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高武三國之我是戰神> 第692章 交州亂(3)

第692章 交州亂(3)

2024-08-30 17:14:14 作者: 穿越三國

  士燮暗中對於東吳以及步鷙有了不滿,暫且不說。

  倒是步鷙在番禺接到了趕過來的陸績,以及士燮的回信,說是收攏潰兵之後,就會趕來相會。

  自然感覺到滿意。

  作為孫權的心腹大將,步鷙對於孫權的心思是很清楚的。

  當初周瑜魯肅呂蒙在的時候,不得不說,孫權還有著進取之心,一心想著事先當初周瑜魯肅所給與他的謀劃,西取益州,穩定江南,然後揮師北伐。

  大事隨著周瑜魯肅呂蒙的去世,再有著如今艱難的局面,步鷙明白,當初進取天下的孫仲謀有些變了。

  而對於改變的吳王孫權,交州一地,在孫權心中,地位可是並不一般。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至於原因麼,很簡單,就是當初南海都尉任囂就說過南海郡幅員數千里,又遠離中原,可持險立國,足為一時之雄。繼任的趙陀聽進了任囂的話,果然建立了南越國,國祚近百年。

  這對於孫權可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南中位於蜀漢南部,面積相當於蜀漢疆域的一半,這裡有豐富的戰略資源,對蜀漢來說非常重要。不過南中經常不服蜀漢朝廷的管束,時常鬧出一些動靜出來,比如著名的南中之亂,丞相諸葛亮不得不親征討平之。而交州就是東吳的南中。

  東吳的交州和蜀漢的南中其實山水相連。蜀漢的南中包括後世的雲南省、四川省西南部、貴州省大部、緬甸東北部,東吳的交州也包括後世的廣東省大部、廣西大部、越南的北部。

  這兩個地方有很多共同點,首先是緯度差不多,都位於南回歸線附近。其次兩地都位於蜀漢和東吳的「南方偏僻部分」,都不是兩國的經濟主體部分,但都擁有豐富的戰略資源。

  南中有的資源,比如耕牛、金、銀、森林,交州也有。

  南部沿海,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耕種,又兼有魚鹽之利。同時,還能與東南亞甚至更遙遠的南亞、西亞、東非有海路相接,這是南中不具備的優勢。

  其餘地方的自然地理條件,若論耕地和魚鹽之利可能要略遜於南海,但勝在有天險之地,資源可能略多一些。

  作為大漢十三州部之一的交州,距離中原較遠,天下一統時代交州不是特別受重視。

  但到了三國鼎立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東吳原來立國於揚州,也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吳要立國安穩,必須攻取作為揚州西大門的荊州,但孫權也沒有忘記當時相對偏僻的交州。

  孫權為何重視交州?荊州在益州(西川)以東、中原以南、揚州以西,交州以北。

  孫權如果拿下荊州,肯定要面對中原和益州兩大勢力對荊州的覬覦。在荊州已兩面受敵的情況下,如果交州再盯上荊州,對東吳是非常不利的。

  對東吳有利的是,交州「偏遠蠻荒」,沒有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經濟不發達,人口也不多。占據交州的是「沒什麼侵略性」的士燮,是漢末三國時比較溫柔的軍閥,進攻不足,自守有餘。

  於是,孫權就開始布局交州了,他任命重臣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也知道孫權是惹不起的,投靠了孫權。此時的交州還不算是東吳的正式地盤,有些類似遼東公孫氏依附於曹魏。

  孫權意識到交州和蜀漢南中的相似性,為了穩住交州,最好的辦法就是派重臣守交州。把交州治理得好,成為東吳相對穩固的大後方。

  對東吳來說,交州穩則荊州穩,荊州穩則江東穩。交州和南中有一點不同,諸葛亮對南中以撫為主,「南人不復反矣。」孫權的性格更傾向於以「鎮」為主,交州有人不服那就打,直到打服為止。

  所以,步鷙離開交州,就換上了同為孫權的心腹大將呂岱。

  但是後來孫權偷襲荊州,交惡益州劉備,同時又被曹丕四路進攻,就把步鷙和呂岱一同調走,只在步鷙頭上,還有著一個交州刺史的頭銜。同時還有鬱林郡的陸績。

  刺史和州牧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武帝在位時,為了便於管理,漢武帝把國家分成了多個州進行管理,每一個州派一名刺史來掌管。西漢中後期也是繼續發展刺史制度,這對維護中央的統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二個州和一個特別直轄區,每個州設立「刺史」一人,特別直轄區是司隸,所以不叫「刺史」,叫「司隸校尉」。

  這個「刺史」一級的官職,是監察官,受中央「御史中丞」管轄,年薪六百石。僅僅是代表皇帝在地方監察百官。

  這是一個中央派出機構,其目的是用於監察各個郡的長官,即太守,而不能插手當地的行政事務。

  刺史的職權是相當大的,有「奉詔六條查州」之權,包括限制地方大族兼併土地,反對他們橫行鄉里,打擊地方地方官員以權謀私的不法行為,糾正打擊地方官員執法不公,對官員在察舉士人時偏向親己予以制止,對地方官員子弟以權擅法不姑息養奸,打擊地方官員和地方大族相勾結。

  直到漢成帝把刺史改稱州牧,職權才進一步擴大,由監察官成為地方行政長官,刺史的職權得以最大化。

  漢成帝設州牧後不久,此職又擺停。到了漢靈帝時期,黃巾猖獗,天下大亂,為鎮壓農民起義,復設州牧 ,並大大提高其地位,成為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的行政長官。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當過州牧的地方諸侯很多,比如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徐州牧陶謙、冀州牧袁紹、豫州牧曹操等等,這些州牧往往霸占一州之軍政大權,儼然一獨立王國。

  漢代全國只設十三個州,有些州的管轄面積非常大,州牧作為一州之軍政長官,權力之大,令人難以想像,難怪東漢末年多諸侯。

  州牧是刺史的升級版,職權要大大高於刺史,而太守,只是所在州下面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自然要服從於刺史或者州牧。

  而如今的步鷙就只是交州刺史,監察交州各郡而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