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九章 安慶公主的復仇
2024-07-08 21:13:13
作者: 西關鈦金
朱元璋看到紅薯被送了上來,嘴角也是露出了笑意,直接拿起一個道:「紅薯呀紅薯,咱是一天不吃就想念異常呀,大明要是沒有這紅薯,去年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大約三年前,朱榔的紅薯已經被推廣開了,朱元璋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廣,在皇帝和朝廷的大力推開下,紅薯也是得到了豐收,去年的時候,大明遭遇到了很大的天災,是紅薯出現力王狂瀾。
也因為這樣,朱元璋最愛的食物也從豆腐變成了紅薯。
紅薯的出現是真的很大的,歷史上的紅薯,應該是嘉靖四十三年,20歲的陳振龍就棄儒經商,從福州台江乘船偷渡至呂宋(今菲律賓)經商,經常往返呂宋與福州之間。
那時沒有合法的「行貨」可賣,只能悄悄地做些「水貨」生意。
原本下南洋淘金的陳振龍,卻在菲律賓被一種神奇的植物——紅薯所吸引。
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所撰《金薯傳習錄》中寫到,當「目睹彼地土產,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詢之夷人,咸稱之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乃伊國之寶,民生所賴」。
陳振龍立刻意識到這種經濟作物,如果引入到國內,將是一本萬利的大商機,他著手準備把紅薯帶回大明了。
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直到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陳振龍已經50歲了,仍然在為引種紅薯的事犯愁。
像菲律賓這樣的海濱小國,紅薯這種生熟都可以吃的天然食物是國寶一樣的東西,絕不外傳也禁止出口的。陳振龍想盡各種辦法,試圖偷一兩個紅薯回國,都沒能成功。
據說,第一次把紅薯藏在藤箱底層,過海關時被查了出來,沒收加批評教育。
第二次把紅薯的藤條編入一隻藤籃,試圖拎著籃子矇混過關,也被查了出來,這一次除了罰款還差一點坐牢。
郭沫若先生所謂「挾入藤籃試秘航,歸來閩海勤耕織」之句,即是描述陳振龍的這次歷險。終於在1593年5月,陳振龍將紅薯藤編入船上的一根繩子中,吊在船舷下,經七晝夜一路漂回福州。
1593年,陳振龍一路艱險帶著薯種與夢想歸來的這一年,福建全省正遭到了一次「旱魃為虐,野草無青」的大旱災,福建巡撫金學曾為此大傷腦筋。
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獻上《獻薯藤種法稟帖》,匯報其父帶回薯藤的經過,「敬陳種樹薯利益,並呈法則以濟民切」。金學曾稱讚陳振龍涉險帶種而歸,事屬義舉,批示:「既為民食計,速即覓地試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將薯呈驗。」
陳振龍父子就在福州的房屋後門紗帽池邊隙地試栽,過了四個月,啟土開掘,番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食同充飢,且生熟煨者均隨其便」。
就這樣,菲律賓的國寶——紅薯,在中國落地生根,在當時的福州很快成了充飢的代糧之物。當時,明政府將這種引自「番邦」的植物,定名為「番薯」;又因為福建巡撫金學曾所倡議推廣,為紀念金氏首倡力行之功,當地人又稱之為「金薯」。
據《金薯傳習錄》記載,兒時的鄉村記憶也告訴我們:紅薯的粗生賤養,即使「地屬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說丘陵地、紅土帶了;它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乾旱」;它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在登陸福州之後,它迅即成為晚明時代那個人口龐巨、機制古老的大帝國的代糧之物,養活了掙扎在天災人禍中的無數子民。
紅薯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這麼說吧...我國的人口,在西漢末年便已接近六千萬,到明代極盛時仍只有六千萬有零,可是自從擁有了紅薯之後,到了清朝,乾隆六年,便達一萬萬四千餘萬,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萬萬以上。
這樣的人口激增,雖然與版圖的擴大、田地的開闢,及賦稅的改變都有關係,但是與明朝晚年輸入原產於美洲的番薯,恐關係更大。由這一角度來看,考證番薯在我國出現的歷史,是有它的重要意義的。」
簡而言之,沒有紅薯的賤養代糧之功,中國就絕成不了億民之眾的泱泱大國。
這就是紅薯的功勞,而現在紅薯已經提前出現,那麼這預示著什麼...預示著大明帝國的崛起。
一口乾掉一半的紅薯,朱元璋一邊吃著紅薯一邊道:「榔兒...按照你的要求,咱已經下旨,頒布了生小孩獎勵政策,只要你多生一名孩子那你就等得到五兩銀子,跟著每一年都會一兩銀子的養育錢,一直到孩子十四歲。
這樣一個孩子,咱們就要給十九兩銀子。」
「嗯...。」朱榔笑著點頭:「太好了,父皇,這樣有了保證,那麼生孩子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那樣我大明的百姓也會越來越多。」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大家再次開始有說有笑,朱標則是看著朱榔問道:「榔弟...你答應我的四輪馬車什麼時候能送到了,現在我們大明的水泥路已經基本上都通到了各大府城,以後要是有四輪馬車,那就更加的快速了,可是你這四輪馬車也是太慢了。」
「我知道,我知道,已經在加班加點了,不過,還有一些小細節沒有完,等這個小細節完成之後,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那個時候,你想要多少都可以。」
「我要那麼多做什麼,我就要我的那一輛,你要快點。」朱標嘿嘿的道。
朱榔笑著點頭,與此同時,又有兩人從外面走了過來,正是安慶公主和他的駙馬張超,朱標看到對方之後,立即對朱榔道:「那位就是張超。」
朱榔抬眼看去,一位儒雅的男子帶著淡淡的微笑陪在安慶公主的身邊,兩人一起緩緩的走了進來。
「安慶拜見父皇,母后。」安慶一個躬身。
這邊張超則是直接跪了下來喊道:「張超叩見陛下和皇后...!」
「呵呵...!起來,起來!」朱元璋笑著讓安慶和張超起來,跟著朱元璋對張超一指朱榔道:「張超呀,你認識他嗎?」
張超立即一個軍禮喊道:「見過大將軍。」
朱榔看著張超微微點頭:「張超,不用這麼拘禮,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坐吧...!」
朱榔笑著讓張超坐下,安慶和張超也是坐了下來跟著朱榔就問了一些關於張超以前的事情,張超都一一的回答,等聊了一會天之後,就開始了用膳。
期間安慶表現的是一點異樣都沒有,而朱元璋很喜歡這位張超,夸這位張超有情有義,和安慶是良配,後來朱榔從朱標那裡得知,這位張超也是很不容易的。
張超山東盱眙人,原是一位普通農民,6年後,由於旱蝗迭至,顆粒無收,不得已而去求助於從盱眙遷往濠州(今安徽鳳陽)的叔父一家,不料濠州天災比盱眙還重,其叔父,叔母和三位堂兄均在饑寒交迫中染病身亡。
小弟弟張豪後來又離鄉出走,一去杳然無音。
張超的奶奶聞訊悲痛欲絕,終因勞苦憂傷過度而去世。
臨終前,囑託張超兩件事:一是照顧好自己,二是找到小弟弟的下落。
從此,張超開始帶著自己奶奶的臨終交代,離鄉背井去討飯,同時多方打聽張豪的下落。
一路上,兵荒馬亂,難民成群,他見哀鴻遍野,不禁又聯想起去世的親人。為使人世間儘量減少一些悲劇,他儘管自己多次饑寒難忍,而一旦討得食物、衣物,也總是分給一些更可憐的人。
有時候,他們路過農民的莊稼地,見稀稀拉拉的玉米稈上有些可吃的,還總是勸自己再忍耐一下,而不做損害老百姓的事。
兩年後,張超經過千難萬險,找到了一名張豪的好友。
一打聽,才知道張豪果然沒有死,就在應天,正在他欣喜萬分,遂向2應天奔赴。臨行前,那位張豪的好友還送給他一些散金碎銀做盤纏。
行至中途他們又遇到了一些貧病交加、瀕臨死亡的人。
張超又多次解囊相助,以至於未到應天而囊中空空,不得不再次依賴乞討。
不久,張超找到了張豪。雙方見面,悲喜交集,自有一番說不盡的話。
這個人是一個有大毅力的人,而且能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恪守自己的本分,這樣的品質是真的很難得,有的人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伸手,跟著將自己的伸手都怪在自己貧困和無可奈何上。
當然了,就像是一則新聞,一位小女孩外賣被偷了,跟著她就偷了別人的外賣,小區保安找到後,看到她過得很差就沒有抓捕,只是口頭教育了一下。
跟著小區還給她捐款了,這個小女孩對和錯,咱們不去討論,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小女孩只是普通人,她沒有張超的品質。
這次好的是,小女孩被發現了,然後被愛心給包圍了,如果一次兩次,小女孩都沒有被發現,那麼她就會成為慣偷,有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克制住自己,這是很難得的品質。
小女孩無疑是幸運的,她有偷竊的行為,但是行為只是初犯,作為一個從小被父母親拋棄,然後是衣食無著的小女孩來說,她就像一棵小樹苗一樣,它生長過程中出現了情況,需要去矯正、幫助,而不是把樹給砍了。
女孩兒也通過這件事獲得了重新讀書的機會,之後她只要能夠成為一個正直的,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自力更生的人。
這無疑是幸運的,只不過我想說的人,張超的品質更加的純潔一點,如果他沒有錢,丟了外賣,他也絕對不會去偷,這就是高於一般人的有優秀品質。
也難怪朱元璋對張超是如此的喜歡,朱榔聽完了之後,也是對張超十分的欣賞,這樣的品質是真的太好了。
............................
明朝公主婚禮是十分浩大的,首先是公主府邸,明代公主府的規制為廳堂九間十一架,正門五間七架。所謂的幾間幾架指的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
梁與梁之間叫「間」,桁與桁之間叫「架」。九間指廳堂可以有十根柱子,十一架指樑上可以有十一根檁條。至於為何是九間或者五間,是因為九五之數為皇帝專用,只有皇室成員的房屋才可以修建九五開間。
不過相比親王府,公主府的規制還是要差一些。比如王府正門是用「紅漆金塗銅釘」,公主府就只能用「綠油銅環」。
安慶的第一次婚禮首先是早具禮服先至奉先殿辭別祖先(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乃明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然後至乾清宮行禮。
由於是家人禮,因此朱元璋穿常服,馬皇后穿燕居服。臨安公主先到父皇前行四拜禮,然後飲酒,聆聽訓誡之後再行四拜禮。至馬皇后前禮儀相同。
申時(15時正至17時正),內官二員引駙馬由午門西角門入,至右紅門。此時公主醮戒結束,拜別諸皇妃、長兄太子朱標、長嫂太子妃常氏及秦王、晉王、燕王等親王、王妃後,由命婦送至宮門。引禮引公主由宮門東門出,過宮門西,上小輦至右門內,公主降輦。此時早已等候多時的駙馬揭簾,公主升轎。
駙馬先行由午門西角門出,至上馬處上馬先至府,候公主至揭簾。皇太子及諸親王送公主至太師府。駙馬揭簾,公主降轎,同謁祠堂。
只是這一次安慶公主就並沒有這樣的排場了,就和普通的百姓家女子出嫁一樣,沒有拜別父母,沒有長兄長嫂的送福,只有自己默默的先到張超的住處,跟著就像猴子一樣被一群百姓圍觀。
跟著張超再離開自己的家,跟著自己一起回公主府,不過,安慶不在乎,一點都不在乎,因為安慶公主有自己的目的,她的目的就是殺了朱榔。
當天晚上,朱榔,朱標還是應邀來到了安慶公主的公主府喝一杯喜酒,因為朱榔還是挺欣賞張超的,希望能給張超撐一撐場子,只是朱榔沒有想到的是,今天差一點就成為了他離開這裡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