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姜臨風封侯

2024-05-29 15:28:28 作者: 胭脂露

  姜臨風以摧枯拉朽之勢,兩個月內攻下寧國十座城池,狠狠地報了寧國突然襲擊盛國之仇。

  且有繼續向東推進,直入寧國京都之態。

  寧皇驚慌失措,殺了逃回京都的寧國統帥,以及當初極力主張發起戰爭的激進大臣。

  寧國使臣帶著割下的腦袋,求見姜臨風,意圖求和。

  盛國當初被涼、楚、燕三國夾擊,三面受敵。

  寧皇也錯判形勢,以為寧國可以從中分一杯羹,才下達攻擊命令。

  如今戰敗,總得有人為這場戰爭負責。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這個負責的人,肯定不能是他。

  那戰敗的將軍和促成此次禍事的大臣,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姜臨風停止向前推進,傳信回京城,請盛皇示下。

  五國平衡局面已成多年,不能輕易打破,盛皇同意議和。

  戶部尚書和樂逍遙,分列議和正使和副使,被派到前線。

  與人談判,錙銖必較,還是戶部和生意人比較擅長。

  最終盛、寧兩國達成和議:

  姜臨風所占十座寧國城池,歸屬於盛國。

  寧國五倍賠償盛國以及盛國百姓,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

  兵部尚書與陳子煜絲毫不客氣,將賠償金額生生提了數倍。

  畢竟國庫的支出好算,百姓所受苦難無法衡量。

  林落蕊所花費的數百萬兩白銀,也一併討了回來。

  經此一役,寧國多年籌謀一夕被毀,並且元氣大傷。

  想返過勁來再覬覦大盛,那就不知道得是多少年之後的事了。

  而盛國一戰之後,國力未有受損,還憑空多出了十座城池。

  出征八個月後,姜臨風大勝而歸。

  去時是寒風蕭蕭的秋日,回時已是綠樹蔭蔭的初夏。

  姜將軍騎在馬上,銀盔銀甲、英姿颯颯,少年意氣,風發飛揚。

  京城,鼓樂齊鳴,歡聲震天。

  數十萬百姓分列長街,迎接丰神俊朗、威風八面的戰神,和出征的英雄將士們回京。

  金鑾殿上,皇上眯眼打量一身倦色,卻仍威武不凡的姜臨風。

  果然,狂有狂的資格,倔有倔的本錢。

  此子本非池中物,區區一個駙馬怎可能圈住他?

  群臣亦心境複雜地打量著殿下跪著的姜臨風,以及其身後的眾多將士。

  此次出征三地的,大都是一心依附靖王的人。

  自此之後,靖王一派必然更加得勢,朝堂風向日漸明朗。

  「靖王,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指揮得當,終獲全勝,賞……」

  「永寧侯姜侯,……」

  「姜戍風……」

  當值太監尖利清亮的嗓音,迴蕩在大殿之上,宣讀皇上與兵部、吏部,徹夜不眠制定的一份封賞名單。

  名單很長,皇上幾乎面面俱到,儘量使每一個有功之臣都得到應有的封賞。

  從前線正面抗敵的將士,到後方負責籌備糧草軍餉的兵部、戶部諸人。

  從三地征戰總統帥靖王,到姜臨風的直屬副將明飛等人。

  還有負責議和的戶部尚書和樂逍遙,無一遺漏。

  按功勞大小,官職或升兩級或升一級,也有賜府邸田地,金銀布匹等等。

  守城之戰中,表現突出的東間府知府和守備,更是連升三級,不日將調往京城另行安排。

  方紹庭因此次做出的極大貢獻,連升兩級,也是三品官員了。

  眾臣屏息靜聽,所有人都封賞完畢,獨獨沒有聽到,此次功勞最大的,姜臨風的名字。

  回想起來,姜臨風當日是從天牢中提出來臨危受命的,抗旨之罪還在身上背著呢。

  有人扼腕嘆息,難道皇上要讓他以今日無上之戰功,抵昨日抗旨之罪?

  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也有人暗自得意,憑他姜臨風立了多大的功,也只能抹平前罪,怪誰呢?

  哈哈,只能怪他自己命不好。

  「咳,咳,左驍衛大將軍姜臨風。」

  高坐在龍椅上的皇上清咳一聲,聲音不高不低,不緊不慢地說道:

  「姜臨風,臨危受命,拒敵於東部邊境。

  殲敵數十萬,俘虜數十萬名,為大盛收復失地並開疆拓土。

  實為功勳卓著,戰功彪炳。

  今封姜臨風為忠毅侯,以表彰其無上戰功。

  賜侯府一座,封地千頃,金萬兩,銀十萬兩,珠寶若干,布匹綢緞若干。」

  皇上金口玉言,群臣譁然。

  忠毅侯?

  姜臨風二十三歲封侯,大盛二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侯爺。

  永寧侯府姜家,如今又出一位侯爺。

  一門雙侯,何等榮耀!何等風光!

  眾位大臣也各有各的心思。

  有與姜家交好,真心為姜家高興的。

  也有心中酸溜溜,難忍醋意,嫉妒得要發瘋的。

  當然,外人面前,都不能失了身份,掉了架子。

  紛紛或真情或假意地,向姜老侯爺和新冊封的忠毅侯道賀。

  姜臨風春風得意,欣喜非常。

  姜老侯爺沉靜內斂,卻也壓不下不時便要上翹的嘴角。

  大殿上氣氛熱烈,群臣與今日受賞的同僚熱情地交談賀喜,皇上也喜氣洋洋地笑著。

  「皇上,臣有本奏!」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乍然響起,忠國公從列班中閃身而出。

  「張愛卿,你有何事要奏?」

  皇上聲音低沉,有些不悅。

  這樣與臣同樂的好日子,他不太想聽到有人說些不合時宜的話。

  「你是想說姜臨風還有抗旨之罪未消嗎?

  當日可是你親口奏請,免姜臨風抗旨之罪,讓其帶兵出征為國解難的。你忘了嗎?」

  「不,皇上,忠毅侯功勳卓著,封侯應當應份,老臣無有異議。」

  忠國公垂首斂目,態度謙卑,「老臣要參大理寺少卿林文昌。

  林文昌勾結涼國細作,引涼國陳兵於北境,向我大盛施壓。從而逼迫皇上,釋放姜臨風。」

  嗯?皇上愕然。

  啊?群臣再次譁然。

  這事件的勁爆程度,比之姜臨風封侯,還要更為令人震撼。

  眾人的眼神,「刷刷刷」一起瞄向站在文官列班末尾,一臉茫然的林文昌。

  林文昌這才反應過來,慌忙出列,快行到皇上面前,跪於殿下。

  「皇上,臣冤枉,臣根本不認識涼國細作。」

  「臣還要參新任戶部員外郎樂逍遙。」

  忠國公不容林文昌再說話,也沒等皇上細問,又將剛升了一級的樂逍遙推向深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