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字之興
2024-09-19 17:36:33
作者: 柳詒徵
文字之功用有二,通今及傳後也。草昧之世,交通不廣,應求之際,專恃口語,固無需乎文字。其後部落漸多,範圍漸廣,傳說易岐,且難及遠,則必思有一法,以通遐邇之情,為後先之證,而文字之需要,乃隨世運而生。吾國之有文字,實分三階段:一曰結繩,二曰圖畫,三曰書契。是三者,皆有文字之用,而書契最便,故書契獨擅文字之名。
結繩,用繩子打結以記事,是文字產生之前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
《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另異也,初造書契。……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是書契獨擅文字之名也。惟三者為同時並興,抑後先相禪,則古史懵昧,未能確定也。依《說文序》,則圖畫始於庖羲,結繩始於神農。
《說文序》:「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而段茂堂則謂結繩在畫八卦之先。
段茂堂,即段玉裁(1735~1815)清代經學家、文字音韻訓詁學家。字若膺,號茂堂。
《說文序注》謂:「自庖犧以前,及庖犧,及神農,皆結繩為治,而統其事也。《繫辭》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虞翻曰:興《易》者,謂庖犧也。庖犧為中古,則庖犧以前為上古,黃帝、堯、舜為後世聖人。按依虞說,則《傳》雲上古結繩而治者,神農以前皆是。」「庖犧作八卦,雖即文字之肇耑,但八卦尚非文字,自上古至庖犧、神農專恃結繩。」
虞翻(164~232),漢末三國學者,精通易學,後歸吳。字仲翔。曾為《老子》、《論語》、《國語》作訓注,著有《明楊》、《釋宋》。史載其易學著作有《易注》、《周易日月變例》、《京氏易律歷注》、《周易集林律歷》等。均已佚,現存部分文稿皆為後人所輯。
夫上「上古」二字,定結繩為庖犧以前事,未足據為確證。惟《易·繫辭》言結繩者凡二:
《易·繫辭》:「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罟。」「上古結繩而治。」
既以作結繩而為網罟專屬於庖犧,則結繩而治不屬於庖犧可知。庖犧以下,神農、黃帝、堯、舜所作,一一可以指實,則所謂上古者,必非神農、黃帝之時代又可知。以此推之,結繩之法,蓋先圖畫而興也。
結繩之法,不可詳考。鄭玄所言,殆出於臆測。
《周易正義》引鄭康成注云:「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近人所謂一、二、三等字之古文,及一、丨、丶、[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44539.jpeg" /]諸字,皆結繩時代之字,尤為附會。
《文學教科書》(劉師培):「結繩之字,不可復考,然觀一、二、三諸字,古文則作『弌』、『弍』、『弎』,蓋田獵時代,以獲禽記數,故古之文一、二、三字,咸附列『戈』字於其旁,所以表田獵所得之物數也。是結繩時代之字。(蓋結繩時代並無『弋』字之形,惟於所獲得禽獸之旁,以結繩記數。)結繩之文,始於『一』字,衡為一,從為丨,縮其形則為丶,斜其體則為丿(考密切),反其體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4690.jpeg" /](分勿切),折其體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50478.jpeg" /](及),反[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52866.jpeg" /]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55396.jpeg" /](呼旱切),轉[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57109.jpeg" /]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60488.jpeg" /](隱),反[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63280.jpeg" /]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66432.jpeg" /](居月切),[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69195.jpeg" /](及)、[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71759.jpeg" /](隱)之合體為□,轉環之則為○。是結繩文字,不外方圓平直,此結繩時代本體之字也。」
實則結繩時代,初不限於太古,即近世之苗民,猶有結繩之俗。
《苗疆風俗考》(嚴如煜):「苗民不知文字,父子遞傳,以鼠、牛、虎、馬記年月,暗與曆書合。有所控告,必倩土人代書。性善記,懼有忘,則結於繩。為契券,刻木以為信。太古之意猶存。」
欲知太古結繩之法,當求之今日未開化之人種,以所結之繩實證其分別表示之法,不可徒以後世篆隸字畫求之。古今人類思想,大致相等,惟進化之遲速不同耳。美洲之秘魯、亞洲之流球,皆有結繩之俗,吾國古代之結繩,當亦與之相近。觀東西學者所述,自可得其梗概。
《涉史余錄》(若林勝邦):「法國人白爾低猷氏之《人類學》嘗記秘魯之克伊普法曰:秘魯國土人,不知文字,惟以克伊普為記號。克伊普者,即以條索織組而成,於其各節各標,表示備忘之意之法也。凡人民之統計,土地之界域,各種族及兵卒之標號,以及刑法、宗教之儀仗,無不用克伊普,且各異其種類,故有專攻克伊普之學者焉。克伊普之法雖不一,大抵以色彩示意,赤色為軍事及兵卒,黃色為黃金,白色為銀及和睦,綠色為穀物。其紀數以繩索之結節為符號,如單結、雙結、三結等,即所以示其單數、複數及十、百、千、萬等之數也。及其記載家畜之法,以一大繩為軸,附以小繩若干。其第一繩為牡牛,第二繩為牝牛,三為犢,四為羊,其頭數年齡,悉以結節表之。」又曰:「琉球所行之結繩,分指示及會意兩類。凡物品交換,租稅賦納,用以記數者,為指示類;使役人夫,防護田園,用以示意者,則為會意類。其材料多用藤蔓、草莖或木葉等,今其民尚有用此法者。」
克伊普法,古代秘魯人用以記事的一種符號。
結繩者必托於繩以示意,無繩或未及攜繩,則所記識者無從表示也。進而為圖畫,則隨在皆可表示其符號。或畫於地,或畫於石,或以指蘸水,或以堊示色。既無攜持之累,且免積壓之患,其為便利,過於結繩遠矣。《世本·作篇》謂黃帝時史皇作圖,以圖畫與書契同時並興。
《歷代名畫記》(張彥遠):「史皇,黃帝之臣也。始善圖畫,創製垂法,體象天地,功侔遠化。」雲見《世本》。
然圖畫實始於伏羲。
《易·通卦驗》:「伏羲方牙、蒼精,作《易》,無書,以畫事。」
《尸子》:「伏羲始畫八卦。」
世謂史皇作圖者,圖畫之法,至史皇而始精耳。
《易》稱庖羲作八卦,以仰觀俯察諸法得之,又稱其出於「河圖」、「洛書」。
《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春秋緯》:「河出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
《禮含文嘉》:「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
後世說者,又謂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
《魏志·高貴鄉公傳》:「《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帝曰:『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雲?燧人氏沒,包羲氏作乎?』俊不能答。」
是一奇一偶之卦象,初非偶然創穫,實積種種思考經驗,而後發明此種符號。以《易·說卦》考之,八卦所以代表各種名物,如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象,為柄,其於地也為黑之類。
非專象一事一物,故能以簡馭繁,不必一一求其形似。其後事物日多,眾庶難於辯別,因之一一圖像,務求相肖,而象形之字作矣。
八卦之性質,介乎圖畫文字之間,故世多謂卦象即古之文字。
《易緯乾鑿度》:「[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74758.jpeg" /]古文天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76460.jpeg" /]古地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79655.jpeg" /]古風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82770.jpeg" /]古山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84985.jpeg" /]古水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87507.jpeg" /]古火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90126.jpeg" /]古雷字,[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93393.jpeg" /]古澤字。」
《文學教科書》(劉師培):「八卦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離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試舉其例如下:
乾為天,今天字草書作[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96171.jpeg" /],象乾卦之形。
坤為地,古坤字或作[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898356.jpeg" /],象坤卦之倒形。
坎為水,篆文水字作[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0194.jpeg" /],象坎卦字倒形。
離為火,古文火字作[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03505.jpeg" /],象離卦之象。」
《窕言》(趙曾望):「伏羲畫八卦,為萬世文字之祖,人皆知其然,未必皆知其所以然也。夫八卦之畫,有何文字哉,?蓋因而屈曲之,因而轉移之,因而合併交互之,而文字肇興焉。如乾三連,[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06326.jpeg" /]也,屈曲之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10959.jpeg" /],合併之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12523.jpeg" /]矣;坤六斷,[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15137.jpeg" /]也,屈曲轉移之,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18427.jpeg" /],合併交互之則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21827.jpeg" /]。」
復卦與演卦
伏羲初創的八卦每卦只有三畫,相傳文王、周公又將其復為每卦六畫,推演為六十四卦。
夫以八卦為八字,則其象甚少,其用甚隘。僅以八字示人,人必不能解也。謂後世之篆隸因襲卦象、顛倒屈曲之則可,謂古之卦象只作後世篆隸一字之用,則大誤矣。世人附會中國人種西來之說,謂八卦即巴比倫之楔形字。愚謂卦象獨具橫畫,不作縱畫,實為與楔形字之極大區別。楔形字或縱或橫,且多寡不一,故亦無哲理之觀念。八卦之數止於三畫,又以一畫之斷續分別陰陽,而顛倒上下即寓陰陽消息之義,故八卦可以開中國之哲學,以[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24906.jpeg" /]為太極,以[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26852.jpeg" /]為兩儀,以[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4929515.jpeg" /]為天地人,舉宇宙萬有悉可歸納其中,雖伏羲畫卦時未必即有此意,然文王、周公能因之以推闡,實亦由卦畫之簡而能賅所致。使世人觀玩巴比倫楔形文字,雖極力附會,必不能成一有系統之哲學也。
書契之作,亦非始於倉頡,倉頡蓋始整齊畫一之耳。
《造字緣起說》(章炳麟):「《荀子·解蔽篇》曰:『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依此是倉頡以前已有造書者。亦猶后稷以前,神農已務稼穡,後夔以前,伶倫已作律呂也。人具四肢,官骸常動,持莛畫地,便已縱橫成象,用為符號,百姓與能,自不待倉頡也。今之俚人,亦有符號,家為典型,部為徽識,倉頡以前,亦如是矣。一、二、三諸文,橫之縱文,本無定也。馬、牛、魚、鳥諸形,勢則臥起飛伏,皆可則象也;體則麟、羽、毛、鬣,皆可增減也。字各異形,則不足以合契。倉頡者,蓋始整齊畫一,下筆不容增損。由是率爾箸形之符號,始為約定俗成之書契。彼七十二王皆有刻石,十二家中,無懷已在伏戲前矣。所刻者,則猶俚人之符號也。」
以近世苗民之俗證之,中國數千年來,已成同文之治,而苗民之俗,猶沿契刻之文。
《峒谿纖志》(陸次雲):「木契者,刻木為符,以志事也。苗人雖有文字,不能皆習,故每有事,刻木記之,以為約信之驗。」
《傜僮傳》(諸匡鼎):「刻木為齒,與人交易,謂之打木格。」
《苗俗紀聞》(方享咸):「俗無文契,凡稱貸交易,刻木為信,未嘗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數刻,以多寡遠近不同。分為二,各執一,如約時合之,若符節也。」
足見倉頡之時,各部落皆有契刻之法。黃帝部落欲統一四方之部落,則以其所定之符號,與各部落相要約,而書契之式,遂由而畫一。世遂以為文字始於黃帝時之倉頡矣。《易》稱「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知文字之用,始於官書。吾國幅員遼闊,種族複雜,而能摶結為一大國家者,即持文字為工具也。
倉頡時之文字,不可詳考。依許慎之說,則其時文字,止有指事、象形二種。
《說文序》:「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段玉裁註:「依類象形,謂指事、象形二者也。指事亦所以象形也。」「形聲相益,謂形聲、會意二者也。有形則必有聲,聲與形相附為形聲,形與形相附為會意。其後,為倉頡以後也。倉頡有指事、象形二者而已。」
然以韓非子說「公」、「厶」考之,則倉頡作書,已有會意之法。
《韓非子·五蠹篇》:「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私者謂之公」。段玉裁曰:「自環為厶,六書之指事也;八厶為公,六書之會意也。」
有會意,亦必有形聲相合之字;雖形聲之字多後出者,未必當時絕無此類。(如「江」、「河」為形聲字,伏羲、黃帝時已有江水、河水,未必當時只書為水也。)故六書之法,倉頡時必已具有四種。惟轉注、假借為後起之事。世或以倉頡作書之時已有六書者,亦未明文字發生之次第也。
象形文字為初民同具之思想。然吾國文字,獨演象形之法,綿延至數千年,而埃及象形之字不傳於後,此實研究人類思想之一問題也。夫人類未有文字,先有語言,演文字者必以語言為根柢。然太古之時,地小而人少者,聲音易於齊同;地廣而人眾者,語言難於畫一。以一地一族表示語言之符號,行之千百里外,必致輾轉淆訛,不若形象之易於辨識,雖極東西南朔之異音,仍可按形而知義。吾國文字演形而不演聲音,殆此故歟!
洪水以前之語言,流傳於世者絕稀。愚意《爾雅》歲陽、歲陰等名,實吾國最古之語言。
《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箸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歲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歲陰)」
此等名詞,詩書古史鮮有用之者。注《爾雅》者亦無解說。(郭璞《爾雅注》云:其事義皆所未詳通,故闕而不論。)惟《史記·曆書》以之紀年,疑「閼逢」、「困敦」等語,當未有甲子等字之時,已立此名。既立甲子之後,書寫者以甲子為便,讀時仍用「閼縫」、「困敦」之音。其後語言日漸變遷,凡四合五合之音,一律變為二合音,惟史官自黃帝以來,世守其書,傳其音讀,故至秦、漢時,以今隸譯寫古音,而其義則蔑有知者。
《史記·曆書》:「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余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歷數失序。」
蓋三苗、九黎之亂,其古代語言變遷之關鍵乎?《楚辭》:「攝提貞於孟陬兮」,用《爾雅》之文。屈原生於南方,或由三苗在南方傳述古語,楚人猶用以紀年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