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進一步改革科舉,安排士子去西歐做官(二合一)
2024-05-27 06:16:27
作者: 楓渡清江
不過,大明在占據巴黎後,倒無暇顧及英吉利。
因為明軍是用閃電戰迅速地滅掉了法蘭西,且俘虜了歐洲大同盟的大部分生力軍。
雖說很迅速,但也有迅速解決後帶來的問題。
那就是,需要將迅速占領的諾大的地盤,慢慢消化。
不然的話,大明現在若再次聚兵去攻打英吉利,甚至追到美洲去打,那就會導致軍事負擔太大,且後方不穩。
一旦前線作戰遭遇挫折,就容易使得後院起火。
所以,明軍接下來沒再發動大的攻勢,連已經兵力空虛的南歐都沒去占領,而是休養生息,鞏固占領區的成果。
這些都是朱由校和他的輔臣們在深思熟慮後給朱慈灼下達的要求。
疆域已經非常大的大明帝國,資源已十分豐富,自然用不著用賭博的方式攻略全球,必須是穩紮穩打才行。
「石油是朝廷現在最需要的資源!現在只能等石油的儲備增長到足夠使用後,才能繼續用兵,不然很難再取得迅速解決戰爭的效果!」
樞密院使張煌言在明軍滅掉法蘭西,而商討接下來的軍事部署時,就向朱由校說起了石油的重要性。
朱由校對此自然沒有任何懷疑,只說道:「看來得加大對石油開採的投入,好在大明現在疆域遼闊,當不愁石油之開採。」
「眼下都勘探出了哪些大油田?」
朱由校因此問道。
「回陛下,因所定礦產資源開發的策略是以關外為主,故而現在勘探出的主要是在關外,其中在庫頁島、西伯利亞、哈薩(哈薩克斯坦)、烏拉爾省皆發現了大油田,臣的意思是,先著重開採哈薩、烏拉爾省的油田,這樣的話,在石油提煉加工後,就更便於運輸到前線使用;」
「另外,如今當不急著吞併南歐,而是當儘快消滅奧斯曼帝國,以及吞併阿拉伯諸島,那裡石油蘊藏豐富,完全可以作為將來支撐我大軍繼續西進與南下的資源支撐地。」
溫體仁回道。
「有理!不過,凡已被我大明統一之區域,一旦發現該地石油蘊藏豐富,都因儘快向該地遷移漢民,以設立工廠的方式遷移漢民,使當地徹底變成漢家之地!按照元輔的建言,就要繼續往哈薩、烏拉爾一帶移民,在那裡要陸續建立起更大規模的工廠來,資金不夠的話,就向全社會募資。」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
這時候,張同敞則跟著說道:「眼下一是增加石油產量和儲量,二是儘快在剛剛吞併的歐洲建立起統治基礎,為接下來徹底統一亞歐大陸以及美洲、非洲做準備;
因而,以臣之見,得繼續打破漢人安土重遷的觀念,動員更多的漢人走出去才行,朝廷得在青年俊才外派與教育方面下投入更多才行;
故而,陛下,您看,是否廷議一下,商討把本土的免費平民教育的年限再提高一些,提高到九年,且直接照外派官員的方向培養,一畢業就考試,考試合格後,就直接外派為官!」
「那科舉之製得繼續改革!」
「臣建議,為了漢家長遠之利益,不必太考慮士子個人意願,而當以國家之需要為原則,安排士子去各地為官;
「以前是士子太多,而對外的疆域還不甚遼闊,所以,對士子的需求量不是特別多,當時的情況也依舊是官少士子多,自然可以優先考慮願意去海外為官的士子去海外;」
「但現在不一樣,是海外缺人去做的官位太多!諾大個歐洲,西夷貴族被一掃而空後,需要增設很多官位,從上到下,都得換成是我們漢人士子去做官!
「所以,不能再憑自願了,只要參加鄉試獲得舉人身份,經各大學堂學習畢業後,就應該直接外派為官,取消會試、殿試。」
盧象升這時候建議道。
「這可是個大手筆,取消會試、殿試,等於以後不再有進士,天下士子只怕不會答應啊。」
溫體仁說道。
「但不取消的話,天下士子們就依舊寧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去考會試、殿試,成為進士,然後又繼續參加部考,非要在關內幾百人乃至幾千人爭關內的一個官職,而不肯去關外!」
「怕吃苦、不願意離鄉太遠、只想待著溫柔富貴鄉,這怎麼行!國家養士三百年,又不是養一群大爺!」
盧象升說著就道:「要不這樣,進士科保留,但從為進士後,不再授官,若要做官,也同舉人一樣,參加專門的選官考試,且一旦獲得官身,皆要外派!要想留在國內,只能是從學從商或務農務工,反正不能為官!要為官必先是興明社之社員,且服從朝廷安排,讓其去哪兒為官就去哪兒為官。總之一句話,要想做官,就只能接受朝廷的安排!」
朱由校點首道:「既然是為漢家之利益,就心軟不得!」
「如今是外面很缺官吏,以後美洲、非洲這些地方一旦吞併,就更缺了!所有漢人士子,有義務為國家奉獻,從舉人開始,一律服從朝廷安排為官,進士科直接廢除,另外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考試,這兩類研究生是各科學問之舉人畢業後可以進階的兩種功名,也可以叫做學位,舉人可以進階考試這兩類研究生功名,以作為對優秀科研人才之甄選,也就是說哪怕獲得這兩種功名,也不會被朝廷選為官,只是會留在關內為學,若真有出類拔萃的真學問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不用去外面為官。」
「那得嚴格限制這類研究生的錄取比例,大部分當去各地為官。」
盧象升回道。
「自然!如今這時局真是變了,天下居然開始缺人去做官,而不是缺官讓人來做。」
朱由校點點頭,笑說了一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寧肯強迫漢人士子去外面為官,如同強迫宗室勛貴去海外為君一樣,總比繼續讓西夷人繼續統治自己要好,不然,新開闢的疆域豈不是白開闢了?」
溫體仁笑道。
「很多人只是不敢走出去,等朝廷強迫他們走出去後,他們會發現走出去後的世界真香!比如,去英吉利的那個叫徐乾學的,人家還成了當地國王的女婿,被封伯爵,樂不思蜀,主動替英吉利謀劃此事既然是盧卿提出來的,就由盧卿據此上奏,不過,到時候,難免遭來天下舉子的非議與咒罵,愛卿得有所準備。」
朱由校繼續說道。
盧象升這類能躋身高位的士大夫,皆是接受了興明社理念,也算是真的成功做到克制自己私慾,願天下為公的士大夫,自然個人福禍之事,也就沒那麼在乎,因而,他在這時候,便起身回道:「為大明漢家之利益,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朱由校如今還在用的輔臣自然都是治國理念和他保持一致的,所以,其他輔臣也都沒有再說什麼。
接下來,進一步改革科舉選才的制度便以詔旨的形式頒布了下來。
吏部、學部、禮部這三個負責這類制度改革具體執行的官衙,其尚書侍郎等官自然不敢置喙。
只是當這一政令讓天下人知道後,倒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畢竟會試、殿試已經實行了數百年,而很多人也習慣了在鄉試後通過會試、殿試魚躍龍門的人生路。
現在倒好,會試、殿試直接沒了。
而且舉人就可以直接參加選官考試,一旦考試通過就可以直接授官。
這讓許多自詡將是國之幹才、才華橫溢的士子大為失望,他們需要在功名上分出高低來。
何況文人本就相輕。
「朝廷這制度改革的,這是真的在朝不允許學閥出現的路子改呀,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也就罷了,如今乾脆連進士也直接廢了,我天下士子從此皆為舉子,可如此怎知高低啊!」
福建解元鄒忠荃此時就因為此事對沈永琦埋怨起來。
如今大明已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名號,連一甲進士都擴增到上百人,所以,各省解元倒也成了士子中最有地位的一類士子。
鄒忠荃作為解元自然是有一份自己的驕傲在的,他此生最為痛心的事就是未能早生幾十年,而能考個狀元榜眼探花什麼的,以不負自己的才學。
但他沒想到現在朝廷連進士都不設了。
這自然讓他更加失望了。
「比這更令人感到離譜的是,舉子要想真要證明自己才學高,不能再靠進士,需要去考什麼碩士、博士,但是考那個出來並不能做官!你說這,學而優則仕,不做官,那證明自己的才學還有何用?我算是看明白了,朝廷的意思很明確,不需要你有多大學問,只要你是個舉人,就可以直接參加選官考試,等著做官,這樣的話,天下士子倒是不用那麼努力,現在舉人也是一再擴張,只要稍微用心一些,沒那麼笨,就可以成為舉人,就能去做官。」
沈永琦說道。
「哎!」
鄒忠荃嘆了一口氣道:「就算是天下再缺做官的人,朝廷也應該篩選一下,好吧!出類拔萃者自當以宰輔之材培育之,如今卻不分優劣,合格者就授官,這樣做,真的於國有益?」
「上面這是有意要避免結黨,且以自己出類拔萃之資質來謀取私利!」
沈永琦回道。
鄒忠荃則在聽沈永琦這樣說後不再言語。
接下來,兩人皆還是老老實實地去參加了選官考試,對於考碩士博士而爭取學問上的進步,興趣乏乏。
大多數士子都是一樣的選擇。
仍舊選擇做官。
沒辦法,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失的。
誰都更願意做有權力的官。
只有極少數對權力無感,而是真喜歡搞學問的才願意選擇搞學問。
不過,大明朝廷特意賣了個關子,沒有對外宣布對官員如何進行新的銓敘。
以致於,許多參加選官考試後的士子,都被安排到了歐洲等地為官。
鄒忠荃在參加選官考試且考試通過後就被安排到馬賽任知縣。
鄒忠荃在拿到敕命文書後,直接就懵了,欲哭無淚地道:「蒼天啊,為什麼是馬賽啊,馬賽在哪兒?!」
「在西洋,萬里之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與他一同來吏部領取敕命文書和官印,且也通過了選官考試的沈永琦因為之前是在地質學堂讀的書,所以對馬賽更清楚一些,也就對鄒忠荃回答了一句。
「西洋?那是什麼蠻荒之地?這和流放有什麼區別?!我不要,我不要去那裡!」
鄒忠荃說著就暈厥在地。
這個時代,西歐法國這些什麼地方,在時下大明漢人的眼裡,可不是什麼時尚浪漫之地,在他們眼裡,和蠻荒未開化之地沒什麼區別。
所以,鄒忠荃也就一時接受不了。
畢竟他可是堂堂一省解元,若是在以前的大明,就算不能進入一甲,成為翰林庶吉士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如今卻要去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換誰也受不了。
沈永琦這時候也拆開看了自己的敕命文書,結果寫的內容是:敕命他為盧森堡知縣。
沈永琦也當場暈厥在地。
在吏部大批量頒發敕命文書的當日,許多待選士子在拿到自己的敕命文書後都因此暈厥或哭泣。
以致於吏部官衙外出直接出現一副人間慘劇的畫面。
大明朝廷沒有直接公布選官具體安排細則,所以算是坑了不少士子。
而這些士子還不能反悔,因為一旦反悔就是抗旨。
倒是因為不想做官,而只想做學問的一些士子,因為繼續考碩士博士而被各大科研單位用厚祿高待遇招攬,而得以繼續留在關內。
一時間,許多士子因此大為後悔,後悔為什麼不走學術路線。
畢竟這樣可以留在關內。
留在富貴繁華的中原地。
而這也導致以後,考碩士和博士的,開始逐漸熱了起來。
不過,考官的依舊不少。
畢竟官本位思想已經有了上千年。
只是熱度在下降。
鄒忠荃和沈永琦這些被選為官的士子還是踏上了自己的仕途。
而等他們到了各自治理的地方後,倒也一下子感到真香起來。
「咦,這裡氣候還不錯,地勢平曠,看上去頗為富饒!不似荒蕪寒冷或炎熱乾燥之地,倒是大有可為。」
鄒忠荃到了馬賽後,就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而一掃之前在火車上的傷春悲秋之態,開始燃起在這裡實現自己抱負的雄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