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鬱悶的萬曆(上)
2024-05-04 16:41:06
作者: 路人家
把時間重新撥回到萬曆十五年的九月底。
因為一股寒流的到來,北京城裡已然秋意漸濃,當蕭瑟的秋風吹過時,枯黃的樹葉更是漫天飛舞,給人帶來了濃濃的愁緒。
天地無私,秋風無情,哪怕是皇宮大內,它也一視同仁,凌冽而帶著寒意的風從空曠的廣場上呼呼地吹過,吹進了大開著殿門的偏殿之中,讓身上著衣不多的幾名內侍不覺猛打了個寒顫。
但即便如此,這十多名內侍也沒有人敢發出半點聲音來,連咳嗽也只能生生地憋著,更別提過去掩上宮門了。因為他們生怕自己有什麼動靜會惹來上頭神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的天子注意,他們可不敢觸這個霉頭。
隨著年歲不斷增長,再加上和朝中官員的不斷爭鬥而逐漸磨礪之下,萬曆身上的皇者之氣已然漸漸濃郁起來。別說這些地位低下的內侍太監了,就是一般臣子,對上他時都會感到一陣忐忑。
而現在他那鬱悶到隨時可能因為某件小事而爆發的模樣,就更叫身邊內侍們感到一陣膽顫心驚,不敢有絲毫差錯,以免自己的小命不保。
好在沒過太久,救星就到了,一名守在殿外的內侍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陛下,錦衣衛楊都督在外求見。」
萬曆本來緊皺著眉頭的模樣終於稍微鬆了一些,把目光從跟前的奏疏里抬了起來,輕輕道了一句:「宣他進來說話。」
「呼……」不少人都鬆了口氣,現在也只有楊都督這樣深得天子信重的人才能消除他的火氣了。
不一會兒工夫,楊震便走進了偏殿,只是他的臉色也顯得有些沉重:「臣楊震拜見陛下。」
「楊卿起來回話。你們都下去吧,不必在跟前伺候了。」皇帝一擺手道。
這些內侍如蒙大赦,趕緊答應一聲,小心無聲地魚貫退了出去,最後那人還順手幫他們把殿門也給閉上了。以前楊震也沒少和天子單獨談話,這幾位早就已經習慣了其中的流程。
在起身打量了萬曆幾眼後,楊震便是一嘆:「陛下,果然不幸叫臣言中了吧?」
萬曆明顯愣了一愣,這才露出了一絲苦笑來:「是朕太過自以為是,想當然了……沒想到那些臣子在此事上居然如此堅持與果斷,現在真不知該如何收場才好了。楊卿,這事上你可一定要幫朕哪!」
看著對方求助的眼神,楊震不覺有些恍惚了。自幫著皇帝把張居正給扳倒之後,雖然君臣間依然關係緊密,但卻已沒有以往那種君王不斷要求助臣下的情況出現了。即便萬曆時不時的也會遇到些麻煩困難,卻很少用這種完全沒有辦法的神情與語調來和楊震說話。
但在感慨之餘,楊震又是一陣撓頭,這次的事情還真不好辦了。因為此事關係到的,是整個大明的根本和將來——因為這事說的正是立儲問題!
就在半個來月前,眼見在商稅一事上自己已大占上風,壓得群臣只能俯首聽令,萬曆頓時豪情萬丈,覺著這天下間就沒有自己辦不成的事情了。年輕人總是這樣,只要有些成績,便會開始目空一切,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而當萬曆生出這樣的心思時,便想著要把之前未能如願的事情給辦了——立自己所喜愛的皇子朱常洵為太子!
這不光是萬曆的心思,更是鄭貴妃一直都念茲在茲的心病。宮中母憑子貴,子憑母貴乃是規則,作為一個有理想,有野心的女人,她當然希望自己所生的兒子能成為這個帝國的繼承者了。
但偏偏,朝廷的成法卻因為朱常洵非長非嫡而被群臣不認同,這讓鄭貴妃這些年來好不煩惱,卻又無可奈何。
直到這一次,天子在商稅一事上大發神威,讓群臣妥協,鄭貴妃才覺著有了戲,就趕緊吹起了不亞於颱風的枕旁風來。
本就有這心思的萬曆被這女人這麼一鼓動,便當即付諸了行動。好在他還算是謹慎,開始時只是略作試探,只讓某名官員上了一道請立朱常洵為太子的奏疏——作為天子,萬曆在朝中自然也是有幾個肯為他賣力的臣子的。
當這一份奏疏出現時,就如往開水鍋里倒了一瓢滾油一般,整個朝廷頓時就炸翻了天了,一時間議論紛紛,反對聲不斷。
就是不怎麼理會朝事的楊震都被驚動了,也趕緊跑進了宮來進行勸說。此刻的他還記得當初君臣二人的那番對話和當時的情景——
「陛下,您這也太操切了些,如此魯莽行事不但於事無補,而且只會給貴妃娘娘和皇子殿下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楊震在見到天子後,便很是直接地說道。
這話讓萬曆的神色頓時一變,本來就因為自己被臣下反對而不快的心情變得更糟了——別人不肯從命也就算了,怎麼連你這個朕最親信的人也開始和朕唱起了反調?
在沉默了一陣後,萬曆才用有些森然的語氣道:「怎麼,連楊卿你也覺著常洵他只能當一個藩王麼?可朕記得很清楚,幾年前你可是表態說過支持朕立他為嗣的呀。」
感受到來自天子的不滿,楊震不覺一聲苦笑,但還是耐著性子給出了自己的意思:「陛下,臣不是說常洵皇子他不能為太子,而是說這麼直接立其為太子頗為不妥,應該從長計議才是。」
「從長計議?這事已經拖了許多年了,朕每年都會接到來自臣下們讓朕立皇長子為太子的奏疏,你覺著朕還能怎麼從長計議?」皇帝很沒好氣地問道。
這話倒真有些把楊震給問倒了,事實上,他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因為從歷史上看來,經過幾十年的鬥爭,最終萬曆還是輸了。而且他還因此搭上了大明的氣運,還有自己的名聲,真是何苦來哉?
而就目前看來,顯然萬曆又要重新走這條路了。這讓楊震一陣無奈,難道自己辛苦所做的一切,都要因為皇帝的這一堅持而付諸東流了麼?
但楊震也不是個會隨便放棄之人,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要做,也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不可操之過急。咱們大可以先封他們為王,然後再通過兩位王子的各自表現來使朝臣們知道哪個更適合繼任皇位,等過些年月,再提冊封太子之事也不遲。」
楊震這話說的倒是很有道理,就是皇帝也不覺有些意動了。當然,這也就楊都督他有這樣的面子和說服力了,若換了其他人,皇帝壓根是沒有心情細聽這等辦法的。
但很快地,他又皺起了眉來:「如此一來,這次的事情朕又該如何收場?」是啊,問題都已經拋出來了,這時候收手他作為天子豈不是很沒面子麼?還有,那個奉了他的意思上疏的官員又該如何是好?一旦天子退縮了,他可徹底成為過街老鼠,得被百官喊打了。
「暫時的退讓只是為了最終的成功,陛下應該有所取捨。至於那上疏的官員,只能先委屈他一下了。」楊震的回答卻很是堅決。
倘若是幾個月前,萬曆倒是可以接受這個循序漸進的建議。但現在,因為之前的順利,讓萬曆不覺有些自大與飄飄然起來。讓他覺著只要自己夠強勢,那些朝臣最終還是會臣服在自己面前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曠日持久地想辦法呢?現在自當乘勝追擊,把事情給定下來。
所以很快地,天子就搖頭道:「你這法子太過保守,朕不想採用。朕打算親自表明態度,讓群臣從命便是。」
得,自己這麼多話算是白說了。但楊震在看著天子那鄭重的眼神後,卻知道對方心意已決,不是自己所能改變了,只好長嘆一聲,不再勸說。
他很清楚,接下來萬曆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反對。大明畢竟不同於辮子朝,那時的皇帝才真正算得上是個獨裁者,立哪個兒子當太子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那些自認為奴才的臣子根本不敢對此發表什麼意見。尤其是在麻子帝後,這一光榮傳統更是被保留到了最後,不然臣子就是有圖謀不軌之心,恐怕連小命都會保不住。
大明的臣子可是一個個以主人翁精神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在他們看來,立太子這樣的事情不光是皇帝的家事,更是國事,關係到每一個朝中的官員!
只可惜,如今的萬曆已被之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完全不認為自己會失敗,毅然決然地在兩日後的朝會上公然表露了自己的心思,還直言那位上疏的官員是公忠體國的典範!
這一下子,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了。
本來群臣就因為之前商稅之事而耿耿於懷,現在皇帝突然說出如此言論來,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還擊的機會,一時間批判之聲充斥朝野,無數官員以各種藉口反對天子立朱常洵,更有許多人以辭官相要挾,讓天子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