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修堤壩,蔡貞姬和蔡文姬
2024-09-17 06:29:48
作者: 東方星火
第20章 修堤壩,蔡貞姬和蔡文姬
按照姬昊所奉行的「大同主義」,其實完全可以直接打地主,把青州世家全給辦了,反正這裡又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族,只要安撫住孔家,就不會出事。
但他這些天研究漢末的社會結構,發現真要粗暴的推翻世家,最終結果大概率是自己慘澹收場。
任何理論,都要結合實際。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當初工人運動能起來,是因為在時下社會結構里,工人占據了九成以上,而地主不到一成,去掉七大姑八大姨的,可能都不足人口總量的百分之一。
所以工人能贏。
農民運動的時候,有四萬萬農民,武裝起來就是天下大勢。
所以勢不可擋。
但這個時代呢?
你說底層老百姓苦吧?那是真的苦,沒居所、沒文化的普通百姓,叫「流氓」,後來都演變成了罵人的話!
可偏偏,漢末還有一種階級,叫「寒門」。
何為寒門呢?
祖上闊綽過,現在完犢子了,但餘暉還在!
比如劉備,比如郭嘉,比如張飛……一桿子打下去,漢末半數百姓都是寒門,是世家大族的旁支。
他們不管百姓死活,但宗族觀念卻很重,不會不管同族。
無論什麼天災人禍,自己還有富餘,就會讓宗族之人吃上一口飯,某個地方宗族出了大人物,也會有宗族靠攏上來。
就算自顧不暇,宗族學堂也一直在傳承,不餓死就不會斷。
這便是寒門。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粗暴的「打世家」,將會把寒門都推到對立面,把錯綜複雜的宗族勢力全變成敵人。
這樣的話,群眾基礎都沒了。
沒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泥腿子,可撼動不了世家大族。
這也是黃巾軍失敗的原因。
但田地都被世家把持了,不讓他們吐出來,又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所以姬昊就想到了一個「種地倒給糧」的法子。
先放個誘餌,把世家給勾過來,再用雜交水稻「增發」。
整體財富上升的同時,世家沒能水漲船高,普通百姓的地位就上來了,再搭配釜底抽薪的「字典」,便可將世家「平民化」,打掉他們的優勢。
然後,青州就能運轉起來。
「荀彧,後面就由你來主持吧!發一個『模板契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普通百姓,都一視同仁。」
姬昊打開局面後,把工作交給了手下。
而自己,則帶人前往了樂安縣城北,靠近黃河的地方。
這個時代,雖然有「郡」那個行政單位,但並無郡城,只有下屬管轄的縣,和以郡名為名的「郡治」縣城。
樂安郡的郡治,便是樂安縣。
地處黃河入海口處的一座大山坡上,並非現代任何城池。
「這裡適合耕種的土地不少,但水源是個問題,引黃河水灌溉容易泛濫,一個不注意就是場災難!」隨行的蔡邕說。
對此,姬昊點頭。
古代的確如此,黃河兩岸是高於地面的,引水倒不是難題,他專門設計的「大型水車」都用不上。
但若是挖開,水火無情,幾個小時就能從一尺的小溝,你給決堤出一個黃河新道。
靠近黃河下游的古城,大多都是因為黃河決堤而消失。
包括地處山坡,看起來挺安全的「樂安老縣城」。
「這個不用擔心,我帶來了一種名為『水泥』的東西,能夠修築堤壩,弄一個可以控制水量的閘門出來,你們只需要規劃好地方便行。」
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以前姬昊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太多東西要管。
不是你說一句「把灌溉渠修好」,手底下人就能直接修好。
得有專門的人做規劃,有關門的人去做。
也幸虧姬昊這一次帶來了陳宮、郭嘉、荀彧,三個時代頂尖人才:陳宮那邊帶些人,自己就能在東萊搞定「海鹽」的生意。
從曬鹽到提煉精鹽,姬昊給技術,他那邊就能搞好。
荀彧在看明白姬昊的「羊毛釣魚」策略後,也直接接手,嫻熟的玩了起來。
至於郭嘉,則組織百姓開荒。
現在已經規劃好了幾處「大田」,就等著來水育苗。
但蔡邕這邊,雖然大儒之名響徹天下,一手書法更是當世絕倫,可落到實處的時候,明明知道有水泥,依舊運用不起來。
規劃中的「樂陽渠」一點頭緒都沒有。
只能姬昊親自挑大樑。
「這邊弄水庫,這裡弄泄洪閘!水車用處不大,但是不能沒有,在極端乾旱的天氣下,可能要去黃河中心河道取水,備用工事必須修建完善。」姬昊說:「泄洪道也必須弄,我不想哪年雨一多,就直接給我們淹了!」
別的地方如果被淹,可能沒辦法,青州若是被淹,那就是個笑話了。
旁邊就是海,能被黃河淹了?
但是,前幾年還真被淹過,去年又大旱,一來一回造了幾百萬災民出來,朝廷又不問事,最終百萬災民化作黃巾軍,州治都給沖了。
就是水利工程沒做好。
官員只想撈錢,那花錢的事兒,誰特麼做!
「聽將軍之言,真是如醍醐灌頂,我這就去辦!」蔡邕說。
他受時代的限制,很多東西想不到,但執行能力是真不錯,帶著一群門生弟子前來,短短几天的功夫,就把之前亂作一團的樂安縣給梳理好。
郡守、縣令、村長,三者連成一條線,安撫住了當地災民。
再加上趙雲的清繳,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原著中活躍青州的管亥,直接消失不見了,去了別的地方禍禍。
至於原因,大概率是怕了姬昊。
管亥曾是張梁手下,而張梁,是被姬昊親手幹掉的!
「父親,娘親讓我們姐妹來送飯。」
突然,一個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
姬昊下意識的看去,發現一個大概十七、八歲的女子,跟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正一人提著一盒子飯,在家丁的護送下來到了黃河岸上。
「這是?」
「我的女兒,貞姬和昭姬,原本定好了親事,卻因我被流放而耽擱,早就錯過了年齡,正想等安穩下來之後,修書一封去問問呢!」蔡邕說。
這讓姬昊眼睛一亮,笑道:「如此說來,兩人都還未曾婚配?」
「沒有。」蔡邕搖頭。
「那別修書了,錯過了就是沒有緣分!」姬昊笑笑,說:「都許配給我吧!因為沒有妻室,孟德可是經常嘮叨我呢!」
蔡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