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燕子來時還新社,梨花落後已清明
2024-05-15 04:01:36
作者: 我的長槍依在
城西望江樓向來人滿為患,朱紅雕花紋木樓,上下只有兩層,卻格外雅致怡人,來得此處大多京中貴人,或是知名才子聲名遠揚之人。
望江樓和與之同名的詠月閣是不同的,詠月閣是文人騷客傾慕之地,並非因為那是一處消遣風月之地,而是因為那是判東京國子監陳鈺大人開辦的酒樓。
陳鈺大人官至正三品翰林學士,差遣判東京國子監,而且本人才學出眾,酷愛詩詞歌賦,特別是詠月詞賦。
所以每逢年過節都會在自家詠月閣中舉辦詩會,到時京中諸多大人物都會到場,所以無數有學識之士擠破腦袋想要去展露一番。即可博得才名,又說不定謀得出人頭地的路子,若被陳大人看中,還能進東京國子監。當然必不可少的時常也有才子佳人的佳話。
每年都會有大量詩詞歌賦從詠月閣流出,而一旦到詠月閣詩會之時,更是京都一盛事,不只在京都,景朝天下各地學子都有聞名。
久而久之,詠月閣便成京都學子心中的聖地,而外地學子若來京都也必會去那詠月閣。
望江樓則不一樣,望江樓之所以聲名遠揚全因一首詞。
據說當年晏相曾在望江樓興之所至,意氣風發,此潑墨寫下《春景》,詞句還被裝裱,就高高掛在望江樓二樓正中,於是望江樓一夜成名。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其實時至今日少人有記得晏相是否真在此處寫的詞,只是人們都這麼說的,日久天長大家都認為如此,而那高懸廳堂的文墨也就是晏相真跡了。
有了這麼一個噱頭,外加經營得當,望江樓日日人滿為患,只要不是逢年過節,到此一睹晏相風采的人比詠月閣還要多。各地才子佳人,官員旅客,必到此處一睹當年晏相風采,畢竟晏相可不止文采出眾那麼簡單。
.......
穿白灰棉衣的男子坐在二樓迴廊雅間,他二十來歲,面部稜角分明,一看便不像文弱書生。此處安靜雅致,只要抬頭便能看到高懸堂上的晏相文墨。
端著手中酒水,他忍不住輕輕念起:「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話音落下便有人接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來人是一錦衣男子,一臉富貴之相,臉面圓滑,二十六七的樣子。他念得抑揚頓挫,轉折停頓無一錯處,看得出很有詞賦功底,念著念著自顧自在桌對面坐下,絲毫不客氣。
「元昭久等了!」錦衣男子作揖,白衣男子回禮。
「晏相這詞京中孩童都能熟記,酒肆青樓處處傳唱,去年詠月閣上元詩會挑來選去也無好詞,我父親失望之極便又讓蘭華姑娘唱了一遍。一年到頭我不知聽了多少遍,可每次聽起便又覺得停不下來........
上闕「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五色雜陳,秀美明麗,寫足春色之嬌嬈媚人。下闕村姑惟妙惟肖,天真爛漫之姿一筆寫足。
每每細讀總是輕快靈動,美不勝收,胸中意氣風發,想要寫上幾句,卻又黯然形愧,不敢落筆.......」說著他無奈搖頭。
白衣男子拱拱手:「志學兄何以自愧,晏相之才豈是我等能比肩的。」
「哈哈哈,是了是了,元昭這麼一說我才醒悟,確實是我自大,竟然妄想與晏相之才相提並論。」錦衣男子灑脫的道。他是翰林大學士陳鈺之子陳文習,字志學。
白衣男子叫冢勵,子元昭。
冢勵又飲下杯中之酒,陳文習便問:「元昭此次北上也不早知會我一聲,待到京中我才知道你來了,不知為何如此匆忙。」
冢勵飲一杯,也沒直接回答:「志學兄你說晏相這詞輕快活潑,我卻不覺得。」
「哦,元昭有何高見?」
冢勵又飲一杯,是人都看得出他此時心中苦悶,「這詞要說的是,燕子來時還新社,梨花落後已清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轉眼之間便物是人非事事休,不管如何天真爛漫美好,哪裡抵得過時光瞬息萬變,歲月蹉跎,感懷之情隱而不發。」
陳文習也不笑了,鄭重作揖:「元昭高才,家父也常說晏相之詞雖極盡盛世清平之景,其中卻也有感懷之憂,只是隱匿其中,常人難以看出,不想今日卻被元昭一語道破,在下佩服。」
冢勵露出笑,又馬上止住,這次給成文習也倒上酒:「志學兄嚴重,不過有感而發罷了。」
他看著遠處江面:「志學兄不是問我為何上京嗎,便是我對此詞之感了。
今年端午詩會,在下曾在蘇州與京中王憐珊小姐有過一面之緣,當下一見鍾情,意氣風發之下也寫了一些好詞佳句,博得美人一笑。
之後更是不能忘懷,日夜思念,我們兩家門當戶對,便和家中家中說了此事,家父也很高興,上京找叔公為我說和這門親事。這事本是水到渠成,結果.........」
「結果今年中秋宮宴上陛下玉口親開,將王小姐許給瀟王遺子李星洲。」陳文習接話道。
冢勵握緊拳頭,手上青筋暴起,點頭道:「便是如此,轉眼之間,物是人非。我遠在蘇州任職,本以為明年便可以迎娶王小姐,直到十月底我才知曉此事,到但一直俗務纏身,直到這幾日才匆匆趕來........」
陳文習點頭:「怪不來元昭會說燕子來時還新社,梨花落後已清明。唉,你與王小姐之事確實令人扼腕,那李星洲張揚跋扈,橫行霸道在京都是有名的。而王小姐乃京都第一才女,才學之名世人皆知,若是王小姐跟了他,只怕........誤了終身。」
「所以我才來了!」冢勵捏住手中的酒杯,眼中帶有血絲。「最令我痛心的是京都這幾日傳聞憐珊廣邀好友和才學之士,要在年前開辦詩會,卻未給我發來請柬,她這是三心二意,準備順從聖命,自毀一生啊!」
「元昭莫急,這事.......」陳文習連忙勸到:「王姑娘無論才學詞賦如何出眾,也只是一女兒家,聖命之下,她又能做得了什麼。」
「可總有些能做的吧。」冢勵不甘的道。
陳文習沒再勸他,卻暗暗搖頭,轉移話題:「元昭上京總要先安頓下來,要不便到我府中,我們也好敘敘舊。」
「不了,我要去叔公府上,先給他老人家請安,便住在那了。安頓下來後再與志學兄邀約同游。」
陳文習連連點頭:「那最好,那最好......」
說著兩人又開始談論起來,屋外的雪又開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