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2 安全科學技術

2024-08-14 19:25:09 作者: 李士軍

  2.1 安全科學技術的相關概念、術語

  1.安全

  安全就是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無事故發生。安全是相對危險而言的,在現實條件下,實現絕對的安全是不可能的,這裡所說的安全是指相對安全。安全工作就是消除能導致人員傷害,發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設備財產破壞、損失,以及危害環境的條件,力求減少事故的發生和減少事故的損失。

  

  2.危險與危險源

  探討危險與危險源的目的,是讓每一位同學都清楚地知道,在實訓過程中發生健康傷害與安全產生問題,直接或間接因素都分布在哪裡,如何有效、合理地進行防範。

  危險——是指造成事故的一種現實的或潛在的條件。

  危險度——是指一項活動或一種情況下,各種危險的可能性及其後果的量度,是對失敗的相對可能性的主觀估計。

  危險源——是指存在著導致傷害、疾病或財物損失可能性的情況,是可能產生不良結果或有害結果的活動、狀況或環境潛在的或固有的特性。

  (1)電源危害。

  1)裸露的電線;

  2)配電箱、工具機電器箱;

  3)設備外殼,變壓器附近等處。

  (2)實訓設備、用具危害。

  1)機械設備零部件做旋轉運動時造成的傷害;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

  3)刀具造成的傷害;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傷害;

  5)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

  6)電弧光造成的傷害。

  3.事故

  (1)事故的概念。事故是一種違背意志、失去控制,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指個人或集體在為了實現某一意圖而採取行動的過程中,突然發生了與人的意志相反的情況,迫使這種行動暫時或永久停止下來的事件。

  (2)事故特徵。事故的發生是完全具有客觀規律性的。通過人們長期的研究和分析,安全專業人員已總結出了很多事故理論,如事故致因理論、事故模型、事故統計學規律等。事故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因果性、隨機性、潛伏性和可預防性。

  1)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聯繫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傷亡事故調查分析過程中,應弄清事故發生的因果關係,找到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2)隨機性。事故的隨機性是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後果的嚴重性是偶然的。這說明事故的預防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事故這種隨機性在一定範疇內也遵循統計規律,從事故的統計資料中可以找到事故發生的規律性。因而,事故統計分析對制定正確的預防措施有重大的意義。

  3)潛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種突發事件,但是事故發生之前有一段潛伏期。在事故發生前,人、機、環境系統所處的這種狀態是不穩定的。也就是說,系統存在著事故隱患,具有危險性。如果這時有一個觸發因素出現,就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在工業生產活動中,企業較長時間內未發生事故,如果麻痹大意,就是忽視了事故的潛伏性,這是工業生產中的思想隱患,是應予以克服的。

  4)可預防性。現代工業生產系統是人造系統,這種客觀實際給預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說,任何事故從理論和客觀上講,都是可預防的。認識這一特性,對堅定信念,防止事故發生有促進作用。因此,人類應該通過各種合理的對策和努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隱患,把工業事故的發生降低到最小限度。

  (3)事故的分類。

  1)記錄事故。師生受傷,但傷情甚微,未造成歇工或歇工未滿一個實訓日的事故。

  2)未遂事故。已發生的威脅人身安全的危險事件,但未造成人身傷害的事故。

  3)輕傷事故。輕傷是指師生負傷後休息一個實訓日以上,損失實訓日低於105日的失能傷害,構不成重傷的。

  4)重傷事故。重傷是指造成師生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損失工作日等於或大於105日的失能傷害。

  5)死亡事故。根據國家標準又分為四種:

  一般傷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0~29人的事故;

  特別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達30人以上或者死亡10人以上但社會影響特別惡劣、性質特別嚴重的事故。

  (4)事故傷害來源:

  1)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

  3)機械傷害;

  4)起重傷害;

  5)觸電;

  6)淹溺;

  7)灼燙;

  8)火災;

  9)高處墜落;

  10)坍塌;

  11)透水;

  12)放炮;

  13)火藥爆炸;

  14)瓦斯爆炸;

  15)鍋爐爆炸;

  16)容器爆炸;

  17)其他爆炸;

  18)中毒和窒息;

  19)其他傷害。

  圖1.7

  (5)引發事故的基本要素。引發事故的基本要素有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行動、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缺陷,如圖1.7所示。

  1)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指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包括引起事故發生的不安全動作;也包括應該按照安全規程去做,而沒有去做的行為。不安全行為分為下列幾類:

  ①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②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設備;

  ④手代替工具操作;

  ⑤任意存放物品(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

  ⑥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護欄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⑨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的作業或場合中忽視使用或不使用安全裝束;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

  小資料

  生產區域行走的安全規則

  在指定的安全通道上行走,有人行橫道線之處應走橫道線。

  橫穿通道時,看清左右兩邊確認無車輛行駛時才可以通行。

  禁止在正進行吊裝作業的行車下行走,不准在吊運物件下通行或停留。

  不得進入掛有「禁止通行」或設有危險警示標誌的區域等。

  禁止在設備、設施或傳送帶上行走。

  在沾有水或油的地面或樓梯上行走時要特別注意防滑跌。

  2)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不安全狀態反映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業環境潛在的危險。不安全狀態分為下列幾類:

  ①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③個人防護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護服、手套、護目鏡、面罩、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

  ④生產(實訓)場地(環境)不良。

  3)環境的不安全條件——過於雜亂的工作環境條件,也是一個不安全狀態,是引發事故的原因之一。不安全條件分為以下列幾類:

  ①工作環境面積偏小或工作場所有其他缺陷;

  ②安全通道被堵塞;

  ③物質的堆放和整理不當;

  ④隨意丟放地面的雜物、垃圾、油污;

  ⑤工作環境,如照明、溫度、噪聲等條件不良。

  小資料

  噪聲污染

  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污染。

  噪聲危害:噪聲污染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築物均構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噪聲的頻率、強度及暴露時間。對人而言,輕則影響睡眠、使人煩躁、反應遲鈍;重則導致失聰、高血壓、心臟病、神經官能症等。

  預防對策措施:

  改造聲源或儘可能降低噪聲強度;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保證工間休息時間;

  定期進行健康監護體檢,避免聽力下降。

  4)管理的缺陷——管理不到位極易引發各種事故。主要有下列幾類:

  ①安全教育不到位。

  ②沒有實行培訓和持證上崗。

  ③現場管理缺失,對現場缺乏檢查和指導,員工串崗、脫崗。

  ④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沒有把考核結果與經濟分配掛鉤。對檢查發現的三違制止不力。隱患整改不及時,事故防範措施及事後責任追究不落實。

  ⑤沒有安全標誌(圖1.8)或標誌不清等。

  小資料

  常用安全標誌

  圖1.8

  (6)事故預測原則。

  連貫:從過去和現在推測未來。

  系統:綜合考察研究,全面分析。

  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客觀分析。

  大量觀察:從調查研究中求得規律,避免以偏賅全。

  4.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制度的核心。是其他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切實實施的基本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和企業必須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

  5.四不傷害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

  6.四不放過

  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7.「四全」安全管理

  全員、全面、全過程、全天候的安全措施。

  8.安全色

  紅、黃、藍、綠四色為安全色。其含義:紅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黃色表示警告、注意;綠色表示安全狀態、通行。

  9.四查五整頓

  「四查」:查領導、查思想、查隱患、查制度。

  「五整頓」:整頓勞動紀律、整頓操作紀律、整頓工藝紀律、整頓工作紀律、整頓施工紀律。

  10.三違

  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11.「五同時」原則

  企業領導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要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