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第四節 有興趣才會愛學習

第四節 有興趣才會愛學習

2024-08-14 22:15:05 作者: 劉湘梅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鮑理斯,堅信嬰幼兒階段的大腦最有利於學習,並且反對一切與認知學習無關的興趣活動,認為孩子沒有必要進行遊戲和對自然的探索。1898年,他的兒子威廉一出生就成為父親的實驗品。

  鮑理斯教2歲的威廉閱讀和拼寫;威廉3歲能在打字機上連貫地打出英語和法語;5歲能計算曆法;6歲上學,半年時間內修完7年的課程;10歲能講6種語言;11歲時在哈佛大學給數學教授和研究生們做過一場專題報告,當時一位著名的數學教授預言他將成為一名世界級數學家;15歲作為數學主修生以最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

  但在研究生院學習一年後,他對數學再無興趣,轉入法律學院又很快失去興趣。他選擇了辦事員的工作,無需思考、不必擔責任、也不用與人有很多交往;他的行為舉止很像一個孤獨症患者;房東說他「老是帶著一種辛酸的表情」。威廉痛恨他的父親,恨他逼迫自己學習、剝奪了他的情感營養。他說:「我一看見數學就渾身不自在,像生病一樣。」46歲時,威廉因腦溢血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極端的案例其實並不陌生,從宋代王安石的《傷仲永》,到現代大學裡的「少年班」,我們這個自古就以「勤學」「好學」為最高教育目標和人格優勢的國家,學習是貫穿所有人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全部內容。

  沒有父母會說,我才不希望孩子學習好呢!只是,有幾個父母會很自豪地說,我的孩子熱愛學習?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愛學習」,但我們總是忽略,「愛學習」的前提是什麼?是興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