他們要「體恤小邦」之人民。與此同時,禮部也按照朝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
①準備敕封琉球國王時頒發的詔書、敕諭(含賞賜物品清單)各一道。由內閣撰擬,先封送給禮部,由禮部交正副使敬謹齎往。
②從內務府移取敕封琉球國王時的賞賜物品。
③工部移送正副使出使持用節及節衣。
④從工部咨取詔敕前用黃蓋一柄、龍旗一對、御杖一對、欽差牌一對、肅靜牌一對、避牌一對。另取行牌一面,交兵部飛遞至福建,轉遞琉球國,俾知預備。
⑤工部辦理賞賜冊封正副使用一品蟒緞披領袍各一件、麒麟補褂各一件(正副使可自備正一品頂戴)。
⑥備祭祀海神祈、報文各一道,由內閣撰擬。致祭所用香、祭品令由地方官備辦。
此外,為體現朝廷對冊封使的關心,按例允准他們自帶私人醫生2名。正使可帶家人跟役20名,副使可帶15名,並支給其口糧。正副使還可俱照本任品級,支給兩年俸銀。
待一切準備就緒,趙文楷、李鼎元一行出都門,軟輿儀仗,百官餞送。於閏四月初八日至福建,驗看封舟,檢派兵役,檢查員丁及船戶所帶貨物。嘉慶五年五月一日登舟,五月七日於福建竿塘放洋,十三日抵達琉球之那霸港。
嘉慶五年五月一日,趙文楷、李鼎元奏登舟候風放洋赴琉球折
4.冊封大禮經過
按照慣例,冊封使在琉球期間,必須參加諭祭禮、冊封禮、迎詔儀、謝恩儀及各種筵宴等禮儀活動,但最主要的是行諭祭故國王、冊封新國王之禮。
此次諭祭禮定於嘉慶五年六月八日舉行。此前,琉球法司官等已先期送來諭祭儀注,請趙文楷、李鼎元過目。諭祭日,「諭祭文及祭銀、焚帛安放龍彩亭內,出天使館,東行過久米村、泊村,至安里橋即真玉橋。世孫跪接如儀,即引導入廟。按儀注行……」由宣讀官讀祭文,至焚黃所焚黃,禮畢。世孫致謝行札,引觀先廟畢,即歸。
冊封使在福州登舟出航的場景
諭祭禮後,開始準備冊封禮。這是全部冊封活動中最重要、最具實際意義的典禮,中琉雙方都格外重視。一周前琉球法司官等即送來了冊封儀注,徵求趙文楷、李鼎元的意見。據李鼎元《使琉球記》載:「七月十九日己亥,晴。法司等官送冊封儀注來,隨與介山酌定。」二十五日,行冊封禮。「是日,方啟門,法司等官入,一切如前儀。」儀禮過程主要為:琉球方於前一日備好行禮所用之龍亭、彩亭、香案、御案及金鼓儀衛;設置好宣讀台、拜台;安排好行禮的次序及各官應在方位等。至期,法司等官迎詔敕於天使館,世孫率眾官伏迎於守禮坊外,前導入國門殿下,禮官唱禮,宣讀官宣讀冊封世孫尚溫為中山王詔敕。冊封使代表清朝皇帝賜國王、王妃緞、幣,授國王御書匾額。此次嘉慶的御書是「海表恭藩」四字。每項授禮畢,國王率眾官行三跪九叩首禮。然後國王請留詔敕為傳國之寶,法司官捧前代詔敕一一呈驗冊封使,冊封使驗明後,允所請,捧詔敕親授國王。禮成後,天使告辭,出歡會門。八月初二日,國王率眾官於王府內行北面謝恩禮,初四日,再遣官詣天使館拜謝冊封使。
至此,冊封禮竣,冊封使的主要任務也即完成。李鼎元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大禮既成,幸無隕越,通國臣民無不歡喜,余與介山亦如釋負重,因與歡飲,三更乃就寢。」
冊封禮後,趙文楷、李鼎元一行等待風信,至十月十五日奉節登舟,二十五日解纜起航,出那霸港,十一月初二日到閩。擬寫奏章,恭報冊封事竣情形。
二、此次冊封的意義和影響
冊封制度自周代建立以來,被歷朝皇帝所效仿。它既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以「天朝大國」自居的象徵,同時也是歷代皇帝加強政治統治、穩定維護周邊國家安定的重要手段,更是和周邊國家進行友好交往的有效途徑之一。中國對琉球國王的冊封制度,跨明清兩朝,歷時460餘年,冊封20餘次,不僅體現了明清兩朝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也有一定的戰略防禦的意義,同時對促進中琉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次冊封活動,在這些方面表現得更具體、更實際。
1.改除陋習,促進友好
趙文楷、李鼎元的這次冊封活動,雖然各項儀注,凡有關「國家大體」之規定,都是「率遵舊典」,按向例進行。但是,在遵循舊例的基礎上,對不利於中琉人民友好的某些陋習及規定,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更具有積極的意義。
(1)減少廩給。
冊封使在琉球期間,一切食宿費用皆由琉球國提供,按向來規定標準,正副冊封使每日米一斗,麵粉四斤,豬肉五斤,羊肉三斤,雞二隻,干、鮮魚各四斤,蛋十枚,鱘二枚,蔬菜十一斤,西瓜二個,米醬、醬油、醋、鹽各四盞,豆腐三斤,醬菜半斤,燭四支,燒酒二瓶,炭十斤,柴四束,瑞泉淡水二石,並且琉球國國王還五日一遣官齋牛酒問安。顯然,這麼一大批的廩給,僅冊封使本人是用不完的,有一部分只能當琉球官吏來拜見時設宴用,或分給屬下,所以造成不少的浪費。對此項規定,以往的冊封使也都曾主動要求做過一些臨時性的減免,而趙文楷、李鼎元這次做得最為徹底,「於供應裁十之四,廩給裁十之二」。隨弁供應也相應裁減。並且從此次起,不再允許以牛作為供應品。牛是當時的琉球人民耕作中的重要牲畜之一,這樣做實際上是從琉球的利益出發,對耕牛予以保護。李鼎元曾問琉球長史:「牛能耕,何以殺?」長史云:「有大祀則殺牛,無故不殺也。」李鼎元乃「令去牛用羊」,當法司等官來時,即以羊酒與之。
(2)謝絕七宴。
按照慣例,琉球國王要設7次筵宴款待冊封使。張學禮在《中山紀略》中記載,七宴分別為:迎風宴、事竣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餞別宴、登舟宴。李鼎元解釋的七宴為:諭祭禮後為首宴,冊封禮後為二宴,依次再為中秋宴、重陽宴等。趙文楷、李鼎元這次赴琉球,正值乾隆皇帝喪期,所以他們堅持「此行不宴會」,概免七宴。每次活動後,只以茶代酒,茶罷即歸。第一次諭祭禮後,因他們堅辭不宴,第二天尚溫遣耳目官、長史以簡來謝,並致宴金十二兩。趙文楷、李鼎元堅決謝絕,並對長史語之曰:「既不宴會,安得宴金,歸謝世孫,以後無庸致送,徒勞君等往返。」由於免除七宴,相應減輕了琉球方面的經濟負擔。回國時,他們再次謝絕琉球國王相贈的致謝金5000兩,因而在琉球傳為佳話。琉球「舉國感歡,謂前此所無,遂於那霸建清惠祠,歲時展祀」。
(3)嚴禁隨員役人多帶貨物。
從受命伊始,趙文楷、李鼎元就認真總結以往冊封中的經驗教訓,以防發生不利於中琉友好、增加琉球人民負擔的事情。首要的措施是嚴禁隨員役人多帶貨物上船。他們認為,「封舟例不載貨,歷來冊封使至琉球不能按十月風信回者,俱由貨多且貴。琉球窮國,盡買則財不足,不買又恐得罪,百計設措,耽延時日。今貨雖准帶,貴貨宜禁。須令船戶造冊具結呈驗,庶前弊可杜」;登船之前,再次驗看,「視單內有肉桂、黃連、麝香等藥皆貴,盡裁去」。他們不僅對一般員役船戶如此嚴格要求,而且對欽使的家人也一視同仁。當趙文楷發現自己的「家人有私帶貨物者,介山逐之」。李鼎元曾盛讚趙文楷的這一行為,「此役能行余志者,端賴良友同心共濟耳」。最後,「以兩船貨價並船戶甘結移至細閱,不及四萬,較前度少三分之二」。由於採取了措施,所以此次冊封,未因冊封舟人役所帶貨物及買賣問題引發任何不良後果。如李鼎元自己總結的那樣:「歷來使錄皆雲十月二十後東風順送為吉,而從無十月歸舟者,半緣貨多價未全結,亦由歸志不決,遂為從人所誤,此行命船戶出結,貨既少,以貨易貨外,補價無多,早令辦結。」
(4)申明紀律約束兵丁。
趙文楷、李鼎元此行,接受乾隆二十一年(1756)封舟兵役滋事的教訓,對隨船兵丁申明紀律,嚴加約束。並選派了得力的將弁帶隊赴琉球。出使前,他們即與福建撫軍商定:去千總而添都司,又特派能臣之巡檢顏家選帶隊,庶兵役有專管。封舟放洋前,再請領兵總兵許廷敬對兵役人等「嚴申紀律」。這樣做,按他們的話講是「雖稍變舊例,而益周詳」。故在琉球期間,兵丁紀律嚴明。至歸期,兵役聽令早早登舟,從人亦無敢觀望者,保證了封舟按計劃如期返航。
總之,在這次冊封活動中,趙文楷、李鼎元在遵循向例的基礎上,主動減少廩給,謝絕七宴,令員役人等少帶貨物,對兵丁嚴加管束等措施和做法,雖然僅僅是「稍改舊制」,但畢竟摒棄了一些陋習,得到中琉雙方的讚賞,同時也為後三次冊封使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如隨員役人多帶貨物和船戶攜帶貴重貨物一項,以往冊封中,曾多次有大臣提議禁止,但實際上是屢禁不止,有了這次的先例,終於在道光十八年(1838)第七次派遣冊封使赴琉球時,經官員奏請,得以明令禁止。其中掌京畿監察御史帥方蔚在道光十八年二月「飭禁冊封琉球使臣家丁等私帶貨物折」中道:冊封琉球使臣之隨從家丁及護送弁兵向有帶貨勒售陋習,請旨嚴行飭禁,以恤藩封而崇體制事。竊惟國家嘉惠外藩,寬其貢期,略其方物,錫封罔替,頒賜加隆,所以厚往薄來,大一統而綏萬國也。琉球世守藩服,遠隔重洋,朝貢以時,號稱恭順。冊封大典,使者惟當肅將朝命,恪恭成禮而還。乃臣聞,向來出使琉球諸臣,其隨從家丁及閩省派往護送弁兵,莫不攜帶內地貨物,或包攬商貨,前赴該國昂價勒售。該國尊奉天朝,不敢不唯唯聽命,情節不無苦累。在嚴明使者,於家丁約束惟謹,尚可不致滋擾,至弁兵則素非所屬,彈壓綦難,倚勢要求,常恐生事。此等相沿陋習,褻中國馭藩之體,孤外夷向化之誠,不可不嚴立禁防。現屆冊封琉球之期,應請敕下正、副使臣,嚴飭家丁,無許私帶貨物,並請敕下閩浙總督,於派往弁兵一體嚴禁飭遵,並於開船時遴派大員前往嚴查。如有違例貨物及包攬商貨,即行分別懲辦。仍責成使者留心稽察,倘有需索擾累情事,隨時懲處。庶幾革除陋習,以仰稱聖主懷柔遠人之至意。」又閩浙總督鍾祥、福建巡撫魏元良奏:「查乾隆年間,冊封琉球隨往兵役有私帶貨物抬價勒售之事,曾經嚴辦,現恐復蹈前轍,聽信牙行包攬帶銷,並恐素與該國交易之人,託名船梢匠役希圖前往,追索舊欠,均經預為嚴禁,並飭府廳縣密訪查察。臣鍾祥現又欽奉諭旨,飭令稽查,使臣家丁及所派弁兵,攜帶貨物分別辦理,謹仰恭錄諭旨移行,並剴切示禁,仍俟開船時遵旨,遴派大員認真查察,不敢徇飾,以杜擾累而崇體制。」
趙文楷、李鼎元所採取的這些措施和行動,均是從有利於減輕琉球人民擾累、有利於中琉友好的大局為出發點,所以事情雖小,影響頗大。我們僅引述李鼎元日記中琉球國王尚溫擬請給嘉慶皇帝的代言柬所云:「蒙天使遠來,禱逆風而順之,險涉重洋,惟溫之故……承初入館,即裁減舊例諸費。及船戶呈上貨單,又蒙厚愛,於福州登舟時即將貴貨裁減,並令出結定價,惟恐累及貧國,並承捐除七宴……小邦別無可敬,端賴七宴,稍盡微情,今既捐除,更無盡情之處,屢具宴金,又皆卻還……又再四卻金不受……不知已為小邦省費無算。凡此皆天使仰體皇上之心為心,事事先為體恤,不特溫感人肺腑,即通國臣民亦謂天使體恤下情,從未有如兩位大人者。」儘管這些贊語難免有過譽之處,但可以確信,他們的做法是深受琉球人民歡迎的。當然,這些舉措,過去的冊封使也曾部分實行過,謝絕賞金系從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赴琉球冊封使陳侃開始,琉球人民曾專建卻金亭以表之。以後使者多踵其行,而趙文楷、李鼎元之舉,做得比以往更為徹底,無疑這對加強中琉兩國的友好關係是有積極影響和作用的。
由於趙文楷、李鼎元在這次冊封中舉動得體,約束嚴明,較好地完成了出使使命。嘉慶皇帝甚為高興,於嘉慶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發出上諭:「玉德奏冊封琉球正副使船平安回閩,並遞到該正副使趙文楷、李鼎元恭報事竣回閩各折,覽奏欣慰。」
2.傳播文化著書立說
冊封使不僅是友誼的使者,也是文化的傳播者。特別是赴琉球的冊封使,夏往冬回,一般在琉球滯留半年之久,此間他們除了參加幾次規定性的典禮宴筵活動外,主要是到各地參觀遊覽。每到一處,他們都紛紛題字作賦,其中包括匾額、書聯、碑刻等,許多至今依然保存良好。據記載,此次趙文楷、李鼎元在琉球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文字。其中,趙文楷還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一中國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美麗詩句書獻與琉球國王,以表達中琉之間深厚的感情。而李鼎元為人題字更多,以致自己書寫不完,不得不請兩位從客也來幫忙。如他自己在離開琉球前夕總結中所說:「跟役如例而止,多則無用,惟從客善書者不可少,球人重書,謂者甚眾,兩手不能給也。」這些書字、對聯、詩篇,對傳播中國的語言、書法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封舟圖
在把中國文化傳播給琉球的同時,他們也了解了琉球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回國後撰書立說,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在這裡,重點介紹一下趙文楷、李鼎元回國後關於琉球的著述。
趙文楷和李鼎元書法
趙文楷回國後,曾著有《槎上存稿》一冊。其中以五言和七言詩的形式,記述了此次琉球之行的所見所聞。趙文楷的詩包括:海上見聞、冊封禮成、球俗、參觀游感等。將其往來琉球的經歷及其情感全部融著於詩書之中。如他在臨行之時,與都中諸友道別時的一首詩,將其感情及心態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因冊封琉球是非常艱巨的使命,通常冊封使要飽受使途艱辛,還要隨時做好海上遇難的思想準備,陳侃就曾在其《使琉球錄》中曰:「使琉球與他國不同。安南、朝鮮之使,開讀詔敕之後,使事畢矣。陸路可行,已事遄返,不過信宿。琉球在海外,候北風而可歸,非可以人力勝者。」因此,趙文楷在詩中寫道:「滄溟東去是琉球,飛楫來迎使者舟。萬里鯨波勞遠夢,五回龍節下炎洲(本朝冊封中山,至此五次)。直教薄海沾皇澤,敢謂乘風愜壯遊。辨岳山頭回首望(辨岳,琉球山名),紫雲天半護神州。」「交到忘形信有緣,可堪此夕悵離筵。炎風朔雪懷人日,犵鳥蠻花異國天。利涉盡堪援往事,生還難必是何年(前使各有險阻,皆得無恙,然逾年始返)。從今獨醉中山酒,一度相思一惘然。」李鼎元回國後,著有《使琉球記》一書。其中以日記的形式,詳細記載了此次出使琉球的情況,這是清朝琉球冊封使臣第一次以日記體裁所做的記述,該書情節詳細,史料真實。「凡歲時、山川、習俗之詳,莫不有所根據,事從目系,言以人稽。」看過者謂之其採摭宏富,可媲徐葆光《中山傳信錄》,「不負其職與志也」。其詩文「挺拔有奇氣」。被稱之:意沉摯,辭警拔。
趙文楷、李鼎元的著述各有特點,起到了相互彌補的作用,若將二者融合在一起,更可使後人清晰地了解此次冊封琉球的全貌。
如五月十一日午刻見到姑米山時,李鼎元在日記中記載:姑米山共八嶺,各嶺有一二峰,或斷或續,此時舟中人歡聲沸海。
趙文楷也對當日情形作五言詩一首:「三日天風便,遙看姑米山。五峰排水面,一線出雲間。遠目真空闊,狂濤若等閒。舟人齊舉首,驚喜破愁顏。」
又,冊封使到琉球後,住進使館樓中,李鼎元在日記中記載了使館樓的建築歷史與沿革。而趙文楷則用七言詩描述了其景色:「海雲漠漠樹蒼蒼,樓對平山一桁長。霧隱簾前無鳥雀(中山少鳥雀),潮來窗外有帆檣(檣外即那霸港,潮來時諸島貢舶皆至)。鐘聲隔院叮咚響(隔院即下天后宮),花氣巡檐自在香。高臥繩床消永晝,此身忘卻在殊方。」
上述的描述使我們使我們不僅對使館樓的格局有所了解,而且能感受到使館那雲霧繚繞、如仙如幻的美景與幽靜。
七月初三日,隨封游擊將軍陳瑞芳因病疾身亡,趙、李二人異常悲痛,雙雙前往祭悼。李鼎元在日記中寫道:「於介山往哭,備衣衾,棺木斂之。」輓詞為「其生也榮,死且不朽」。趙文楷則作詩二首,表達了其悲痛和懷念之情:「頓失同舟侶,偏憐上將才。旌旄三島遠,涕淚一軍哀。炎海迷歸路,悲風撼夜台。故鄉千萬里,猶自望君回。」「二豎成夷鬼(陳歿前二日,二鬼守床前狀,如琉球紅帽官,兵役皆見之),孤魂泣海天。島桅充馬革(球無杉木,又不善制棺,尋以太平島船桅,命隨行匠人為之),蠻榼奠蛟涎。生死誠如寄,功名已足傳。縱令終牖下,徒得婦人憐。」
七月二十五日,為冊封禮儀之日。李鼎元在日記中詳細地記述了在使館樓中舉行冊封儀式的過程。而趙文楷則描寫了舉行冊封禮時的宏偉場面:「曈曨曉日館門開,謁者傳呼彩仗來。一道祥光東去疾,天書已過望仙台。」「海東十丈紅雲起,照見波濤萬頃丹。行到七星山頂上,萬人回首一時看……守禮坊前歡會門,拜迎猶自號王孫。山龍賜服君恩重,始信藩王氣象尊……羽士抃呼擁節旄,歸途落日下平皋。王人序在諸侯上,梯述寧辭拜送勞(球語,主人曰梯述)。」
趙文楷、李鼎元二人使琉球的紀實,可以說是相互依託、珠聯璧合,其形式、內容及情感的抒發,在各種使琉資料中都是少見的。
中國赴琉冊封使每遇回國,往往會將琉球的方言文字與中國文字進行對照,並著成《夷語附》或《華夷譯語》等書,使國人對琉球的語言有所了解,李鼎元就是突出的一位。他在琉球期間,在楊文鳳及首里四公子的幫助下,收集琉球寄語近3000條。其中,七月十二日,楊、四公子送寄語約500條;七月二十七日楊送寄語200條;八月初六四公子送400條;八月十九日向世德送寄語200條;九月初七楊、四公子各送寄語300條;九月十五日,楊、四公子各送寄語100條;十月初四,楊、四公子各送寄語300條。他在琉球時「國之略曉文字者,皆得就教尊前,執經文事」。在許多文章中都提到李鼎元從琉球回來後曾著有《球雅》一書,《國史列傳》中稱之為《琉雅》。李鼎元《使琉球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二十七日……楊文鳳送寄語二百餘條並書本國字母以來。余以傳信錄較之,無異。問以徐錄謂一字可作二、三字讀者,略仿中國對音,何以說?對曰:此乃字義,非音也。小邦但知對音,不知切音,如平上去入四聲,夷官初學為詩乃知之,其實讀書仍用本國語義,故必須鉤挑,令實字居上、虛字居下讀之。凡民則但知寄語,亦並不知對音。即如徐錄所云:『泊讀作土馬依,為一字三音。』小邦以船靠岸為『土馬依』,『泊』亦靠船之義,故曰『土馬依』,非三音之謂也。乃知歷來冊封使俱就通事口授,以意解釋,未令通人筆之於紙,故音義不分。余作《球雅》,皆令文鳳等逐字注其音,復注其義,並將通俗等語彙成冊,令注本國語於各句下,就所注而輯之。字異而語同者合併之,無令重出,務在得實,以備一邦翻譯。」
琉球國王印
《球雅》一書筆者目前還沒有看到。不過,我們在查閱史料之中發現一本名為《琉球譯》的書,它與李鼎元所著的《球雅》一書很相似。此書為後人大興翁樹謄抄,未記著者姓名。從其內容看確是一本辭典,統計其條目,亦與李鼎元記載較為接近。《琉球譯》一書從它的體例和名稱上看都區別於陳侃、蕭崇業、夏子陽、徐葆光等著的《夷語附》《華夷譯語》或《琉球土語》等。它們都是分門別類,如其中的「天文門」「地理門」「宮室門」等,只記載字、詞發音。《琉球譯》為上、下兩卷。在與上列書相應的類別叫法上稱「譯天」「譯地」「譯宮」等。其中除有字、詞的發音外,還包括詞意的解釋。《球雅》一書可謂是第一部中琉語言大辭典,該書的問世,對於中琉之間語言、文字的傳播與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
我們認為以上兩點是此次冊封影響和意義最大的。除此之外,和歷次冊封一樣,此次冊封也有著一定的政治、經濟的意義和作用。
嘉慶五年為公元1800年,正值世紀之交。在西方,以18世紀6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為起點,帶動了其他國家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至19世紀40年代即完成了工業革命。在東方亞洲,西方的進步與文明也曾被一些傳教士傳入,然而大多數國家仍處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封建時代。作為東方大國,清朝雖然已從鼎盛的康乾盛世開始走向衰落,但以中國為主體的宗藩制度依然承上啟下地發展著。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的穩定及周邊地域的安定,但這種穩定作用在不同時期其特徵表現有所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統治者地位的鞏固,其作用從直接變為間接。
清順治時期,滿洲入關不久,穩固新興的政權、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是當務之急。對周邊國家的籠絡、安撫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冊封實現穩定,其特徵表現得非常具體和突出。康熙、雍正時期,以平定內亂、擴土封疆、鞏固政權為主要任務。此時清政府與西方交往日趨頻繁,在力求穩定的同時,更趨於向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延伸。乾隆時期,已到了清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國泰民安,乾隆皇帝以天朝大國自居,與周邊國家乃至西方國家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已是友好往來,那種求穩定的含義此時已顯得不那麼突出了。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這種交往實際上仍間接地起到了維護和穩定周邊地區、發展各國人民友好關係的作用。
而正是歷屆冊封琉球的冊封使們,用自己的行動為鞏固這種關係做出了努力,使得中琉兩國關係越來越密不可分。如此次趙文楷在出使琉球期間,就同中山王尚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中山王尚溫也對其非常有好感,並書寫對聯「四海樂無為之化,萬方瞻有道之光」相贈。據趙文楷的後人記載,當琉球王得知趙文楷的母親年近古稀,便以朱緞12幀親書祝文,王妃向氏工繪事,亦贈畫冊12幅。趙文楷、李鼎元甚至在已登舟即將返國時,得悉17歲的國王和王妃生子,又分別揮筆寫詩相贈以示致賀。趙文楷的詩曰:「一朵紅雲匝地開,歡聲環島響如雷。翻思昨夜西風緊,知是瑤池送得來。」
另外,隨每次冊封帶往琉球的工藝品、絲織品等大量中國物品,無論是用於賞賜還是貿易,其中許多物品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如中國的絲織品,不僅質地上乘,同時上面還繪有文字、圖案,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冊封使帶去了大量的精美物品,同時也把中國的文化帶入琉球。琉球各種形狀和質地的團扇、雅扇、滿面泥金扇,各種彩面雕漆圍屏風等,文明雅致,深受清朝宮廷的喜愛。清帝經常將其賞賜給后妃、皇子們收藏、觀賞。此次趙文楷、李鼎元除帶去用於賞賜國王、王妃所用絲、緞、錦、紗等外,他們各人也分別帶去了備賞送的筆墨、扇對、香帕等物品。琉球國王等則送給趙文楷、李鼎元等人刀、布、土儀等物品,這些對中琉物質文化的交流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每一次冊封活動,雙方都要進行請封、接封、冊封、謝恩等儀式程序。其中的每一項活動,除了貢品和賞賜品外,雙方都還帶有大量供貿易用的物品。清政府運往琉球的主要為絲綢、瓷器、藥材、紙張、茶葉、食品及工藝品。琉球運往清政府的除硫黃、錫、銅等進貢品外,還有各種扇、圍屏紙、魚翅、海帶菜等。這些物品多數是對方所沒有的,所以通過冊封也加強了中琉間的貿易往來。而這種貿易也是維繫中琉關係的一條紐帶,使得中琉貿易往來不斷。但是我們認為,在中琉關係中,如果說作為進貢的一方有著一定的貿易因素的話,而作為冊封的一方,則主要是一種政治活動。故對冊封中貿易的意義和影響不能評價太高。
嘉慶六年李鼎元赴琉回國復命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