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狂野北美1846> 第833章真給力

第833章真給力

2024-07-22 00:10:34 作者: 葡萄無牙

  倫敦

  唐寧街首相官邸

  看到各國外交長官緊急磋商的報告,喬治首相腦袋一陣陣的眩暈,臉色變幻不定。

  半晌之後

  他才咬牙切齒的說道;「太過分了,這是無恥的訛詐,法國人怎麼說?」

  「法方暫時還沒有正式表態,沙俄巨變引起的滔天巨變至今還未平息。法國人在沙俄投入的太多了,如今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外交部大臣史密斯輕嘆了口氣,眉頭深鎖的搖了搖頭,能夠看出他承擔了極大的壓力。

  法國人如此,英國人何嘗不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沙俄新政權上台後,不但第一時間宣布退出第1次世界大戰,而且宣布不承認沙皇政權所欠下的600多億法郎的巨額債務,一個大子都不準備還。

  這顆巨雷將英法兩國都炸懵了,到現在都沒緩過神來。

  戰爭還沒有結束,德國在東線騰出手來,如今可以將40個以上的德國師調往歐洲西線和南線戰場以及中東,協約國軍事集團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了。

  在這種危局時刻,更需要大唐帝國寶貴的助力,無論是物資還是兵力方面。

  首相官邸會議室中的英國戰時內閣一眾大臣們神色嚴峻,眉宇間都有著一重濃濃的憂愁,令氛圍格外凝重。

  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輕咳了一聲,在眾人注意力轉過來以後,這才說道;

  「先生們,我們必須儘早的作出決斷,將大唐緊緊的綁在協約國的戰車上。

  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打敗德國人,贏得戰爭,這是優先度最高的事情,不打敗德國人就沒有未來。

  一切著眼點都要服從於打贏這場格外艱難的戰爭,東線徹底糜爛,沙俄帝國的崩潰已經無法挽回。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需要唐國盟友更多的支持,從金融到物資,武器裝備和軍隊,一切的一切……

  我認同喬治首相閣下的觀點,在當前協約國集團極其困難的時刻,唐國提出的補充要求無異於訛詐。

  但我要提醒諸位同僚注意的是

  根據簽訂的《波爾多條約》,唐國政府提供的60萬軍隊和物資以及金融支持,得到全面不折不扣的履行。

  數百萬噸的優質麵粉和武器彈藥,正在源源不斷的輸送進來,還有咖啡,奶糖,罐頭和一切我們需要的東西,這對穩定參戰國社會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唐兩國皇家海軍的聯合巡航,減少了德國瘋狂的無限制潛艇戰8成以上的傷害,遏制了德國潛艇的巨大破壞力。

  在此基礎上

  我們希望唐國派遣到歐洲的兵力從60萬增加到300萬,這可不是小小的數字變化,而是意味著巨大的付出。

  所以在指責他們的時候,我希望更多一份的冷靜,更多一份智慧和包容,我們需要凝聚一切能夠凝聚的力量,共同對付德國佬。

  在這場戰爭中,我們離不開唐國盟友的幫助。

  只要贏得了戰爭最終的勝利,維持大英帝國不可撼動的海上霸權,那麼一切就還在掌控之中。」

  張伯倫的發言,引來了戰時內閣大臣們的一陣竊竊私語,多名重量級的內閣大臣出言表示贊同。

  大衛·勞合·喬治首相也從最初的憤怒中漸漸平息下來,他想了一下,轉頭看向外交大臣史密斯,問道;「說說吧,我們這位慾壑難填的盟友需要什麼?」

  外交大臣史密斯回答道;

  「尊敬的首相閣下

  唐國希望協約國集團對超出《波爾多條約》履行的義務作出補償,提出將敘利亞,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中部或者南部納入其勢力範圍。

  經過英法外交部門的爭取,唐國方面態度有所退讓,願意在敘利亞地區與英法共管,不直接納入大唐帝國海外殖民地和海外省的統治中。

  但唐國方面需要在敘利亞地區軍事駐紮和分享行政管理權利,包涵黎巴嫩及地中海沿岸港口。

  滿足上述要求

  唐國願意將歐洲遠征軍總兵力提升到120萬人規模,並且自行承擔武器裝備和人員傷亡的開支。

  在歐洲的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中部或者南部訴求方面,唐國方面願意進一步退讓,只保留割讓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南部敖德薩港口周邊地區要求。

  滿足上述要求

  唐國願意將歐洲遠征軍總兵力提升到300萬人規模,並自行承擔軍事部署,武器裝備和人員傷亡的開支。

  即便上述額外的要求都不能夠得到滿足,唐國依然願意履行《波爾多條約》規定的盟國義務,但遠征軍的規模只限定在60萬人左右。」

  「這聽起來像是做生意,真是荒唐。」

  「我反而覺得能夠接受,付出的多就得到的多,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那些狡猾的東方人,總是利用這樣那樣的機會讓我們一次次的退讓,他們幾乎占據了整個美洲。又將勢力擴張到西南太平洋地區和中東,如今又想把黑手伸進歐洲,這簡直難以忍受。」

  「醒醒吧夥計,必須承認大不列顛帝國對世界的統治基礎已經動搖,我們在當前的歐洲戰爭和世界事務上離不開法國和唐國盟友。」

  「失去了沙俄,我們現在更需要唐國,必須要贏得這場戰爭。只要大不列顛帝國皇家海軍的七海霸權無可撼動,未來依然屬於我們。」

  「附議,主要的是打敗德國佬。」

  「附議。」

  「附議。」

  英國戰時內閣的決策效率非常高,簡單表決後,倫敦的正式政策便出台了。

  下一步

  將通過各國外交官的緊急磋商程序,達成《波爾多條約》的新附件,即關於敘利亞戰後安排和割讓克里米亞半島及黑海港口敖德薩地區的相關決議。

  通過條約附件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

  英法等國對唐國的大量軍隊需求極為渴望,沒有人選擇派兵120萬的方案,直接選擇了派兵300萬的最終方案。

  如今的英法兩國由於此前三年戰爭中的大量兵力損失,後備兵力資源枯竭,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如今在各條戰線上,法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470餘萬人,英軍總兵力達330萬人,義大利總兵力達到160餘萬人。

  其中法軍已經傷亡超過150萬人,英軍傷亡超過117萬人,每一天還要有數萬人的傷亡,需要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

  東線沙俄軍隊轟然垮台造成的巨大缺口,英法意幾國都彌補不了,只有寄希望於大西洋彼岸的唐國。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地緣戰略紅線一退再退。

  有道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肚子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德國人都快打上門來了,還談什麼堅持呢?

  北方沙俄毛熊的巨變,不但宣布退出戰爭,而且不履行高達600億法郎債務償還義務,這令英法意等協約國成員羞惱不已,並且產生了深深的警惕和報復心理。

  在他們看來

  現在的沙俄是僅次於德國的危險國家,必要時將組織多國武裝干涉,以捍衛本國利益。

  為了拉攏沙俄這個巨坑貨,英法等國付出的實在太多了。

  法國在總計600億法郎公私債務中占據約一半,英國占據約二成多一點,剩下是德國,荷蘭,唐國,比利時,丹麥,奧匈等多國的貸款,都是歷年積累下來的數額。

  所以沙俄的臨陣倒戈,法國人的心在滴血,英國又何嘗不是呢?

  從1916年的下半年,英國每個月都要給沙俄付出2600多萬英鎊的金援貸款,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從大唐帝國財團手中借出來,轉手又送給沙俄盟友。

  僅戰爭的這幾年

  以英法為主的國際社會,給沙俄的金融貸款就達到66億盧比,約合265億法郎,以支持腐敗深重的沙俄帝國政府將戰爭打下去,分擔西線戰場的壓力。

  如今沙俄老毛子一翻臉不認帳了,讓英法等國怎麼不氣急敗壞?

  在當前戰爭依然激烈的情況下,法國已經出現人聲鼎沸的社會輿論,要求組織國際干涉軍力量,從源頭上扼殺沙俄老毛子脆弱的新政權。

  而這種聲音在英國也此起彼伏,可見反響有多大?

  想想看也是

  英法等老牌列強殖民全世界幾百年,辛辛苦苦積攢的底蘊一場世界大戰和一場北方巨變,基本上血本無歸。

  法國在已經為止的全面戰爭中損失高達2,000億法郎,在沙俄身上損失300多億法郎,這加起來多少錢?

  這樣霍霍下去,再厚的家底也得抽乾了。

  一個同盟國軍事集團,一個沙俄新政權,這已經成為英法為主的歐洲世界當前的兩大敵人。

  為了對付他們,英法等國不得不捏著鼻子拉攏唐國,地緣戰略紅線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突破,那是不得已的事兒。

  在得到歐洲盟友的正面反饋後,大唐帝國也迅速作出了積極回應。

  從1917年底至1918年初,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裡,通過皇家海軍護送的大型船隊,大唐帝國就像歐洲再次輸送了近50萬軍隊,有力的鞏固了戰場形勢。

  通過唐英兩國皇家海軍有力的護航行動,在迄今為止向歐洲輸送遠征軍過程中,實現了驚人的零傷亡。

  事實證明

  組織嚴密,強有力的北大西洋聯合護航行動,是遏制德國瘋狂無限制潛艇戰的有力武器,取得了卓越成績。

  在護航船隊中,遭受德國潛艇襲擊的商船概率減少了9成,每個月擊沉的德國潛艇超過10艘,最高的月份達到13艘。

  在大唐帝國的募兵計劃一切順利,新的募兵計劃增加了在克里米亞半島和敘利亞的功勳田獎勵,這引發了大唐帝國內好戰分子的參軍潮。

  有很多退役老兵也參與進來,使得軍隊第1期的百萬人募兵計劃,僅僅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便完成了。

  在此不得不說,大唐帝國的人力資源實在太豐富了。

  整個皇家陸軍百萬兵力募兵計劃,本土分為南美區23萬餘人,中美區14萬餘人和北美區38萬餘人,海外分為西南太平洋區19萬餘人和中東區6萬餘人。

  這點兒數量

  帝國北美本土平均一個省只有幾千人至一兩萬人不等,南美洲各藩國三至八千人不等,海外各省的情況也大致類似。

  募兵最多的是天堂省,該省一次性募集6.2萬餘人,接近西南太平洋區的三分之一。

  根據大唐帝國皇家陸軍的募兵規則

  家中獨子者不徵募,擁有穩定工作三年以上者不徵募,已婚無子者不徵募,無兄弟供奉高堂者不徵募。

  募兵更偏向於新移民,社會底層無業民眾以及人口較多地區,並且會強行徵召中南美洲和太平洋西南諸島土著,比如哥倫比亞和蘇門答臘島。

  在南美洲的徵兵名額中,強行徵募巴西總督府和哥倫比亞土著青壯年就占據一半,約十多萬人。

  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強行徵募當地土著青壯年總數也有10多萬人,超過募兵計劃的一半。

  而在第2期和第3期募兵計劃中,上述地區都是強行徵募的重點,這也顧及到了半島總督府麾下六省的阿拉伯部落青壯年。

  相關部隊主要送到西線戰場,主要是接手部分英法等國軍隊的防區,將會面臨德國人的猛烈攻擊。

  歐洲遠征軍新的第四兵團和第五兵團都在籌建中,大西洋航線上的高速郵輪和運兵船以及貨輪組成的龐大船隊,動輒兩三百艘以上。

  大唐帝國動用強大的運力開始向歐洲輸送兵力,而這樣的舉動,贏得了英法盟國的交口稱讚,原本的巨大壓力也減少了許多。

  雖然唐國盟友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好,但信譽,可信賴,在獲得了相關利益之後行動力可不是蓋的,那是真給力。

  沙俄正式退出第1次世界大戰形成的力量真空,迅速被大唐帝國遠征軍彌補,形成了新的力量平衡。

  而大唐帝國源源不斷地向歐洲輸送遠征軍,也引起了德國的高度警惕和擔憂。

  在拖垮了沙俄之後,德俄之間迅速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沙俄通過割讓大片領土贏得了和平的喘息之機。

  而德國也遲遲沒有發動新的大規模攻勢,西線戰場依然維持僵局,但是在南線戰場卻有所動作。

  在第12次伊佐河戰役中

  德國能夠從容的從東線戰場抽調了6個德國師,一舉將義大利軍隊擊潰,斃傷軍4.3餘萬人,俘虜26.5萬人,另有30餘萬義大利軍隊士兵開小差,逃得無影無蹤。

  義大利51個師的兵力徹底被打爛了,完全不成建制,輸的體無完膚。

  通過這一戰,德奧聯軍徹底收回了在11次伊佐河戰役中丟掉的全部地盤,並且大幅度逼近義大利內陸。

  好在處於二線陣地上的大唐帝國遠征軍頂住了壓力,在接應大量潰逃的義大利軍隊後,牢牢的守住了戰線。

  德軍此時也是強弩之末,出于謹慎用兵的考慮,亦迅速後撤脫離接觸,贏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大唐帝國遠征軍不但在南線戰場頂住了壓力,幫助義大利人收拾殘局。而且給西線戰場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援力,有力的穩住了當前對峙的局勢。

  客觀的說,那是真給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