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1章:廢少立獻
2024-08-01 20:20:52
作者: 漢江永豐
早朝的時候,太傅大人袁隗依然因病未來,朝議就由司空董卓主持。大臣們互相交頭接耳,議論著昨天晚上北城門外的喊殺聲,紛紛猜測,駐紮在北門外的丁原究竟跟誰打了起來?
董卓突然走上前來,站在大殿上,面對文武百官,大聲說道:「當今天子昏庸無能,寵信奸佞,致使洛陽大亂,社稷動盪,這樣的君王怎可以奉承宗廟為天下之主?今天我要效伊尹、霍光之事,廢黜天子,改立陳留王為皇帝,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大殿上一片寂靜,所有人瞪大了眼睛,茫然地望著董卓,無言以對。對於他們來說,這實在是太震憾了,以至於他們不敢去想。皇帝,多麼神聖的字眼,難道可以這樣隨便廢立?
就在這時,數十名全副武裝的西涼士兵在李儒的帶領下,突然沖了進來。士卒們一個個列於大殿兩側,虎視眈眈。嘉德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的令人窒息。與此同時,牛輔帶著數百名鐵騎把嘉德殿團團圍住了,胡軫也帶著一千鐵騎把皇宮圍了個水泄不通。
董卓背著手在大殿上來回走動,他並沒有著急,只是冷冷地看著大殿裡的大臣們,那眼光就象是在看他的俘虜。過了很長時間,他才慢悠悠地問道:「諸位大人是否同意?」
大殿裡依然沉默,死一般地沉默。大臣們卻是神態各異,有的憤怒,有的驚怖,有的茫然,有的泰然自若,有的一臉漠然,但面對咄咄逼人,殺氣騰騰的董卓,就是沒人說話
董卓卻沒有耐心了,怒火騰地冒了出來,他猛地揮了揮手,厲聲說道:「過去霍光定下廢黜之計後,田延年手握長劍,誅殺所有反對之人。今天我也一樣,誰要是膽敢反對廢黜之計,一律誅殺。」
大臣們依然沉默。
終於,尚書盧植緩緩站了出來,他不屑地盯了董卓一眼,冷冷地說道:「從前太甲繼位後昏庸不明,昌邑王罪孽深重,所以才有伊尹、霍光的廢黜之事,但當今天子繼承大統不過三月,年齡不足十五,行為並無過失,何來廢黜之說?我看大人廢黜是假,獨攬權柄是真,大人要禍害我大漢社稷嗎?」
董卓勃然大怒,手指著盧植,厲聲叫道:「來人啊……給我抓起來,推出去砍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議郎彭伯大驚失色,跪地哀求道:「司空大人息怒,盧植大人和司空大人一樣,都是為了匡正大漢,振興國家。如果司空大人一怒之下把盧大人殺了,豈不讓天下人誤會了司空大人的一片忠心?」
太中大夫楊彪也勸阻董卓,大聲說道:「盧植大人是全國有名的大儒,名震天下,受人尊敬。如果司空大人先殺了他,不但有損司空大人的威名,更會激起士人的憤怒,將使全國都陷入恐怖之中,這對司空大人振興大業並無絲毫的好處,難道司空大人想要看到天下大亂嗎?」
董卓當然清楚殺了盧植的後果,本來就無意殺他,只是想找個人立威而已。如果換了別人,他早就下令推出去殺了。看到大臣們勸阻,他也趕忙就坡下驢:「罷了官職,遣散回鄉。」
盧植被押了下去,隨即被趕出了京城。罷去官職的盧植後來隱居上谷郡,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最後老死在鄉間。與那些不甘寂寞的大臣們比起來,盧植總算是得到了善終。
隨著盧植被押出嘉德殿,在場的大臣們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堅守。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最先在廢立天子之議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漸漸的,其他大臣也走上前來,不管願意不願意,不得不在廢立天子之議上簽了名。
董卓冷冷地笑了笑,隨即派人把廢立天子之議送到袁府請太傅大人過目。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太傅袁隗竟然看也沒看,大筆一揮,廢立天子之議就這樣不可思議的順利通過了。
……
拿到袁隗簽字的廢立天子之議,董卓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幫該死的士人,現在終於屈服在自己的武力之下,連士人之首的袁隗都這麼順從,看來自己掌控朝政之路應該很順利了。
「該去見見我們的太后了。」到了這個時候。董卓已經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了,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太后,他不由得有了些調侃的心事。董卓和李儒相視一笑,立即帶著廢立天子之議到長秋宮覲見何太后。
何太后已經知道了大臣們的廢立天子之議,見到董卓進來,她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她實在是不明白,現在大將軍死了,宮內的宦官們也死了,大漢朝的內、外廷都是士人的天下,太傅大人和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為什麼還不滿足?為什麼還要廢黜天子,逼迫自己還政於朝?
「天子是先帝嫡子,是先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繼位三月何罪之有?」何太后萬念俱灰,淚如雨下,她大聲哭泣道:「你們為什麼要背叛先帝?你們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先帝在位二十一年,大漢天下幾乎到了亡國的絕境,他又怎麼對得起大漢的列祖列宗!」提到漢靈帝劉害,董卓滿肚子都是火,他板起面孔,冷笑著說道:臣等忠心耿耿為了大漢朝廷,何來背叛之說?少帝繼位三月有餘,洛陽大亂,誰之過?臣等若再不力挽狂瀾,大漢朝廷就沒了,我大漢四百年的基業轉瞬就要化為齏粉。臣懇請太后立即下旨,廢黜天子,還政於朝。」
何太后悲痛欲絕,掩面痛哭。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她才真正地感到了後悔,要不是自己一再攔著大將軍何進,早早地除了宦官們,何至於落到這個地步?可是一切都晚了,除了哭泣,她還有什麼辦法?
「臣懇請太后速下懿旨。」董卓神色凌厲,高聲再奏,他緩緩走上前來,從自己的懷內拿出了一份已經擬好的聖旨:「臣懇請太后在這份聖旨上蓋上印璽,以免誤了國事。」
……
第二天早朝,皇宮內外布滿了西涼騎兵,嘉德殿上百官雲集。太后、天子和陳留王惶恐不安,戰戰兢兢。臥病在床的太傅袁隗也被請來,不過他面無表情,平靜如水。文武百官疲憊不堪,精神委頓,只有司空董卓欣喜興奮,
司空董卓走上前來,大聲宣讀廢立天子之議:「少帝天姿輕佻,沒有帝王應有的威儀,在服喪期間,怠慢懶惰,德性惡劣已經昭然於世,淫穢之舉已為人所知,他的所作所為嚴重侮辱了神器和宗廟。太后教導無方,沒有母儀之德,使得社稷荒亂。永樂太后暴崩,至今仍令人困惑不解。天地所設立的三綱之道,已經有了缺陷,這都是莫大的罪過。……廢少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於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
董卓宣讀完畢,大殿裡群臣默默無聲,除了悲悽,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他們受儒學教育多年,滿腦子的忠君愛國,可是當天子和國家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一個個萎縮了。面對屠刀,他們明智地選擇了自保,把儒學的教義拋到了九霄雲外。
只有何太后哽咽流涕,痛苦不堪。是這個專制的皇權制度把她送到了權力的頂鋒,可惜她既沒有政治頭腦,也沒有權術手腕,在這場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屬於她的世界結束了。
劉辯、劉協兄弟倆相視流淚,痛哭失聲。出生在帝王之家是他們的幸運,他們是天之驕子,國家的希望。然而這也是他們的不幸,他們一生下來就伴隨著陰謀,不管兄弟倆誰當皇帝,他們都將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誰都沒有想到,連董卓也大吃一驚,太傅袁隗竟然走上前來,把少帝劉辯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然後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劉協稱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德殿裡的大臣們震驚之餘,也紛紛跪了下來,山呼萬歲。這就是大漢的忠臣,他們可不管那龍椅上坐的是誰,他們只看到旁邊鋒利的屠刀。什麼天賦皇權,什麼君權神授,都是婊子的褲衩,一塊遮羞布而已。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廢除了少帝,董卓卻並不準備放過何太后。眾臣剛剛拜見了新帝,董卓立即站出來說道:「太后在先帝歸天不久,即逼迫太皇太后遣返藩國,致使太皇太后憂慮悲傷而死,違背了兒媳孝敬婆母的禮制,應該受到責罰。」
大臣們都不說話,董卓便代天子下詔,赦免何太后不孝之罪,遷何太后居於永樂宮。
同時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漢。
袁隗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一句話也沒說。不過,他的嘴角微微上翹,似乎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來。久經官場的袁隗見慣了董卓這樣的權臣,越是強硬,越是易拆,別看董卓在朝堂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其實他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
以後的日子裡,洛陽便籠罩在董卓的恐怖統治之中。朝堂上基本上由董卓說了就算,其他大臣都沒有說話的機會,或者他們也懶得說話。西涼騎兵在洛陽街頭橫衝直撞,搶劫、殺人成了他們的業餘愛好。
雖然把何太后趕出了長秋宮,但是生性殘忍的董卓並沒有就此放過何太后。就在漢獻帝劉協登基的第二天,董卓用毒藥害死何太后,並命令公卿及以下官員不穿喪服,在參加喪禮時,只穿白衣而已。
董卓把對漢靈帝劉宏的怨恨都發泄到了何家人的身上,他以車騎將軍何苗勾結宦官害死大將軍為由,把何苗的棺木掘出來,取出屍體,肢解後砍為節段,扔在道邊。
特別不能容忍的是,董卓連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也不放過,不僅殺害了舞陽君,而且還殘忍地將老太太的屍體切成十幾塊,扔在御樹籬牆的枳苑中,任由飛鳥啄食。
除了報復何家,董卓最重視的就是兵權。他在整頓北軍、西園軍的同時,任命劉虞為大司馬,自己當上了太尉,名正言順地奪取了兵馬大權。他現在更加迷信武力,只要軍隊在手,那些士人們也翻不了天去。
就在董卓忙於報復和抓權的時候,預感到山雨欲來的洛陽官員們開始了勝利大逃亡。洛陽的大小官僚、名士大儒們紛紛辭官,更有甚者丟下印綬,逃之夭夭。荀爽、王謙、申屠璠、陳紀、韓融、何顒等人連招呼也沒有打一個,轉眼間就從洛陽消失了。
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主動向董卓示好,並勸說董卓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徵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爭取民心。董卓採納了這個建議,命令周毖、伍瓊配合袁隗淘汰貪髒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
於是,太傅袁隗的身體似乎一下子好了起來,坐鎮尚書台,天天忙得不可開交,重新審理陳蕃、竇武以及黨人的案件,一律恢復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們的墳墓,並擢用他們的子孫為官。
同時,派出大量的朝廷官員到地方任職。其中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牧、議郎孔伷為豫州牧、張咨為南陽太守、騎都尉鮑信為濟北相、大將軍掾王匡為東平相。
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這些派往地方的朝廷官員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袁氏一族的門生故吏,而且他們去的地方集中在冀州、兗州、豫州。這些地方既是士族、門閥集中之地,又是全國的富裕之鄉,特別是他們離洛陽都不是太遠。
對於袁隗的動作,董卓並沒有引起重視,還對留在洛陽的士族大臣和一幫名士大儒加以重用,他和太傅袁隗商議之後,連續徵召了七十多名士人入朝為官。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子弟為郎官,以填補原來由宦官擔任的職務,在宮殿侍侯皇帝
董卓為了取信於太傅袁隗和朝中的大臣們,沒有大量提拔自己的親族和部下。他僅僅把西涼軍中的董越、牛輔、胡軫、李肅、鮑鴻、北軍屯騎校尉段煨等六人拜為中郎將,河內都尉呂布被拜騎都尉,曹操被拜驍騎校尉,其他許多西涼將領均沒有得到升遷,只是重賞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