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針見血
2024-07-07 16:46:02
作者: 隔江千萬里
紅袖招的廚子被遣散了,紅姐一輩子沒下過廚房,連勺子鏟子都分不清。
葉離自己動手用剩飯剩菜混在一起弄了個大雜燴,邊吃邊聽紅姐介紹戰況。
「你走以後,胡人便開始攻城,幸好城牆堅厚,胡人攻了幾次沒攻上來。」
「前天夜裡街上馬蹄聲震天響,都以為是胡人打進來了,嚇得躲在床下不敢出來。後來聽說是朝廷大軍到了。」
「朝廷大軍就是不一樣,氣勢足足的,夜裡進城的,第二天一早就出城與胡人打了一回,胡人根本不是對手,被打得直退出三十里。」
「就是……就是脾氣大些,招了幾個姐妹去陪酒,沒給賞錢還有兩個被打了。不過大軍是來救咱們邊城百姓的,不給賞錢就不給吧,就當是咱們也為百姓出把子力氣。」
這邏輯也是沒誰了。
葉離咽下最後一口雜燴飯,轉頭問其其格吃飽沒有。
其其格聽紅姐的話感到既新鮮又刺激,壓根不記得吃飯這回事。
聽到葉離問,才幾口將飯扒進嘴裡,盯著紅姐追問:「姐姐,你家中有很多姐妹嗎?我阿布只有我一個女兒,沒人陪我一起玩無聊死了,我好羨慕你啊。」
紅姐不知該如何回答其其格的問題,尷尬扯了扯嘴角,「呵呵,是啊,姐妹挺多的。」
送目於葉離,問他從哪弄來這樣單純的姑娘。
其其格的身份暫時不方便公開,葉離只是笑,紅姐也識趣的沒再打聽。
「紅姐,你有沒有門路讓我見一見裴將軍?」
裴將軍裴硯秋是邊城守將,曾祖有從龍之功,被封為齊國公。
爵位到裴硯秋父親那一輩襲完了,父親不著調,母親早逝,兩個庶弟也不爭氣。
裴硯秋本人的性格也不討喜,孤介耿直不懂變通,邊城守將一當便是十幾年,換成別人早就提調回京城,封王拜相了,他的位置連動都沒動一下。
葉離與木勒達成協議,西燕、西域大會戰之時,由木勒帶人在西域大軍後方布置陷阱,斷掉其糧食補給,方便西燕追擊。
前提是西燕要先打出優勢,否則木勒的配合起不到任何作用。
短時間說服黃、李二人精誠合作是不可能了,葉離把主意打到裴硯秋身上。
裴硯秋做了十幾年邊城守將,對邊城的感情最深,對胡人的兇殘最了解。最主要的是,裴硯秋做為邊城守將,一旦戰勢失利,將要承擔最主要的責任。
不管出於哪種原因,裴硯秋都是最不希望戰敗的人。
紅姐皺著眉頭苦想,「裴將軍從來不我們這種地方,我也只是在劉副將軍壽宴上見過裴將軍一面……」
「小桃紅倒是很得劉副將軍歡心,要不我讓小桃紅求劉副將軍幫幫忙?」
「只是如今正在打仗,不知劉副將軍會不會賞臉見小桃紅。」
葉離考慮片刻,婉拒了紅姐的提議。他對劉副將軍的背景一無所知,萬一泄漏身份,必定引起大臣對燕月馨的猜疑。
燕月馨的壓力本來就不小,葉離不願意冒險給她添亂。
紅姐這邊幫不上忙,葉離只能自己想辦法。問明裴硯秋府上的位置,將其其格託付給紅姐幫忙照顧,趁著夜色從後門離開了紅袖招。
夜太深,街上巡邏的兵馬也少了一些。葉離一路摸到裴府門外。
還沒來得及找個地方躲好,便聽到一陣腳步聲從府里傳來,緊接著大門緩緩打開,一位年紀四十左右,身高足有八尺,相貌卻很是斯文的銀甲將軍帶著一隊親兵從府中出來。
葉離猜此人應該就是裴硯秋了。
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婦人帶著兩個不足十歲的孩子追在裴硯秋身後,殷殷切切叮囑,「戰場上刀劍無眼,將軍千萬小心些,萬一您有個山高水低,芸娘也不活了。」
兩個孩子也追著喊,「父親平安回來,茂兒(果兒)在家中等您。」
裴硯秋轉頭看一眼母子三人,面容冷凝,目光卻閃過溫柔,「恁的囉嗦,我若真死在戰場上,你好生帶著孩子回京城,夫人性子和善,不會為難你們。」
說完,命人關緊門戶,翻身上馬。
「什麼人?!」
親兵發現葉離站在陰影里,厲聲喝問。
葉離含笑緩步走向裴硯秋,親兵立時拔刀指著他,阻止他靠近。
「在下遠道而來,斗膽請裴將軍借一步說話。」葉離胸口距離刀尖不足一寸,才停下腳步,拍了拍身上、腰間,表明自己沒有帶武器,「裴將軍甲冑在身,神兵利器在手,還怕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裴硯秋皺眉揮退親兵,「放他過來,聽聽他要說什麼。」
親兵不放心,將葉離身上仔細搜查一遍,才收起腰刀。
葉離站在裴硯秋馬前,含笑打量他,「在下略懂一點相面之術,裴將軍印堂發黑,恐怕不日便有殺身之禍。」
親兵大怒,便要拔刀砍了葉離,裴硯秋抬手示意他們退下。
「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大丈夫當如是也。」
裴硯秋淡淡道,眸色深深盯緊葉離,「我不管你奉什麼人之命而來,回去轉告你的主子,我裴硯秋報國不惜此身,連生死都不乎,還會為那些虛名浮利折腰?」
「裴將軍說的好,真乃頂天立地之大丈夫也。」
葉離滿面激賞之色,輕輕拍了幾下手掌,卻又幽幽一嘆:「為國捐軀何等榮耀,若是因別人爭權奪利白白送了性命,死後還要被扣上無能的大帽子,背上指揮不利導致戰敗的黑鍋,就太讓人不平了。」
一句話一針見血刺痛裴硯秋心中最大的隱憂。
裴硯秋久不在京城,對朝中局勢卻並不是一無所知,正因如此,他才不願意回京城趟這灘渾水,寧願戍守邊關。
否則,裴家在京城多年,積攢了不少人脈關係,稍稍運作一番,總有辦法將裴硯秋調回京城。
聽說由黃、李二人帶兵前來支援,裴硯秋便預感到這一仗不好打,又不能不打,否則一頂臨陣脫逃的大帽子蓋下來,裴家上下幾百口的頭加一起也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