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起打造大IP 4
2024-07-02 14:03:55
作者: 靈犀無翼
4
從西街出來,拐進一條小巷,走進一戶名為「洛陽私房菜」的古厝,便是今天曾仕明請客的地方。
沐川、顧小喜剛趕到古厝里,就被熱情的老闆迎進去,帶到一個雅間裡。一進門,便能看見牆紙上印的一首詩: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顧小喜認得,這正是司馬光所寫的《過故洛陽城》。這家私房菜館,主打洛陽菜,所以,把這首詩印在這兒,也算恰切。
曾仕明見最後兩位客人也來了,忙招呼道:「快坐,快坐。馬上上菜了。」
陳爽便跟著起鬨,嚷嚷著要罰沐川酒三杯。沐川先是誠懇地承認他和顧小喜來得最晚,再耍起滑頭,說:「我不怎麼會喝酒,小喜知道的,要不她代表我好了。」
陳爽倒也知道,小喜酒量不俗,能喝七八兩酒,但陳爽哪會灌小喜的酒呢,便換了口風:「那就……罰你給大家布菜。」
「OK,沒問題。」沐川一口應下。
正好服務員開始上菜,沐川便殷勤地為一桌人布菜。一圈走下來,六個人碗裡都堆上了喜歡的菜品。
在坐席里,徐澤被曾仕明奉在主位,譚清清則坐在她老師身邊,剪了齊耳短髮,人看起來比往日還要清爽,臉上清冷的氣息卻蕩然無存,看起來頗有溫柔親和之氣。
自她去永春學藝之後,顧小喜也是第一次見到她。沒想到譚清清竟有這麼大的變化,顧小喜挨她坐下,一時竟不知從何問起。
最終,顧小喜還是裝作生氣的樣子,撇撇嘴:「你和曾總和好了,也不跟我說一聲。」
「這不,我跟師傅回來了嘛,我想當面跟你說,好讓你驚喜一下。誰知道,他……」
譚清清抿唇一笑,看向陳爽。
陳爽忙舉手投降:「我劇透,我錯了,自罰一杯!」
一口飲下,白酒綿軟清冽,並不辣喉,陳爽把杯底亮了亮,豪氣盡顯。
見狀,曾仕明便打趣說:「早知道,我們的設計師這麼能喝,以前見客戶的時候,我就該把你帶上幫我擋酒的。」
「別了,別了,領導,饒了我吧。」陳爽忙作揖求饒。
拿腔作調的樣子,逗得一桌人都笑起來。有個開心果在飯局上,的確令人捧腹。
眼見氣氛烘托上了,曾仕明忙躬身向徐澤老師敬酒:「我和清清能和好如初,還多虧了徐老師成全。學生在此感謝徐老師,祝您身康體健,廣收弟子,傳承非遺文明!」
這敬酒詞十分獨特,徐澤聽了很是受用,便樂呵呵地和他碰杯,說:「你能重新追回清清,不是靠我的成全,而是靠你的真誠!」
原來,曾仕明一個月前去了永春,明面上是去談一筆生意,實則是專程找譚清清複合的。在家裡,他花了很多時間,很多功夫,終於做通女兒的思想工作,願意接受後媽。
這之後,曾仕明才去找譚清清。
一開始,她是不同意的,一張冷臉如浸寒霜。幾番拉扯後,譚清清表示,如果曾仕明能在半個月內學會永春紙織畫的製作,她便可以考慮跟他複合。
結果當然是,曾仕明付出了非比尋常的努力,竟然創造了奇蹟。徐澤更驚喜地發現,曾仕明竟然天賦獨具,有意要收他為徒弟。
「哦,我就說嘛,曾總為什麼老不在公司,一直搞遙控指揮。這下可算明白了!」陳爽弄清前因後果,調皮地開起曾總的玩笑,「這樣的話,曾總豈不是要叫清清一聲『師姐』?」
曾仕明也很知趣,馬上向譚清清敬酒:「師姐,師弟敬您一杯。」
說笑間,服務員敲門進來,呈上一道特色菜品。之前擺在桌的菜,都是傳統的洛陽菜式,比如牡丹燕菜、洛陽燴菜、洛陽長壽魚、連湯肉片、橫水滷肉、洛陽焦炸丸子、洛寧蒸肉……
現在送上來的菜,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六人都目不轉睛地盯住它,心想,這做成石橋造型的菜,看起來怎麼這麼像洛陽橋?
洛陽橋,是刺桐古代的一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歷來有「海內第一橋」之稱,位列古代「四大名橋」。
這座落成於北宋嘉祐年間的名橋,也曾經歷自然的侵蝕,炮火的凌虐,直到1996年才恢復古橋舊貌,重新開放通行。在「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遺中,洛陽橋也占了一席。
對於食客們的反應,服務員已是見怪不怪,笑吟吟地解釋,說這道菜品完全仿照洛陽橋的形制,連「筏形基礎」和「種蠣固基法」這樣獨到的建築設計,都有所呈現。
「筏形基礎,是用白巧克力做的,大家可以先嘗嘗。」
見大家都不敢動筷,服務員又指著「橋墩石」,說:「或者,大家也可以先嘗嘗牡蠣。」
生長在海濱城市,刺桐人都沒少吃過牡蠣,但這吃法還是第一次見,一時間只覺震驚,壓根動不起筷來。
突然間,陳爽、顧小喜同時從震驚中醒來,拿起手機咔咔照起相來,然後,不約而同地發了朋友圈。
服務員笑道:「感謝你們的宣傳,我這裡去向老闆申請打折。」
譚清清忙表示感謝,自己也對著「洛陽橋」拍了兩張照片留存。
但聽服務員又說:「申遺成功,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慶祝。老闆便親自設計了這道菜式,來表達心意。希望各位客人喜歡。請慢用。」
服務員退下之後,一桌人品賞這顏值驚艷、風味獨特的美食,話題也從「種蠣固基法」這種當時的「黑科技」,說到了洛陽橋的來由。
那還是中古時代,準確地說,是在唐代之前。因為中原戰亂,社會動盪不安,大量的中原人便攜家帶口地遷到了刺桐及閩南一帶。這些人,多來自於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
南遷之後,他們在此定居,時間一長,便把河洛語和先進的中原文化、技術傳播開去。
同時,他們也因為思念故土,而把原名為「萬安橋」的石橋,改名為「洛陽橋」。
言及此,一道新創的特色菜,也被吃出了濃濃的鄉土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