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檢驗成果
2024-09-07 04:09:07
作者: 風雲亂舞
那些匠人們,一個個都是露出了看好戲的樣子,頓時圍了上來,想要看看袁耀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
袁耀將水泥拿出來之後,也沒閒著。
很快便將這城外提前準備的沙礫,石塊,混合在了一起,再配上一些清水,只需要人工進行攪拌,便可以迅速製作成簡單的混凝土。
在袁耀生活的那個時代,農村裡面蓋房子,根本沒什麼攪拌車,基本上都是自己人工進行攪拌,用一把鐵鍬就可以完成。
他親自示範,在均勻攪拌了一陣之後,便找來竹子編制的籃子,將這些攪拌均勻的混凝土,直接倒在了這些城樓的缺口處。
因為這只是演示,並不是直接動工,袁耀只是教這些匠人,如何使用水泥,所以並不需要將整個城樓都用混凝土澆築。
他只需要澆築一部分而已。
在忙活了一個時辰之後,第一段破敗的城牆,便已經被袁耀指揮的親隨,全部修築完成。
城樓內部依然填充的是大型石塊,但外面則是利用混凝土澆築,再利用一些木板塑形,支撐框架。
「好了,水泥澆築的這一段城樓已經差不多了。」
「只需要等這些混凝土幹了之後,這段城樓便可算是修繕完成。」
「堅固程度嘛,絕對比之前的城樓要堅固的多。」
袁耀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便將自己這段演示,收了尾。
剛才的演示,有頭有尾,那些匠人們,一開始還顯得十分輕蔑和不敢相信。
可隨著混凝土的出現,摻雜著石塊和沙礫的混凝土澆築在城樓上,逐漸修復城樓的形狀,這些匠人們,一時間也有了幾分猶豫。
難不成這個年輕的公子哥,真的懂建築,真的三天時間就能夠將整個城樓都修繕完成?
他們雖然不相信,可看見袁耀動手的經過之後,一時間也不敢開口反駁,只能等,等三天之後,看看這段城樓幹了之後的樣子,是否真如那公子哥所說。
城樓結束了之後,袁耀倒是沒有繼續留在這裡乾耗著。
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去做。
首先是華佗這邊的選址,已經確定了,而且為了建設高樓,要開始打地基。所以這幾天就已經在開始規劃建設的方位和具體大小。
並且建築工匠已經開始挖掘地基,要不了多久,地基坑就可以挖好了。
一旦挖掘好了地基,就能夠開始準備建設了。
不過,想要建設大樓,和修補城牆,可完全不一樣。
修補城牆並不需要內嵌鋼筋,以用來加固,這城牆本就還在,只是修補缺口而已,所以只需要澆築補充石塊就足矣。
但是修建大樓,就不一樣了,大樓是一個整體,而且修建五層樓那麼高,如果不使用鋼筋來加固整體架構的話,很容易就倒塌的。
就算不倒塌,這房子也不抗震,一旦遇到一些搖晃,就容易垮了。
所以,想要建設五層以上的大樓,沒有鋼筋作為支撐是不行的。
但這個時代,別說是鍛造出鋼筋了,就算好一點的鐵都打不出來。
很多兵器,都是用生鐵去製作的,都是一些鐵礦石,簡單的提煉,然後打造成的生鐵,堅硬是堅硬,但是太脆了,很容易就折斷。
而鋼筋不管是硬度還是韌性,都要比一般的生鐵好太多了。
袁耀雖然知道鋼筋如何去煉製,但短時間內,一來找不到足夠多的生鐵去提煉成鋼,二來他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所以只能夠暫時把煉製鋼筋的事情擱置下來。
好在,雖然沒有鋼筋,但建造大樓,並不是沒有東西可以代替。
這個東西就是竹片。
就是南方地區,隨處可見的竹子,砍伐下來之後,劈開變成的竹片。
據袁耀所知,在後世新型建築材料鋼筋上市之時,因為鋼筋在當時的物價較高,大多數貧困地區的居民們在建蓋房屋時普遍都無法承擔起鋼筋的價格,於是大多村民都會選擇竹片來代替鋼筋與混凝土結合建造房屋。
竹片的牢固程度肯定是比不上鋼筋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竹子的韌性夠強,比純粹利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的屋子要抗震,只需要在桐油之中浸泡,就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防腐,讓竹子替代鋼筋。
當然,這麼做,也只是在沒有鋼筋之下的權宜之計,等袁耀有了時間,鍛造出鋼筋,修建大樓和城樓的時候,還是得加入鋼筋才行。
這樣做,修建出來的大樓才能夠真的做到堅固和歷久彌新。
計算好了這些之後,袁耀便開始命人砍伐竹子,準備用於建造新的醫學院。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按照和眾人的約定,袁耀來到了城南的那一處修繕的城樓下。
那些匠人們,早就已經在這裡等候了。
最近幾天,天氣還不錯,雖然已經算是春天了,但春雨並未如約而至,這幾日的天氣都算是晴朗。
袁耀只是讓人將修繕的城樓處稍加圍欄,防止有人過去破壞。
如今過去了三天,便是檢驗這澆築的城樓,到底有多堅固的時候了。
其實水泥建築,初步凝固,只需要兩個時辰的時間,就足夠了,兩個時辰表面就已經有了硬化效果,但想要完全凝固,達到最終的凝固效果,至少都需要三天時間。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袁耀一開始就跟他們說,自己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修繕這處城樓。
修繕只需要一天,但等水泥澆築徹底凝固,就需要三日才行。
因為上一次的表演,這一次到場圍觀的,不僅僅是那些匠人了,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百姓。
這些百姓都是這上蔡縣城之中的百姓,這三日,雖然袁耀沒有徹底的去宣傳自己的水泥,但他上一次和匠人們的打賭,已經成為了上蔡縣城最近風頭無兩的大事。
也成為了各大酒樓和街坊巷口上的談資,幾乎整個上蔡縣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就算是那些路過做生意的人,都聽說過了。
所以這一次前來湊熱鬧看好戲的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