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韌不拔的從道精神
2024-08-14 17:33:53
作者: 李宗桂
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堅韌不拔的從道精神。這種以道為尚的精神取向,充分體現著中華民族追求崇高、為了理想而不懈奮鬥的頑強精神。
早在先秦時期,從道精神就已經形成並頗有特色。這個從道思想,從根本上講,就是堅持道的至高無上,自覺維護道的權威,堅持道的理想價值,一切唯道是從。其中,孔子的從道思想是重要代表。
孔子一貫以道為尚。在他心目中,道至高無上,必須堅守不渝。對此,他有一系列的論說。諸如:「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91];「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9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93];「道不行,乘桴浮於海」[9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有道而正焉」[95];「篤信好學,守死善道」[96];「以道事君,不可則止」[97];「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人能弘道」;「道不同,不相為謀」[98];「行義以達其道」[99]。孔子的一生,都在堅韌地實踐其從道思想,雖歷經磨難而矢志不渝。這種從道思想,實際上就是道德理想的高揚,是價值理性的體現。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從道思想。孟子說:「道則高矣美矣」,「達不離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100];「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10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02];「獲於上有道,……信於友有道,……悅親有道,……誠身有道,……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103]。孟子倡導的以性善論為基礎的「四端」說(惻隱——仁;羞惡——義;辭讓——禮;是非——智),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認識路線,仁政理論,等等,都是從道思想的表現。
荀子的從道思想也是對孔子有關思想的繼承。荀子的從道思想,集中表現為他的禮論。他說:「禮者,表也」[104];「禮者,節之准也」[105];「禮者,治辨之極也」[10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107];「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學至乎《禮》而止矣」[108]。
漢代董仲舒把從道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他提出了「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109]的著名論斷,闡發了唯道是從的觀念。他說:「道者,萬世無弊;弊者,道之失也」[110];「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111]。他極力論證的天人感應思想、三綱五常的道德論等,都是其從道思想的體現。
明清之際,顧炎武大膽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112]的論斷,反對君主獨裁,要求分權而治。王夫之宣稱「天下非一家之私」[113],極力提倡「不以天下私一人」[114]。李贄針對當時一切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的現狀,主張不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如果「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115]。黃宗羲直截了當地說君主是「天下之大害」[116]。戴震批判宋明理學的天理人慾之辯是「忍而殘殺之具」[117],揭露理學家是「以理殺人」[118]。唐甄更為深刻地指出:「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119]這些,都是傳統精神文化中從道思想的發展。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不斷革故鼎新,學習西方進步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以增強自身力量,其內在動因,是從道精神的鞭策。
1978年以後,中國人民能夠從僵化的政治教條和體制中擺脫出來,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走與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的道路,並最終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軌道,也是與中國文化中的從道精神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