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李世民穿越劉禪> 第九章初談均田制、府兵制

第九章初談均田制、府兵制

2024-08-01 17:59:28 作者: 退休奧特曼

  「公琰但說無妨,朕聽著呢。」

  蔣琬是在朝堂之中為數不多能讓李世民自帶好感的文臣,看到蔣琬出列,李世民又多了一份安心。

  「臣以為,此事危害之大、影響之深,必須嚴查。只是僅憑刺客身份與那不知是否謊言的口供,不足以就定了誰的罪。

  依臣之見,既然目前此事只出現了有關益州本地人的證據,正好把此事交與益州諸公去查,約定個期限,到時查不出再問罪益州諸公也不遲。」

  蔣琬自從聽到戰報之後,心中就大概有了定論,知道陛下更關心的是平叛和提拔親信之事。

  

  為了讓陛下先全力以赴應對平叛之事,蔣琬只能給陛下一個折中的建議,把刺客一事往後托,但又不至於讓益州諸公輕易躲過。

  李世民聽到蔣琬的話,心中終於是踏實了,其實不是自己想不到,只是關統平叛受阻對李世民影響太大了。

  「公琰所言甚合吾意,益州諸公,汝等認為此事需幾時方能給朕一個答覆呢?」

  堂下李福、杜瓊、張表、譙周等益州頭面人物商量之後,杜瓊出列回稟道:

  「啟稟陛下,臣等以為,一月為限,定能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覆。」

  李世民略微遲疑,轉而沉聲道:「一月?你們是想著用這一月時間多謀劃幾次刺殺吧?最多三日,否則別怪朕無情!」

  「這……陛下,益州雖只一州之地,但如此無頭無尾之事,調查起來恐怕也……」

  「嗯?難不成你想抗旨?」

  「十日!陛下,臣等定在十日之內給陛下一個答覆!」

  李世民滿意地說道:「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那就十日,十日之後朕要一個能讓朕信服的結果,否則別怪朕翻臉無情!」

  杜瓊等益州士族,知道自己又讓陛下占了上風,但是話已出口,眾人也只好認了。

  此間事了,李世民也無心和群臣玩下去了,示意黃皓宣布退朝,自己則來到書房之內。

  「黃皓,請蔣琬、霍弋、鄧芝、宗預來書房見朕。」

  一到書房,李世民便讓黃皓把荊州幾位在京朝臣叫來。

  黃皓領命,吩咐小宦們官分別去請幾位朝臣。

  過不多時,幾人陸續到位。

  待賓主落座,黃皓很識趣地關上房門侍立門外。

  李世民看著諸位荊州派官員,心中醞釀著如何開啟今天的談話。

  關統傳來的消息,讓李世民感到了不安,他不得不提前把上一世的先進位度拿出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士族手中大量土地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李世民的發揮。

  還有此時的兵役制度,導致軍隊士氣和戰力相對低下,並且在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時,皇權極難發動一次成規模的戰役。

  「朕有些問題實在是想不通,諸位皆是國之棟樑,相信能為朕解惑。」

  李世民一邊隨意的翻閱著手中簡牘,一邊淡淡的說道。

  「臣等定知無不言,但不知陛下心中所慮何事?」

  蔣琬在幾人之中地位最高,於是由他代表幾人回復陛下。

  「朕想知道,關統平叛受阻之事,列位有何看法?」

  李世民希望以平叛受阻之事,引出自己對於當前蜀中制度的一些設想。

  「臣以為,此事當分兩方面去看。

  首先,蜀中之地,除丞相昔日所設蠻兵外,主要軍戶、徵募之兵多數來源於蜀中。雖先帝自北方、荊州帶來部曲若干,但遷延日久,人數遠不足以支撐軍隊所需。

  今日之事,無非是夷兵厭戰,本地兵怯戰。況且陛下近日來連續打壓益州士族,若有士族暗中使壞,平叛之事便更難施行。」

  李世民點頭,並示意蔣琬繼續說下去。

  「這第二點嗎,益州在冊戶籍二十餘萬,人口不足百萬。然而不足百萬之民,卻要供給十萬北伐將士,數萬朝中、地方官員。

  此乃地緣所致,因此但凡國有戰,朝廷必須依仗世家大族的支持。陛下手中的資源確實有些少了。」

  李世民看看其他人,和聲問道:「諸位還有其他看法嗎?」

  眾人皆搖頭。

  「那朕再問諸位,倘若平叛成功,叛軍所占之土地、人口,卿等以為應該如何處置?」

  幾人聽後,略微吃驚,沒想到平叛之事只不過是陛下所慮眾多事情中的第一環。

  「啟稟陛下,臣以為,先帝元老功勳、我荊州諸公,皆為外來者,在蜀中尚無根基。

  若平叛順利,所得土地人口陛下應當優先考慮賞賜元老功勳以及荊州諸公,這樣吾等外來之人就有了根基,對陛下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宗預看蔣琬沒有回答的意思,代替蔣琬說出了荊州士族的心聲。

  李世民心中略有失望,沒想到最終還是躲不過一個「壯大自己家族的勢力」。

  荊州諸公明裡帶著元老功勳,實際上還是先為自身考慮,當下朝中先帝北方元老除幾個資歷尚淺的後裔外,還有幾人健在?

  不過李世民也只是略微失望,這樣的答案是在自己的預想範圍內的。

  「那朕再問諸位,倘若朕欲犧牲部分世家的利益,來壯大國家。待時機成熟,出兵北伐或是東征,屆時將所得土地人口等分出一部分再補回給各大世家。卿等以為可行否?」

  幾人聽罷,心中皆驚。沒想到陛下只三個問題,便把幾人牢牢套住,一環扣一環試探幾人的心意,為陛下接下來的話做好了鋪墊。

  「這……吾等荊州士族,在益州本就無甚根基,自當與陛下共患難。只是諸如東州、益州等世家,恐怕就沒那麼容易答應了。」

  蔣琬等荊州士族既然大致明白陛下意圖,也不再有所顧忌,直白地表達了荊州士族的立場。

  雖然知道士族利益不好動,但是荊州諸公還是明確地選擇了站在自己一邊。這番表態,倒是讓李世民心中滿意。

  「該問的問完了,現在朕簡單談一下自己的一些設想,諸公聽一聽就好,不必急著表態。」

  李世民放下手中簡牘,正色道:

  「朕欲在蜀中部分地方推行新政,將世家大族手中的部分土地和人口劃歸國家。所得土地、人口自成體系。

  在體系內按人丁分發田產,每戶抽男丁參加軍隊、入民籍,忙時耕種、閒時習武,輪流抽調其中一部分宿衛成都或邊鎮,戰時征戰四方。卿等認為此事可行否?」

  幾人聽罷,皆大驚!陛下所說之法,雖然實行起來有些難度,但是卻恰巧解決了蜀中的幾大難題:

  皇權控制下的土地、人口太少,朝廷賦稅來源不足,常規軍隊糧餉太過依賴世家且戰力相對低下……

  難不成陛下當日哭暈之時被先帝、丞相附體?這一個多月以來,陛下做的每件事,下的每一個決定,與之前的後主「只知玩樂」的形象簡直判若兩人!

  想到這裡,蔣琬等不由心中感慨:難道北伐中原、奪回荊州,進而一統天下真的不再是夢想?

  「好了,諸位不必在此驚訝了。朕的話諸位回去後好好斟酌,一旦朕決定實施新政,諸位可別說朕沒有事先提醒諸位。屆時諸位乃至整個荊州士族,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幾人連連點頭稱是,一邊在心中無限遐想,一邊退出了陛下書房。

  待幾人走後,李世民又見了吳懿、吳班、費禕、董允等東州頭面人物。

  李世民把之前對荊州派的說辭又拿出來說了一遍。

  前兩個問題兩家看法大致相同,都是先指出益州士族有阻礙平叛的嫌疑,在第二個問題時,東州派也委婉地表達了希望將平叛所得優先賞賜東州士族的意思。

  在說道第三個問題時,東州派顯然猶豫了,畢竟荊州士族根基大多在荊州,對於蜀中士族的死活並不是很在意。

  東州士族久居益州,多少也有些根基,於是對於劃分部分土地人口歸國家一事並不是十分贊同。

  李世民一邊拿益州士族會更慘做對比,一邊又用承諾北伐成功後多多補償土地畫大餅,最後甚至搬出太后來施壓。

  最終在李世民恩威並施之下,東州士族決定:倘若陛下實行新政,願意拋磚引玉,為陛下劃分益州士族的土地人口而充當試金石。

  這一天,總的來說,李世民是滿意的。除了刺客之事略有遺憾,荊州、東州士族的表態和李世民事先預想基本一致。

  當一切歸於平靜之時。黃皓突然提醒道:

  「今晨您吩咐奴婢安排張二小姐來見,先前奴婢見陛下忙於應付荊州、東州諸公,未敢去請。此時正好無甚大事,陛下是否?」

  李世民聽罷,不禁莞爾,今日只顧著新政之事了,倒是把自己欲提拔貼身護衛的事忘了。

  「也好,那你這就去請張嫣來見朕吧。」

  李世民略微思考後又補充道:「朕准許她攜帶慣用的兵器覲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