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驢行暢想曲> 054 附件:格聶轉山(節選1)

054 附件:格聶轉山(節選1)

2024-05-30 07:52:23 作者: 經典老表

  為參選戶外達人,特別是他自己的文武雙全,所以「打火石」先生投來了他個人的參選戶外經驗文字作品:《格聶轉山,行攝札記》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格聶,初識他的名字, 是4年前,偶然搜到了守靜篤的帖子,當時就被貼中的美景,特別是守靜篤的文字深深折服。從此,格聶,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宗教背景的線路一直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因為喜歡戶外,尤愛重裝,便在心中列出了名單:先狼塔,後格聶……可見我對格聶的重視。繼狼塔之後,在我的認知里,格聶幾乎是重裝的頂峰了。為此、從心理到體能上,我都做了充足的準備,讓我對大環的完成,有了充足的信心。基於此,我做了進山行走11天,備用2天的計劃。當時江城的隊伍最後成行人數3人。

  【冷古寺】

  進藏前的路途不細說,只從重裝徒步進山開說:不遠就是下則通村,村子不足百戶的人家,一色的藏式風格,路是穿村而過,村頭一幢廟宇,剛剛興建完工,4層高的舉架,金頂朱漆,只看外觀,就已富麗堂皇,廟旁的白塔,只建一半,看基座,就可猜出,必也是龐然大物。 村後就是磨牙拉卡埡口, 埡口不高,遠遠地就能看到,路隨著山坡,盤旋而上。

  進山之前,我曾告誡自己,頭三天,決不在前隊行走,主要擔心自己會因運動劇烈而出現高反。但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前面,這可以解釋為,一個人的運動頻率因習慣而養成,即已養成,很難改變。

  登上埡口, 下一地標,乃干多村,4公里距離。一條機耕路,蜿蜒曲折,路面黃土夯壓,若只是人走還行,如有機動車駛過,頓時,塵土飛揚,嗆人刺鼻。無車的時候,身邊的景色總是不錯:三座神山,環列身旁,俯視路人;在雲的隱藏下,依舊神秘!山腳的延伸,寬闊無垠,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地表植被,猶如綠毯,繁花點綴;天空之上,雲捲雲舒,光色斑駁;一群氂牛,悠然自得;一干行人,徜徉期間,忘記了時間,忽略了疲憊。

  乃干多,靜臥在神山腳下, 依偎在定曲河畔,與世無爭,恬淡祥和,村頭的白塔,經幡飄揚,默默地述說,世間的冷暖。

  藏族同胞是一個崇信宗教的民族,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廟宇、神龕是必不可少的。我羨慕這樣的人們,物質生活可以不富足,但精神生活有寄託。

  出乃干多, 5公里的水泥路,考驗著我們的耐心。路,是依水延伸,當峰迴路轉時,格聶神山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雖然只是遙望,卻足以讓我熱血澎湃!預定的冷達營地,14點半,前隊就已到達。時間尚早,休整過後,趕往下一營地,【冷古寺】,5公里的距離,我們終於擺脫了水泥路的折磨。

  一路風兒輕唱,經幡飄揚,草地鬆軟,鮮花點綴,可以低頭沉思,也可以仰望神山,神山擺脫了雲朵的糾纏,更加威嚴壯闊。山下的冷古寺,儘管氣派堂皇,在神山的映襯下,也顯普通渺小。冷古寺,是藏傳佛教—黃教的發祥地,建寺於1690年,屬于格魯教派 ,冷古寺有鎮寺三寶:母鹿角、反轉海螺(從石中取出的)、被喻為「格聶之心」的塊狀白色奇石(上面有自然形成的似血管花紋)。世人都以一睹為榮。

  16點半,我和貓哥已到寺前,我不想離寺太近紮營。見距寺1里之處,有1白塔,年久斑駁,四周草地平坦,離水源不遠,正合我意,貓哥也贊同。隊友們,陸續到達,紮營。

  今日行走21公里,拔升529米。

  【笑基隆帳】

  第二天清晨,一縷霞光點亮了格聶的主峰,冷古寺的鐘聲在風中飄蕩。

  九點半,沒有號令,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起包,路線清晰,直奔冷古寺。

  AA結伴的隊伍,講友愛,不講義務,每個參加的人,都確定這一點。這種形式簡單、自由,只對自己負責。怎麼走線路,大家自願,不需要商量,各有自己的路書及GPS。

  前方一片草場。相傳這片草甸,曾是格薩爾王征戰的戰場,格薩爾王在藏族的傳說里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一生戎馬,揚善抑惡,宏揚佛法,傳播文化,是藏民心中的曠世英雄。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幾處殘垣斷壁就是守神帖子裡提到的日貢,這裡是個節點,一條小徑在草地里延伸,蜿蜒清晰,這是馬道、橫切山體,當地人走的,也可以拔高走山脊,走當年守神的路線,會很累,但風景更好,可以直視格聶南坡的雪舌。

  沉重的背包,壓在我的肩上,晶瑩的汗水順著臉頰滴落,腳下是鬆軟的草地,雖沒有七月的多彩,但仍不失繁華。我抬起頭,仰望格聶,不知什麼時候,她竟扯來一片雲彩,遮住了臉龐。未極山頂,風是溫柔的,總在耳旁輕吟,雲是自由的,攜手在天空徜徉。我不想停下腳步,總以為用汗水澆築的路,必是絢麗芬芳!

  儘管腳步沉重,呼吸急促;儘管烈日當空,汗流雨下;儘管山風呼號,吹人愈傾,但腳步始終沒有鬆懈。當我終於佇立在她的腳下,凝神注視、屏息觀望,格聶山的巍峨,讓我自慚形穢。千百年來,她獨享寂寞,俯視蒼生,芸芸眾生。在她面前,人也不過如吃草的牛羊。一條細流,涓涓而下,看似羸弱,卻是大河的源頭,一株小草,低矮匍匐,看似嬌小,卻挑戰生命的高度,高山自有其氣魄,自有其胸懷,這裡的生命更加頑強,這裡的人們更加謙卑。

  虔誠的汗水,有了真實的回報,執著的腳步、毫不懈怠。慢慢的,我們轉到格聶的正南坡,格聶不再羞澀,她的大氣磅礴再次震撼到了我:山巔風起雲湧,千年積雪,萬年玄冰,似乎亘古就未曾改過。4400海拔的歡呼雀躍,酣暢淋漓。每個人,在這一刻,都把激情釋放!

  接近15點時,天空烏雲翻滾,狂風嘶號,眼見著,前方的雨霧傾瀉而來。這時,我們腳下就是一條山谷,不足1里距離,大家迅速下撤,以最快的速度紮營避雨。紮好營後,雨已然下大,帳外天昏地暗,陰風怒號。我暗自慶幸,幸好動作快,裝備沒有完全濕透,可寒意卻一陣陣向我襲來,好在有熱水,我抽著煙,喝著熱水,感覺這就是幸福。

  GPS顯示,我們此處的山谷,距今天預定的營地【笑基隆帳】,只隔一個崗梁,不足2公里的距離。但風雨留人,現在只能在此。

  暴風驟雨,來得猛,去得快,僅半個小時,雲開霧散,雨霽天明。我走出帳外,向西望去,天空蔚藍,只有幾片白雲點綴其中。看看時間,不到16點,於是,我想拔營前行。只40分鐘,我們就登上了埡口,腳下正是笑基隆帳,河谷寬闊,綠草如茵,玉帶般的河流蜿蜒曲折。

  今日行走11公里,拔升848米。

  【耶勒】

  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總為人們帶來期待與憧憬。山中的行走,我更喜歡夜晚,因為它代表放鬆與愜意。清晨總是伴隨著忙碌與任務,儘管如此,我不能拒絕它的到來。

  今天是第三天。天未亮,我就已醒來,帳外蛋青色的天空堆積著厚厚的雲層,寒涼的空氣,沁人心脾。山坡上孤獨的佇立著一頭氂牛,我向它望去,它也正扭頭看著我,相視一會兒,我不再理它了,準備早餐,焚燒垃圾。

  8點半,準時出發,一路向西行走。陽光已越過山坡,柔和的光線映襯在身後,晶瑩的露水在草地上躍動,格聶又恢復了少女的羞澀。

  原以為,笑基隆帳至島島一段,沿途無水源,其實不然,只要有溝的地方,總有涓涓細流,行走一小時後,山坡的灌木完全被草地取代,起伏的山坡,柔軟的草地,似乎沒有盡頭。映入眼帘的是:一戶藏民,壘石為屋;山坡上的氂牛,或躺或臥,悠閒自得。我羨慕這裡的生命,與生俱來就帶著悠閒,都是一生,很多人卻疲於奔命。而我卻是主動的勞碌命呀。

  此時,我已能判斷出耶勒溝口。與貓哥商議,抄近路,取直方向,直奔耶勒溝口,卻不想,適得其反,站在山坡下望,熱梯河谷,平坦寬闊, 一公里寬的河床,似乎輕易就可以穿過,待到我們走到近前才發現,平坦的草甸下儘是沼澤地。此時是15:40,我打頭,貓哥隨後,嘗試踩著草墩子過沼澤,只走幾十米,就無法前行了。這時,風雲突變,烏雲攜著小雨而來,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身後的山坡上,出現了3個藏族少女的身影,對我們高喊,示意我們返回,我和貓哥迅速回撤。

  【拉普】

  海拔5000米,被視為生命的禁區。

  今天是進山第四天,首要任務就是翻越海拔5050 米的拉普埡口。格

  聶轉山,最吸引我的就是,全程有5個5000+的埡口,在我的認知里,重裝走上5000+的海拔,應該是驢友重裝徒步的頂峰了。對我而言,這是我第一次觸及5000的高度,所以,我想用自己的腳步,一步一步、丈量到5000米的高度,感受自己的生命狀態,提高生命質量。

  今天,我比太陽起得早。出帳眺望,山口霧靄濃重,暗青的天空雲層堆積,寬闊的河面聽不到一絲流水的聲音。遠處的藏民牧房,靜靜的佇立在山腳,偶爾有幾頭氂牛在來回踱步。突然,一柱霞光,衝出雲層,在陰暗的天空,投出一點光明,仿佛是一道神示,粘在一起的濃雲,漸漸地分出了層次,慢慢的把天空還給了大地。

  9:20,一小時的行走,短暫的停留十分鐘,然後繼續前行。這時,隊伍已正式進入耶勒溝。一直沿著山坡的馬道橫切,兩側山體陡峭,雲橫山巔,天空很難再看到陽光的耀眼,山風帶著寒意問候著每個人。

  越往上攀,植被越少,最後連地衣都很少看見。腳下、滿眼盡為碎石,層層疊疊,當我越過5000米的高度,接近登頂時,腳下竟發現一株綻放的花,這讓我尤為驚詫!翠綠的葉片匍匐在地面,依偎在巨石腳下,紅色的花梗2寸許,頂著3顆鵪鶉蛋大小的乳白花朵,花瓣有清晰的藍色紋絡,表面密布莖毛,我驚異這柔弱的花朵竟然在這5000米的高度綻放,可能是見慣了藍天、白雲,所以花朵只是藍白2色。看著它的美麗與任性,我竟覺得這無盡的石海不再荒涼、冷漠。

  14:30 , 整整2個小時,5人組,陸續登上了5071米的拉普埡口。站在埡口之上,我南北對望,千峰萬壑竟妖嬈,萬里碧空點浮雲。凝視著壯美的山川大地,我的心情反倒很平靜,因為我堅信,5000+高度,不是我的障礙。為了這一刻,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當夢想實現,我反而更懷念它的過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