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第一重境界: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第一重境界: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2024-08-14 22:06:09 作者: 劉湘梅

  早在幾年前,我還沒有生孩子,寫過一篇文章,主題是「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很快,一位老同學看了文章後給我打電話,說:「你講的道理都很好,我也有所感悟,但做起來可不容易。」我記得自己當時還振振有詞地「教育」了他一通,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紙上談兵。當我真正成為媽媽後才知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真是未必簡單。

  站著說怎麼也比蹲下來輕鬆,尤其是我這等高齡媽媽,蹲一會兒就會腰酸腿疼的。往往是當我發現寶貝兒子熊壯壯對我的「高論」充耳不聞的時候,或者我對他的「十萬個為什麼」答非所問的時候,才突然間想起來這條「定律」,立刻蹲下來,問題才能解決。

  「蹲下來」是了解孩子的一個途徑,因為只有「蹲下來」,我才能更清楚地聽到他說的每一句話,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確的回應。而在和他平視的狀態下,我覺得更能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同時,他也能感覺到我們之間是平等的。當我們和一個成年人對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很重要,而且能從眼睛中讀到許多言語之外的東西。對孩子,也是這個道理,了解是溝通的前提,「蹲下來」是了解孩子,進行良性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卻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態從心裡放下來。這才是最難做到的。這一代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他們好像天生就對尊重、平等有更強烈的要求。也許,我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心理需求,只不過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環境下,還沒來得及發芽就被泯滅了。可是,如果現在還想用上一代對待我們的那一套來對待孩子,擺起大家長的架子,那麼,親子衝突勢必難免。

  其實「蹲下來」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自己的架子。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視孩子,在平視的狀態下,我們也能體會到平等,語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心態也不再那麼居高臨下,與孩子的交流會更順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