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史學的遺產
2024-08-14 19:07:09
作者: 瞿林東著
把「史學遺產」從歷史遺產中分離出來,並作為一個專門的學術問題和理論問題加以研究,是白壽彝先生開其先河的。這裡說的史學遺產,是指歷史流傳下來的前人在史學活動中的創造和積累。
白壽彝先生在1962年寫了一篇長文《談史學遺產》,後來收入《學步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2年版)。在這篇文章中,他從理論上闡述了研究史學遺產的重要性及研究的方法。他從七個方面歸納了史學遺產中的主要成就,稱之為七個「花圃」,這就是:史學基本觀點的遺產(歷史觀、歷史觀點在史學中的地位、史學工作的作用),史料學遺產,歷史編纂學遺產,歷史文學遺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成果的遺產,有代表性的史學家和史學著作,歷史啟蒙書的遺產。大家知道,自從1902年梁啓超發表《新史學》以後,中國古代史學始終處於被批判甚至被否定的位置,白壽彝先生提出要總結史學遺產,並把這些遺產比喻為「花圃」,在當時不僅要有學術上的見解,還要有理論上的勇氣。
20世紀80年代,白壽彝先生又寫出了五篇關於史學遺產的文章,其中一篇談歷史觀點,一篇談歷史編纂,一篇談歷史文學,兩篇談歷史文獻。這五篇文章談了四個專題:歷史觀點、歷史文獻、歷史編纂、歷史文學(歷史著作之文字表述的藝術性)。這四個專題比原先所講的七個「花圃」更集中了,也更提升了一步,同時也可以相互比照著理解。[2]
以上是白壽彝先生關於史學遺產的主要見解。他的這些見解發表後,對推動史學界研究史學遺產,研究中國史學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指導作用。最近,我已經同北京出版社商定好,把白壽彝先生的這幾篇文章匯集起來,收入「大家小書」第三輯,書名叫作《史學遺產六講》,同時附上他的另一篇代表作《史記新論》。這書可望在2004年4月出版。
這裡,我想在白壽彝先生關於史學遺產的見解的基礎上,做一些變通,也加上我自己的研究和認識,簡要地講四個問題:豐富的撰述內容,多樣的表現形式,歷史理論的積累,史學理論的成就。
(一)豐富的撰述內容
在《漢書·藝文志》中,人們還看不出史書撰述內容的豐富性,可是到了唐初修成的《隋書·經籍志·史部》,我們看到史書已經分成13類,足見其內容的豐富性;到了清人修《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時,史書內容更是發展為15類了。其中,僅以歷代「正史」而言,它是綜合各方面內容而成書的,其紀、表、志、傳互相配合,把重大事件、典章制度、歷史人物都寫到了,經濟、政治、軍事、民族、文化等都有所反映。單說「正史」中的「志」就包含天文、地理、食貨、禮樂、職官、經籍等,反映了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正史」以外的各類史書,有民族史、地方史、地理書、族譜、家傳等,可以說是反映了多方面的歷史面貌。
在豐富的歷史內容中,我想強調的是,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史學只是記述了漢族的歷史,沒有寫出少數民族的歷史,更沒有寫出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是不完全符合中國史學的實際的。《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先秦史書,寫的就是多民族的歷史。司馬遷《史記》更是寫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此後,在「正史」中寫少數民族傳記,成為一個傳統,這是豐富的歷史撰述內容的一個極重要的方面。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二)多樣的表現形式
中國古代史書體裁的多樣形式,各有所長,互相補充,形成了對客觀歷史縱橫交錯、詳略有致的表現形式。而每一種體裁都有不少代表性的著作,突出地表現出此種體裁的優點和所記述歷史內容的價值。舉例如下。
——編年體史書,從《春秋》《左傳》《漢紀》《後漢紀》到《資治通鑑》及《續資治通鑑長編》等;
——紀傳體史書,從《史記》《漢書》到歷代正史;
——典制體史書,從《通典》《唐會要》到《文獻通考》及歷朝會要;
——紀事本末體史書,從《通鑑紀事本末》到歷朝紀事本末;
——學案體史書,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清儒學案》等;學案體在今天仍有突出的借鑑價值,可惜未曾引起人們的足夠的重視;
——評論體史書,這裡包含歷史評論和史學批評,歷史評論著作有《帝王略論》《唐鑒》《讀通鑑論》《宋論》等,史學批評著作有《史通》《非國語》《新唐書糾謬》《五代史纂誤》《史略》《史學要義》《文史通義》等,乾嘉時期的幾位歷史考證著名人物的著作,如錢大昕所著《廿二史考異》、王鳴盛所著《十七史商榷》、趙翼所著《廿二史札記》,則既有歷史評論,又有史學批評,內容豐富,多有理論見解,不能單純以一般性歷史考證著作看待;
——歷史筆記,這裡主要是指史料筆記,其中有側重歷史考辨的,有側重歷史掌故的,有側重社會風俗的;自唐迄清,這種筆記極為豐富,其中有不少是名家所撰,如歐陽修、蘇軾、洪邁、陸游等;筆記的體裁比較靈活,或親歷,或傳聞,或讀書所得,隨手札錄,聚少成多,彙編成書;這些筆記有的按類編次,有的按撰寫時間編次,有的有目錄,有的沒有目錄,總之,這是一種不拘形式的體裁,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種「筆記」撰述風起雲湧,學術含量高的當然也有,但並不多見;
——史注,這雖然不是一種獨立的體裁,但卻具有重要的地位,如《國語》韋昭注,《左傳》杜預注,《水經注》酈道元注,《洛陽伽藍記》楊衒之自注,《史記》三家注,《三國志》裴注,《漢書》顏注,《通典》杜佑自注,《資治通鑑》胡注,《史通》浦起龍注等,這些都是有名的注,重要的注,在注文的內容和注文的體例上都有很多可以繼承的地方。
以上這些史書的表現形式,互相補充、交叉,對於記述和反映中國歷史面貌,反映歷代史家和學人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也要豐富了我們對於中國歷史和中國史學的認識。有些史書的表現形式,在當今的史學活動中還是可以借鑑的。
(三)歷史理論的積累
這裡,我首先要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應當區分歷史理論同史學理論的內涵,同時也要注意到它們之間的聯繫。第二個問題,是在中國古代史學中,有沒有歷史理論?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中國古代史學沒有理論,只有記載和描述,有人甚至名之曰「記述史學」。我個人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妥當的,究其原因,一是他們對中國史學不甚了解,二是研究中國史學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對理論遺產發掘和總結不夠。依我的膚淺認識來看:中國古代史學有著輝煌的理論成就。比如,《史通》和《文史通義》就是中國古代史學理論成就的代表作;《新唐書糾謬》《史略》《文獻通考·經籍考·史部》《史學要義》《廿二史札記》等,都有鮮明的史學理論色彩;《呂氏春秋》《新語》《淮南子》《鹽鐵論》《人物誌》《帝王略論》《貞觀政要》《唐鑒》《唐史論斷》《通鑑直解》《讀通鑑論》《宋論》《明夷待訪錄》等,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理論內容。《史記》《漢書》以下,歷代「正史」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理論遺產。
中國古代史學的理論遺產有自己的特點。第一,中國古代史學的理論形式,大多不離事而言理、言道。從《呂氏春秋》到《讀通鑑論》《廿二史札記》,莫不如此。第二,中國古代史學的理論成就,就作者和著作而言,顯得「分散」;就歷史脈絡而言,卻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如分封、郡縣之論,從秦朝至清朝,代有所論且愈益深刻;又如君主之論,從孟子到王夫之,論者屢朝不絕,宏論迭出;再如興亡之論、正統之論等,也是如此。認清了這兩個特點,以這兩個特點為基礎,我們才可能走出誤區,不斷加深對中國古代史學的理論遺產的認識。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幾年的努力完成了《中華大典·歷史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約六百萬字。這個分典有史學史部分,有歷史理論部分,也有史學理論部分,可望在近一二年內出版。這是我們在理論遺產的文獻方面所做的一點工作,《人民日報》曾報導過這個消息[3]。
根據我目前對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初步研究,我認為中國古代史學在歷史理論方面有如下一些積累。
——關於天人之際的理論。這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探討。「天」的含義:有意志的天,自然的天,作為客觀環境的天三個方面。「人」的含義:有周王與「人」,普通的人兩個方面。天人關係:有「天命」與「人事」,「天道」與「人道」位置的變化兩個方面。
——關於古今關係的理論。例如,古今是否有聯繫,是何種聯繫,進步?倒退?循環?窮、變、通、久的觀念,「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念,「通古今之變」的思想。
——關於歷史進程的理論。例如,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的歷史分階段論,關於國家起源的天才猜想。
——關於歷史變化動力的理論。例如,「天命」,「人事」,「聖人之意」,「生人(民)之意」,「時勢」與「事理」,「事勢之流,相激使然」。
——關於治亂興衰的理論。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水」與「舟」(民與君)的關係,「逆取」與「順守」的辯證思想,「過役民力」與「休養生息」,「戒奢」與「風教」,「物盛而衰,固其變也」,居安思危與憂患意識,「興亡」論種種。
——關於夷夏關係與歷史文化認同的理論。例如,同源共祖觀念,「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地理環境與民族差別,科舉制和五經,十三史與仁義道德,史書編纂與歷史認同(說明:從《魏書》《周書》《北齊書》《南史》《北史》《遼史》《金史》《元史》等,說到今天新修清史)。
——關於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例如,「時勢」與「英雄」,人才的作用,豐富的君主論,歷史評價與道德評價,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關於人民、國家、君主之關係的理論(史學家有孟子、魏徵、柳宗元、王夫之等)。
這些理論,在層次上或許有所不同,但都有豐富的積累。其中,天、人、古、今、時、勢、理、道、通變、治亂、盛衰等,是經常出現的命題或範疇,歷代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貢獻。
近代以來歷史觀念不斷變革,歷史理論不斷發展,如批判意識增強,進化論的引進,唯物史觀的產生和發展等。
(四)史學理論的成就
概括說來,這主要表現為對於一些概念、範疇和問題的提出與論述,例如,歷史意識與史學意識,古代史學理論的基本範疇(史才、史學、史識、史德、史法、史意),書法與信史,采撰與歷史事實,史論藝術與歷史見識,史文表述與審美要求,史學的社會功能,史學批評的標準和史學批評方法論,近代以來史學理論的發展。從史家和著作來看,劉知幾的《史通》、吳縝的《新唐書糾謬》、高似孫的《史略》、王世員的《弇山堂別集》、章學誠的《文史通義》、梁啓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及《補編》、李守常(大釗)的《史學要論》等,具有突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