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海風雲> 138 出售糧種

138 出售糧種

2024-07-23 07:51:50 作者: 霧霾下的陽光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一片灌水渠,乃是我徐州市政府第一個十年規劃中建設起來的水裡設施,同時期的水裡設施還有雲龍湖下游加固增高的大壩建築。這一系列水利建設花費3百萬銀元,直接間接給周邊土地帶來水利灌輸等便利,輻射周邊以運河為軸線的百里方圓,灌溉了上百萬傾良田。」

  了解過洪朝在軍事方面的強大實力之後,此刻各國使節又一次被洪朝極為完善的基礎建設所震撼。

  大家作為使節,多少在洪朝京師這種大城市待過,自然不會對洪朝政府的城市設計與建設趕到陌生:錯綜複雜的下水道體系,規整而平衡的街道規劃等等,都是各國爭相學習的對象。

  只是大家如何都沒想到,洪朝的基建工程從來不是偏向裝點門面的大型城市,便是如徐州這種大家看來投資價值、發展潛力都不算出眾的城市中,都有洪朝政府下大力氣投入,給民間百姓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曲彎彎,一輪明月照邊關。恨來口吸盡黃河水,拳打碎賀蘭山②。鐵衣披雪渾身濕,寶劍飛霜撲面寒。驅兵去,破虜還,得偷閒處且偷閒。」

  已然長成齊腰深的稻田之中,辛勤的漢家百姓們低頭在田間除草,嘴裡同樣不閒著地哼著一首小曲。本事描述扁管將士急流勇退下心情複雜、悲憤情緒的曲調,此時在農夫們口中飄出時,卻多出了幾分愜意與溫馨,將老百姓們對此時生活的滿足,表露無疑。

  徐州之地的百姓對於戲曲可很是喜愛,毗鄰戲曲之鄉安徽的徐州本土,早年因戰亂而導致命中流動,直到洪朝統治後才漸漸平靜。而在現在,人口流動的趨勢又漸漸抬頭,誰讓洪朝大城市中工作機會更多,商人階層發展迅速呢。

  「白大人,聽說洪朝農科院如今已經培育出了產量極高的水稻品種,不止能否介紹一二呢?」

  西洋人地廣人稀,加上平原居多,因此對於糧食這方面的需求並不大,但是對於高麗、倭國這兩個多山之國,本土人口繁密,糧食壓力極大,眼見著滿眼碧綠的稻田,心中滿是羨慕,同時帶著幾分哀求地望向白易,試圖通過他的嘴,打聽到一些洪朝機密。

  洪朝兩大間諜機構內外衛,一對外一對內互為助力,加上政法系統執法機構的治安部門,卻是將洪朝的絕大多數機密給保護得嚴嚴實實的,讓想要打洪朝機密的不軌組織大多剎羽而歸,少有收穫。在場這些使節所代表的王國,沒有一個沒在洪朝安插間諜,收買人心以偷取洪朝機密的,誰讓洪朝政府手裡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呢:蒸汽機技術、火炮鑄造技術、鋼鐵大批量生產技術等等,哪樣不是讓人眼饞的戰略級機密。

  而像洪朝農科院的良種培育技術,這些年同樣在一步一步地朝前發展,每隔幾年新培育的良種畝產量便會創造一個歷史新高。洪朝內衛對於這種惠及整個民生的技術,同樣有著完善的保密機制,從農科院優秀人才的保護、封口,到技術的封存、糧種的培育等等,無不在內衛和政府暴力機構的控制中,絕不給覬覦它的人任何機會。、

  高麗、倭國兩個王國不是沒有偷偷做過手腳,試圖通過偷取技術、引進人才糧種等方式,將洪朝高產的作物引入到他們的王國中去,技術人才方面洪朝從來不給外人機會,唯一能下手的便是發放到民間種植的糧種。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高麗、倭國人費盡千辛萬苦引進回王國的糧種,除了最初一兩季產量暴增外,接下來不管再怎麼繁育糧種,種植的糧食產量也無法達到初期的產量。

  紅薯、土豆等物種產量雖然看起來很高,可實際上真要將它們加工去除水分長期儲存的話,其產量比傳統的水稻小麥高得也有限。而且已經習慣了黍米小麥這種主食的民間百姓,想要再將他們的口味轉變成玉米、紅薯等等,非是一個短期內完成的,需要時間慢慢培育。

  「現在諸位看到的稻田裡,種植的水稻是我朝笨港農科院在洪憲9年時推廣的『豐收9號』稻種,其畝產量已經達到了550斤左右,相比傳統的水稻,產量激增差不多一倍。光是這一稻種的推廣,便使得我朝民間百姓獲利無算,往年3畝地方可養活一口成年人,現在最多一畝半產量,便足以讓人吃飽。」

  「大批土地被解放出來,讓百姓們在種植花樣性有了很大變化,更多諸如棉花、花生、芝麻之類的高價值作物被廣泛種植,不但能幫助百姓日常口糧增添特色,同時還能讓百姓多幾分收入。」

  白易早已得到了內閣的允許,可以將洪朝許多優勢完全述說給使節們,讓其全方位地了解洪朝底蘊。

  「哇,真是厲害!!」

  「產量竟然這麼高!!」

  各國情況不同,雖然很多王國本土耕種土地不缺,但是穩定高產的糧食總能提供王國統治基礎,誰人不希望民間百姓手裡糧食多些,少些餓殍總能少些統治風險,不是嗎?

  「不知,我國能否引進貴國『豐收9號』稻種呢?需要任何代價都可以。」

  財大氣粗的倭國使節毛利大人搶先發話,帶著灼灼眼神,殷切地盯著白易詢問道。

  對於盛產金銀的倭國而言,他們王國歷經了戰國之亂後恢復極快,尤其是民間人口增長速度喜人,在倭國德川幕府的危機意識引導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可用之人力,以面對虎視眈眈的洪朝這頭猛虎。在軍事科技等方面倭國無法贏過洪朝人,那麼他們就只能依仗對馬海峽這一天塹,以及本土作戰的優勢,用人數來彌補與洪朝軍隊方面的差距。

  這也是倭國人跟高麗人無奈之舉,誰讓他們這兩藩屬王國與洪朝之間地理差距如此之近,而物產還算豐富,若是洪朝有對外擴張的意圖的話,除去那只有一地荒草跟沙漠的西域,也就他們這倆大王國首先遭殃。

  但是倭國又比高麗更慘,島鏈的地理環境讓倭國從古至今都是天災發生最嚴重的國度,尤其是繁密的地震帶來的種種次生危機,加上王國多山的惡劣環境,讓倭國可耕種的土地實在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

  「這個事情原本是不可能答應諸位大人的,畢竟此乃我朝最重要的技術,決不能被他國所引進發展得。不過幸好我朝陛下皇恩浩蕩,出京之前便已允了本官,說有其他王國使節若是想要為國謀福,引進我朝糧種,大可讓其用金錢採買便是。」

  白易假意為難,可話語一個微妙轉換後,又帶著幾分驕傲地說著,算是正面回應了倭國毛利大使的提問。

  「真的嗎?白大人?」

  「啊!」

  毛利右衛門仿佛不敢置信,甚至就連高麗李世閆都一臉驚喜地發出呼聲來,其他的王國使節也大都帶著喜色,這一意外收穫便足以讓大家不虛此行了。

  「這是我朝陛下金口玉言,哪裡做得假!」

  白易面色一沉,帶著幾分不滿地回應,然後仿佛刁難地說道:「不過這引進糧種有幾個問題,我們需要當面與你們說清,免得各位到時候認為我朝哄騙與諸位。」

  「請說,白大人。」

  一干使節紛紛正色。

  「我朝所開發的糧種,因為技術原因關係,產量只能保證其後最多兩次繁育,之後產量便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最多維持比原本土糧種產量高出2-3成的樣子。再想要高產量糧種的話,那麼就需要諸位的王國隔年重新到我國採買,我國可與各國簽署一份長期的售賣合同,授予各王國挑選出來的商人獨家採購權利。」

  「又因為糧種繁育技術繁瑣,前期開發投入極多,我朝所售賣的糧種的售價也是極高,所以長期採買的話各位大人們請做好需要付出代價龐大的心理準備。當然在這方面,我朝所收取的利益絕對會讓各位王國物超所值,從產量上賺回來的。」

  洪朝內閣之所以提前允許白易同意各國採買糧種,靠的就是雜交物種的不穩定性,只要雜交技術不外流,那麼即便那些王國買回去再多的糧種,也無法讓他們王國的糧食產量長期大幅度的增長。而洪朝卻能通過出售糧種,從這些王國手中賺取更多的利益,畢竟糧種這種消耗性的東西,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需求,便是洪朝政府心地善良些,將利益分薄幾分,可是日積月累下仍舊會讓洪朝財政多一筆不可估量的收入。

  「啊?難倒就沒有避免的辦法嗎?」

  諸位使節聽到這裡,眼中明亮之色暗淡幾分,多有失望。

  「沒有辦法,就算是我朝民眾所種植的糧種,也是隔年重新採買新種,用以繁育幼苗。若是能穩定產量的話,我朝也不可能每年多花精力、物力在這上面,賺不到前不說,還平白多很多麻煩。」

  白易搖搖頭,難得露出真實神色,難受地回答道。

  不過很快,有那腦子靈光的使節,便從之前白易說述內容發現些端倪來,重新展露精光地問起來:「白大人,你說你國只將這些糧種出售給我過所承認的商人,這是不是說若是我過若是只選擇一家商人,那麼其他商人就不能從你國手中採買到糧種呢?」

  「自然!」

  白易難得給了這位提問者一個燦爛的笑容,肯定地答道:「糧種這種商品看似不起眼,實則對國家民生民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朝尊重各王國王室的統治權力,遵循著不給各國統治帶來危害的前提,因此斷不會將這種重要商品出售給那些不被各國王室承認的商人,以免被其利用影響各國統治。」

  白易他們算是看明白了,西洋人貴族看似高傲的背後,不過是一群逐利的商人而已,想要這些使節原原本本地將他們所聞所見一五一十地告訴各自國王,實在不能寄托在他們對王室的忠誠上,而是需要以利誘之。而糧種售賣權,便是洪朝政府所給出的一塊誘餌。

  當這些西洋大使們想明白了糧種獨家售賣權的關節,看清其中遠大前程之後,白易不相信這些使節背後的貴族家族不會心動,主動推動洪朝糧種的推廣: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渠道,對於一個歐洲連綿延續的貴族血統而言,遠比一次暴利式的財富機會,更讓他們心動。

  眾人互相交頭接耳,大多都在聰明者的影響下想通了其中商機,人人為之心動。

  等到大家的討論漸漸消散,收斂好情緒後,白易這才重新發言。

  「當然,這件事情影響很大,各位大人們需要回國與各國王室商議,若是有了結果後自可攜帶相關文書前來我國,與我國商業部直接商談。若是大家到時候找不到頭緒,若本官在京城,諸位大人也可找本官,本官自毀幫助各位大人們辦理好相關事宜。」

  「咱們下面就繼續往前走吧,雲龍湖據此已然不遠,想必各位也會對雲龍湖的風景很是滿意的。」

  吊足了主路使節的胃口之後,白易話音一轉,卻是不再提相關事宜,重新將話題拉到民間風土上來。

  「……諸位大人往左邊看,這跳引水渠中流水,來自10里之外的雲龍湖,經過我朝對雲龍湖湖面拓深加築之後,湖面超過原本一半,蓄水量更是不可估量,從雲龍大壩修建起來以後,這片土地就在沒有過洪澇乾旱災害出現過。」

  「……這雲龍湖不但可以在乾旱之時,往沿路的田地中灌溉湖水,而且當洪澇天氣出現的時候,通過引水渠也能很快將流水回輸到雲龍湖,或者更遠的京杭運河中去。」

  「……」

  一路上,只見白易滔滔不絕地介紹著當地風土人情,但是各路使節的心神早就被之前白易告知的消息給吸引,人人魂不守舍地在腦海中胡思亂想著,基本就沒怎麼聽清對方說的什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