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一鍋燉了!
2024-07-21 04:42:01
作者: 天煌貴胄
S:本章已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眾所周知,一賜樂業人這個族群滿腦子就是撈錢、撈錢再撈錢,所能看到的也只有眼前的那點兒利益,稍微長遠一點兒的事情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其整體生存模式就跟病毒差不多。
比如說在歐羅巴瘋狂的發放戰爭貸款,瘋狂的推動物價,甚至不惜先投毒然後再賣藥。
種種短視但是足夠瘋狂的行為,讓一賜樂業人在短時間內就能積累起大量的財富。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當歐羅巴的一眾國家響應了美術的號召,對一賜樂業人下手之後,這些一賜樂業人多年積累的財富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歐羅巴一眾國家的手中。
那麼問題來了——大傢伙兒為什麼會響應美術生的號召?
除了跟美術生一樣擔心被大明記恨上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欠錢,欠一賜樂業人的戰爭貸款,每年光是需要給一賜樂業人的利息都是一大筆錢,很多歐羅巴國家也早就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
要是擱在以前吧,就算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也只能硬撐著,因為大傢伙兒都指望向一賜樂業人借錢然後維持自己國家的存在。
現在有了美術生的號召,大傢伙兒有了擺脫一賜樂業人的機會,以後不光不用還高昂的利息,甚至連本金都不用還,歐羅巴的一眾國家自然不願意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畢竟人死債銷嘛,欠錢的死了能銷債,債主死了也一樣能銷債不是?
反正只要死一個就能人死債銷,最好的選擇當然是讓一賜樂業人先死。
關鍵是一賜樂業人死完之後,各個歐羅巴國家發現自己不光不用還錢了,還踏馬順手撈到了一大筆錢!
然後吧,這些國家又發現,自己確實不欠一賜樂業人的錢了,但是自己國家還欠著大明的錢!
欠一賜樂業人的錢好辦,畢竟人死債銷,可是欠大明的錢……
再然後,歐羅巴的一眾國家就把目光盯向了鄰居——我確實不敢跟大明玩人死債銷那一套,因為死的有可能是我,但是我先把我的鄰居弄死了,我不就有錢了?只要我有錢了,我管鄰居死不死啊!
於是乎,本著鄰居囤糧我囤槍,鄰居就是我糧倉的指導思想,歐羅巴的一眾國家很快就乒桌球乓的開片了,今天我派兵打你兩個村莊,明天你派兵過來燒我一座城堡,打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再再然後,遠在東方的大明就難受了。
從一開始,朱皇帝就訂下了大明未來幾十年的道路——先趴在整個小破球的身上吸血以壯大自身,等到吸的差不多了再一舉幹掉小破球上的其他國家,從而實現「一個地球,一個大明」的最終目標。
這是朱皇帝的終極理想,也是中原堂口歷代皇帝的終極理想。
或者可以這麼說:從商周的封建模式再到贏胖子開啟的帝制模式,除了大清這個廢物毒瘤以外,中原堂口幾千來年所有的努力,基本上都是為了這一目標服務,無論是家天下還是世界大同,其本質都是「一個地球,一個中原」。
只不過,從開發家天下模式的啟再到自掛歪脖子樹的崇禎,中原堂口歷朝歷代的扛把子們都沒辦法徹底實現這個目標。
不是因為我們那迷人的老祖宗們沒有世界地圖,而是人口增長速度與土地兼併以及生產力落後等諸多方面的矛盾所致——歷朝歷代,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每個朝代最為強盛的時期都是開國那段時間,因為剛開國那段時間必然存在丁口數量減少的問題,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可借分配的土地資源充足,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擁有足夠養活一家人的生產資料。
或者換個說法: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時期,哪怕只是稍微吃到一點兒人口增長的紅利,都能算得上是盛世,任何一個朝代的這一時期都是文化、經濟、技術的大發展時期,也是向外開拓的最好時機,比如漢唐經略西域,大明經略奴爾干都司、收回安南、開拓舊港。
只不過,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路地主、勛貴、官員們最喜聞樂見的土地兼併,往往文化、技術、經濟以及向外開拓的進程還沒有發展到足以掩蓋土地兼併矛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開始下線下降甚至出現「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景象,再加上落後的生產力無法滿足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生產資料需求,盛世自然也就由此而終結,國力因此而下降,縱然有心向外開拓以解決問題,實力上卻已經不足以支撐。
漢唐之西域,大明之奴爾干都司、安南布政使司、舊港宣慰使司,基本上都屬於這種情況,都是前期國力強橫的時候打下來經營,後期國內不濟了也只能無奈棄守。
當然,這裡面還有其他亂七八糟一大堆的原因,比如說氣候因素,比如說朝堂鬥爭,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從家天下思想出現的那一刻起,歷朝歷代的皇帝和朝堂大佬們就無不想著「一個地球,一個中原」。
還是那句話,誰捨得放棄青史留名的機會?誰捨得放棄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歷史填空題的機會?誰捨得放棄族譜單開一頁的機會?
朱皇帝反正捨不得這樣兒的機會,像曾誠、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也同樣捨不得這樣兒的機會。
只不過,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就算想把握這樣兒的機會也把握不住,因為人口增長速度與土地兼併以及生產力落後等諸多方面的矛盾,而朱皇帝卻能把握住這樣兒的機會,因為土地兼併以及生產力落後等矛盾已經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得到解決。
比如說,大明的火槍、火炮、瓷器、絲綢等東西,基本上能夠工業化生產的都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生產,雖然產能和效率不算太高,但是用來出口撈錢卻是足夠的,而這些東西撈回來的錢又都用在了大明的工業化推進以及各種基建上面,等於是一個良性循環。
現在,這個良性循環被打破了——歐羅巴那邊一眾大大小小的國家組團開片,對火槍、火炮的消耗量急劇上升,大明南方兵器和北方工業都大賺特賺,但是受到全面開片的影響,類似茶葉、絲綢、瓷器之類的貿易則是直接一落千丈。
那麼問題來了:火槍、火炮這玩意兒的利潤確實比茶葉、絲綢和瓷器之類的利潤要高很多,關鍵是火槍、火炮這玩意兒都是大明北方工業和南方兵器生產,跟普通百姓沒什麼關係,而茶葉、絲綢和瓷器之類的玩意兒卻跟百姓息息相關。
老百姓種的茶葉,織的絲綢,燒制出來的瓷器,該賣給誰去?
大明本身不缺這些玩意兒!
如果真被逼到絕路上了,大明也不是不能完成內部自循環,自產自銷模式也能玩的轉,可是明明出口到歐羅巴能賺更多錢的,現在賺不了了,換誰能不鬧心?
朱皇帝曲起手指,一邊敲著桌子一邊望著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說道:「都說說看吧,如果歐羅巴那邊兒繼續亂下去,咱們大明要如何應對。」
曾誠和劉懷文等一眾朝堂上的大佬們也都陰沉著臉。
之前矮國鬧出亂子的時候,曾誠和劉鶴鳴還特別擔心朱皇帝會發兵攻打倭國,現在可好,倭國那邊還沒怎麼著呢,歐羅巴卻因為一賜樂業人的破事兒先亂了起來,很多早就已經定好的計劃也不得不隨之改變。
沉默了好半天后,曾誠才陰沉著臉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歐羅巴之地的亂象已經影響到大明,眼下也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直接通過小破鍋進行調停,讓歐羅巴諸多都消停下來,二是……」
說到這兒,曾誠乾脆將目光投向了劉鶴鳴,臉上的神色也漸漸變得陰狠:「二是,挑一個軟柿子,殺雞儆猴。」
當曾誠的話音落下之後,整個乾清宮裡突然變得落針可聞,就連一向主戰的劉鶴鳴都沒反應過來,連聲追問道:「什麼玩意兒?殺雞儆猴?」
這種話要是從自己這個五軍都督府扛把子的嘴裡說出來倒還正常,可是換成文官之首的曾誠曾閣老說出來,卻又顯得那麼不正常——瞧瞧曾誠曾閣老那臉色就能知道,這老匹夫嘴裡的殺雞儆猴絕對不是什麼打壓制裁,而是直接奔著軍事滅國去的。
就連朱皇帝都有些好奇,畢竟這老匹夫之前還想方設法的攔著自己打倭國,現在怎麼忽然又要挑歐羅巴的軟柿子捏了?
曾誠冷哼一聲道:「當然是殺雞儆猴——要是你跟五軍都督府那幾個粗胚正在打架,你能聽別人勸架?歐羅巴那邊現在也是這樣兒,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國家正打的火熱,光靠勸,只怕是勸不住了。」
劉鶴鳴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確實,要是自個兒跟五軍都督府的那幾個粗胚正在打架,除了朱皇帝之外,其他人還真就不一定能勸的住,可要是有人擱旁邊兒殺個人什麼的,自個兒多半就會先停下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這麼說吧,曾老匹夫提出來的辦法倒也算是個好辦法,就是有點兒費小國。
正當劉鶴鳴暗自琢磨之時,朱皇帝卻忽然開口說道:「哪兒要那麼麻煩?直接把歐羅巴徹底掃平算了。」
劉鶴鳴一愣,傻傻的望著朱皇帝問道:「陛下是說,將整個歐羅巴都徹底掃平?」
眼看著朱皇帝微微點頭,劉鶴鳴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於五軍都督府來說,想要徹底掃平歐羅巴倒是不難,無論是戰略、戰術還是具體到每一個士卒,五軍都督府都有足夠的信心能碾壓歐羅巴那些小趴菜。
關鍵是怎麼個掃法。
略微斟酌一番後,劉鶴鳴才慢慢說道:「要想徹底掃平歐羅巴諸國,倒也不是不行,不過要先徵召回這幾年退役的老卒,同時還需要秦國、晉國出兵滅掉傻賊鷹,然後再合圍歐羅巴諸國。」
「另外,大明在歐羅巴的諸多駐軍自保有餘,進攻不足,開戰之前還需要給他們補充一些兵力以及兵器、彈藥。」
「為穩妥起見,倭國那邊兒也要再徵召一些浪人武士,以為前驅。」
「最好能再拉上法蘭西和奧地利,反正法蘭西和奧地利在歐羅巴那邊兒也不受待見。」
只是劉鶴鳴越說,朱皇帝的臉色就越難看,等劉鶴鳴說到要拉上法蘭西和奧地利的時候,朱皇帝的臉色就已經難看的如同鍋底一般。
是,法蘭西和奧地利在歐羅巴確實挺不受待見的,畢竟法蘭西號稱是歐羅巴的小大明,奧地利實行的又是按需分配那一套,這哥倆玩的套路跟歐羅巴其他國家都格格不入,不受待見倒也正常,想拉攏他們兩家應該不難。
問題是你劉大都督是不是沒仔細聽題?
徹底掃平歐羅巴諸國——難道法蘭西和奧地利就不是歐羅巴的一份子了?
越想越氣,朱皇帝忍不住陰陽怪氣起來:「喲,平常看不起這個、瞧不上那個的劉大都督,現在居然還要拉上法蘭西和奧地利才有把握掃平整個歐羅巴?」
劉鶴鳴忍不住反駁道:「陛下說的是整個歐羅巴!那大大小小几十近百個國家雖然是一般散沙,可要是逼得他們聯合起來,卻也不難湊出百十萬大軍,想要徹底將之掃平雖然也能做到,可是這軍費……」
然後問題就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大明國庫撥付給五軍都督府的預算雖然多,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用在了軍械的更新換代上面,並沒有多少預算是用於打仗的,而且打仗是會死人的!
軍費,士卒傷亡的撫恤,這些亂七八糟的加到一起……
所以,要說掃掉整個歐羅巴,最大的障礙並不是歐羅巴的那些小趴菜們,而是戶部扛把子劉懷文。
沒看劉懷文的臉色已經黑的跟鍋底一般?
朱皇帝卻滿是嫌棄的瞥了劉鶴鳴一眼:「誰告訴你打仗就一定要讓咱們大明的將士們去打的?再說了,殺雞儆猴,哪兒有一鍋燉了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