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大結局(上)
2024-08-29 14:35:20
作者: 垂釣寒江雪
做皇帝擺脫不了政治聯姻,因為皇帝是一個人,顧不了天下。
如果和這些人沒有利益牽扯,他們也不可能放心幫你做事。
蒙靈聽到李晉的解釋,只是輕哼一聲。
又何嘗不知道李晉說的是事實呢。
但是吧,蒙靈就是不咋開心,安安靜靜的讓李晉抱著。
皇宮外,大唐日報滿街傳頌。
國教冊封,乃是國朝盛事,天下傳唱。
然而此時,道門那可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佛門卻與之恰恰相反。
如今佛門不僅香火銳減,還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存在。
尤其是今日國教冊封,算是徹底奠定了朝廷扶持道門的心。
袁天罡的心也放下來了。
為了道門冊封的事情,袁天罡可是日日夜不能寐。
如今正式冊封下來,袁天罡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國教冊封,皇帝聖明。
信仰已定,國朝已安。
接下來皇帝就是負責安內攘外。
再接下來的半個月左右,接到聖旨的各路大軍馳援邊境,大軍猶如神助,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又過去半月有餘,朝廷各部戰區捷報陸陸續續傳回,宣告解放大捷,同時安沐浠懷有身孕。
李晉大喜,下旨減免天下百姓兩年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朝廷也與民更始。
李晉調兵支援邊境,一個月的時間,邊境已定。
合計兩個月,外患已定,內憂已平。
但是吧,蝗災來臨,百姓遭災。
好在朝廷提前讓百姓種植了所謂的仙糧,趕在了蝗災來臨之前收割了一波,百姓沒有太大的損失。
再加上朝廷放糧,足以渡過今年這個災年。
百姓高呼皇帝萬歲,朝廷萬歲,大唐萬歲!
又過一月,朝廷各路大軍班師回朝,李晉率領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
並舉辦了凱旋宴。
大宴群臣。
宴會上,李晉大舉冊封,將李孝恭封為親王,其餘將領爵位全部晉一級。
李靖被擢封為郡王,賜封號衛國郡王!
其餘幾個國公全部晉為傳世國公,子子孫孫永沐皇恩。
大宴之後,眾人在京待了半個月有餘,就奔赴各地,鎮守一方了。
由於石油的運回,發動機已經建成,戰船正式下海,皇帝聯合文武百官親臨觀禮。
後來直升飛機研究成功,皇權專用!
皇帝下旨,兵發東瀛。
東瀛不知道自己哪裡惹到了大唐,竟然遭來了大唐的雷霆之怒。
發文譴責大唐。
然而無人理會。
大唐軍隊就如利劍出鞘,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馬踏東瀛,炮震海外!
男子全部為奴,反抗者殺無赦。
年輕女子全部帶回大唐。
東瀛重回華夏懷抱,大軍指揮著東瀛男子在那挖礦。
金礦銀礦啥的挖出來一批就往大唐運一批。
大唐的經濟因此得到了一小步的飛躍。
東瀛覆滅的戰報傳回來的時候,皇后李卿卿為李晉產下一子。
這一下子,滿朝轟動。
李卿卿生下的是一個皇子,而且是皇長子,有先天優勢被立為皇太子啊!
沒過多久,長孫紫煙也為李晉誕下一子。
後來幾個懷孕的妃子陸陸續續為李晉誕下子嗣。
無一例外,一個女的都沒有。
李晉不咋開心。
但是緊接著就是科考開始,各部戰區開戰聯合演習,考卷在太極殿外,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密封,由大軍押赴各地。
李晉同時又頒布了各種政策,大唐的高樓大廈各地建起。
李晉登基以來,那幾乎是把大唐帶入了全民工作的一個狀態。
同年金秋十月,朝廷放榜,錄取天下學子。
一時間普通同慶。
又一年,李晉徹底放開手腳,全面反貪反腐,抄家問斬不在少數。
全部由這批新的學子頂上。
李晉拿出了自己的態度,世家也算是徹底沒了脾氣。
隨著大唐進入穩定狀態,開始全面實現運轉,李晉開始了巡狩天下。
天空直升機護航,李晉轉遍了大唐江山。
帶著蒙靈拜謁了秦始皇陵。
那時候,蒙靈已經懷有身孕了。
到了秦始皇陵,李晉得知了許多被抹去歷史痕跡的歷史。
始皇帝真的沒死,但他卻身化龍魂,一直在護佑華夏。
那一日,李晉接掌了黑冰台與蒙家軍,在回朝的路上,蒙靈為李晉誕下一對雙胞胎,李晉終於有女兒了。
蒙靈也收了心,李晉冊封蒙靈為妃。
等回到京城之後,李晉點兵,正準備兵發西域諸國,氣吞寰宇。
可沒想到剩下的西域諸國派遣代表聯合前來大唐。
表示要向大唐俯首稱臣。
認大唐為宗主國。
並且尊大唐皇帝李晉為天可汗,大唐轄制他們各國兵馬,可以調動他們的兵馬。
李晉有些無語,但還是同意了。
飯總得一口口吃。
然後西域諸國向李晉提出希望購買火炮等熱武器。
李晉大手一揮同意了。
把落後的那些熱武器全部高價賣給了他們,大唐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的。
後來沒過兩年,西域就爆發了內戰。
戰火紛飛,李晉大喜,這不一統西域的時候來了嗎?
當即任命白起掛帥,攜大軍百萬,空中直升機武裝支援,一路橫掃西域。
要求西域諸國取消國號,成為大唐的一個行省!
這一次,西域諸國反抗了。
聯合一致對付大唐,但是大唐讓他們知道了即便是同用熱武器,大唐也照樣降維打擊他們。
那一戰,白起率軍一舉平定西域諸國,整個西域納入大唐版圖。
西域諸國亡國!
大唐開疆拓土,立馬擴大行省。
這塊大陸統一了之後,大唐沒有選擇對外征戰了。
而是選擇了休養生息。
這段時間內,李晉教導自己的幾個孩子。
皇長子李睿天資聰穎,被李晉很是看中。
文武百官也在這時候談起了立太子的事情。
李晉就知道這一天躲不過去,也沒有選擇逃避這個問題。
而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文武百官有反對也有支持,最後是內閣大臣力排眾議,幫著李晉把這件事情拍板定下來。
李晉當即書寫冊立太子的聖旨,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放在了太極殿上的匾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