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文化哲學層面拓展中國哲學

2024-08-14 17:37:21 作者: 李宗桂

  在中國哲學的研究路向上,有照著講和接著講之分,還有「純化」和「泛化」之別。無論照著講還是接著講,都離不開先前的思想資源,都是對先前資源的肯定。區別只是在於,照著講是宗經崇聖法古,不敢也不能超越前人;而接著講是繼承前人、超越前人,從而發展前人的思想。同樣,主張「純化」中國哲學研究者,強調理論思維的重要性,強調概念、範疇、命題、理論體系對於把握中國哲學特質的意義,強調釐清中國哲學發展規律的重要性,而反對把政治思想、倫理思想、人生關懷之類問題當做哲學問題。而不採用「純化」方式研究中國哲學的,更多的是關注中國哲學的整體背景和社會影響,關注中國哲學對於現實的人生社會的作用。而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離不開對歷史上的中國哲學的具體內容的把握,也就是說,都不能否認歷史上的中國哲學,無論是「本來」的中國哲學還是「寫」的中國哲學。至於那種「自己講」的中國哲學研究方式,儘管「六經皆我註腳」的意識滲透全身,但仍然離不開「六經」。可見,研究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不能不面對歷史上的中國哲學本身,不能離開中國文化的特定生態和語境。

  中國傳統哲學,主要是以儒家哲學為主導或者為主要表現樣態的哲學。這個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生活哲學,文化哲學,實踐哲學。儒家哲學,是一種崇文哲學。因此,應當從文化的視角、從文化哲學的層面考察儒家哲學。

  文化與哲學的關係,是個複雜的關係。文化反映的是生活方式,哲學思考的是思維方式。文化與哲學,二者相即相融,相互涵攝。文化是哲學的表現,哲學是文化的核心。從人生觀的角度看,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從世界觀的角度看,哲學的核心是思維方式。在相當程度上,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價值觀。從所涉及的對象及其內容的廣延度來看,哲學相對集中、凝練,文化相對寬泛、廣博。因此,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探討傳統儒家哲學,建設當代中國哲學,都應當二者並行不悖。而在實踐和操作的層面上,更應注重文化問題。從根本上講,就是把儒家哲學看做一種文化形態,從「儒學文化」的視角進行研究,進行轉化和升華。

  近年來以讀經熱、私塾熱、經典熱、祭孔熱等為標誌的國學熱,與其說是傳統中國哲學在熱,是儒家哲學在熱,不如說是傳統文化在熱,儒學文化在熱!這種熱,儘管其中蘊涵著十分繁雜的問題,但它毫無疑問既包蘊了儒家哲學,更超越了儒家哲學,極大地拓展了以儒家哲學為主導的儒學文化的研究範圍,擴大了儒學文化的影響,也引起了學界對儒學文化研究的深層關注。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近年一度熱鬧的關於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的探討,就其實質而言,不過是研究中國哲學究竟應當採用何種範式的問題。如果採用西方哲學的範式,很顯然,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就要受到質疑,中國哲學是否哲學就要受到挑戰。反之,如果採用中國式的語言和表述方式,使用中國固有的概念、範疇、命題和思維去進行詮釋,則「中國哲學」是不證自明的,不言而喻的。這表明,在中國哲學研究上,與其生硬地去遷就西方哲學的範式,勉強地將其「哲理化」,以便和西方哲學相對應,不如遵從中國歷史的實際,從廣闊的文化視野去審視中國傳統哲學,承認其倫理化、政治化的特質,從而在文化價值論的層面給予其合理的定位和評價。顯然,今天的中國哲學研究,關鍵並不在於挖掘傳統哲學的本體論、形上思辨的東西,而是要從生活哲學的層面,從生命理念的層面,從社會關懷、人文關懷的層面,從儒學文化為中國人所能夠提供的安身立命之道的價值方面著眼,進行發掘。否則,中國傳統哲學的資源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合理轉化,所謂中國哲學的繼往,就會落空;同樣,所謂開來,也就缺乏歷史依據和價值根基。因此,在研究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構建當代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時候,不妨抓住儒學文化這個關鍵。

  儒學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時代合理性。但是,它的某些內容,某些觀點,在今天仍然有積極的意義。甚至,經過理性的爬梳和詮釋,也能彰顯它的現代性和普世性的一面。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修己安人、正己正人的自律精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和而不同、群而不黨、兼容天下的博大胸懷,等等,都值得我們很好地傳承和轉化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既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又具有很強的現代性、普世性的東西,絕對不是西方哲學範式下的「哲學」,而是典型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東西,是真正的「化」了的「文」,是真正的以「文」「化」之,是真正的生活哲學,行動哲學!這些內容和精神,便是古典意義的中國哲學,儒家哲學!所以,我們將其稱為儒學文化,從文化哲學的視角進行研究,應當是切實可行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