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文學藝術和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想像
2024-08-14 21:16:20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文學活動與創造想像
文學活動中的語言交流和語言表述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想像的重要形式和途徑。例如,幼兒聆聽一個故事,需要調動想像,在腦海里再現故事所展示的圖景;在編構故事時,幼兒更需要張開想像的翅膀,按照提供的故事線索用語言來建構故事和詩歌的圖景;在學習詩歌時,可以引導幼兒根據詩歌結構,充分展開想像進行仿編。如在《快樂的小屋》的教學過程中,幼兒熟悉了裡面的裝修工(螢火蟲、小蜘蛛、小麻雀)和小客人(蛐蛐、紡織娘、小螞蟻),就有小朋友提出建議:兒歌裡面少了清潔工或者是其他的工作人員,老師就引導大家展開了合理的想像,新的詩歌內容就誕生了:小蜻蜓為小花屋當起了郵遞員,小公雞為小花屋當起了保安員,大象為小花屋當起了清潔工……經大家的一致要求,教師把新的內容也加了進來,因為孩子們認為這樣更完整、更好聽。而且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詩歌的創編興趣要遠遠大於對詩歌的學習,可以看出,幼兒喜歡想像,喜歡與眾不同,喜歡創新,因為他們可以從中體會成功的樂趣。
(二)音樂活動與創造想像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在感受和體驗音樂作品的基礎上,通過想像,創造性地表現作品。教師可以創設音樂角並為之配備相應的表演工具,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以滿足幼兒欣賞、表現、創造音樂的欲望。在《小熊請客》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藉助小熊請小動物做客的情節,引導幼兒傾聽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的形象。幼兒非常有創意地用不同的頭飾和不同的服飾裝扮自己,用不同聲音、動作、樂器等表現活潑可愛的小狗、小雞、小貓,不但豐富了故事情節,而且充實了音樂形象,尤其在表現角色的動態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幼兒的創造力。
(三)美術活動與創造想像
許多研究表明,幼兒的美術活動,特別是繪畫美術活動,對發展創造想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向教師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要鼓勵幼兒自由地創作,儘量不要讓幼兒模仿作畫。自由畫可以讓幼兒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主題畫要求幼兒圍繞主題進行想像;故事畫要求幼兒根據聽過的故事情節去構思畫面。對於與眾不同的作品,教師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是讓幼兒知道教師十分珍視他們的創作。教師可以以讚賞的態度評論作品的顏色、形狀和設計構思等,但不要迫使幼兒描述他正在畫什麼,因為年齡小的幼兒開始往往不明確自己要畫什麼。
三是幼兒在自由作畫時,教師不要在旁邊暗示或建議,不要讓幼兒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要讓幼兒明白教師讚賞的是獨立創作,而非按成人的意圖創作。
四是不要僅把班上最好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對少數幼兒過分表揚,會挫傷大多數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自己的創作失去信心。
(四)遊戲與創造想像
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其中,角色遊戲、結構遊戲和表演遊戲中創造想像的成分更大。例如,在角色遊戲中,幼兒通過遊戲角色的扮演、遊戲材料的替代、遊戲情節的展開培養創造想像力;在表演遊戲中,幼兒可以重組過去的表象,對故事的情節、內容、角色,以及語言與動作進行增減或修改;在結構遊戲中,幼兒可以通過手工操作,將一些離散、無意義的結構材料構造為某個有意義的「建築物」。這些遊戲活動,為幼兒想像和創造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資料卡
遊戲活動——「我們一起去旅行」
遊戲中,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讓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教師讓幼兒每人背一個書包,裡面有食物、水、口袋、沙包、跳繩、指南針、手機等,創設以下問題情境,鼓勵幼兒找到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辦法。
情境一:我們出發旅行,來到了一條大河邊,河上沒有橋,我們無法過去,那怎麼辦?想出辦法的小朋友可先過河等我們,小朋友們可以相互幫助。
辦法實錄:把河邊的樹砍倒當橋走過去;套著游泳圈游過河去;坐著皮划艇划過去;找木頭造小船划過去;走到河的盡頭繞過去;找一個熱氣球乘熱氣球飄過去;潛水過去;等到冬天凍冰了,再從冰上走過去;大家用土填上從上面走過去;找一頭水牛或河馬,騎著它過去……
情境二:大家齊心協力過了河,來到了森林公園,可是公園門口蹲著一隻大狗,我們無法進去,又沒有別的大門,現在你有什麼好辦法?
辦法實錄:從包里拿出食物扔給大狗,把它引開,再進去;扮成大老虎嚇唬狗,把它嚇跑,然後進去;用蹺蹺板,兩邊分別站一個小朋友,其中一邊的小朋友一蹦就把另一邊的小朋友彈進公園了;找大梯子爬進去;找許多磚墊起來爬進去;挖一個地洞鑽過去;看看有沒有後門,從後門進去;請看狗的人把狗牽走;找一支麻醉針,用弓箭給它打一針,讓它暈過去,再跑進去;一個人馱一個人爬進去;等著狗晚上睡著了,再從它身邊悄悄走過去……
情境三:我們來到了森林公園,在公園裡邊玩邊唱,一不小心把沙包扔到了樹枝上,咱們怎麼把沙包弄下來?
辦法實錄:爬到樹上把沙包夠下來;咱們一個個疊起來,最上面的人把沙包弄下來;找一個長樹枝,把沙包鉤下來;用包里的跳繩掄,把沙包掄下來;大家一起搖晃樹;找大石頭,摞起來,爬上去拿下來;用球或書包把它打下來……
情境四:在森林公園裡迷路了,這可怎麼辦呢?快請大家想個辦法。
辦法實錄:等星星出來了,看北斗星就知道了;找人問路;爬到樹頂上看一看門在哪兒;打電話給公園管理人請他們告訴咱們往哪兒走;打電話給110,請他們幫忙;用指南針測一測,就知道往哪兒走了;沿著剛才走過的路走過去,再想辦法;請幾個人去探路,並在路上做好記號,看看哪條路是對的;讓蹲在大門口的大狗帶咱們出去……
情境五:穿過森林公園來到超級市場,我們有幸成為幸運顧客,每人可以拿一次禮物,能拿多少就送多少,你有什麼方法能拿得更多?
辦法實錄:把東西放在書包裡帶回來;手裡提著筐把東西放在筐里;兩個人提一個大口袋把東西放在口袋裡;推著購物車把東西放在車裡推回來;背著大書包,手裡推著購物車,口袋裡還可以裝東西……
(資料來源:張永紅,《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2011)
單元小結
智力和創造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智力是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學習的能力;智力是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是問題解決和決策能力。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它們是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的概念。創造力的行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變通性、流暢性、獨特性三個方面。
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主要特徵有:好奇心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起點;創造想像和創造思維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主要內容;探究活動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手段;積極情緒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動力;幼兒的創造力是比較初級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家長和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行為以及幼兒自身的心理因素影響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教師應從培養幼兒好奇心,通過豐富的操作材料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在文學藝術和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想像等方面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思考與練習
1.如何理解智力和創造力的概念?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2.創造力表現為什麼樣的行為特徵?
3.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
4.影響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的?
5.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6.請幼兒圍繞「積木有什麼用」「假如我是孫悟空」等話題展開想像,分析幼兒創造力的特點。
7.調查幼兒園和家庭環境,分析其環境的創設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影響。
8.觀察幼兒的探究活動,分析幼兒創造力的表現特點。
案例分析
閱讀以下材料,分析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表現,以及教師是如何促進或阻礙幼兒創造力發展的?
「千人糕」(大班語言活動)
第一環節,教師通過國王吃「千人糕」後甦醒過來的故事引出主題,並讓幼兒想像和描述「千人糕」是什麼樣子的,於是有的幼兒回答說「像火車那麼長」,有的說「像樓房那麼高」,還有的說「像天那麼大」,他們邊說邊用動作比畫。這時,老師搖搖頭說:「你們說的都不對,老師這裡也有『千人糕』,你們想看看是什麼樣子的嗎?」
第二環節,教師出示用大紙箱裝著的「千人糕」。當教師一層一層地揭開由大到小的3個紙箱後,只見一塊不大的蛋糕放在盤子上,小朋友好奇地問:「為什麼這么小小的一塊蛋糕叫做『千人糕』?」於是老師提供一系列農民伯伯種果樹、種莊稼,牧民伯伯養牛、擠牛奶,工人叔叔加工蛋糕的圖片,讓幼兒自己找答案。幼兒經過觀察和思考後發現:蛋糕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所以叫做「千人糕」。
第三環節,教師請幼兒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一起做出來的。當幼兒談到衣服、鞋子、汽車、房子、玩具等也是很多人一起做的時候,老師引導幼兒要懂得愛惜它們。最後,教師與幼兒一起吃蛋糕,並提醒幼兒不要浪費。
問題解析:
1.在第一環節中,教師通過故事引出「千人糕」的主題,並請幼兒想像「千人糕」的形象,引導和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和發散性思維。但當幼兒說出像「火車」等物體時,教師則搖頭否定,這樣做也許會扼殺幼兒的創造性。
2.在第二環節中,教師像變魔術似的從大紙箱裡拿出一塊不大的蛋糕,這個設計能極大地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幼兒渴望知道答案,於是就會努力去探究,從圖片和生活經驗中找答案。這種探索和找到答案的過程,就是幼兒用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創造力的體現。
3.在第三環節,教師鼓勵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也是很多人的勞動成果,這也是教師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在此基礎上,通過愛惜物品的教育,教師將創造力培養和情感教育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4.在整個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觀察、探究、思考和表達,幼兒處在良好的心理氛圍中,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為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如果在第一環節中,教師對幼兒不同的想像內容報以肯定的態度或讚賞的語氣,該活動的組織就更成功了。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當問幼兒「積木可以做什麼」時,幼兒能從多個維度來回答其用途,表明該幼兒創造力有較強的( )。
A.變通性 B.流暢性 C.獨特性 D.差異性
2.幼兒的好奇心最早表現為( )。
A.視覺 B.探究反射 C.無意注意 D.手的探索
3.提出「情感智力」這一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
A.比奈和西蒙 B.薩洛夫和梅耶
C.加德納 D.桑代克
4.對於常常惡作劇的幼兒,教師應該( )。
A.批評教育 B.認為是創造力的表現,大力表揚
C.請家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D.發現其閃光處,並及時引導
5.關於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錯誤的是( )。
A.教師應善待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慾
B.當幼兒在活動中有不同的答案和想法,教師應及時鼓勵和引導
C.故事教學中,教師應該一遍又一遍地講故事,再請幼兒複述
D.提供不同操作材料,讓幼兒探究和發現
二、案例分析題
在一次美術活動中,一名幼兒把蘋果畫成了方形,理由是不想讓蘋果滾到地上。當美術老師看見他所畫的畫時,他沒有批評孩子,而是鼓勵他說:「你真會動腦筋、想辦法,希望你能早日發明、培育出方形蘋果!」
請結合幼兒創造力的相關知識分析:教師的做法正確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