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高武三國之我是戰神> 第701章 名士的節操(2)

第701章 名士的節操(2)

2024-08-30 17:14:44 作者: 穿越三國

  除了華歆之外,曹丕還找了一個人,那就是王朗。

  王朗,本名王嚴 ,字景興。東海郡郯縣人。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拜郎中,任菑丘縣長。楊賜逝世,王朗因而棄官為楊賜服喪。服喪期滿後,獲舉孝廉、受官府徵辟,他都不應命。乃後才被徐州刺史陶謙舉為茂才。

  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時任徐州治中從事,與徐州別駕趙昱建議陶謙遣使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

  陶謙聽從,並命趙昱帶奏章至長安。獻帝接到奏章後,頗感讚賞,並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王朗也被任命為會稽太守。

  王朗到會稽後,見當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並且與夏禹同廟。王朗認為秦始皇是無德之君,不配獲得人民祭祀,於是將這行為取締。他在任四年,獲得當地人民愛戴。

  橫掃江東的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的幕僚、會稽功曹虞翻建議避其鋒銳。

  但王朗認為自己是朝廷官吏,應該保護城邑,於是決定與孫策交戰,在固陵列陣抵禦 。孫策數次渡水作戰,均為王朗所部擊退。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後來,經由孫策之叔孫靜的獻策,王朗兵敗逃亡交州,出海到東冶時,遭孫策追擊,只得投降。孫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曾派重臣張昭勸王朗為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

  而同時和王朗任職豫章太守的華歆,卻是畏懼孫策戰力強勁,直接出城投降。

  王朗戰敗後只能逃走,期間屬下虞翻一直跟隨王朗,可王朗覺得虞翻畢竟還有老母要贍養,要是讓他繼續跟著自己不知道要逃到哪裡才是個頭。於是王朗通情達理沒有繼續為難虞翻,主動讓他回去以便忠孝兩全。

  不過王朗雖然投降,可是不願意為孫策驅使效力,只是名義上的投降。對此孫策雖然有所不滿,但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加害王朗。而王朗既然不願為孫策效力,自然日子就不好過,史書記載是「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恤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著。」期間雖然王朗自己處境困難,但也不忘幫助親舊。

  後來,丞相曹操上表徵召王朗,王朗由曲阿縣出發。但因為久經戰亂而道路不通,輾轉數年才到任。王朗抵達許都後,先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魏國建立,王朗以軍祭酒身份領魏郡太守。後歷任少府、奉常、大理。

  王朗處理事務在於寬恕犯罪者,控罪有疑點時判罰都會從輕,他與鍾繇都以治獄而知名。

  曹丕繼任魏王后,王朗遷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王朗曾進言,勸曹丕減輕刑獄,轉以扶助幼弱,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吳蜀夷陵之戰爆發,有人認為應該舉兵支援稱藩的東吳,並一舉吞滅蜀漢,但王朗認為應該等待兩軍相持不下時才領兵支持,並派持重的將領攻蜀軍要害之處,一舉決勝;而當時東吳尚未起兵,而且經常下雨,不利於行軍,於是反對。曹丕聽從。

  後來,曹丕徵召孫權長子孫登為東中郎將,但孫登沒有來,曹丕於是到許昌大興屯田,打算進攻東吳,王朗又聽聞孫權的回答未到,一旦越兵後孫登來到,影響甚大;於是反對出兵,建議增強邊境戍守,預防東吳進攻。當時曹丕以已成軍而出征,而孫登始終沒有來,曹丕到長江後撤回。

  王朗博學多聞,校注儒家經典,很有名氣。正始六年(246年)12月,魏國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傳》作為學習《易》學的人必須考核的內容。

  後世把王朗註解里的思想稱為「王學」。

  王朗子王肅便是」王學「的代表人物。王肅所注《尚書》、《詩》、《論語》、《左傳》等,在晉代列於學官,立有博士。今失傳。

  因王肅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外祖,故借朝廷支持而盛行,一度壓倒「鄭學」,」王學「在東晉後逐漸衰亡。

  王朗才智過人而豐麗博敞,但性格嚴謹慷慨,多立威儀,恭儉節約,就算因婚宴而受到的禮物也一無所受。常常譏笑世俗中那些有好施之名、卻不體恤窮賤的人,所以他經常用自己的財物周濟他人之困急。

  曹操曾經請王朗赴宴,席上嘲諷他說到。

  「不能學你當年在會稽丟了好飯碗(指王朗任會稽太守時兵敗於孫策之事)。」

  王朗仰頭嘆息:「言行舉止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難了。」

  曹操問:「為什麼這麼說?」

  王朗回答到。

  」像我那樣,當年既為漢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這個場合,原本當盡地主之誼,體現恭敬好客、折節求賢的氣度,想不到卻如此對待新來的客人。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王朗少年時與沛國名士劉陽交友。劉陽擔任莒令,三十歲就去世了,所以後世很少聽過他的消息。當初,劉陽認為漢室漸漸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懼怕他對漢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

  等到曹操掌權後,下令尋找他的兒子的命令很急。其子惶恐而窘迫,無處可逃。劉陽的親舊雖然多,但沒有人敢幫助匿藏他。

  王朗於是接收他數年,等到從會稽回朝廷,又數次開解曹操。很久以後曹操終於赦免他,劉陽的人家於是得以保全。

  故而如今在許都之人,並沒有比華歆王朗這兩位更有名望,並且得到士林推許的存在了。

  原本的時候,還有著一個孔家後人的孔融。

  但是太學重開,許都看在楊烈的面子上,放孔融去洛陽,和鄭玄一起做了太學祭酒。

  所以不在許都。

  曹丕認為,如果有著華歆王朗的支持,自己的那點野望,絕對能夠達成。而且不會被士林中人所普遍詬病,並且引起朝野非議。

  而且程昱已經告訴他,這二人雖然看起來都是人品很好,德行不虧,並且得到眾多人讚許的人物。

  但是,德分兩種,私德公義。

  「相信這二位,頗得曹公恩惠,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