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鳳詔討賊
2024-07-08 04:36:59
作者: 煢煢先生
劉駿臨行前將江山託付給她,現在有人來奪,蘇傾雨豈能聽之任之?
奉天殿內形勢不利,沒有辦法,蘇傾雨才不得不和劉鎮暫時虛與委蛇,企圖穩住對方。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回到長樂宮後,蘇傾雨更是連養胎都顧不上了,便開始立即琢磨起了反制之法。
她先後請來了丞相文種和兵部尚書於文忠,可這兩位實權大臣的表現,卻讓她大失所望。
文種雖然全程都在說劉鎮失德,不宜復立為帝,但對簇擁皇權,平定動亂卻是絕口不提,言語間儘是擁立藩王的意思。
而於文忠的反應,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於文忠身為兵部尚書,更被劉駿在臨行前,賦予了調派金陵內外兵馬之權。名義上金陵附近的數萬兵馬,其皆可通過虎符,進行調派。他的態度可以說是舉足輕重也不為過。
甚至說如果他願意,這場叛亂於文忠是有可能,把它滅殺在萌芽中的。
可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於文忠面對蘇傾雨近乎哀求的語氣,卻僅僅只答覆了一句。
「此為皇室'家事',臣無權干涉,也不該干涉。」
隨即便躬身而去。
因為在他眼裡,無論是劉駿還是劉鎮,他們都是劉家血脈、先皇子嗣,他們兄弟倆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誰當皇帝?對他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區別,只要大唐的江山社稷能穩定就好。
哪怕是劉駿對他恩高信重,但那也僅僅是他與劉駿個人之間的「情誼」。更何況,現在劉駿還疑似不在了,而且又沒有血脈現存於世。既然這樣,那劉鎮復位,對於大唐來說,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也就聽之任之了。
這副態度,氣的蘇傾雨是銀牙緊咬。
不過好在,試探了一圈之後,蘇傾雨終究還是獲得了禮部尚書周儒,外加金陵世族謝氏一脈的全力支持。
至於其餘重臣,要麼裝傻打哈哈,要麼是顧左右而言他,反正就是不和她切入正題。
更有甚者,殿閣大學士王學禮,都開始反過來勸說起了蘇傾雨。
要其「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此,才有可能給劉駿留下一條血脈。
至於勸說的結果嘛?
就是身為大學士的王學禮,被氣頭上的蘇傾雨,派人打出了長樂宮。
連番被拒,蘇傾雨也算是徹底看明白,滿朝大臣壓根就沒幾個,是她能靠的住的。
直到今天,她才徹底理解了劉駿一直以來的處境。
不過那又如何?
她的男人,她來護著。
既然求人無用,那便求己。
為了劉駿的皇位,蘇傾雨當即便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先發難。
是夜,蘇傾雨先是手持鳳印,頒布了討賊詔書。
「蓋聞天道有常,而亂臣賊子,常悖逆之。今有逆賊劉鎮,喪權辱國,欺天罔地,趁君離京,作亂朝綱,使生靈塗炭,百姓不安。本宮甚憫之,故發此詔,代夫討賊,號召天下英雄,共誅此賊。
逆賊之行,罄竹難書。其欺壓百姓,暴虐無道,肆意踐踏朝法,亂我朝政。本宮每念及此,痛心疾首,寢食難安。故本宮決意,興師討賊,以正朝綱,以安百姓。
今本宮號召天下有志之士,無論士農工商,皆應奮起,與我共誅此賊。有能擒獲逆賊者,待君歸來,必重賞之。
夫討賊之事,非一日之功。然本宮深信,惟天下英雄戮力同心,賊人終將被破。望諸君奮勇當先,共成大業。本宮待諸君之佳音,侯共慶勝利之日。」
在頒布詔書,號召天下兵馬討伐逆賊的同時,蘇傾雨還搶先一步,派京兆尹範疇控制了金陵武庫。然後又親自坐鎮奉天殿,派郭濤率領禁軍前往誅殺孫太后、劉鎮母子。
誰也沒料到,蘇傾雨一介女流之輩,在幾近毫無大臣的支持下,會突然暴起,敢率先動兵。
猝然被襲,加之武庫守備本就鬆弛,沒費多大功夫,金陵武庫便被範疇率領京兆尹的衙役,親自控制在了手中。
可前往誅殺孫太后、劉鎮母子的那兩路兵馬,就沒那麼幸運了。
由於愛子歸來,為了給其撐場面,常年久居深宮的孫太后,竟罕見的出了皇宮,悄悄的去往了皇家別苑,為其慶賀。
這也導致了,蘇傾雨派往慈寧宮的那路兵馬,徹底撲了個空。
至於派去誅殺的劉鎮的兵馬,更是還沒地方,便被對方密探發現,行蹤暴露,把好生生的突然襲擊,演變成了一場巷戰廝殺。
劉鎮收到消息之後,更是怒不可遏,隨即帶兵反擊,更是揚言「妖女禍國」,要將其碎屍萬段。
雙方兵馬在金陵巷中,戰至天明,終歸還是蘇傾雨一方實力不足,被牢牢壓制。
僅靠範疇的八百衙役,和郭濤的一衛千人禁軍,他們根本就不是劉鎮近萬叛軍的對手。
要不是關鍵時刻,謝暉「瞞著」父親謝玉,盡起謝家三千私兵,前來助陣,可能西華門都要被叛軍攻破了。
形勢岌岌可危之下,蘇傾雨只能招兵自衛,甚至連為了湊人數,連天牢里的囚徒都被蘇傾雨武裝起來了。
這才暫時又與劉鎮形成了對峙局面。
為了能快速擊敗對方,雙方更是同時用「太后」和「皇后」詔書,向金陵附近護軍發布命令,令其率兵平叛。
不過這一平衡,很快便被再次打破了。
不知是覺得蘇傾雨手段過於狠辣,還是痛恨其對自己生母下手,一直處於游離狀態的劉楚玉,終於親自下場了。
身為先帝獨女,加之多年來對朝中大臣恩惠頗多,這也讓劉楚玉在金陵文武朝臣中,威望極高,甚至隱隱還要在劉駿之上。
劉楚玉一下場,金陵附近的將領,一股腦的便都倒向了劉鎮一方。
形勢頓時便再次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