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於批判、繼承和創新
2024-08-14 18:31:01
作者: 瞿林東
郭沫若自稱是「生在過渡時代的人」,先後接受過「舊式教育」和「新式教育」[7],並最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在由舊而新的轉變中,在從「知其然」而追求「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他一直在走著一條批判、繼承、創新的路。對此,郭沫若有深刻的感受和認識。他指出:「我們要跳出了『國學』的範圍,然後才能認清所謂國學的真相。」不懂「國學」,當然談不上「跳出」;掌握了「國學」而又能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它,就可能對國學有新的認識,進而提出創造性的見解。這裡包含著批判、繼承和創新的辯證法。郭沫若對古代社會的研究,目的在於探索「未來社會」的「去向」,即認為歷史、現實、未來是不可截然分開的。他研究古代學說思想,也基於這樣的認識,他說:「我是以一個史學家的立場來闡明各家學說的真相。我並不是以一個宣教師的態度企圖傳播任何教條。在現代要恢復古代的東西,無論所恢復的是那一家,事實上都是時代錯誤。但人類總是在向前發展的。在現代以前的歷史時代雖然都是在暗中摸索,經過曲折紆迴的路徑,卻也和蝸牛一樣在前進。因而古代的學說也並不是全無可取,而可取的部分大率已溶匯在現代的進步思想裡面了。」[8]這是用思想發展的辯證法來說明對待思想遺產應取的辯證態度。郭沫若的史學實踐和這些理論性認識,對於當前的歷史研究、思想文化研究中有關批判、繼承和創新的一些重要問題,依然有借鑑的作用。
郭沫若的史學理論遺產,還表現在其他不少方面,其中如關於自我批判的自覺意識和理論勇氣,貫穿於他在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的許多論著中,從而發展了中國史家重視自我修養的優良傳統,同樣值得我們認真地總結和繼承。
[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5頁。
[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頁。
[3] 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3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9頁。
[4]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頁。
[5]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頁。
[6]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77頁。
[7] 參見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5頁。
[8]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