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博弈(4)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博弈(4)

2024-07-11 10:51:09 作者: 仗劍至天涯

  「陛下,當前內務府的財政赤字,壓力實在太大了。」黃道周捧著一摞奏疏,情緒激動的對崇禎皇帝稟明。

  「就今年到期兌付的各類債券,缺口就達1400餘萬銀元,儘管涉及江南諸省平叛的前期所需,內務府勒緊褲腰帶解決了。

  可是今後數月間,各省所需的軍械、火器、火炮等,都需要支出大批錢糧,當初為均衡內帑財政赤字,各處軍工產業所存銀子都被拆借走了。

  現在這等境遇下,到處都需要銀子支撐,倘若此事不能儘快解決的話,就會出現嚴重的擠兌……」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聽黃道周所講的這些,覺得頭疼,當前攤子鋪設的太大,到處都需要用銀子。

  銀子。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銀子。

  對於幅員遼闊的大明而言,沒有充足的金銀儲備,就會導致各種事情扎堆出現,這也是崇禎皇帝最難辦的事情。

  儘管說大明這些年持續開海,從遼東、朝鮮、南洋、倭島等處搜刮不少金銀,可架不住要做的事情太多。

  大明當下正處在小農經濟體系,穩步向工業經濟體系傾斜的前期奠基,就算是搜刮再多的金銀,也架不住民間的部分群體,將流通的金銀窖藏一部分的事實,畢竟這也是比較現實的事情。

  積攢財富,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其實崇禎皇帝不止一次的想過,要發行一批紙幣,以緩解大明日益嚴峻的錢荒問題,可每次都壓制住這種想法。

  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鑑,儘管過去很久了,可依舊是深入人心的。

  想要從金本位的思維下,朝國家信譽擔保的思維傾斜,這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隨便說說就能解決的。

  這背後的發展規律,起到很重的作用。

  倘若崇禎皇帝敢不顧客觀事實,就貿然發行紙幣的話,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明信譽破產,甚至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

  真要是到那一步的話,過去好不容易積攢的元氣,將會在一夜之間飛灰湮滅,甚至動搖大明的統治根基。

  「再給朕堅持兩個月。」

  崇禎皇帝眼神冷厲,看向黃道周他們,「最多兩個月,朝鮮、南洋、倭島等地的金銀就能抵達京城。

  朕不管你們用怎樣的方式,都必須確保內帑財政赤字的安穩。

  現在所處這等境遇下,就算朕說再多的話,也給你們變不出銀子來,可局勢必須給朕安穩好。

  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朕,在盯著朝廷,只要局勢敢出現任何動盪,那不說江南平叛的進度怎樣,就說北方諸省都將引發一系列問題。」

  黃道周、錢肅樂、李長祥、張肯堂、沈廷揚、何騰蛟他們,一個個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對於當前所處境遇,他們心底比誰都要清楚。

  包括崇禎皇帝面臨的壓力,他們也很清楚。

  「陛下,這是內務府上下的聯合奏疏,請陛下暫停發放官俸三個月,當前國朝處在這等境遇下,臣等作為大明臣子,理應幫陛下分憂,幫社稷慮。」

  「陛下,這是內務府錢糧衙門的奏疏,請陛下恩准從諸行拆解部分銀子,以兌付臨期的各類債券。」

  「陛下,這是內務府商榷的奏疏,請陛下恩准以發展軍工產業為名,對外再增發一批建設債券,用於河南、山東等處軍工產業所需。」

  「陛下……」

  想到這裡的錢肅樂、李長祥、張肯堂、沈廷揚等一眾內務府大臣,紛紛掏出事先準備好的奏疏,向崇禎皇帝作揖稟明。

  儘管說現在的內務府,存在著嚴峻的財政赤字壓力,然過去內務府的信譽是極好的,這也使得想渡過眼前的危機,並非是沒有辦法的。

  只不過想統籌做好這些事情,必須要把握好時機才行,確保一些領域的局勢安穩,這樣才能完成錢進錢出。

  「內務府官俸停發一事,朕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看著眼前的眾人,崇禎皇帝態度明確道:「就算現在國朝遇到一些問題,可是朕不能做這等事情。

  內務府的官員就算再能省,也是需要吃飯的,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也是需要人情往來的。

  本身在內務府的壓力就很大了,一次性停掉數月的官俸,特別是對在京的內務府官員而言,這就是不公平的事情。

  至於別的事情,內務府有司儘快擬定一份詳細奏疏,呈遞到御前,確保好眼前的局勢穩定,是當前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臣等遵旨。」

  眾人當即作揖應道。

  當前內務府的體量非常龐大,僅僅是在京的職官規模,就達罕見的七千餘眾,這批官員在細化的各個衙署當差。

  如果算上內務府在各地的職官,那規模就更龐大了。

  這些都是崇禎皇帝留下的後手,等到江南平叛一事落下帷幕,等到維新變法初期階段落實下來,一場針對大明權力框架的整改,就會逐步的推動起來。

  內務府就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罷了。

  「皇爺,您吃些東西吧。」

  在黃道周他們離開後,王承恩面露憂色,上前勸說道:「您早膳和午膳都沒有吃,這樣下去對龍體不好啊……」

  「拿進來吧。」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神情有些疲憊,「王伴伴,給錦衣衛、諸廠下旨,叫他們暗中調查,看看這次到期實兌債券一事,背後是否摻雜著別的企圖,黃道周不會輕易這般失態,肯定是有人暗中推波助瀾,出現了一些擠兌情況。

  越是在這等態勢緊急下,就越是有人想趁亂攪局,既然他們敢這般做,那就休怪朕翻臉無情了。」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新舊之爭,不管是在任何時期都會出現,就算是大明的維新變法,真的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那就算在維新派之中,也必然會出現一批守舊勢力。

  改革,也是講究周期性的。

  能在前一個時期,充當急先鋒的群體,不一定能在下一個時期,就能繼續保持這等高昂勁頭。

  畢竟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下的,都是存在著人情往來的,一旦沾染到這些,就必然會滋生出利益輸送。

  崇禎皇帝已然想到這些。

  所以在他的構想中,就算是培養的維新派群體,那也是分層次的,一批維新派官員失去鬥志後,就會有新一批維新派官員頂上,而在此期間,誰要是觸犯大明律法,喪失掉最初的本心,那等待他們的下場就是被調查,被定性。

  一想到這些,崇禎皇帝就倍感壓力很大,改革是沒有回頭路的,既然選擇要做,就算是遇到再多的困難,也必須要堅定的走下去,否則先前取得的成果再多,那終究也是徒勞無功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