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高武三國之我是戰神> 第704章 荀攸暢言說舊事

第704章 荀攸暢言說舊事

2024-08-30 17:14:54 作者: 穿越三國

  「楊烈鮑鴻聯絡西涼眾將之中的張濟,段煒等人,用盡手段,接了天子回歸洛陽。並且把李傕郭汜用計斬殺,就是洛陽權柄,也一併交還給了天子。」

  「當時,我記得魏公聽說此事,不但讚頌鮑鴻楊烈之忠,還感嘆說道,從此天下無人可以窺寶器也。」

  「當時天子只要僅僅自守,不需要做什麼,等待即可,天下諸侯,混戰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不由之主的回歸到朝廷名下,從而使得天子權威,重新盛行於世。」

  荀攸說道這裡,年紀大了,不由得停頓一回。曹丕抓住時機,開口問道。

  「怎麼可能?天下諸侯難道自己傻麼?會回歸天子麾下?」

  荀攸一聽,頓時微笑著說道。

  「魏王不信?」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想想當時天下,諸侯可不是如今的三四家,而是有著好多,互相之間攻伐不休。大戰一起,所有涉及的地方,流民四起,田地荒蕪,加之戰亂死人,久而久之,諸侯之地,空有地方,沒有人口,還能做什麼?反過來看洛陽,楊烈掌控的時候,實行屯田,收攏流民。久而久之,天下流民聚集洛陽,再有楊烈之勇天下聞名,北軍之力,強絕諸軍,真以為那些諸侯敢於抵抗天威麼?不用幾年,別說別人,就是魏公自己,都要直接投奔洛陽去了。「

  「可惜的是,天子寵信董承,吧鮑鴻楊烈趕去長安不說,就是洛陽的屯田,也全都廢掉不說,連昔日的皇家苑林之地,都被那些貪官污吏,給弄到了手中,搞得原本滿滿的府庫空空如也,連禁軍的糧餉都發不出了,天子和董承依舊在花天酒地。」

  「但是,董承卻畏懼自己向著各方求助,有諸侯進京,削弱了他的權威,所以,就選擇了我們進行求助。但是他可沒有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使者董昭,卻是直接求著滿寵帶兵進入洛陽,壓持的董承不得不答應巡行許都,這才讓魏公有了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權柄。」

  「但是到了許都,如果天子就此安心做他的天子,魏公也會尊敬天子權威,給與他該有的體面。但是他卻在懊悔的董承等人的慫恿之下,屢屢生事,給予征戰不休的魏公增添麻煩,這才逼得魏公認清楚了這個貌似聰慧,實則愚蠢無比的傢伙的真面目。所有大事,交付與他,知會壞事,不會有著任何別的結果。」

  「所以,魏公心中就有了廢立之心。但我那叔父荀彧卻認為,天子昏庸,不用管他就是,朝政絕不可交於天子之手。但是當時諸侯紛亂,袁家勢大,兼之天下局面混雜,且不是廢立的好時機。就不認可魏公的舉動。兩人之間,因此有了分歧。」

  「而在此時,卻有流言傳出,何太后和少帝仍在,沒有死於北宮大火。這就讓天下一片猜測之聲,故而袁紹出兵河內,想要試探楊烈一番,誰曾想,楊烈練兵,天下聞名不說,就是在他手下名不見驚傳的鮑凌,聯合楊琦,都能擋住袁紹五萬大軍和河北名將顏良。差一點使得顏良糧道被斷,援兵不到,顏良絕對會死於北軍甲騎圍攻之下。」

  「這次試探讓所有的人都明白,何太后和少帝就在楊烈手中,而且,楊烈武勇之名,名不虛傳。不但自身武力凌絕天下,就是屬下北軍,那也是天下強軍。畢竟當初能夠合戰呂布的劉關張,面對楊烈的挑戰,可是天下討董的諸侯,親眼所見。「

  「有了這個變故,魏公的心思也有了變化,不在重提當初廢立的心思,和我那叔父的關係也緩和了許多。」

  「隨後魏公領大軍討伐荊州劉表,劉琮直接帶領荊州投降之後,魏公感覺可以直接攻取江東,一統天下。所以,也就感覺到了和楊烈正面相談的機會。」

  「正好當時江東孫權以及許多勢力,都在憑藉聯姻拉攏楊烈,所以,魏公才得到提醒,以原本要嫁給天子的曹節小姐,許配給楊烈,從而拉近關係。」

  「想著在荊州大勝之後,見到楊烈,提出天子還都洛陽的建議。那樣一來,楊烈就不能阻攔。天子還都,魏公卻是漢室丞相,威高權重不說,還是楊烈的泰山。這樣一來,不管是誰做天子,獻帝也好,少帝也罷,魏公依舊是朝中第一人。同時有著楊烈的北軍相助,橫掃天下,指日可待。」

  「這個主意,自然也得到了我家叔父的認可,所以,魏公才會在大戰在即,趕回來相見楊烈一面,雖然未曾提起心中所想,但是,看楊烈的意思,也不會有所發對。」

  「但是,世事無常,魏公在荊州遇到孫劉聯軍,從而大敗不說,損兵折將,連原本考慮好的謀劃,也盡皆落空,心神震盪,就此逝去。」

  「而楊烈也不負魏公所看重,出大軍,助魏王平安繼位。從而得以執掌朝政。」

  「但是,從楊烈對於天子的態度,卻不難看出,他對於宮中那位,卻是失望之極,根本沒有輔助與他的打算。所以,能夠收留太后和少帝,直到如今,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並不向外宣揚,應該是有他的考慮。我曾經從他的話語中得知,他從不參與中原戰事,也是在為以後的天下,保存一份元氣,而橫掃草原,卻是為了斷絕胡人覬覦中原的野心。」

  「由此看來,不但是我那叔父,就是楊烈自己以及長安洛陽的諸多人,也並不以為現在就是廢立宮中那位的最佳時機。」

  「而且,我敢肯定,不管是魏王也好,華歆王朗也罷,有著此心,卻是建立在這次進攻江東的順利之上的。不說別的,就說孫家在江東已經三代,孫權雖說秉承父兄餘蔭,但是卻也未可小視,以我之見,還是專心打好這一仗,其餘事宜,尋個機會,和洛陽那位君侯商議一回最好,你們郎舅至親,有什麼不好說的?」

  「至於旁人,何必浪費口舌呢?士林中人,有誰可以比得過洛陽太學的影響力呢?」

  「魏王三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