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動手玩

2024-08-14 22:17:11 作者: 劉湘梅

  從學著用手抓東西,到會自己穿衣吃飯,需要父母耐心培養和訓練孩子小手的靈巧性。支持孩子,給他把每件活動做到底的機會,以他自己的步調進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是父母對孩子學習能力最有效的培養方式之一。當然鼓勵孩子動手操作,要以安全為前提,那就布置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由安全地動手探索。

  對孩子來說,生活中到處有可以玩、可以自由擺弄的「玩具」,空瓶子、紙盒、廢紙……父母稍加利用,就可以變成富有創意和趣味性的「玩具」。讓孩子自由地抓紙、撕紙;把玩具放進盒子裡,再倒出來;用小手抓東西吃,任何動手的活動都會促進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熊壯壯出生在玩具豐富的年代,適齡的訓練手部精細動作的玩具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到,於是,積木、套筒、串珠、布書、拼圖等等,成了他的好玩伴。就拿每個孩子必有的拼插玩具來說,熊壯壯剛剛兩歲時,我給他選塊形較大、結構簡單,能拼出說明書中圖形的;4歲左右,塊形變小,而且他已經會照著說明書自己拼了;5歲以後,我發現他更樂於按照自己的想像拼出各種令我「驚艷」的作品,於是,我不再買那些有主題圖形的,而選擇一桶好幾百塊的小塊形,由著他自由發揮,想拼什麼就拼什麼。

  父母和孩子一起投入地玩,同在一個遊戲氛圍中,一起探究遊戲中碰到的問題,一起動手動腦變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享受和交流其中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感受經驗,比如通過父母的示範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等;而父母也能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點,考察和培養他的動手能力,更好地引導孩子發揮他的潛能。

  熊壯壯從兩歲多開始玩變形金剛,起初大部分時間都是我來「變」,他來看。神奇的變形金剛很快就測試出我這樣一個文科生的動手能力。我想照著說明書「變」,可那些複雜的圖形也是文科生的致命缺陷。好在,我還是一個比較有鑽研精神的人——我會「研究」、摸索到深夜兩三點,直至把這個超強的玩具變成人或車。在「變」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玩這個玩具不只需要手部動作的靈活性、手眼協調這麼簡單,你還要摸索規律、尋找線索,並且能夠想像出目前這一步對下一步,或者整個結果的影響。

  而熊壯壯一直積極地參與整個過程,他會出主意,儘管明擺著是個沒用的主意,我也會採納,然後讓他看到,結果不是他想像的那樣,還得另想辦法。後來,他就開始親自上手,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大腦,他以極快的速度吸收了我的經驗和教訓,當一個新的變形金剛拿到手,他「變」的速度很快就超過了我。他可以指導我:「你得先把胳膊放進去,才能往裡塞輪子,要不就卡住了。」你看,他已經找到規律了,並且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得出經驗:如果想要很快「變」好,就必須按規律辦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於是,我不計成本地為他「引進」一個又一個變形金剛。因為我知道這玩具的妙處在哪裡。他的小手在不停地擺弄,他的大腦就在不停地運轉,建構一套思維模式,遵循邏輯軌跡。而我,完全有資格去參加變形金剛大賽了!

  其實,只要你不是有意地去限制,寶寶的小手一刻也不會閒著,總是竭儘可能去擺弄身邊的一切。他們的小手在玩樂的同時,也在創造屬於他們想像中的世界。未來的發明家、建築家、創意家就是這麼玩出來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