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言情小說> 庶女嫡謀> 第五百三十七章 爭吵

第五百三十七章 爭吵

2024-09-08 13:29:58 作者: 北木南喬

  邵芸琅朝窗外看了一眼,馬車外是一片良田,路上有行人經過,他們抵達鳳州了。

  馬車在城門口排隊,車夫敲了敲車門,「少爺,少夫人,咱們要進城了,城門口有檢查,您二位做好準備了嗎?」

  楊鉞咳嗽一聲,鑽出馬車回到馬背上,帶著長戈和長戟先一步到城門口交涉。

  他可以接受檢查,但車上的女眷是萬萬不行的。

  他氣質出眾,穿著富貴,胯下的棗紅色大馬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稀有品種,就連隨從都格外精神。

  「您三位……」縣城的守衛不太敢問話,直接放開讓行。

  楊鉞騎在馬背上,目光冷凝地看著他們,等馬車過來,指著車上說:「車上是本少爺的夫人,第二輛馬車上是丫鬟,後面是行李,查嗎?」

  守衛瑟瑟發抖,深怕自己回答一個「查」字,對方會立即拔刀砍了他。

  畢竟他馬背上掛著的那把刀,聞著就充滿了血腥味。

  「放行!快放行!」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楊鉞帶著車隊進城,後方有人不滿地問:「他們怎麼可以不用檢查?」

  鳳州收城門稅,每個進城的人都要按人頭交腳稅,檢查不過是攔截百姓的藉口罷了。

  「少廢話,不想進城就滾!要進城就過來交錢!」

  楊鉞不是來反腐的,對此只當看不見,帶著邵芸琅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長戈先一步將整個客棧包下來了,因為他的大手筆,整個鳳州很快就知道來了位有錢的少爺。

  第二天,楊鉞和邵芸琅單獨出門,發現客棧外多了許多人,有殷勤自薦當嚮導的,有向他們賣東西的,就連街上的衙役都多了幾個。

  「少爺,要帶路的嗎?」

  「少爺,嘗嘗我家的酒吧,鳳州最出名的酒。」

  「少爺,您去哪兒?我是本地最出名的中人,您想買任何東西都能幫您找到最好的。」

  楊鉞搖頭,驅散了他們,給街邊的乞丐丟了幾枚銅板,然後拉著邵芸琅騎著馬兒在街上閒逛起來。

  戰爭過後,他們每到一處,最喜歡到熱鬧的街市中行走,看到百姓能安居樂業就是戰爭最好的結果。

  鳳州沒有被戰爭波及,但前端日子也是人心惶惶,因為離邊關太近了,城裡有不少達官貴人舉家難逃,戰事結束後又陸陸續續地回來了。

  「鳳州有一座大鐵礦,是西北軍最有利的保障,因此鳳州的經濟還不錯,比錦州如何?」

  邵芸琅買了幾樣小東西,又吃了幾種當地的吃食,回答道:「這裡不是通關口,少了外族商人,熱鬧少一點,但比錦州安穩。」

  「錦州那座礦山已經確定隸屬軍營了,現在應該已經開工了,接下來三年時間,我們應該可以將實力恢復到戰前水平。」

  「按照你的計劃,需要新增五萬戶軍戶,那錦州城必定也在此範圍內,周大人恐怕要恨死你了。」

  楊鉞一手牽著馬,一手牽著邵芸琅,在當地人好奇的目光下穿過人流,小聲說:「他若好好助我管好百姓,過幾年我一定送他一條青雲之路,若他一心想離開,我便送他回原籍。」

  「你不如先想想如何讓皇上答應,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在朝廷提倡削減兵力的時候,你的提議簡直就是和他們對著幹。」

  「那不一定,總有人會支持我的。」

  朝堂上,戶部尚書一反常態,領著戶部官員一力支持建立屯兵制。

  「皇上,屯兵制自古就有,利弊也很清晰,若是從前,臣也不會答應,但此次大戰,無論是西北軍還是東北軍都損失慘重,要在短期內補足兵源基本不可能。

  就算兵源足夠了,朝廷也無力承擔如此大的開支,皇上,整個戶部連算半個月才把此次的撫恤金算出來,您看一眼就知道了,這可是一筆巨款啊!」

  戶部尚書把數據傳上去,心裡把幾個帶頭反對的官員罵了個狗血淋頭,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楊鉞提出屯兵制,自給自足,多好的提議啊,一下子解決了戶部的大麻煩,未來幾年也能讓他鬆口氣。

  那些叫囂著反對的官員,不過是覺得屯兵制有利於楊邵兩家私屯兵馬,怕他們勢力太大,但這兩家如果要造反,有沒有這個制度後果都是一樣的。

  「軍戶只歸軍營管理,稅賦全歸軍營,朝廷分文不取,五萬軍戶至少有二十萬人口,這是多大的權利啊,皇上,您可不能答應啊!」李首輔極力反對,楊家的權勢已經頂天了,若再多這五萬戶的軍戶,與那土皇帝有何區別?

  楊家也就罷了,邵家憑什麼占領一整個西北?

  「一旦屯兵制通過,這兩支邊軍就徹底失去約束了,將來誰會聽命於朝廷呢?」這才是大臣們不答應的原因。

  皇帝猶豫不決,也無法立即做出決定,丟下一句:「退朝。」甩手離開了大殿。

  楊蹇請離的奏摺也擺在皇帝的案桌上,皇帝直接提筆批示了一個「准」字,將奏摺丟到一邊。

  楊鉞的一份奏摺將他放在了烈火上,他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而且從私心裡,他並不想同意。

  「皇上,楊統領乃楊家長子嫡孫,他若賦閒在家也說不過去吧?」心腹太監一邊替他整理奏摺,一邊提醒皇帝。

  楊蹇會請辭是因為朝堂上彈劾他的人太多了,這些人找不到楊鉞的失誤只能把矛頭對準楊家幾兄弟。

  除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出仕的楊二郎,楊家其他幾兄弟在朝中都有不小的官職。

  只擼掉一個楊蹇的統領之位,楊家兄弟那也過不去啊。

  「這是他第三次請辭了,事不過三,朕自然要如他的意。」皇帝賭氣地說。

  不過這份批示他留著沒發下去,過了兩天後,又重新下了一份旨意,調楊蹇為嶺南經略使,負責訓練朝廷水軍。

  他又給楊家其餘幾兄弟封了爵位,念他們為大慶所做出的功勞,免了他們的職務,後半生只需要享受榮耀即可。

  而對於楊鉞的封賞,他始終沒有定下,那份屯兵制的奏摺,也還在繼續討論中,每日上朝的最後一件事,一定是支持派與反對派吵來吵去,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始作俑者卻每日都在悠閒地遊覽山河,走了快一個月才走到京城。

  邵承啟已經在十日前抵達京城了,皇帝在宮裡為他設了慶功宴,金銀玉器、良田宅院不要錢似地往邵府送,儼然有第二個楊家的趨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