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 漢人才流向論(上)(作者:姚磊)

漢人才流向論(上)(作者:姚磊)

2024-07-10 04:06:18 作者: 莊不周

  (來源:軒轅春秋網)

  [摘要]:本文通過楚漢人才流向的個案分析,糾正了長期以來因為項羽的用人失誤而導致人才背楚亡漢的錯誤觀念。並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揭示歷代學者對楚漢人才流向原因分析研究之片面性,矛盾性。筆者通過對當時天下大勢對人才的影響以及劉邦項羽集團之前的總體探索,得出真正造成楚漢期間人才流向的根本問題所在,並對劉,項用人手段優劣之研究,比較,來分析領袖個人才幹對人才流向的影響。

  [關鍵詞]:背楚亡漢人才流向項羽劉邦用人手段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與手下大臣討究探討漢勝楚敗的原因,曾有段精彩的論述:「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吾擒也。」(1)此後人才問題上的得失遂成公認之楚漢成敗的關鍵。甚至有人以為:三國時期因為人才的分散而導致三國並立,楚漢時期因為人才的集中而導致楚滅漢興!

  是什麼原因導致楚漢時期人才都流向劉邦那邊呢?對於此問題,歷代研究者皆一致公認為項羽不識人才,剛愎自用,用人唯親;而劉邦善於用人,能夠納諫,用人唯能,一致於人才都紛紛背楚歸漢。早在漢朝太史公司馬遷也認為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2),亦是不善於用人的意思。揚雄更是認為:「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3)。韓信,陳平,英布本來都是項羽手下,卻都投到劉邦那裡去了,成為楚滅漢興之關鍵人物,更使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成為鐵論。對此結論,筆者認為都過於淺顯,未深入研究其前因後果,失之片面,未免牽強。我們根據歷史資料,從人才流向個案的分析來重新探討一下楚漢人才流向的癥結何在。

  一:楚漢人才流向的個案分析

  楚漢時期韓信,陳平,英布本來都是項羽的手下;張耳,張良也與項氏有莫大的關係,但是這些在楚漢戰爭的勝負起到很大決定性作用的人物紛紛背楚亡漢。由於幾人史料多有記載,借幾個個案的研究來分析其背楚亡漢的根源所在。

  1,漢初三傑韓信之背楚亡漢

  韓信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楚漢時期戰必勝,攻必取的大將之才,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項羽的痛失江山。項羽失韓信,亦成項羽不識人才,不會用人的典範。而筆者深入研究歷史發現以韓信的事例來說明項羽不會用人亦不符合當時情況,完全是"成者王侯敗者寇"傳統觀念作崇。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韓信早先在秦二世二年初投靠項梁(4),但是在項梁那裡以及到項梁死(秦二世二年末)近一年的時間都是普通士兵(另有一說是為食客)(5)。韓信是在項梁死後,項羽接手項梁兵權歸屬於項羽。項羽把韓信提拔為郎中(6),關於這一點後世受張晏集解的影響(7),以致認為韓信做的是個小官,不過看大門放哨級別的。韓信也自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

  這裡有必要對當時的官職簡要的敘述一下,韓信的官郎中與位執戟是並列的,不是一會事。郎中是官職,執戟是爵位。郎中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先秦郎中的職任大致有三項:

  「1,近侍左右,參與謀議。2,執兵宿衛。3,捧命出使。

  由於郎中常在君主左右,處親要之位,不僅可以參與制定政策,影響君主所作出的各項重要政治決定,有時甚至可以形成一種重要的政治勢力。另外,如秦國的公孫衍,李斯,繆毒均由此進身封侯拜相,成為當時政治上舉足輕重的人物」(8)。

  另外在楚漢時期郎中亦是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劉邦的親信樊噲,灌嬰都曾經為郎中(9),後為獨當一面的大將。而執戟是楚國的爵位,比如還有執帛(曹參自五大夫封執帛,號建成君);執珪(夏侯嬰賜執珪)。史記曾記載韓信「數以策干項羽」(10),韓信由一個普通的士兵到了可以參與決策的核心層當中,由此可知說項羽沒有重用韓信是不合理的。後世在這裡都有個奇怪的邏輯,認為非要一下子讓韓信做獨當一面的大將軍才算重用!或則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的傳奇讓後人無限景仰,夢想有一天得明主賞識一步登天。可現實畢竟是現實,歷代將軍不論是名將還是一般將領都是從基層做起,紙上談兵的教訓也足以讓後世引以為戒。

  韓信在投奔劉邦那裡時,並未受到重視,曾為連敖(一般的客卿),後來犯法要被斬的時候,恰好主刑者是劉邦親信夏侯嬰,夏侯嬰放了他,並推薦給劉邦,但是劉邦對韓信並未重視,僅僅給了管糧食的閒差(治粟都尉)。韓信得不到重用,又打算逃跑。這個時候韓信的機遇來了,漢朝宰相蕭何曾經和韓信交談,知道其才,追回韓信,並親自推薦給漢王劉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做大將軍頗有傳奇色彩,但是對比在項羽處的遭遇,項羽不會用人,劉邦善於用人的結論並不能成立。首先,項羽把韓信從一個小兵提拔到重臣,親信,可見其識才眼光,而韓信逃跑只能說明韓信的心太高,而不能說項羽不懂用人。有人或以為韓信是因為項羽不用其策而逃亡,這裡就有個問題,君主並非所有臣子的計策都要採納,項羽如果真的一點都不用韓信,為何破例提拔韓信為親信?比較項梁,劉邦,被後世一致稱為知人善用的項梁,劉邦,對韓信卻都是忽略不用。劉邦最後封韓信為大將軍也是給蕭何面子而不是發現韓信有什麼才能,而且蕭何推薦韓信做大將軍亦有疑點:雖然大將軍位高,但是卻是個空職。韓信在劉邦陣營中沒有任何勢力,基礎,可以說上有劉邦,下有將軍各有自己的軍隊,指揮全軍有劉邦,各個軍團的指揮則有曹參,樊噲等將軍,韓信實際上連一個人都指揮不動。劉邦開始建議給韓信封將軍,雖然位置低於大將軍,但是可以指揮軍隊,慢慢積累戰功往上提升。所以蕭何的建議實際給韓信的職務不過是和項羽郎中實權相當的參謀(當然名義上高了很多)!考證韓信後來事跡,發現韓信在後來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作為,直到漢二年四月劉邦彭城之敗才得以收散兵抵擋楚軍立下戰功,終於得以指揮軍隊,成為一代名將。

  2,漢初鬼才陳平之背楚亡漢

  陳平的名氣要遠小於漢初三傑,但亦是漢朝舉足輕重的人物,劉邦視之心腹,常留在身邊,幾次出謀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和謀聖張良並列為漢初兩大謀略家。陳平早先仕項羽,而後逃歸於劉邦,我們下面探討一下陳平背楚亡漢的緣故。

  早年,陳勝起義後,陳平投奔魏王咎,為太僕,或則因為陳平長相太美,少時又品行不端,所以不少人向魏王進言讒之,陳平離開了魏王咎(11),投奔他處。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項羽帶兵救趙,這時陳平隨了項羽,項羽賜陳平平爵卿。後派陳平帶領原來魏王咎留在楚國的士兵去討伐背叛項羽的殷王,陳平說服殷王投降而還。項羽因此派將軍項悍拜平為都尉,賜金二十溢。誰知劉邦這個時候打了過來,殷王又反過來投靠了劉邦。項王怒,欲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怕被殺,托使者帶其金子與印還與項羽改投奔劉邦去了。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陳平背楚亡漢非不受重用,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派陳平請劉邦(12),這個時候陳平就已經為都尉(註解1),並且居於項羽左右,可見被項羽視為心腹。後來又被派去獨當一面,亦可見很受項羽重視。都尉在楚漢時期是主管軍事的重要職務(註解2),後來陳平投奔劉邦處,劉邦對陳平很重視,給陳平復以原職務,遭到諸多將領的妒忌(13)。由此可見都尉官職的重要程度。而張傳璽說「陳平在楚營,只任都尉。他們投向劉邦,都得到重用」(14)亦僅僅是為了證明項羽不會用人,劉邦會用人不顧實際情況而言之。

  二,陳平背楚亡漢的原因。不少人認為項羽為小事而遷怒於陳平。實則不然,聯繫當時的背景,陳平定殷地正是劉邦已定三秦欲東之時,而項羽此時正要北上齊地平定田榮。項羽派陳平為將帶領原來魏王咎的士卒進攻殷王,表面上是因為殷王背叛項羽,實則是為防劉邦,否則當時趙齊以及劉邦都叛亂,偏偏去平定無足輕重的殷王?詳細研究當時戰略以及殷都地理範圍,發現項羽派陳平定殷地,則是為抵制劉邦東進建立一個致命的據點。殷地控制範圍在今天山西,河南以及河北交界處,處於魏王豹,河南王,常山王以及項羽西楚東郡之交界,對於劉邦的東進道路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位置。如果成功在此打下一片楚國勢力,不論是眼前阻攔劉邦東進還是長遠楚漢爭霸都是對劉邦勢力重大的制衡。項羽派陳平去完成這個任務亦是因為陳平原本是魏王舊臣,正好統率魏王的舊勢力;殷地本來屬於魏國,派魏人亦可起到利用當地勢力以及熟悉地形便於作戰的好處。項羽的謀劃顯然不僅於此:由陳平統率的舊魏勢力雖然有各種優勢可用,但是太勢力單薄,所以又派項悍帶領一隻軍隊做策應,可以防止魏人對自己不忠心。項羽此時正在齊國平定田榮,顯然項悍是早安排好的。陳平定殷地顯然沒有領略項羽的戰略意圖或是耍小聰明爭功勞,並未對殷地進行武力平定,僅說服殷王投降趕在項悍來之前就報其功而還。項羽在齊地對這邊情況並不了解,以為陳平獨立就把殷地平定,改命項悍拜陳平為都尉,賜金二十溢作為獎賞。好景不長,殷王本來就是隨風倒,此時劉邦東進,立刻又跟隨了劉邦。項羽聽到殷地投靠劉邦,知道是下屬虛報功勞以致於破壞了自己全盤戰略大計,追究責任是必然的。陳平怕被追究過失受誅殺而背楚亡漢。

  後人在此總是把陳平投奔劉邦解釋自己背楚的言辭:「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15)當成項羽用人唯親,以致失陳平的緣故。顯然這個說辭不過是陳平為掩蓋自己不忠的辯詞並不體現真實情況。至少項羽並沒有虧待陳平,亦沒有不信任。反而陳平早先隨魏王咎,遭人進言讒之;後來在劉邦處,亦遭人進讒言,以致連劉邦都不禁懷疑陳平,經過魏無知以及陳平辯解才打消疑慮。陳平未功而身居高位本來就容易遭人妒忌,且作風不良,身受讒言也是屬於正常。在項羽帳下,有沒有遭人進讒言呢?史料沒有給我們答案。但是有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是:項羽從沒有懷疑過陳平,並且大膽任用。至於背楚則是因為陳平自己的失誤造成的。

  3,英布,張耳,張良之背楚亡漢

  英布,張耳,張良均是漢朝開國大功臣(註解3),為滅楚興漢起到關鍵作用。其中英布本來是項羽屬下;張耳是項羽盟友;張良曾經與項氏有親密關係。這三人背楚歸漢亦是老生常談之項羽不懂團結人才的證據。

  英布是項羽手下第一大將,為項羽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分封天下後,封其為九江王,鎮守西楚之南方重地。英布可以說是項羽手下唯一得到封王者。本來英布為項羽攻城略地,項羽亦厚予英布,兩人關係本來應該相濡以沫,但是人心不足,自持功績的英布「欲厚自託」(隨何語16),項羽北上平定田榮,請英布出兵,英布稱病不往,派數千人應付了事;劉邦東進伐楚,英布坐山關虎鬥,不思解救。這種明顯自厚的態度連敵方都看的清清楚楚(17),劉邦趁機派使者遊說英布背楚以使項羽後院起火。在隨何遊說下,英布終於起兵反楚,戰敗後逃歸劉邦。

  很多人都認為項羽對英布處理不當才致使英布背楚,這個論點有欠不公。英布對項羽有不臣之心時,項羽並沒有因此責之,反而因其才幹欲親用之(18)。英布在隨何的分析下:覺得與漢聯盟更划算,遂暗中與漢聯盟密謀反楚,後事情敗露,只好殺項羽使者起兵反楚。可以說英布的反楚從頭到尾都是英布個人權欲膨脹的結果,而英布後來又反漢亦為明證.

  張耳當年受秦軍圍攻,得項羽解救,後又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可謂名副其實的身受項羽大恩。張耳遭陳餘偷襲兵敗後投奔劉邦,為劉邦定趙立下大功。張耳兵敗為何不投靠楚而投靠漢呢?本來張良因為楚的強大欲投靠楚,謀士甘公從星相上分析漢必然最後勝利(19),張耳遂殺項羽使者項嬰(20)作為獻禮改投劉邦。

  張良為楚漢間最富盛名的戰略家以及謀略家,後人多怪項羽未能拉攏張良為其所用。從史料上看,張良早在起義之初巧遇劉邦,就跟隨劉邦為其謀定天下(21)。此等穩固的關係必然不是能輕易為人拉攏的,學者汪夢川也認為:「顯然是因為項羽身邊已有一個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卻穩固得多。如果在項羽麾下,張良恐怕難有出頭之日。相比之下,輔佐劉邦(做『帝王師』)就風光得多」(22)。後來張良跟隨韓王時三心二意,但是卻一心為劉邦著想亦為明證(註解4)。

  由上面五人的事跡亦不能證明項羽不會用人,不過是客觀情況導致五人歸漢而已。由上面的個案分析我們得知楚漢人才流向並非前人所認為是由於領袖的用人問題而造成的,但是客觀事實卻是大量人才從楚歸漢,究竟是什麼緣故而導致人才背楚投漢呢?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二:劉,項主觀原因之探討的片面性

  歷代對於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從項羽,劉邦個人主觀上來探討的,比如學者趙文潤在其文中總結到:「劉善於用人,能夠納諫,項用人唯親,自恃拒諫」(23)。學者邱永明亦分析:「劉項用人的差別在於:在用人原則上,劉唯才是舉,項苛禮唯親;在用人態度上,劉自明聽人,項剛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劉寬容誠信,項多疑嫉才。」(24)。更有學者王銘分析項劉抱有不同的人才觀,以至「1:劉邦能虛己聽人,項羽則剛愎自用;...2:劉邦放手用人,項羽信讒多疑;...3:劉邦賞不移時,項羽忘功尋過」。總體分析下來學者王銘認為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25)。

  總結歷代研究者關於項劉用人態度及方法可以歸結於五點:一,項羽剛愎自用,自恃拒諫,劉邦虛己聽人,能夠納諫;二,項羽信讒多疑,劉邦放手用人;三,項羽忘功尋過,劉邦賞不移時;四,項羽用人唯親,劉邦用人唯賢;五,項羽取人以名以尊,劉邦取人以實以賢。

  事實上這些觀點雖然看似有理有據,實則失之片面,可以說在材料的採用上沒有對其作總體對比和分析僅拿對自己有利的材料說分析。對以上五點,我們有必要探討一番。

  1,項羽的剛愎自用,自恃拒諫之辯

  歷代研究者大都舉出項羽鴻門宴不聽范增殺劉邦的建議,以致造成大錯以及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的事例來證明。對於這些有商討的地方,據史記記載范增給項羽出計有三次,項羽採用兩次,惟獨鴻門宴殺劉邦未採納,而項羽對殺劉邦和范增存在極大的分歧,不採用也算不上剛愎自用,自恃拒諫。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亦非是因為進言,而是那位儒生在項羽不採用其進言後大肆污衊楚人才被殺的。不都關中亦是項羽的戰略考慮,不能當成剛愎自用,自恃拒諫的事例。

  學者蔡偉再此也認為「項羽並不是冥頑不化不聽勸告的人。其實,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哪怕是黃口小兒的話,項羽也肯聽。例如,當項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黃,大怒,欲活埋城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這時候只有十三歲的外黃令的小兒子勸說項羽道:『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羽聽從了他的話,赦免了當坑者。結果『東至睢陽,聞之皆下項王』。相比之下,沛公也並不比項羽更能聽從謀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陽進入秦宮後,對宮室里數以千計的帷帳狗馬重寶婦女貪戀不已,想要住在裡面,樊噲諫沛公出宮,沛公不聽,若不是張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說,沛公就會授項羽以口實,就不可能有鴻門宴的有驚無險的好運了。同時,劉邦也經常聽信小人之言,除了鴻門宴中提到的『鯫生說我曰:『拒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還提到他聽信酈食其的餿主意,準備『復六國後世』,只是在張良說出八不可的理由後,他才如夢方醒,『啜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可是為什麼沒有論者批評劉邦不善納諫呢?是不是劉邦是勝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26)。

  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項羽聽項伯之言不殺劉邦之父;劉邦白登之圍前不聽婁敬忠言以致吃大虧。比較而言,項羽劉邦在納諫方面的態度是一致的,均是對自己有利的則虛心納諫;不利的則不聽。而知錯就改方面兩人亦在伯仲之間。歷代研究者糾於勝者王,敗者寇的觀念,有意忽略項羽虛心納諫和劉邦不聽忠言的一面,以致得出片面的結論。

  2,項羽的信讒多疑之辯

  項羽的信讒多疑大多歸於中陳平反間計而失范增以及不信鍾離眜。關於這點筆者曾作《千古陰謀——話陳平之反間計兼談項羽之「有一增而不能用」》認為項羽失范增不是因為信讒多疑,而是項羽范增之前的權利摩擦。至於聽到謠言懷疑鍾離眜亦屬正常,從史記上看「項羽既疑之,使使至漢」(27)也不過是做了些試探工作,鍾離眜也未曾有損害。對比劉邦,可以看到劉邦不僅對新來乍到的韓信,陳平抱有懷疑,就算是自己的親信忠心耿耿的蕭何,樊噲亦是有所懷疑。

  3,項羽的忘功尋過之辯

  忘功尋過的意思就是有功不賞,有過必糾。關於有功不賞曾經在項羽帳下的韓信,陳平都有論述,韓信的漢中論謂劉邦「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092;敝,忍不能予......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28)。陳平亦言:「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29)。劉邦定天下後,曾經探討楚敗漢興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0)漢之策士酈生遊說田廣:「......(項王)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092;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31)

  項羽小氣,不肯封賞有功之人而導致人才紛紛外流幾成了定論,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按功行賞,一口氣封了18個王以及兩個侯。而對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為一方之王,如論封賞之大,楚漢期間無過其人。而史記有幾個例子亦證明項羽求才若渴,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31)漢定天下後,封侯最高的戶數劉澤亦不過萬二千戶(註解5),項羽對一個敵方御史則開出上將軍,三萬戶無疑是高價了。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32)亦可見項羽求才若渴,為得王陵不惜拿其母親作人質。另龍且救齊時,「人或說龍且曰『不如深壁......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33)從這段記載可見項羽亦重戰功,可謂有功則賞之,無功則不賞。大約這就是陳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樣劉邦亦重軍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軍功封賞,據《史記·高祖侯者年表》,劉邦在六年間共封143位功臣侯,並與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如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34)。可見在主觀上項羽和劉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則賞的政策。

  關於有過必糾,學者王銘認為:「(項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過大罰......」(35)並舉了英布的例子。學者周騁亦認為項羽苛察:「殷王司馬卬叛楚,項羽派陳平等擊降之。不久,司馬卬降漢,項羽就要追究上述軍事行動的參與者,導致陳平歸漢。相形之下,劉邦的部屬中有許多人曾反對過他或投降過項羽,均未受追究。」(36)。英布的事情上面以論並不能作為項羽苛察的例子。陳平事例上面也分析過,不僅僅是單純的未完成任務。從史記上看,項羽手下如龍且,周蘭,項佗,司馬欣,呂青等人或則亦有敗績,或則反對過項羽或則投降過敵方,也均未受追究。說項羽苛察,尋過亦證據不足。

  楚漢時期,項羽因為不能給人足夠的封賞導致人才的外流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亦涉及到整個楚漢的大環境以及利益集團。下面將會具體分析到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此不在多言。由上所論,亦可證明人才的流向非是項羽主觀不肯給足夠的封賞。

  4,項羽的用人唯親之辯

  項羽的用人唯親亦是歷代研究者公認的楚漢時期人才流向的主因。陳平對劉邦說自己背楚亡漢的原因:「......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37),這段話要具體分析,陳平投靠劉邦,遭到絳侯、灌嬰等咸讒,引起劉邦懷疑。自然不能解釋背楚亡漢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錯,所以才推給項羽這個責任,事實上陳平亦非諸項或項羽妻之昆弟,卻得到項羽信任重用。酈生說田廣亦是游士一面之辭,當不得真。

  當然項羽軍中有大量諸項身居要職是事實,但是用人唯親卻談不上。項羽本就靠家族起兵,又是接管叔叔項梁的大攤子,軍中多諸項以及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家族勢力是必然的,但是沒有證據顯示是項羽主觀原因。對比劉邦,學者周騁認為劉邦有「任人唯親傾向」,不過周騁先生卻又認為「只不過劉邦的任人唯親並未影響到劉漢陣營的對敵鬥爭。在戰場上,基本上還是做到了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而是用賞以厚爵的方式來落實這種偏愛......因此,劉邦的任人唯親,還沒有如項羽般到了感情用事的地步......」(38)。周騁先生對劉邦的任人唯親傾向認識深刻,但是顯然對項羽有片面之言。劉邦的情況和項羽不同,早年劉邦靠豐沛故人集團起家,亦是用人「唯故」。張良亦言「(劉邦)所封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39),據學者夏增民統計「初置18侯中,劉邦起事的基地——豐沛碭地區的人員占了11個,而餘下的幾乎全部與這三角地帶鄰近。《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侯年表》中載147侯,籍貫在豐沛碭三地的51人,占了1/3強。」(40)事實上51人並未統計因外戚而封侯者。周騁先生言劉邦「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也非實情,如「代王劉仲棄國亡,自歸雒陽,廢以為合陽侯」(41),可見用能力不足者委以重任劉邦亦有之。再如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都是把親愛委以重任的例子,其中盧綰後來背叛,劉賈,劉交平英布叛亂時明顯能力不足。學者劉敏經過深入研究,得出劉邦不僅功封,並且封親的結論「代秦而興的漢,雖承秦制,但有變通,不僅功封,而且親封,從漢初「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卷一四,《諸侯王表》第二),此後歷代皇帝封皇子為王,封王子為侯,體現的均是親親而封的原則,這不是秦制,而是承繼周制。」(42)。

  由此分析,項羽劉邦都有任人唯親的傾向,但是都非主觀,而有其必要性。用項羽任人唯親來解釋楚漢時期的人才流向亦是不通。

  5,項羽取人以親以尊之辯

  學者王銘在其文中對項羽種種用人失誤作了個探討,認為項羽和劉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觀,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並得出「判別人才的標準和人才觀的正確與否,是劉,項用人得失的根源。」其根據就是項羽出身貴族,劉邦出身貧寒,像韓信,陳平這樣不得項羽所用的都是出身貧寒。

  上面曾經分析到韓信,陳平在項羽那裡並非不得重用,相反不論是出身貧寒的劉邦早期與項羽共事,就是英布等手下亦是出身貧賤,亦未見其不用或不屑。史記記載項羽「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又有「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43),可見項羽不屑貧賤,取人以親以尊並不能成立。

  另有學者(如邱永明)認為項羽好苛禮,不能得有才卻貪利無恥者歸附。證據就是漢三年,項羽急攻劉邦於滎陽城,劉邦問策於陳平,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考察陳平這番說辭,更多的是把項羽恭敬愛人能得廉節好禮者視為優勢而無貶抑的意思。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卻是有其客觀原因,非是主觀。所以項羽好苛禮而導致人才外流也沒有證據。

  總上所論,歷代研究者把楚漢人才流向的根源視為項羽,劉邦的主觀用人態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矛盾性,簡單性,無助於歷史真相的研究與探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