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逍遙郡馬爺> 第314章:滄瀾水災

第314章:滄瀾水災

2024-08-30 05:51:56 作者: 落墨客

  這可是自從攻陷北方三郡後,朝廷第一次聽到鎮北王的消息。

  而且一來就是發大洪,請求朝廷治水賑災這樣的潑天大事。

  但凡和鎮北王扯上關係的,都得小心謹慎處理。

  更何況是滄瀾江發洪水這樣的大事。

  由不得他們不慎重。

  「諸卿如何看?」龍椅之上,仁宣帝沉悶的聲音響起。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丞相魏青當即站出身來,道:「滄瀾江乃我朝第一大江,每至夏季,都會面臨水位上升,洪澇嚴重的災害。」

  「鎮北王此言,應當非虛。」

  朝堂上眾人聞言,頓時暗暗點頭。

  魏丞相不愧是魏丞相,一下子就抓到了事情的關鍵所在。

  是的,朝廷也好,仁宣帝也罷,面對這則消息。

  首先要做的都不是商量派誰去治水,亦或者說發放多少糧食賑災。

  而是這則消息,究竟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才會有以上討論。

  若是假的……,其中代表的意思,便有些諱莫如深了。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其中意味。

  聽聞魏青的回答後,仁宣帝並未急著下結論,而是道:「大司農何在?」

  大司農郝德聞言,頓時出列:「微臣在。」

  「滄瀾郡守可有發奏報請求朝廷賑災?」

  賑災自然就需要糧食,而郝德身為九卿之一的大司農,主管大乾朝堂所有糧食和財政收入。

  所以問他准沒錯。

  只是這話問得,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同樣的消息,鎮北王已經說過一遍了。

  何需再從滄瀾郡守這兒確認一遍?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數日前,滄瀾郡守確實發來奏報,言說滄瀾江漲水,洪澇泛濫,請求朝廷賑災一事。」郝德語調緩慢,條理清晰,讓朝堂上眾人聽得真切。

  頓時,眾人默不作聲地鬆了口氣。

  屬實就好。

  「既然如此,那諸位卿家,誰肯前往滄瀾江治水?」仁宣帝高聲道。

  眾朝臣聞言,卻紛紛緘默,作啞巴狀,不曾言語。

  滄瀾江水患自太祖開國時期便已經存在,時至今日,已歷時三百多年!

  三百餘年間,出過多少有治水心得的朝臣?

  他們中有治水世家出身的,有苦讀經書,鑽研治水心得十餘載的學士,更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埋頭苦幹的實幹家。

  可結果呢?

  三百年過去了,這些人都化作黃土。

  滄瀾江卻依舊存在,而且水患一天比一天嚴重。

  那麼多古聖先賢都未能做成的事,他們也著實沒什麼信心能做成。

  見朝堂上一陣沉默,仁宣帝再度點名道:「洪卿家,我記得你是治水世家出身,應當有所心得才是,何故緘默不言?」

  眾官員中,洪權聞言,頓時站出身來,面色苦澀道:「陛下,滄瀾江水災已是老生常談之事。」

  「之所以能讓那麼多先賢退避,是因其江水泛濫,泥沙淤積。」

  「導致水位一步步升高,堤壩修了再修,也無濟於事。」

  「一旦決堤,便是一瀉千里。如同天崩地裂,難以抵擋。」

  「面對這樣的水災,微臣……微臣才疏學淺,罔顧聖恩,難以當此大任,微臣慚愧。」

  仁宣帝聞言,眉頭微皺。

  又點了幾個在治水之道上頗有心得的大臣,但得到的答覆無一例外:無能為力。

  仁宣帝不由得揉了揉眉心,覺著有些疲憊。

  近些時日,這四個字他聽的實在是有些多,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不過倒也不能怪這些人,三百年來都不曾解決的難題,要他們旦夕之間解決,確實有些困難。

  仁宣帝雖然強勢,但也不是毫不講理之人。

  見現場氣氛凝滯,丞相魏青再度站了出來,道:「陛下,洪水利使說得對。滄瀾江水災已是老生常談之事,想要旦夕之間解決,不太現實。」

  「不如還是先商討派糧賑災一事?這才是當務之急!」

  仁宣帝點了點頭,道:「郝卿,國庫中尚有錢糧,可夠賑災?」

  「回陛下,國庫中尚有錢五百萬貫,糧兩百萬斤。」

  聽見這個消息,仁宣帝沉默了。

  說實在的,五百萬貫錢按照大乾匯率,就是五百萬兩白銀。

  不算少了,但也多不到哪裡去。

  這年頭,鎧甲和兵刃既要有上好的鐵礦,又要找專門的匠人鑄造,花銷大得出奇。

  更何況還要有軍餉,運糧等各項開支。

  至於兩百萬斤糧食,看起來也不少。

  可算一算,就不夠用了。

  一個成年男子,一天少說也得吃個半斤糧食。

  一個月就是十五斤,兩百萬斤糧食滿打滿算,也就夠十幾萬人吃上一月而已。

  這麼算起來,非但不富裕,反倒有些捉襟見肘了。

  若是想要和北燕開戰,這麼點糧食和錢財肯定是不夠的。

  不過現在時間還早,等到秋收,朝廷還能收一波糧食,納一波賦稅。

  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了。

  只要不出現焦灼數月的情況,應該是恰好夠和北燕分出勝負的。

  可...一旦拿去賑災,這仗只怕是打不成了。

  仁宣帝沉默少頃,隨後將目光轉向大殿內的幾道身影。

  「國庫空虛,而又恰逢國難,朕難辭其咎。」

  「諸位卿家,也當略盡綿薄之力。」

  聞言,眾人紛紛一愣,明白了,不就是捐錢捐糧嘛。

  其餘人到還好,乾都五大世家出身的官員,紛紛眉頭緊皺,頗有些不祥之感。

  果不其然,只下一刻,就聽見仁宣帝說:「國難當頭,眾卿家可酌情捐贈些糧食,助滄瀾百姓渡過難關。」

  「朕並不強求,可多...可少。」

  仁宣帝的語氣,在可多、可少上,特意停頓片刻,叫眾人聽得真切。

  太尉張浪聞言,立馬站出身來,道:「微臣願捐贈糧食五千斤,以助滄瀾百姓。」

  丞相魏青聞言,緊隨其後,道:「微臣同樣願意捐贈糧食五千斤,以助滄瀾百姓,脫離難關。」

  眾朝臣聞言,頓時面面相覷,臉色也難看起來。

  張浪那是皇帝的人,捐贈五千斤糧食不奇怪。

  可你魏青一個寒門出身,也來湊什麼熱鬧,拿得出五千斤糧食嗎?

  這下子基調被定得這麼高,想少捐贈些都不行。

  一時間,朝堂上下,個個愁容滿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