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藝術欣賞> 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欣賞

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欣賞

2024-08-14 20:45:31 作者: 時芹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中包括漢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維吾爾族、彝族、苗族、佤族、哈尼族等56個兄弟民族。各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其民間舞蹈是各民族歷史發展與藝術創造的成果。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產生和流傳於民間,風格鮮明,體現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審美趣味,並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這些不同民族所流傳下來的或雄渾剛健或陰柔婀娜,或源於祭祀儀式或為尋求愛情友誼的民間歌舞,無論是屬於哪個民族或哪種類型的舞蹈,都會從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著東方民族所具有的久遠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來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遼闊草野,充滿豪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間歌舞,無疑會給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縷無盡的清新、一種神奇的嚮往,同時還能從中領略到各民族的異域風情和文化風采。

  (一)漢族民間舞蹈欣賞

  1.漢族舞蹈概述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傳統文化的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所以漢族民間舞是中國民間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漢族的民間舞蹈主要有秧歌、花燈、採茶、花鼓、獅子舞等。

  「腰鼓舞」(見圖3-2-1)是漢族舞蹈,根據陝北秧歌創編,舞姿瀟灑、大方、活潑,風格健壯、有力,節奏自由奔放,音樂富有高原音調特色,生活氣息濃郁,陝北秧歌是中國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3-2-1 腰鼓舞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圖3-2-2 龍舞

  「龍舞」(見圖3-2-2)是由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此外,流傳在浙江,由眾多女子雙手各持雲朵和蓮花,在優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後,由荷花花瓣為鱗片連接成的「百葉龍」,在耍龍人逗引下浮游於彩雲之間,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鄉,以稻草紮成龍形、龍體遍插燃香、專門舞耍於年節深夜的「草龍」,宛如一條飄浮於夜空、星光閃爍的火龍,在硝煙繚繞中盤旋、飛舞,別有風采。此外,還有「板凳龍」,每人手持一個板凳做穿插、跳躍表演;「醉龍」,表演者均一手持木製龍頭,一手拿酒罈,一邊大口喝酒一邊進行隊列變化;「人龍」,由成人和孩童結合表演,孩童騎在成人肩上並後仰為一節,少則三四十人,多則三四百人,常在海邊表演。

  圖3-2-3 獅子舞

  「獅子舞」(見圖3-2-3)是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傳,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溫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昵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迥異的兩種「獅舞」形式。「獅舞」除以上表演形態外,還有至今流傳在陝西省城固縣的「獅舞」一絕「笑和尚耍獅」。這個由笑和尚與被玉皇大帝貶到人間贖罪獅子間的戲劇性表演,過去達108段之多。其既令人啼笑皆非,又可見人性化獅子的精彩表演,是當地人們春節時最為盼切的節目。

  「秧歌」(見圖3-2-4)是春節群眾歡慶活動中,起著承前啟後、烘托氣氛作用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裡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著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這支隊伍既要在走街串巷中做行進表演,又將最後集中於廣場做正式的歌舞演出。因此在北方,人們索性就把過去有著祭祀色彩,而今完全成為春節娛樂式的民間文藝形式稱為「社火」或「秧歌」,把這支浩蕩的隊伍統稱為「秧歌隊」。

  圖3-2-4 秧歌

  2.名舞欣賞

  ●《黃土黃》

  《黃土黃》,由張繼剛編導,1991年榮獲第三屆「桃李杯」民間舞優秀創作獎;1994年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經典作品獎。舞蹈選用山西晉南花鼓為基本動作素材,把一群生活在貧瘠的黃土地上的人們的酸、甜、苦、辣用節慶狂歡的形式呈現出來,也表現了中華民族勤勞、質樸、樂觀的性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舞蹈分為三個段落,前有引子。

  引子:蒼涼的嗩吶聲中,一個男舞者出現在舞台上,如同勞作中的小憩,緊接著,一群黃土地上的漢子和姑娘胸前綁著花鼓從舞台兩邊走上來,站滿了整個舞台。一聲驚天動地的鼓聲響起,眾人擊鼓後向左側俯身推手,露出了最開始的男舞者雙手高舉鼓槌堅定地立起。緊接著的又一聲鼓聲,所有舞者雙手捧鼓抬頭向天。連續的幾聲擊鼓之後,滿台舞者俯身前沖後又馬上立身回到側身推手造型,立刻營造出了一個戰天鬥地的氣勢。

  第一段:一聲吶喊之後,女舞者退去,男子們雙手推鼓,艱難卻又堅定地一步步向前推進。蒼涼的板胡旋律響起,男子們揚起手臂,雙腳齊踏,奏起震天的鼓樂。或俯身、或躍起,或雙手向天,或抬腳轉身,都迸發出昂揚的鬥志和樂觀的精神。

  第二段:女舞者婀娜的身影出現在舞台深處,她們頭扎紅頭巾,肩並肩半腳尖上碎步移出,編導採用膠州秧歌的動律,使女舞者柔美中帶著俊俏,與之前男舞者的動作形成剛柔對比。男舞者再次上場,堅定的鼓聲再次響起。鼓聲突然收住,一個獨舞的漢子從人群中走出,搖頭晃腦地陶醉在花鼓的敲擊中,詼諧中又帶著幸福的笑容。眾人合著他的節奏逐漸圍攏,音樂一轉,獨舞的漢子猛然高舉雙手立住,剛毅重又回到臉上,氣氛頓時肅然。

  第三段:舞台上8名男舞者圍在獨舞者周圍,眾人一起甩開雙臂低頭敲擊,動作幅度逐漸放大,呈現出一領眾和的歡騰。全場忽然又寂靜下來,只聽見那輕輕的敲擊聲,合著舞者低重心埋頭擊鼓,甩頭掄臂,敲擊漸漸加強,如同力量的慢慢凝聚。場上男舞者由半蹲到直立再向上躍起擊鼓,伴著吶喊歡呼,釋放著凝聚的力量,將舞蹈推向高潮。舞者虔誠地跪地,卻又剛毅地抬頭望向遠處,此時,場下男女舞者雙臂劃「8」字進進退退中向舞台上聚集。歡呼聲、鼓樂聲中,主題動作繼續發展又不斷重複,將之前釋放的激情繼續延伸。他們左右跨步,揮臂敲擊,騰空躍起後又穩穩落地,在縱橫著溝坎土壩的黃土地上沸騰著,翻湧著的激情充滿了舞台整個空間,吶喊聲、擊鼓聲起伏迴響,似乎要貫徹天地,把情緒的釋放推到極致。歡騰跳躍的舞者中,出現了一個俯身跪地的男子,他不斷以顫抖的雙手攏起黃土向天拋撒,眼睛裡含著淚水,似熱愛、似眷戀,又似哭泣、似吶喊,生命的酸甜苦辣、愛恨交織……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情感,此刻詮釋得淋漓盡致。騰躍的眾人,俯身跪地的男子一直延續下去,直至音樂隱去。

  (二)藏族舞蹈欣賞

  1.藏族舞蹈概述

  藏族民間舞蹈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藝術形式,其風格特點體現在舞蹈形象的動作刻畫上,表現在伴唱曲調的旋律特徵和歌詞上,又因農區、牧區、林區、半農半牧區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見圖3-2-5)。

  圖3-2-5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的種類:藏族民間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兩大類,廣場自娛性舞蹈主要有諧、卓、果諧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諧、熱巴、囊瑪等。從流傳的區域看,果諧、堆諧、朗瑪諧等主要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流傳在金沙江流域廣大地區的主要歌舞形式主要有諧、卓等。

  諧,漢語稱「弦子」。諧是藏族歷史上最悠久、最繁盛的歌舞藝術形式,源於四川巴塘,流傳於四川、西藏、雲南、青海等藏族地區。諧以曲調優美、歌詞秀麗、舞蹈動律鬆弛柔美著稱。諧的曲調豐富,表演多樣,不同的曲子配以不同的舞步,歌調多為六言四句,內容大多為歌頌愛情、勞動、家鄉或自然景物等。「拖步」與「點步慢轉」是常用的步法。傳統曲目包括《古來亞木》、《孔雀吃水》、《尤子巴母》等。

  卓,漢語稱「鍋莊」或「歌莊」,是藏語「果卓」的變音。卓,是藏語對舞蹈的一種泛稱,同時,卓也是勞動氣息濃厚、粗獷豪邁的藏族古老歌舞的形式之一。卓是群眾自娛性無伴奏的音樂舞蹈,男女分別或混合站成弧形對唱而舞,表演時,舞者相互牽手,以便兩隊取齊。歌詞內容涉及廣泛,有弘揚宗教的,有歌頌家鄉的,有教導人們尊敬父母的,最常用的是一些描繪愛情的歌曲。「卓」區別於其他藏舞的最大特點是曲調遼闊深沉,節奏頓挫有力,生活勞動氣息濃,動作幅度大,強健鏗鏘,表現出藏族舞蹈中一種憨厚、深沉的個性特徵。

  果諧,亦稱「苟諧」、「戈諧」、「果日諧」等,是藏語不同的漢字記音,意為「圍成圓圈跳舞」,為群眾性自娛舞蹈,流傳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則、山南、江孜以及拉薩附近。果諧屬於農牧區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頭或室內進行,人數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參加。果諧由慢、快兩種不同速度的曲調與舞蹈組成,沒有樂隊伴奏,一般是男領歌一段,女合一段,一曲接一曲,連續不斷。慢板稱作「降諧」,意為「舒展的舞蹈」,曲調緩慢高亢,舞步舒展簡單、穩重矯健;快板稱作「久諧」,是「快速歌舞」之意,曲調熱烈奔放,男子表演時常加入許多技巧性動作,動作多由踏、踢、悠、跳、轉組成,舞姿奔放流暢。

  堆諧,漢語稱「踢踏舞」,雅魯藏布江上游拉孜、定日、阿里一帶地區與諧相似的舞蹈流傳至拉薩、呂都、甘孜等地,逐漸演變為腳下打點的踢踏舞形式,並以拉薩地區最為盛行,又稱「拉薩踢踏舞」。堆諧屬於表演性較強的舞蹈形式,有音樂伴奏,具有固定的曲調與舞蹈結構程式,有固定的引子和尾聲曲。舞蹈時膝部鬆弛,腳下靈活,以踢、踏、悠、跳等腳部動作跳出有規律和變化的各種節奏點來表達內心的感情。音樂節拍抑揚頓挫、舞步輕重緩急。舞蹈動作與複雜的節奏配合嚴謹,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形成堆諧樸實自如、輕捷靈活的風格特點。

  熱巴,藏語意為「流蘇」,即辮穗,是由專業藝人在腰間系多根如穗辮似的「穗裙」,手持手鈴、手鼓伴奏的表演性舞蹈,又稱「鈴鼓舞」。熱巴最早盛行於西藏查絨地區,後來逐漸流傳到昌都、邦達、工布、巴塘等地。熱巴表演內容除舞蹈外,還有快板、對話、雜技等,其中的舞蹈表演可分為三部分:「鈴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由男藝人手持手鈴和氂牛尾,女藝人右手持單柄手鼓,左手持長鼓槌擊打;「熱巴弦子」,由女藝人放下長袖,在琴師帶領下表演熱情歡快的弦子舞蹈,風格熱烈抒情,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朗吐達」,由藝人們戴著面具表演帶故事情節的小節目,風趣幽默。

  囊瑪,是指流傳於西藏拉薩、日喀則、江孜等地的一種結構龐大並包含詩、歌、舞、樂的綜合型音樂舞蹈藝術樣式。「囊瑪」結構宏大,由引子(器樂演奏形式)、歌曲(組歌形式)、舞曲(舞蹈音樂)三部分組成。歌曲旋律典雅流暢,節奏舒展平緩,而舞曲音樂則急速歡快,奔放豪邁,與歌曲部分形成鮮明對比。演唱時只作鞠躬之較小動作,演奏樂曲時演員停止歌唱,跳起熱情奔放的快速舞步,腳在木板上以腳踢出明快的音響節奏。囊瑪是我國民族民間綜合歌舞藝術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較高的審美藝術價值。

  藏族民間舞蹈雖然長期受到宗教意識的影響,但它們真實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勞動生產、風俗習慣、戀愛婚姻的社會生活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無比深邃的舞蹈文化寶藏,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閃爍出更加絢麗耀眼的光芒。

  2.名舞欣賞

  ●《翻身農奴把歌唱》

  《翻身農奴把歌唱》由徐小平編導,獲得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群舞表演一等獎、創作一等獎、院校原創教學劇目獎;第七屆「荷花獎」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作品金獎;第八屆全國舞蹈比賽中獲得「評審委員會特別獎」;在第五屆CCTV舞蹈大賽獲優秀作品創作獎、表演銀獎。

  編導採用傳統的藏族舞蹈形態,運用對比、重複和停頓等編導手法,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完善了作品的舞蹈形象,並敏銳地把表現西藏解放這一歷史升華到渴望民族團結這一時代主題。正如舞蹈家陳翹老師的點評:「該舞蹈之所以拿下大獎,是因為它堅持了藏族舞的舞蹈屬性,並通過水袖的運用提高了動作難度,完成了藏族舞的發展。同時,該舞蹈的主題還契合渴望民族團結的時代主題。」

  作品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段:黑暗的農奴制,壓迫著藏族人民低頭俯身,艱難地勞作。

  第二段:本段運用藏族弦子舒展、優美的動作,與音樂旋律恰當地結合。雖然仍是俯身而舞,但情緒已轉變為光明即將到來的期盼,領舞的水袖恰如黎明前的一絲陽光,照進人們的心裡。

  第三段,音樂忽然轉為激昂的鼓點,一群揮舞著潔白水袖的舞者跳上舞台,主題音樂再次響起,整段粗狂奔放的鍋莊舞出了解放時的歡慶場景,水袖翻飛,如同一群群歡呼雀躍著的人們。

  作品以新中國解放後西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徹底廢除黑暗的封建農奴制,解放百萬農奴為題材,通過壓迫、期盼和解放的三段式結構,用《翻身農奴把歌唱》這首老歌喚醒人們心底的親切和感動,表現了藏族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熱愛,反映了西藏人民對民族團結的渴望。

  (三)蒙古族舞蹈欣賞

  1.蒙古族舞蹈概述

  蒙古族以「馬背上的民族」而著稱。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逐水草而居,牧養生息,創造著輝煌的草原文化。這個曾經橫跨歐亞的遊牧民族創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氣息,遊牧民族特色的草原遊牧舞蹈——蒙古族舞。蒙古族舞包括:蒙古族民間舞(勞作、風俗、禮儀舞蹈等)、寺廟舞、宮廷舞,其中蒙古族民間舞最具特色,有著典型的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氣息和精神氣質。蒙古族民間舞蹈包括兩大類:宗教習俗舞蹈和節日慶典舞蹈。

  蒙古族舞蹈的特點: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彙新穎,風格獨特;腿部和腳部動作比較少,上身動作比較多,尤其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用雙肩的繞大八字和雙肩以及上身的各種舞姿形態模擬雄鷹展翅、大雁高飛、天鵝拍翅等優美形象。

  處理好蒙古族舞蹈的節奏,可更好突出蒙古族的精神氣質。並且,它可以視作是舞技意義上的再升華。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是對其民族風格美的外部形態的精神化。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特徵是由草原生活的點點滴滴積澱而成的,主要表現為勇敢、熱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更應該折射出「天之驕子」的豪邁氣質。舞蹈中,腳步、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視覺上的立體化,而這種「有機」源於生活的根基,具備一定的文化內涵。肩部的動律呈現出流動性質,而身體習慣於側向,眼睛時而極目遠眺,時而俯臨前方,表情明朗豁達而又堅毅。傳統的馬刀舞、鄂爾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亞特婚祀、馴馬手、小青馬、盅碗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捷,都表現出了蒙古族勞動人民淳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生活氣息濃郁的勞動舞蹈,如擠奶舞、頂碗舞、筷子舞等帶有明顯的遊牧民族的性格特徵(見圖3-2-6)。

  圖3-2-6 蒙古族舞蹈

  「安代」是最具群眾性的即興歌舞,一人領歌,眾人相合。舞者手持綢巾,歌起舞動,動作簡單奔放,氣氛歡騰熱烈。此種歌舞形式盛傳於科爾沁草原,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盅碗舞」:根據蒙古流傳民間舞蹈《盅子舞》創編,在民間多出現在酒宴慶典活動中。舞者雙手各持兩個酒盅,隨著音樂的旋律叩擊,發出悅耳清脆的聲響,雙腳一前一後踏動,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腳步穩」的豪放優美的舞姿。「盅子舞」屬於禮儀性質的舞蹈,端莊穩健、含蓄柔美,很具蒙古族女性特色。舞蹈內容包括請安、敬酒等過程,舞蹈技巧體現在叩擊盅子及雙臂合後背的細膩表現。技巧高超者,頭頂酒碗,一曲舞畢,滴酒不落。

  「筷子舞」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是伊盟人民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它凝結著蒙古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感和藝術創造的智慧。它借筷子抒情,沉穩豪放,優美矯健,在民歌的哼鳴下韻味十足,當情緒高昂之時,筷子繞身飛舞,擊打身體。

  除此之外,還有鄂爾多斯草原的「頂燈舞」、「盤子舞」,科爾沁的「浩都格沁」,布里亞特的「圓舞」、「遊戲舞」,厄拉特的「托普修爾」以及大量的模擬性舞蹈,如鷹舞、馬舞、鹿舞等。另外,寺廟舞蹈「查瑪」的大量留存及宮廷中的各種樂舞都是研究蒙古族舞蹈的寶貴財富。蒙古族舞蹈中的男性剽悍、強健、驍勇;女性端莊、典雅、雍容。

  2.名舞欣賞

  ●《草原漢子》

  《草原漢子》由趙帥、劉福洋編導,獲得第九屆「桃李杯」民族民間舞群舞表演一等獎、舞蹈劇目一等獎。作品秉承中央民族大學蒙古族舞蹈一貫的灑脫、流暢,雙臂的內勁十足,腳下步伐的穩健。通過對蒙古族男子策馬草原、大碗喝酒等生活情景的描繪,展現了蒙古族男性豪爽、剛毅的性格。作品一經演出立刻成為各地競相學習的蒙古族男子群舞佳作。

  作品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段: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一群蒙古族青年揚鞭策馬馳騁在草原上,他們或打馬追逐,或四散奔走,或聚集吶喊,合著激昂的馬頭琴聲,每一次有力的揚手、轉身、騰跳都展現出蒙古族漢子的矯健和剛勁。優美的長調從馬頭琴聲中透出來,群舞疊起羅漢,如同一座巨大的篝火,火苗翻飛中,領舞面向跪拜,展示了蒙古族人民虔誠的信仰。

  第二段:疾馳之後,人群散開,席地而作,馬頭琴聲變為舒緩的旋律,一人手捧酒罈入人群,剛一打開,立即吸引了眾人,一番爭搶之後,眾人圍著酒罈大口喝酒。扔掉酒碗,一段優美的齊舞展現了蒙古族漢子粗狂而細膩的情感世界,看到天邊飛過的鴻雁,思戀起家中的親人。

  第三段:激昂的音樂再次響起,眾人又起身出發。所有演員大橫排的隊形向前走,蒙古族漢子的驍勇立現。眾人你追我趕,舞蹈在瘋狂追逐中漸漸隱去。

  《草原漢子》採用傳統蒙古族舞蹈語彙,運用各種馬步、不同幅度和力度的抖肩以及傳統的揉臂動作,在力點和節奏上進行處理,強化了舞蹈的造型,使得作品顯出極大的張力。構圖上,通過「領舞+群舞」的交錯方式,多次運用大的排面來強化作品的氣勢。作品採用「快—慢—快」的三段式結構,慢板部分這種刻畫人物現實情感,兩個快板中使用重複手法發展主題,結尾處更是以大幅度激烈的動作營造出萬馬奔騰的場景,把舞蹈推上高潮,留給觀眾以想像的空間。

  (四)維吾爾族舞蹈欣賞

  1.維吾爾族舞蹈概述

  中國維吾爾族自古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維吾爾族舞蹈繼承古代鄂爾渾河流域和天山回鶻族的樂舞傳統,又吸收古西域樂舞的精華,經長期發展和演變,形成具有多種形式和特殊風格的舞蹈藝術,廣泛流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

  由於新疆南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不同,使維吾爾族各種舞蹈既有共同的風格,又有不同的地區特色。維吾爾族舞蹈的主要特點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徵。通過動、靜的結合和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其特點還表現在:①膝部連續性的微顫或變換動作前瞬間的微顫,使動作柔美,銜接自然。②旋轉快速、多姿和戛然而止。各種舞蹈形式的旋轉,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時作競技性旋轉。③音樂伴奏多用切分音、符點節奏,弱拍處常給以強奏的藝術處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色彩。

  圖3-2-7 維吾爾族舞蹈

  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三類(見圖3-2-7)。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現流傳於新疆各地的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賽乃姆」:自娛性舞蹈。廣泛流傳在新疆各地,採用二拍子或四拍子的節拍形式。賽乃姆原是古代新疆民間曲調的一種,節奏平穩,旋律優美,適於舞蹈,後來與節奏歡快的曲調賽勒凱相結合,形成由慢轉快的兩段體的舞蹈形式,被收進維吾爾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從《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關於回部樂的記載,可知賽乃姆曾是清朝宮廷回部樂中的表演項目。賽乃姆的表演較自由,無論室內室外均可進行。賽乃姆的地區特點為:①南疆,以喀什地區為代表,風格明快、活潑、深情、優美。②北疆,以伊犁地區為代表,風格瀟灑、豪放、輕快。③東疆,以哈密地區為代表,風格平穩、安詳、風趣、樂觀。習慣上在賽乃姆名稱前,冠以地區名稱,如庫車賽乃姆、和田賽乃姆、伊犁賽乃姆等。

  「多朗舞」:禮俗性舞蹈。以雙人對舞為基礎,帶有競技性的組舞。流傳在新疆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縣。每逢婚嫁、喜慶日歡聚時,都跳多朗舞。多朗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舞者必須自始至終跳完整個舞蹈,中途不准退出,觀眾也不得隨便離開舞場。表演時的音樂伴奏按《多朗木卡姆》的演奏順序進行。多朗舞的表演程式:不分男女老少,團團圍坐,鼓聲起後,紛紛邀請對手雙雙起舞,其舞步穩健豪放。隨音樂節奏由慢而快。舞蹈由雙人對舞轉為集體圈舞,又由圈舞發展成雙人競技性旋轉表演,動作勇猛、矯健。

  「薩瑪舞」:風俗性舞蹈。是伊斯蘭教節日時由男子在廣場上集體表演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地區為新疆喀什、莎車等地。「薩瑪」原是古代新疆的一種民間舞蹈,曾盛行一時。伊斯蘭教傳入後,逐漸演變成節日的群眾舞蹈活動。在維吾爾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形成時,薩瑪舞被收在歌舞組曲「麥西來甫」的開始部分。其舞蹈動律沉穩、舒展。落腳時全腳著地,身體下壓,微頓,抬步時兩手隨身體的俯仰而輕擺,常用跳轉、擦地空轉等技巧動作。表演者多為勞動群眾,動作粗獷有力,富有勞動生活氣息。

  「夏地亞納」:是節日或盛大集會時在廣場上表演的群眾集體舞蹈形式,流行全新疆,盛行於南疆。夏地亞納原是樂曲名稱,維吾爾語意為「歡樂的」,過去曾用於王公貴族的出巡、迎送等禮儀的樂舞中,後發展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舞蹈,多在集會開始前表演,或在其他民間舞蹈之後表演,如跳薩瑪舞時,一般以夏地亞納結束。新疆各地的夏地亞納的形式與風格各有差異,北疆的活潑,南疆的舞姿華麗,麥蓋提縣的古樸。

  「納孜爾庫姆」:表演性男子舞蹈。以雙人對舞為主,帶有競技性。流傳於新疆吐魯番、鄯善、託克遜等地區,是婚禮、喜慶或麥西來甫中最精彩的節目,各地多有半職業性的納孜爾庫姆藝人。技巧動作有跳蹲、跳轉、動肩轉等,舞者互以高難動作壓倒對方,在觀眾有節奏的呼喊聲中獻藝表演。伴奏樂器為:艾捷克、彈撥爾、熱瓦甫、手鼓、嗩吶、鐵鼓等。

  「盤子舞」:表演性道具舞蹈。流行於新疆庫車、喀什、伊犁、烏魯木齊、麥蓋提等地。用弦樂伴奏,節奏為拍,有專用曲調。由女子單人表演。表演時舞者兩手各持一盤子,指夾竹筷,和著音樂,邊打邊舞,並在頭上頂一盛水的碗,以增加難度。麥蓋提縣的盤子舞,由男藝人表演,嘴內叼長把木勺,隨舞擊打碗。盤子舞的步法與舞姿,多來自賽乃姆。

  「手鼓舞」:表演性舞蹈。是20世紀40年代興起的舞蹈形式,開始流傳在南北疆各地民間,後發展成為舞台節目。表演多由一女子在手鼓的伴奏下進行。舞蹈的特點是動作敏捷、節奏多變,多用高難度的旋轉與腰部技巧。

  其他表演性舞蹈:用道具的有擊石舞、薩巴耶(鐵環)舞、燈舞等。模擬性的舞蹈有:山羊舞、老虎舞、駱駝舞等。這些舞蹈形式也多在麥西來甫中進行。

  2.名舞欣賞

  ●《掀起你的蓋頭來》

  維吾爾族群舞《掀起你的蓋頭來》由靳苗苗編導,由北京舞蹈學院2002級表演專業學生首演。舞蹈編導充分地借鑑了維吾爾族舞蹈熱情奔放、優美挺拔等特點,並從中加入現代舞蹈的創作手法,從而使整個舞蹈更加開朗、熱情、奔放,充滿了幽默的歡快氣氛。

  《掀起你的蓋頭來》這個舞蹈表現了一群熱情奔放的年輕男女們在一起歡快地舞蹈娛樂、相互表達愛慕的場景。音樂響起,一群開朗活潑的男子追逐著場中唯一的女子,他們通過各種辦法來引起那美麗女子的注意,他們或逗或跳,整個場面異常熱鬧,此時美麗的女子卻悄悄地跑掉了。再一段音樂又響起來,這次美麗的姑娘卻帶來了更多的姐妹,這引來場中男子們的疑惑和驚訝,隨之男子也更加興奮起來,他們追逐著自己喜歡的女孩,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女孩子們。音樂停止,有節奏的鼓聲響起,男子間相互比拼,儘可能地向女子展示自己的本領,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他們的相互比拼也使整個場面達到了頂峰,氣氛也更加熱烈。音樂響起,在愉快的聚會及一番激烈較量比拼之後,一些人逐漸找到自己中意的人兒。整個舞蹈音樂歡快優美、旋律朗朗上口,節奏也清晰明了,舞蹈編導充分借鑑了新疆舞蹈的動律特點,採用豐富多變的舞姿和高超的技巧,使整個舞蹈更有藝術性與欣賞性。表演者通過輕巧優美的舞姿、誇張搞笑的表情,以及極具生活化的動作場景,充分表現出年輕人在一起時那種歡快、喜慶、幽默的氛圍。

  這個舞蹈與以往的新疆舞比起來,除了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特色以外,表現手法更加現代一些,整個舞蹈的氣氛、場景都更加新穎獨特。舞蹈採用男子群舞、女子群舞、男女群舞及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現手法,既有群舞也有個人技巧展示,甚至舞蹈中也出現了斗舞、比賽的形式。整個舞蹈把維吾爾族民俗文化生活充分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們真正地融入到舞蹈當中。

  (五)朝鮮族舞蹈欣賞

  1.朝鮮族舞蹈概述

  圖3-2-8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是從事水田種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間舞蹈具有農耕勞動的特徵,它是在三韓及朝鮮半島的傳統農業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後又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特定環境中,育成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朝鮮族歷來受漢族儒家「中庸」思想影響,因而朝鮮族舞蹈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動作多為即興性的,幅度大,表演者的內在情緒與動作和諧一致,長於表現瀟灑、歡快的情緒。其伴奏音樂旋律優美,節奏多變。動律優美、典雅、細膩、柔和而悠長,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動中有靜、柔中帶剛的舞步恰似輕靈高雅的白鶴展翅,又似柳枝拂水;或剛勁跌宕,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與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見圖3-2-8)。

  「對稱」關係是朝鮮舞蹈中文化的重要體現。其一,從動作上看,朝鮮族舞蹈動作多是圓形的。手臂是圓形的,身體是圓形的,路線也是圓形運動,因此不管是靜態造型還是動態運動軌跡都體現出這種完美的對稱方式。例如,朝鮮族舞蹈中的典型動作「劃圓手」,即是由小臂帶動經手腕到指尖的劃圓動作。又如「翻攤扛手」:雙手交替做扛頂手時,兩隻手運動路線是對稱的,一隻手頂起後向下落,另一隻手抽起向上,頂起的手由手心向上轉至手心向下,而抽起的手則手心向下轉至手心向上,最後落於橫開手位時已經變化為一陰一陽相互平衡的狀態。其二,從舞蹈形態角度看,朝鮮舞蹈在形態上體現為圍、擰、含、曲、圓,主要的動作部位在上肢,而上肢的基本形態又主要體現在手臂、手位上。然而,不論是折臂行,還是各種手位,也都具有上述的「對稱」關係。在舞蹈中體現為一種整齊、沉靜、穩重、和諧之美感。其三,從表演形式上,特別是氣息運用上,朝鮮舞蹈也體現出「對稱」關係。氣息運用是朝鮮舞蹈表演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是動律與風韻、內在美與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過特有的節奏形式,經由呼吸方法及氣息運用達成的。每種節奏都有其特定的鼓點和擊鼓方法,亦有與其特點相應的舞蹈動作,而且要求舞者的呼吸必須與節奏相吻合。

  朝鮮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農樂舞、假面舞、劍舞、長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板舞等。其中著名的民間舞蹈有:歡快喜慶豐收的《農樂舞》、身挎長鼓抒情柔美的《長鼓舞》、代表了朝鮮族民間舞蹈藝術精華的《僧舞》。

  2.名舞欣賞

  ●《扇骨》

  《扇骨》由張曉梅編導,羅瑩表演,曾獲得第七屆「桃李杯」全國舞蹈比賽民間舞青年組創作金獎、表演金獎兩項大獎。

  《扇骨》以朝鮮族傳統的說唱藝術「潘索里」為創作原型,結合朝鮮族「閒良舞」中的小生形象,以韓國宗教舞蹈為動作元素,表達了東方女子那種一身傲骨、堅忍不拔、含而不露的內斂氣質。

  作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低沉而蒼涼的篳篥音樂聲中,一個朝鮮族女子背坐於台上,僅僅是背影也透出了一個剛毅的性格寫照。音樂轉換為鼓聲,頗具力度的開扇合扇強化了演員肅穆的表情,仿佛是在進行一個莊嚴的儀式。僅僅是幾次姿態轉換中的開扇合扇,卻一下將人物的性格展示出來。

  第二部分,鏗鏘有力的說唱合著抑揚頓挫的鼓點,演員氣定神閒、韻味十足的表演中,扇子好像被賦予了生命,能屈能伸,能沉默能訴說,「一開一合之中,浸透世態炎涼;亦張亦弛之外,哪顧南北東西。」舞者的動作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每一次大的跳躍、流動、旋轉中卻依然從容不迫,將朝鮮族舞蹈含蓄深沉的「氣韻流向」演繹出了一個英氣十足的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鼓點越來越急促,演員的動作也繼續放大,似乎是回憶起以往經歷的風風雨雨,卻始終用一種沉靜的微笑來面對過往。結尾斬釘截鐵地推扇而坐,呼應作品開始的造型,也圓滿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刻畫。

  朝鮮族女子舞蹈一般展現的風格優雅而深沉,韻律細膩而含蓄。而《扇骨》的編導張曉梅卻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給觀眾展現了一位舉手投足間都透著堅韌、剛烈的朝鮮女子的人生與情感。張曉梅並非一個職業編導,而是一個常年教學的朝鮮族民間舞教師,但做出這樣的成績絕非偶然。她說:「對於我們這一級,也就是初學乍練的編導來說,創作這樣一件作品是十分不容易的。對於一個職業編導,也許他一次比賽可以創作出幾個好的作品,可以很敏感地捕捉到舞蹈素材,而我則需要很長時間的累積過程。其實創作《扇骨》並非就是為了比賽,只是這麼多年來與朝鮮舞的磨合,我覺得我想做點什麼了。」作品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編導親自體會、經過多次揣摩之後才最終確定下來。作品最初的名字叫《師父的魂靈》後來又改為《師恩》,一次偶然的機會,編導張曉梅和潘志濤教授聊天時,潘教授提出:「這個舞蹈不如叫《扇骨》?」從作品最初的名字、其中刻畫的人物形象以及編導在創作的過程中所投入的情感和心血看來,或許編導是以此劇目來懷念一位仙逝的恩師吧。

  (六)傣族舞蹈欣賞

  1.傣族舞蹈概述

  居住在山川秀麗的西雙版納中的傣族人民,同時也是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們用潑水節這樣的特殊形式表達著對水的深厚感情。這種豐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同樣孕育了繁多的舞蹈種類。除了比較熟悉的孔雀舞這樣的表演性舞蹈,還包括祭祀性舞蹈、武術性舞蹈等形式多樣的舞蹈種類。這些舞蹈大多婀娜多姿,節奏緩慢,但也有輕快明朗的舞蹈。

  傣族舞蹈的特點:動作大多婀娜多姿,節奏較為平緩,但外柔內剛、充滿著內在的力量。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動律而形成的手、腳、身體「三道彎」的造型特點,以及剛柔相濟、動靜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風格,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傣族舞蹈既有瀟灑輕盈的斗笠舞,也有充滿陽剛之氣的象腳鼓舞、刀舞、拳舞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時而節奏緩慢單一,動作舒展,感情內在含蓄,時而節奏快速多變,動作靈活跳躍,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行面也很廣,並各有特點。

  代表性節目總的可分為自娛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類。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魚舞」、「蝴蝶舞」、「篾帽舞」等。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點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區、西雙版納地區及景谷、孟連、耿馬等縣都有流傳。孔雀舞,在德宏傣語為「嘎洛永」,在西雙版納傣語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表演時,舞者頭戴寶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腳鼓、鑔等樂器伴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劇的表演。

  「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有豐富多樣的手形動作和跳、轉等技巧。孔雀舞風格輕盈靈秀,情感表達細膩,舞姿婀娜優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2.名舞欣賞

  ●《孔雀飛來》

  《孔雀飛來》由田露編導,2000年由徐萌首演於北京,榮獲2002年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表演銅獎;2003年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優秀劇目獎。

  作品採用龔琳娜的同名歌曲《孔雀飛來》為伴奏音樂,營造了一幅清新、優美的意境:一隻美麗的孔雀行走在風景秀麗的傣家村寨,它步伐輕快,或駐足觀望,或隨風起舞,給傣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祥和。

  在《孔雀飛來》之前,由舞蹈家楊麗萍編導的傣族女子獨舞《雀之靈》早已深入人心,又有《孔雀舞》等傣族舞蹈劇目,但《雀之靈》是對傣族神鳥孔雀的一種「靈性」的感悟,當中較少用到傣族傳統的舞蹈動律,《孔雀舞》重在對孔雀形態的模仿。而《孔雀飛來》則既有孔雀的靈性,又不僅僅是單純的形態再現,作品抓住了孔雀的「昂首」、「振翅」、「漫步」等形態特徵,將傣族傳統動律融入其中,塑造了一隻「活潑」的「年輕」孔雀形象。

  傳統的傣族舞蹈大都是舒緩而均勻的節奏型,動作優美,《孔雀飛來》則較多地採用切分節奏,使得動作的跳躍感加強,整個作品歡快而有活力。動作編排方面,編導採用「以小見大」的方式,通過「聳肩」、「擺頭」、「閃胯」等「小」而「巧」的動作,來突顯孔雀的神韻。作品保留了傣族傳統的三道彎體態並將之延伸出更多的動態,抓住了傳統的審美內容,又大膽突破傳統,並借鑑現代舞的手法,使傳統的傣族舞蹈煥發出了一種新光彩,加上音樂本身強烈的時代感,創造了一個符合當代審美趣味的新的傣族舞蹈作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