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真假考題
2024-08-31 00:35:22
作者: 華陰
宋博文說的這些,她何嘗沒有想過。
只是時間不等人啊。
原先她確實是想等春闈過後,再下江南,但她看到舅舅一個寧遠侯,衣裳破舊成了那樣,又聽說將士們在邊境過得困苦,便不想等那麼長時間了。
春闈過後,又該安置中舉的考生,給眾人分配官職,到時候又是一堆事。
等到春闈徹底告一段落,百姓們春耕都結束了,她在那時南下,就遲了。
而且派人代替自己下江南也是不可行的,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親眼看到,才能做出決定。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無論她口頭如何交代,都不會有人像他一樣了解農務。
這個時代百姓們不信鬼神,不知道科學,很多人種地,只知施肥耕種能讓農作物長得更好,卻不知施肥也是有門道的。
鉀肥能抗倒伏,促進農作物生長,磷肥能抗寒旱,增加農作物產量,有些土地本來就肥沃,什麼農作物都能種活,而且有些土地貧瘠,不適合種大部分作物,卻能種一些豆類。
南水稻,北小麥,就是因為南北土地差異。
科學耕種不是言傳身教就能學會的,還需要親眼所見,親身實踐。
要跟一個迷信鬼神的古人,講清楚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耕種,並非一日之功,等她教會這裡的人什麼是科學耕種,她下江南都能跑三個來回了。
鍾如意沒有把自己的真實目的告訴宋博文,即便她說了,宋博文一時間也不能理解,她還要花時間解釋一堆。
「大學士所言,如意何嘗沒有想過,只是不見百姓疾苦,便不知百姓疾苦,今年都開春了,百姓也是時候耕種了,這個時候下江南,剛好能看到百姓耕種的場景。」
理由有些牽強。
若是想看百姓耕種的場景,秋闈的時候也可以去看,為何一定要選在最重要的春闈?
長公主也不是個不知道輕重的人,觀長公主近日行事,她應該很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
怎麼就在春闈這麼重要的節骨眼上,非要南下。
難不成南巡比春闈還要重要?
宋博文活到這把年紀,經歷了太多事,見識也廣。
他沒有追問鍾如意為何非要這個時候離開,而是問:「長公主決定好了?」
「已經決定了。」
「既如此,那老臣就豁出這把老骨頭,替長公主再盯一次春圍,長公主想做什麼?儘管放心,大膽去做,此次春闈有老臣在!」
大魏的長公主鍾如意是個難得的治國之才,宋博文也不在意鍾如意南尋的真正目的,只要長公主做的是有利於大魏的事,無論什麼他都支持。
鍾如意心中肅然,前兩天她被宋大學士晾在宋家,還以為想要說服送大學士,是一件很難的事,萬萬沒想到三言兩語間,宋大學士就答應主持春闈了。
這回倒是輪到鍾如意呆住了。
她另外還準備了許多說辭,沒想到那些繁文縟節的話一句都沒用上。
宋博文看到鍾如意臉上的驚愕,好言提醒:「殿下可想好此次春闈的考題?」
鍾如意才回過神來。
大魏的春闈主考試帖詩和經、史和時務,她對試帖詩、經和史並不是很了解,所以這次春闈的題目,她只想了關於時務的考題。
鍾如意對宋博文說道:「只想了一個考題,大學士借筆墨一用。」
宋博文起身讓出書案。
鍾如意拿出一張潔白的宣紙,提起毫筆,沾濃墨,開始在紙上書寫。
她寫的不過寥寥幾個字,卻不像她說的只有一個考題,紙上說書,是切實的兩個考題。
鍾如意指著其中一個考題,道:「這個是此次春闈的最終考題,而這一個……」說著又指想另一個考題,「是防止考生舞弊的考題。」
宋博文見多識廣,聞音知意。
長公主寫的兩個考題,一個真一個假,真的用來考較考生學問,假的用來測試考生科考舞弊。
大魏的科考制度不夠嚴格,每年都會有人買賣科考答案。
雖然先帝以明令禁止,但還是有很多人鋌而走險。
長公主出的這兩份考題,應該是想讓他把真正的考題保存起來,而那份假的考題,則亮出來,用來迷惑心中不軌的考官和考生。
到時候既能篩選出真正有才能的考生,也能甄別出那些科考舞弊的考生。
經此一番,想必今後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有人敢再舞弊了。
一舉三得。
妙!
無需鍾如意多言,宋博文僅是聽到真假考題,便猜到了鍾如意想幹什麼,也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說起來他活到這個歲數,也見過不少風浪,還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敢拿考題來當證據。
以前,他主持科考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藏好考題,不讓考題泄露。
而長公主卻想出了泄露考題的解決辦法,他們想的是防止問題發生,而長公主想的,卻是問題發生之後該如何解決。
這份心思,實在超乎常人。
曾經,鶴卿在他面前誇讚長公主的時候,他只是覺得長公主不過是個聰明一點的女子,如今看來,長公主眼光長遠,思慮周全,是常人萬不能及。
大魏交到這樣一個人手裡,實乃大魏之幸事。
宋博文心中激動,他還以為,大魏的盡頭也就走到這兒了,如今看來這書他不用修了,魏國志修到如今,還遠遠不夠,即便他窮盡一生也修不完這本國志了。
宋博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角有濁淚。
他雙手交疊在前,認真地看著鍾如意,拱手向鍾如意行了一個最標準的君臣禮。
激動道:「長公主的境界勝過老臣許多。」
鍾如意見不得宋博文行禮,趕緊托住宋博文的手,把宋博文扶起來。
「大學士何必行如此大禮,高陽消受不起。」
宋博文站起身,感慨道:「長公主是君,老臣是臣,君受臣禮,理所應當。」
鍾如意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看來宋大學士是認可她了,不然也不會對著她,行如此大禮。
能得到一個三朝元老的認可,是她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