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拖後腿
2024-07-21 18:10:28
作者: 葡萄無牙
聽說美日要再次開戰,李福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這並非是小人做派,而是從大洋帝國的地緣戰略角度考慮,長長的舒了口氣,感覺壓力小了好多。
前面有說過,美日兩國這幾年的和平發展,讓大洋帝國有些脫離控制的感覺。
這並非假象,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實情況。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美日兩國人口加起來超過1億,在原來的歷史時空都是強勁崛起的國度,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如今也不例外,經歷幾年的和平發展,工農業水平突飛猛進的增長,令人刮目相看。
以扶桑國為例;
侵吞北美中部大量地盤之後,其總體經濟規模增長了一倍多,在此後的4年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突飛猛進的態勢,年均經濟規模增長達到17%~18%之間,4年平均下來增長率位居世界第一。
這一方面是由於扶桑民族吃苦耐勞,凝聚力極強,在合適的肥沃土壤中,舉國迸發出來的滿滿幹勁支撐著經濟高度發展。
據統計;
日方企業員工每天工作時長高達 12~13個小時,最多的甚至達到15個小時,當真就像驢子一樣埋頭苦幹。
米國同樣如此,在第2次美日戰爭結束後的4年時間裡,其人口從3550餘萬迅速增長到3930餘萬,工業經濟恢復迅速,年度經濟增長水平保持在13~15%之間,屬於恢復性增長性質,表現相當亮眼。
反觀大洋帝國由於經濟總量大,工業化成熟度較深,在失去戰爭的強勁提升需求後,經濟表現穩定在每年增長6~8%之間,進入平穩增長期,難以與美日兩國相比較。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歐洲各國,在戰後恢復期,法英德意等國出現不同程度的恢復性增長,年度增長水平大致在12%~15%之間。
而蘇俄在戰爭結束的22年,年度經濟增長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4.73%,這都屬於恢復性經濟增長。
正是因為美日強勁的經濟增長,使他們在能夠償還大量金洋貸款的同時,還有餘力加強海軍和坦克裝甲部隊,武裝陸軍部隊,展現出不屈不撓的崛起之勢。
掐著手指頭算一下
李福壽這幾十年來,直接和間接出手足有七八次,對美日兩國的崛起之勢實施打擊。
但每一次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不能夠打斷其崛起之勢,最終解決問題。
李福壽深感緊緊依靠大洋一國之力,想要把美日兩國徹底按下去不太現實。
這是因為幾年來,大洋帝國與英國全球性的競爭日益明顯,兩國間的關係漸趨冷淡,英國在歐亞非地區不斷的給大洋帝國找麻煩,拖後腿,貿易和地區間摩擦日益增多。
在分心他顧的情況下,帝國方面無法專心對付美日兩國。
別的不說
機械設備領域就遭遇到英國高關稅的阻礙,包括汽車,成套設備和礦山設備在內的出口產品,屢屢遭到英語貿易圈高額關稅。
反之,大洋帝國也對英國下了狠手。
尤其是英國輕紡置業的大宗產品棉布,所有太平洋安全聯盟國家都必須跟隨大洋帝國的腳步,對英國棉布實施高關稅。
而在重要的遠東市場,莫三比克棉布實施低價傾銷政策,哪怕不賺錢,也要堅決把英國棉布逼上死路。
此舉直接導致英國棉布在南北美市場,非洲市場和遠東市場大幅度潰敗,被莫三比克棉布打得節節敗退,產量一落千丈,數百家英國紡織廠破產倒閉,近些年來產量只有最鼎盛時期的1/3。
相比較英國的完全自由資本主義市場,大洋帝國的以國有化和皇家控股企業為主導,有限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市場戰鬥力更強,統一性更好,市場競爭能力高出一籌。
關鍵在於
英國的工業產品大多屬於可替代,而大洋帝國的工業產品很多不可替代,這就讓英國在貿易戰中大大落了下風。
例如羊毛產業,天然橡膠業,石油石化產業,蔗糖香料等產業,屬於英國貿易圈的硬需求,無法拒絕。
荷屬東印度群島也盛產香料,但是其出口必須在大洋帝國的統一規範之下,否則,分分鐘就推翻荷屬東印度群島統治。
大洋帝國占有東印度群島,占有香格里拉島,占有夏威夷,對古巴具有相當強的影響力,直接和間接控制了全球96%以上的蔗糖出口產區,壟斷價格話語權。
在英國實施關稅制裁以後,羊毛整體價格提升155%,天然橡膠價格推升330%,蔗糖價格推升410%,石油化工產品價格普遍上漲30%~70%之間,令英國人叫苦不迭。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大洋帝國根據出口目的地的不同,對出口英語貿易圈實施了出口高關稅,推動這些大宗物資整體價格上漲。
比如加拿大,由於處於高寒地區,每年對羊毛紡織品需求無可替代,哪怕少吃幾口也要買,英國人同樣如此。
而蔗糖更是不可或缺,人類對甜味從來就沒有抗拒力,沒有蔗糖,英國人連愉快的下午茶都喝不起來,那可真是要了親命了。
在工業產品類別,大洋帝國限制對英國輸出高科技電子產品,先進飛機坦克裝備,先進光學裝備,先進交流電發電及輸配電設備,以此發泄不滿。
在與英國關係大幅度倒退的同時,大洋帝國迅速與德法兩國熱絡起來,不但主持了德國經濟恢復政策,而且為德國工農業提供了大量金洋貸款,幫助其恢復經濟,這進一步博得德國人的好感。
在這個只看實力的世界,拳頭硬就是最大的道理。
德國人並不反感華人,反而因為在歐洲戰場的傑出表現獲得格外尊重,洋德兩國關係也日益密切,進入了所謂的「蜜月期」。
作為對歐關係的另一個支柱,洋法關係在金洋貸款的攻勢下,效果更為顯著,法語貿易圈和金洋貿易圈互相開放,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失去英語貿易圈的損失。
只要能讓倫敦難受的事兒,法國人都會樂顛顛的去做,包括在英洋關係上橫插一槓子,巴黎對此樂見其成。
瓦解了同盟國之後,協約國集團就失去了最大的敵人,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
18年11月3號剛剛戰勝德國,11號協約國集團就正式瓦解,僅僅撐了8天。
對德統一戰線瓦解之後,英法矛盾就凸顯了出來,兩國間的明爭暗鬥也隨之多了起來,成為當前歐洲的主要矛盾。
法國想當歐洲老大,英國堅決不同意,這就是兩國無法彌合的巨大戰略性分歧。
遠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大洋帝國不可能跑到歐洲來爭老大,因此,法國與大洋帝國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分歧,兩國具有天然接近的基礎。
在經濟領域
20年8月,唐昭儀首相率團訪問歐洲時,大洋帝國與法國簽署了《洋法貿易最惠國條約》,與德國也簽訂了《洋德關稅互惠條約》,此外與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等國,也先後簽訂了兩國間貿易互惠條約。
這一舉措
極大的減弱了倫敦從貿易領域對大洋帝國實施限制的效果,畢竟歐洲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貿易區,而英國統轄下的印度和非洲殖民地消費能力有限,對工業品需求薄弱,並非是大洋帝國出口的主要市場。
這幾年的經濟對抗中,大洋帝國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漸漸取得了上風,將英國人壓制的沒脾氣。
大洋帝國在22年黃金儲備達到1.17萬噸的巔峰,占有世界黃金儲備量的64.3%,這讓金洋幣值堅挺,成為世界性廣受歡迎的硬通貨。
在大洋帝國的黃金儲備中,皇室控制的數家大銀行占有72%,即7762多噸,主要掌握在匯通銀行,香格里拉銀行,皇家昆士蘭銀行,皇家聯合銀行等四大發鈔行手中。
憑藉雄厚的黃金儲備,這四大發鈔行可以發行更多的貨幣,提升在全球經濟領域的話語權,發展成為全球排行位居前列的世界級大銀行。
伴隨著金洋在國際貿易間地位的不斷提升,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已經從幾年前的42%提升到48.5%,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而英鎊從戰前48%急驟下降到27.2%,西班牙比索,美元,德國馬克,義大利里拉,日元等貨幣的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呈現出一枝獨秀的情況。
紅河谷與倫敦並列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紅河谷的金融影響力輻射整個南北美洲,亞洲和非洲東海岸,並且在歐洲具有重要影響力。
紐約由於米國整體人口數量的限制,再經過20世紀第一個10年的高速發展之後,第2個10年一直處於長期衰退情況,城市人口在達到540萬的巔峰之後,如今已重新衰減到420餘萬,位居世界第三大城市。
而這樣的巨大體量,已經占到整個美利堅國總人口的1/10,在經濟尚可的情況下,勉強能維持當前的城市規模。
一旦遇到大規模戰爭和嚴重經濟衰退,城市人口巨減是意料中的事兒。
以米國不到4000萬人口的體量,維持一個超巨型世界級城市,未免有點兒頭重腳輕,這在費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大城市的發展中就可以看出來,總體人口規模不增反減,出現相當程度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