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心
2024-09-14 22:57:30
作者: 擊雲腰
聖人心
第十一章:
直到後半夜,鄭泠才慢慢睡著。
屋中地龍溫暖,花燭燃了一夜,身上蓋著厚厚的喜被,她合眼睡去,夢中卻竟是一片刀光劍影,烽火連天。
翌日清晨的報曉鼓驚醒了鄭泠,她醒來的時候,大汗淋漓,整個人都好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她揉了揉腦袋,想將那些夢境殘影,從腦海中驅趕出去。
出嫁第一天,除了要拜見高堂,還要進宮謝恩。
鄭泠起來叫了兩個丫鬟入內伺候。
金釧見她眼睛紅通通,眼下有烏青,猜想她是哭了一夜,伺候她沐浴淨身的時候,說了些安慰的話。
穿好衣裳之後,女蘿為她梳了一個婦人的髮髻,上好面妝之後,鄭泠依舊照慣例,先去塗上了那副消寒梅花圖,塗完今日的這朵,才出門前去給崔夫人請安。
高堂之上,也空了一個位置。
顯而易見,昨夜崔摯與崔忱驦一同領兵,東出河南,也不在家。
大婚的紅綢喜字,在昨日熱鬧喜慶,如今映在白雪皚皚之中,只剩一股冷清寂靜。
崔夫人亦覺得有愧於鄭泠,加上她尊貴的身份,無論如何也不敢要她跪著奉茶,只允她站著走個過場便好。
喝了茶,崔氏拿出備好的紅包並一對龍鳳金鐲給鄭泠,「郡主來了崔家,從今日起便是一家人了。老身便惦著臉當你的婆婆,拿你當兒媳看待了。郡主見慣好東西,這對鐲子不值幾個錢,但老身也是一視同仁,幾個妯娌過門有的,你也少不了,算是咱們婆媳間的見面禮。」
「謝謝娘,我很喜歡。」鄭泠雙手接過,略一思量,直接戴在腕間。
這聲娘喊得很是自然,皆得益於昨日,她先喊了大伯母無數次的娘,才練出來的這樣正常自然。
畢竟她與崔夫人,其實並不相熟。
她也怕自己無法適應,無法做到一個孝順有加的兒媳,才在大伯母面前流露出那樣濃烈的對『娘』的渴望。
崔夫人聽了這聲娘,無比歡喜,臉上笑容滿面,當下有對鄭泠更是親近了三分。
鄭泠尚在思量,是否要給這堂中的另外兩人敬茶。
按照風俗習慣,新婦進門,還得拜見長兄長嫂。
但以她的身份,依照規矩,在這裡倒是要顛倒一下,是她們來給她敬茶。
畢竟過門第一天,她不太了解崔家眾人的脾性,只得按兵不動,以免鬧了笑話。
於是她故作不知,問崔夫人:「娘,不知這二位是六郎的哪個姐姐還是嫂嫂?」
崔夫人笑著介紹給她聽:「這兩個是你的嫂嫂,這個大嫂王氏,這個三嫂盧氏,早你五六年進門的,咱們家不講那些虛禮,且你貴為郡主,就不必給她們敬茶了。你坐著,由她們帶著侄女侄兒來拜見你。」
鄭泠面上笑容和煦,聽崔夫人這樣說話,心下鬆了一口氣。
還好這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不像那話本中的惡婆婆,在新婦第一天過門就仗著長輩的身份,給她立規矩。
三言兩語下來,鄭泠就摸清了崔夫人和崔家的行事風格,也就明白了大伯母是如何養出這樣耿直和善的性子。
她沒真要那兩個寡嫂給自己敬茶。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她知道的,大嫂和三嫂都是英烈遺孀,各自不易,孤身帶著孩子為丈夫守節。
細究起來,這滿屋子女人的丈夫,都是武將,都為大豫王朝灑過熱血。
在堂中,鄭泠見到了昨日喊她嬸嬸的兩個娃娃。
一男一女,黃髮垂髫,一個五歲,一個四歲,機靈活潑煞是可愛,分別是崔忱驦的兩個哥哥的遺孤。
崔家大郎和三郎,皆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留下孤兒寡母。
兩個孩子昨日沒等到小叔父為嬸母揭蓋頭,後來就被各自的母親抱了回去。
如今見到鄭泠和他們說話,他們皆發出「哇」地一聲讚嘆,開開心心圍在她身邊,「嬸母原來這樣好看!比觀音像還要好看!」
「嬸母是郡主,當然好看啦。」
小孩兒無憂無慮的話語,給了這座深沉的宅院,添了一絲生機。
堂中幾人,都被這歡快的童音逗笑了。
鄭泠從金釧那裡接過早已備好的見面禮,彎腰送給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隨後與兩位嫂嫂說了會兒話。
王氏和盧氏皆是名門閨秀,一個出身太原王氏,一個出身范陽盧氏,都是自小就被指腹為婚給崔家的。
兩人與鄭泠認識的其他閨秀,大差不差,都是端莊明理之人。
不過數言數語,就與她們熟絡了一些。
鄭泠心想,嫁過來的日子,若能天天如此和睦,也挺好的。
*
崔夫人見鄭泠雖然貴為郡主,看著十分嬌柔,但待人接物卻毫無矜嬌傲氣,還很隨和親切,便對她更是滿意。
見時間差不多了,她與鄭泠商議:「你與忱驦得宮中二位聖人賜婚,按理原是你們夫妻一同進宮謝恩,但忱驦昨夜連夜去了河南道,今日就由為娘陪你進宮謝恩,這樣可好?」
她點頭應聲:「一切都聽娘的安排。」
「那就這樣定下了,先一同吃早餐罷。」崔夫人親熱地挽著鄭泠的手,拉她入座,與一家女眷和兩小孩,同用早餐。
用過早餐,崔夫人就陪著鄭泠進宮。
她們依例先去了太極宮,先給天子請安謝恩,但她們撲了個空。
宮人告訴她們,天子昨夜宿在大明宮的甘露殿,「國公夫人與郡主可先往長慶宮,拜過太后之後,再去大明宮甘露殿,因為這時候,正是陛下起床的時辰,如此,二位不必多等,也不會打擾陛下清夢。豈不是兩全其美。」
兩人遵詔,便折身前去長慶宮。
崔夫人臉色有些不好看,不光是這大雪凍的,還是被這話氣的。
眾所周知,甘露殿住著的正是那位新羅貢女-婕妤權氏。
當初天子繼位之後,不顧天下非議,將原為太上皇八品采女的權碧落,納入後宮,封為三品婕妤。
他將朝綱都丟在鄭太后與右僕射肩上,自己心安理得的不理朝政,整日尋歡作樂。
昨夜大批將士冒雪東出,自家兒郎連洞房都能舍下,毅然前往河南道支援。
而天子在這個時辰了,還在寵妃殿中,高枕無憂睡大覺。
風雪之中,崔夫人不由無奈嘆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鄭泠聽明白了她的這句嘆息。
她也知道李環並不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他能夠繼位,只是因為他沒有任何競爭,且足夠幸運,被姑母抱養,才有了整個滎陽鄭氏的支撐,將他從一干庶皇子之中送上龍位。
太上皇妃嬪眾多,然子嗣緣薄,不少皇子皇女都相繼夭折;存活下來長大成人的,也多是些生母卑微,無母族支撐的皇子皇女。
後來出生范陽盧氏的盧貴妃誕下一子,前朝後宮,也認為這位小皇子不論是子以母貴,還是母族勢力,都足夠令他成為最受寵的皇子。
果然,太上皇龍心大悅,甚為愛之,孩子剛滿月就封為太子。
只是天不遂人願,小太子在一歲的時候,染上天花,就此病沒;盧貴妃痛失愛子,憂思過度,一場風寒就讓她魂消香斷。
隨著他們母子的相繼離世,正值盛年的太上皇李慜,悲痛萬分,傷心欲絕。一夕之間,他鬥志全無,就此退位出家。
這才叫身為鄭後養子,戰戰兢兢勤勤懇懇的宗室子李環,得了個天大的便宜。
只是沒想到,登基之後,他就不再勤勉,懈怠朝政。
以至於姑母不得不挑起這個,被他們隴西李氏扔下的重擔,苦熬心血,治理山河。
也因此,早有反叛之心的河北道節度使李叡,見太上皇退位,再無人能夠鎮壓住他,便讓其麾下的謀士魏縉,借題發揮,以『鄭後臨朝』為藉口,寫了一篇檄文,散告天下,說鄭後歹毒,謀害盧妃母子,逼迫太上皇退位,是為了牝雞司晨,手握朝綱,此乃妖后行徑。
他們打著『清妖后佞臣』的旗號,徹底撕破制衡,反了朝廷。
鄭泠覺得,天下失和,亂黨當道,除了反賊的不臣之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萬人之上的聖人,失了一顆制衡天下的雄心,亦沒有一顆勤政愛民的仁心。
才會造成如今,天下破裂,戰火四起的局面。
有時候她也會想,這樣一個天子,不如廢了,令擇賢者再立。
但廢立天子,豈是易事。牽扯之大,由誰來廢?
太上皇?
可他已經不再管這個爛攤子了。
姑母?大伯父?
若是他們來廢天子,豈非更加坐實了鄭家手握大權,竟敢凌駕於皇權至上。
她熟讀史書,古往今來,唯有那搖搖欲墜的末代王朝,出現了挾天子已令諸侯的反賊,才敢如此行徑。
如此一來,天下人只會更加唾罵鄭家。
朝廷也就會徹底失去威信。
這是一個死局。
解局之法,唯有李環改過自新,重振朝綱;如若不然,唯有破而後立……
第一個顯而易見並無什麼用,李環就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至於後面那個,就是改朝換代了……
想到這裡,鄭泠不敢繼續細思。
算來算去,如今大豫這樣千瘡百孔,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還是要怪她的舅父-太上皇李慜和失德的李環。
鄭泠雖心有抱怨,但仍是沒有說出口,她不由輕聲勸崔夫人:「宮闈重地,耳目眾多,還望娘慎言。」
崔夫人也瞬間醒悟:「郡主說的是,是老身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