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第1162章 大江東去

第1162章 大江東去

2024-05-17 09:01:22 作者: 七月新番

  大江東去,浪淘盡。

  二月份的北方,依然是乍暖還寒,長江邊上,春風已綠江南岸,卻已經極為溫暖了。

  吳國朱方邑,也就是後世的鎮江,春秋之世,長江的入海口尚在這裡。朱方城外,就是水面最為寬闊的地方,寬達二十里,一眼望去,甚至都看不到對岸的輪廓,只有江心飄浮著若隱若現的些許沙洲。和煦的晚風吹起了粼粼的波光,江潮拍打在朱方碼頭的岸堤上又滿是寂寥地退了回去……

  一位穿戴典型楚式冠帶的大夫正屹立於此,容貌英朗,頷下三角須迎風飄揚。他在手下越人椎髻、藤牌兵卒的簇擁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廣闊的江面。

  他叫文種,本是楚國宛人,因為在楚國鬱郁不得志,這才入越為大夫,人稱「種大夫」。也是運氣不好,他剛入越沒幾年,就趕上夫椒之戰,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受會稽之恥,請降入吳服侍夫差,范蠡陪伴左右,文種則留在國內處理國政,將一切都管得井井有條,同時也將越人戰敗後的糟糕生活,歸咎於吳國人的殘暴。

  勾踐歸國之後,在范蠡文種的輔佐下,三年生聚三年教訓,終於在九年前,乘著吳王夫差兵敗淮北之際,再度舉起了于越的大旗,復興越國,並且一度將戰線推到了吳國的都城,差點生擒吳國太子。

  然而在趙侯無恤有意無意的放水下,吳國的半數精銳還能順利歸來,回到江東後,夫差就開始對越國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數年來,吳國越國這對冤家幾乎無歲不戰,戰線一直在三江五湖拉扯。

  若單對單,越國不一定是吳國的對手,但夫差之前的大興土木、窮兵黷武使得民力耗盡,又被趙國大敗,士氣低落。而越人在軍功爵的鼓舞下悍不畏死,一心為君王雪恥。

  更為致命的是,楚國的王孫勝也被封為白公,他在居巢設立幕府,組織群舒百姓屯田,同時不斷發動水陸軍隊攻打吳國。

  在楚國和越國的蠶食下,昔日強大的吳國日漸削弱,靠著趙國暗地裡的錢、糧支援才勉強保住江東、江北這相當於兩個郡的地盤。

  而真正的決戰,就發生在兩年前。

  文種對那一戰記憶猶新。

  兩年前,也就是趙無恤滅中山國之歲,趙國無暇顧及南方,勾踐便決定對吳國發動一次攻勢。

  越軍舉國動員,去勢洶洶,他們侵入吳境,吳王夫差獲得消息後,也誓師率兵迎擊,雙方布陣於笠澤江兩岸。

  攜李之戰、夫椒之戰,這是吳國越國第三次決戰,也是決定雙方國運的一次碰撞。

  此戰是勾踐親自指揮的,他將越國空國而出的三萬人分為三軍,入夜時分,左右兩軍先行鳴鼓渡江。夫差聽到上下游鼓聲大作,誤認為越軍是乘夜渡江,分兵兩路而來,心中大喜,立即出上下兩軍前往堵截,試圖半渡而擊。越軍偵察到吳軍中計分兵後,勾踐遂率領精銳的中軍不鳴鼓、不點火,銜枚渡江,由6000「君子軍」為先鋒,直搗吳軍大營。吳軍留守本就不多,倉促應戰,被打得崩潰四散,勾踐遂在吳軍大營點火,火光連數十里外的姑蘇城都能望見。

  夜色中,吳國上、下兩軍見後方火起,頓時大驚,正準備回軍援救,但被越軍左右兩軍渡江追擊,將其擊破。

  夫差的主力折損過半,退到沒溪收容散兵,整頓隊伍,背靠橫山,據溪而守。然而勾踐卻不放過他,越軍緊隨其後,逼進至陣前叫罵。

  與此同時,范蠡故技重施,率舟師繞道震澤(太湖),跑到了吳軍的側後方,又效仿吳師入郢一戰,放棄舟船,水軍步行翻越橫山,突然向吳軍側面發動突然襲擊。混戰中,吳上軍將領胥門巢陣亡,引起吳軍動搖,吳王夫差見形勢不利,只得再次收兵撤退。

  越軍於笠澤渡江,沒溪強攻,兩戰兩勝,士氣高昂,當下乘勝追擊,再度打到吳城近郊,築越城於胥門外,從而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姑蘇圍攻戰……

  姑蘇城是伍子胥留給吳國的唯一遺產,這位賢相雖然含冤而死,但他的恩澤卻延續至今。闔閭大城在江東是數一數二雄城,堅不可摧,范蠡雖然學著道聽途說的趙國神器「投石機」,製作了類似的「飛石」,奈何威力比起可怕的少梁砲乃至弩砲都大為不如,很難對城池造成關鍵性的破壞。加上之前越國倉促舉兵,沒能像歷史上那樣軟刀子殺人,用借糧計讓吳國乏糧,吳城內府庫有多年搜刮的積蓄在,所以夫差帶著五千兵卒,憑藉著城高池深,堅持了整整兩年而未陷落!

  但越國人也沒在城外閒著,兩年間,他們隔絕了姑蘇與外界的溝通,派遣大夫將領們四處攻略後方的吳國城池,南武城、干遂、雲陽、延陵,一座有一座城邑失守了……甚至連吳國的舊都句吳城也落入越人手中。

  時至今日,在文種的帶領下,終於占領了吳國在江東最後的一座城邑朱方,原本停駐在此的吳國水師正在江面上節節敗退,往入海口退去……

  大江上,一支龐大的舟師正在追擊他們,然而那並非是越船,而是楚國的船,白公勝的船……

  文種關注的,便是這位霸道縣公接下來的動向。

  ……

  白公勝此刻正站立在一艘龐大的樓船之上,微眯著雙眼看著自己的精兵悍卒將吳國的舟師船舶一一擊潰、嚇退。

  他的座駕名為「神凰」,高達三層,配上寬闊堅固的船身,飄浮在江面之上便如同一個龐大的水上堡壘,威風凜凜。船樓的各層各有用處,或是藏兵之地,或是箭矢之庫,或是划槳之所,所分甚細。而這艘龐然大物的作戰方式便是箭樓,上面滿是持弓弩的兵卒。弩這東西本就是楚人的發明,強弓勁弩配合著船樓高大的身軀,讓楚國水師能居高凌下,對著吳國的小船發射箭矢,殺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

  除了樓船如林般聳立的牆櫓帆幔外,白公勝麾下還有一座接著一座的各式戰船,大翼、小翼、艨艟等,這是靠了子西的信任,白公勝在接手楚國舟師,又經營皖地九年後才組成的強大水上力量。

  與之相比,吳國則國力匱乏,至今還在用他們在琅琊擊敗趙國舟師的那些舊船,已經數年沒有新船下水了,加上士氣低落,豈有不敗之理?所以白公勝才能在過去的幾年裡屢戰屢勝,不斷沿著長江向吳國腹地推進,如今終於橫斷大江,把吳國的首和身子斬為兩截。

  眼看吳人的最後一點殘兵敗將乘著風向和水流往入海口逃去,王孫勝也不讓人深追,舟師開始打掃戰場,他的樓船則緩緩朝朱方港口靠去……

  數年未見,白公勝已經有卿士之威,當他踩著虎賁的脊背下船時,岸上早有越國的大夫來迎接,滿臉堆笑地行禮道:

  「外臣文種,見過白公!代寡君問候楚王、令尹無恙!」

  「汝便是馳名楚越的種大夫?」白公勝一點都沒有驕傲的姿態,對這位越國大夫還之以禮,並送了他一船繳獲的吳國甲冑作為禮物。

  他曾在吳國寄居多年,對吳越的恩怨了如指掌。文種和范蠡,堪稱是勾踐的左膀右臂,范蠡主外,文種主內,他們獻上的伐吳九術,是越國能戰勝吳國的重要原因……

  沒有他們,勾踐的復國夢想只是妄談,在白公勝想來,粗鄙落後的吳越野人,要沒有楚國的人才來提攜幫助,哪能建立起強大的邦國呢?

  如今,白公勝見文種談吐不凡,雖然入越多年,身上依然穿著楚國的衣冠,心中頓生愛意。但如今文種在越國的地位相當於令尹,白公一個封疆縣公與他地位相當,又哪可能說得動他投效呢?

  「沈諸梁,汝號稱楚國第一縣公,卻白瞎了一雙眼,耽誤了不少人才啊……」白公當下便腹誹起自己在國內的政敵葉公沈諸梁來,當初文種范蠡甚至是趙國的太府令計然都曾經投靠過葉公,那豎子卻只養不用,導致三人後來全都跑了。

  葉公對所用之人的選擇,是楚國最為嚴重的弊病,那就是只重貴族而不重士人,親親尊尊,非王室子孫便不能受重用。白公勝經常對這種陳舊制度扼腕嘆息,發誓一定要自下而上地改變楚國,讓「楚才晉用」「楚才吳用」的現象絕跡!

  這次與越國聯合伐吳,若能滅亡夫差,便是立下不世之功,到時候,看誰還能阻止他入郢執掌朝堂,推行變法!

  對於白公勝,文種也不敢大意,他率軍北伐時,范蠡曾經告誡他要小心此人。

  白公勝乃楚平王之孫,從小顛沛流離,被伍子胥帶著在吳國長大,後來卻為了個人的野心,投靠了趙國。十多年前怨趙侯待他不公,又再度叛趙,回到楚國後,靠著自己的王孫出身,獲得一個「巢大夫」的小爵位,有了自己的班底和領土。

  這個人很不簡單,靠著手裡的區區三千人,居然橫掃群舒,在當地重新建立了楚國的統治。他被封為白公後,更是顯露出了非同一般的雄心,他的領地不同於楚國其他縣公轄區層層封建,反倒效仿趙法,大膽起用士人和平民為將吏,頒布律令,一掃積弊,還創建了一支只忠於他的「楚武卒」。

  這支軍隊嚴明軍紀,改變了楚軍數量龐大卻羸弱不堪的風氣,在淮南屢敗吳國大將胥門巢。配合舟師水陸夾攻之下,占領了不少吳國城池,如鳩茲(蕪湖)、爰陵(宣城)等地,與越人以桐汭為界。

  這個人在江淮的橫空出世,打破了范蠡最初設想與楚國以大江為界的計劃,那一帶又有許多越人部落,希望投效勾踐,看來未來兩國的邊界糾紛是免不了了。

  不過范蠡也提醒文種,要與其搞好關係,白公勝,短時間內決不會是越國的敵人,而是盟友。

  且不說楚王熊章是越王勾踐的親外孫,而且在楚越之外,雙方還有共同的敵人。

  吳國?吳國已經與滅亡沒有區別了。

  如今,一個比白公,比楚國更加強大的龐然大物正盤踞在淮北,還將手伸到了和他們一江之隔的地方……

  白公和文種此番會面,為的就是重申楚越同盟,交換情報,統一兩國的步調,務必完成滅吳的大計。

  二人在江邊小亭坐下後,白公說道:「早在上個月,趙國的徐、鍾吾兩軍便蠢蠢欲動,趙廣德駐軍善道,妄圖牽制余的兵卒進攻江北,徐承還派了一支舟師停在邗溝里,阻止楚國水師進入運河。」

  吳國鎮守江北的太宰伯嚭似乎是把自己當成了趙國的郡守,對於趙軍的借道一律放行,於是趙軍的前鋒三千人已經在屈敖率領下抵達邗城(揚州),阻止楚、越攻取江北。

  「此時與趙開戰並非明智之舉。」

  注意到白公勝的惱怒,文種連忙提醒道。

  一想到趙侯攻齊時聚合的十五萬大軍,文種都有些哆嗦,越國滿打滿算才三萬步甲,而且在與吳國的戰爭里頗多損傷。白公勝手下也就這個數,若是貿然與趙人起衝突,陸上不一定打得贏,恐怕連滅吳之事都要耽擱。

  現如今最好的辦法,是忍這一口氣,請楚國舟師橫斷大江,反正趙國的水師弱小。然後越國一氣呵成地攻破姑蘇,滅亡吳國,如此,楚越兩國才能完成對江淮、江東的瓜分。

  「越君已經圍攻吳城兩年,卻遲遲不能攻破,若是兵力不足,需要余去幫忙,大夫儘管直言。」

  白公勝話中帶刺,楚國和越國是盟友,但也是競爭對手,他渴望開疆拓土,對於吳國最富饒,人口最為密集的江東之地垂涎三尺。若是文種任由楚軍前往吳城,只怕戰後的瓜分上,這片地域當非越國所有。

  所以文種婉言謝絕了白公勝的「好意」,並且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

  「就在昨日,外臣接到少伯的信件,說寡君已經率軍攻破了吳外城,夫差退守姑胥之台。」

  他笑道:「外臣保證,只要白公能夠攔著趙人,不讓其南下,旬日之內,吳國必亡!」

  PS:今天只有一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