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轉去北平

2024-07-08 09:52:46 作者: 滿城金甲

  有朱大福陪同,朱濟熺也多了不少底氣。

  若是不然,只憑朱濟熺一人處理王府上上下下的瑣碎之事,多少也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剛一到晉王府,朱大福先行拜謁了朱棡。

  上了香,磕了頭,侄子該做的一樣沒落下。

  之後,朱大福便隨同朱濟熺面見了王府的屬官。

  這些人直接對朱濟熺負責,對下傳達朱濟熺的命令,對上則把瑣碎之事分門別類的歸納出來呈秉朱濟熺閱覽。

  王府的這些屬官在朱棡還在世的時候,或許有推朱棡襲皇位,自己賺個從龍之功心思的想法。

  可當下朱棡薨逝,朱濟熺無論是長幼,還是賢良中那都不是罪出色。

  既沒什麼希望了,他們又何必白折騰。

  沒有什麼好爭的了,對朱大福這個希望很大的未來皇帝,自也多了幾分客氣,也多了不少尊敬。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在朱濟熺嚴明朱大福此來的目的後,幾個屬官倒也沒避諱朱大福,痛痛快快把朱棡喪事後續的安排介紹了一遍。

  朱大福提請幫著朱濟熺處理朱棡的喪事,固有自己的私心,卻也絕無關刺探晉王府詳細事務的。

  朱棡常行不法人盡皆知,王府上不了台面的事務絕不會少,朱大福又何必自找沒趣。

  更何況,不管是以他當下身份,還是他才認祖歸宗的處境來看,都特別不適合處理這些事情。

  既沒辦法處理,那就當不知道算了。

  朱大福不提及這些事情,晉王府的那些屬官自也不會把這些事情主動暴露於朱大福面前。

  「王爺陵寢尚未修建完畢,在王爺薨逝之後已在遣派工匠加緊修建了,主要位置還需三十天才可完成,之後修繕補充還需三年之久。」

  死後繼續享榮華富貴,不僅是這些權貴所希望的,很多尋常百姓也都希望死後的生活質量能得到保障。

  各種紙紮的東西盡最大可能的燒。

  在朱棡的喪事上,朱大福也只能建議節儉,該有的流程並沒辦法改變。

  他若極盡苛刻,只會顯他不孝。

  朱大福建議,道:「是應先把陵寢的主要墓道完成了,之後外面的補充修繕在安葬了三叔了再繼續也可以,只有一點,無論如何還是不能虧待了修建陵寢的工匠,也當是為三叔積善,還有,我安排人弄了套日用器皿以及刀劍之類的當做三叔的陪葬,在三叔下葬的時候這批東西差不多也送來了,就當是我送三叔的禮物了,一直無緣與三叔相逢,想不到再見面已是陰陽兩隔了。」

  朱大福千里迢迢來祭拜朱棡了,總不能什麼東西都不拿。

  不管怎麼說他現在的身家也不菲了,若不拿些東西過來也說不過去。

  雖沒見朱大福的東西,但僅憑朱大福數的這些,就知價格不菲。

  朱大福的身家決然是不弱於晉王府,只要朱大福是誠心拿這些東西,那指定是差不了的。

  不僅僅是朱濟熺,晉王府的那些屬官也紛紛表示了感謝。

  朱大福也知道,他一旦沒辦法保證靖難之役的再次發生,晉王府的力量絕對是能派上大用場的。

  對於晉王府的這些人,自也是需要經營好的。

  朱大福謙遜的微微一笑,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還會在晉王府停留幾日,你們若有需要我做的儘管開口,太原這裡也有我的生意。」

  五年的時間,朱大福的生意在海外都鋪起來了,不可能在太原出現斷層。

  朱濟熺表示了感謝,道:「謝謝哥,我先去忙,若有不清楚的地方肯定是要來尋哥的。」

  朱濟熺剛剛接觸王府事務肯定有暫時理不清的,朱大福此行既說是來幫朱濟熺的,自也不能馬上就走。

  更何況即便是來拜祭朱棡,也不能點了卯就走。

  這樣的話會很容易讓人懷疑,他來太原拜祭朱棡不過是來走過場的。

  之後的幾日,朱大福也就踏踏實實留在了晉王府。

  幫著朱濟熺接待前來弔唁的賓客,為朱濟熺請教的問題提供中肯的意見。

  朱濟熺之前雖不插手王府事務,對朱棡所為多少也是知曉些的,在接手了這些事情之後,自也清楚哪些該與朱大福說,哪些該打掩護。

  因而,與朱大福說的那些事情大多也都是不會觸犯律法的那些。

  總之,朱大福在晉王府待了五六日時間,倒也其樂融融。

  這五六日時間,朱大福也讓晉王府上下知曉他雖自小長於民間,但禮儀,包括秉性那都絲毫不差。

  換句話說,之前的時候晉王府的那些人是出於利益的考量支持朱大福,現今經過五六天的相處,則是出於本心了。

  既然朱濟熺已沒有希望競爭儲君了,那當然是要選一個最為仁德的。

  這樣於他們才是最有利的。

  「吳王殿下,不能再多留幾日了嗎?臣還有不少事情要請教呢。」晉王長史為朱大福牽著馬道。

  朱大福以自身魅力收服了這些人不假,但這些人不想讓朱大福在此多留也是真的。

  畢竟在晉王府,有不少東西是不能讓朱大福知曉的。

  朱大福自知這些人的挽留中有多少虛情假意,自也不會把這當真。

  不過,該客套的時候還得客套一下的,不然還以為他這是高傲呢。

  朱大福笑著回道:「皇爺爺還命我順便去四叔府上走一趟呢,時間有些緊著實不能再留了,誰若需要我幫忙的只管給我去信就行了。」

  晉王府的屬官給一個將來的儲君頻繁去信,從哪裡說都有些不太合適。

  更何況,朱大福或許在帝王智慧這一方面是強於這些人,但這些人也都是在宦海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老人,還真沒什麼需要請教朱大福的。

  朱大福這自也是客氣。

  「那就先謝吳王殿下了。」幾個晉王府屬官紛紛表示。

  該寒暄的都寒暄了之後,朱大福翻身上馬,從晉王長史手中接過韁繩,道:「那便就此別過了,等有機會再聚。」

  這麼一別,等他們再見朱大福,朱大福怕就是皇帝了。

  幾個晉王府屬官揮手告別。

  朱大福倒是沒多停留,領著自己的隨從直接馳騁而去。

  晉王府的問題容易解決,燕王府那裡可就難多了。

  晉王府這裡頂多就是對朱大福隱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東西,燕王府那裡可就是實打實的較量了。

  靖難之役的結局即便能夠逆轉,折損的也將是大明的積蓄。

  若想讓大明朝廷,百姓不再受靖難所帶來的損害,唯一的辦法只能是避免靖難之役的發生。

  而若想避免靖難之役,第一步還得是讓朱棣知曉朱大福的自身實力,讓朱大福明白,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所帶來的後果將會是什麼。

  當然,這也得看朱大福怎麼安排。

  明朝的藩王問題是嚴峻,但直接削藩明顯是不明智的。

  朱棣想要起兵正愁找不到藉口呢,朱允炆強硬削掉幾王,又逼死了湘王,朱棣起兵不也就徹底有了由頭。

  藩王問題是要解決,但絕不能採取這麼極端的處理方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