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效的管教?
2024-08-14 22:09:25
作者: 劉湘梅
●訂下限制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讓他知道,這個世界是有很多限制的。面對環境的限制,訓練孩子把自己的意願順應環境做出調整,並教導孩子要遵守規矩,比如看電影時,到精彩處很想與媽媽交流,但不可以大聲說話,可以輕聲跟媽媽示意或者用眼神、動作等交流,以免影響他人。這樣會幫助孩子在長大後面對社會種種限制時,有足夠的定力適應。
●延遲滿足
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外,對孩子的需求不一定要即時滿足,比如孩子要媽媽幫忙做手工,而媽媽正在忙家務,就不必立刻跑過來幫忙,而是告訴他「等媽媽把手洗乾淨」「五分鐘以後我就過來」,這樣來幫助孩子學習忍耐。
●大孩子做榜樣
大人說的道理,對孩子而言,有時未免太艱澀,倒不如舉一些孩子熟悉或親近的人,特別是稍大一點的孩子作為例證。比如當孩子不肯自己睡覺時,可以說表哥就是自己睡覺的,不要媽媽陪。小孩子對大孩子的行為,都比較重視,並喜歡模仿,那就給他個「偶像」,幫助他通過對「榜樣」的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跟孩子談感受
孩子往往不善於表達感受,父母應該告訴他什麼情況下會憂愁、恐懼、開心,儘量豐富孩子表達喜怒哀樂的形容詞,並經常問:「今天心情怎麼樣?」「是開心還是煩惱?」讓孩子自己找個詞來形容,幫助孩子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不聽父母的意見,堅持要做一些事,父母在沒有危險的大前提下,不妨讓他試,由他承擔行為的後果。一個很重的袋子他就是提不動,非要用涼水沖澡就會冷得受不了……孩子從中會意識到,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小孩也有發言權
我們常說一句話:「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亂插嘴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但小孩也有發言權,大人應該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和權利。當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飯時,往往是家庭交流的最好時機,父母不要只管聊自己的,也應該讓孩子有說話的權利,這樣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見解,並恰當地表達出來。
●安排群體活動
獨生子女的「先天缺陷」就是一個「獨」字,說大人不圍著孩子轉,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又不想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就多為孩子安排一些群體活動,比如帶孩子跟其他親戚或朋友的孩子相聚,互相串門,幫助孩子在群體中提高社交能力,養成關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識。
●教孩子面對人群
4歲前的孩子還不太懂得害羞,所以最適宜在這個階段,讓孩子有在人群面前表現的機會,如表演、說話等。在這些過程中,可以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訓練他的組織力、集中力,以及觀察別人反應的能力。事後一定要給孩子意見,指出需要改善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在人際關係中的自信心。
●避免父母情緒化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鬧情緒,會採用比孩子還情緒化的方式對付,比如斥責,打罵。孩子吵鬧著要買玩具,越鬧越凶,父母直接制止,或者乾脆打兩巴掌,對有的孩子而言可以立即見效,但並不能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而父母如果以溫和的語氣解釋不買的原因,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即使不能立刻止住孩子哭鬧,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日後與人相處時,懂得設身處地去了解別人的感受。
●適度的磨鍊
父母其實最擔心的,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挫折過不去。所以過分溺愛、保護孩子,造成孩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肯定是要不得的。這樣的孩子,當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挫折時,便無法應付。要多磨鍊孩子,但所謂的「挫折教育」也要適度。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多經歷些挫折,從不表揚孩子,這樣的孩子就會缺乏自信;有的父母總是人為製造一些「挫折」,或過於冷靜,會讓孩子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這些都不是「適度」的磨鍊。磨鍊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讓孩子體會挫折,而是要幫助他們從挫折中學習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