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政績
2024-05-11 19:48:09
作者: 上山打老虎額
可是今兒初到寧波,就查出了主簿這麼多罪狀,而且一條條一樁樁都是一清二楚,人證物證都是現成,這不是老天爺把一份政績送到自己手裡嗎?
然後他看到葉春秋一臉得了清白之身喜出望外的樣子,再看李縣令臉上掩飾不住的佩服之色,就連那些差役,一開始也是稀里糊塗,還以為這位巡按大人腦子有病呢,不曾想居然還查出這麼個舞弊大案,他們雖然不知道巡按大人是怎樣看出趙高是誣告,可越是想不明白,心裡就越是佩服,於是面對鄧巡按,一個個奉若神明的樣子。
呼……
長長吐出一口氣,脾氣再暴躁的人,這時候,一肚子火氣也都銷聲匿跡了,而今所有人都等他表態呢,於是鄧健狠拍驚堂木:「鄞縣主簿周通是嗎?你該當何罪?」
周通已經面如死灰,他一屁股癱坐在地,哪還有什麼官儀:「下官知罪。」
知罪就好,這樣省卻了很多麻煩,鄧巡按快刀斬亂麻:「來人,立即將這個害民賊周通看押起來,趙高,你自稱還有帳簿是嗎,帳簿藏在哪裡,來人,押他去取。」他鋒利的眸子掃視了大堂一周,所有人都噤若寒蟬的看著他,等候著這位巡按發落。
鄧巡按的目光又落在了葉春秋的身上,與葉春秋清澈的目光接觸,若不是親自經歷了這件事,鄧巡按多半是要被這雙純潔清澈目光的主人所迷惑,小小年紀,居然如此妖孽,對了,他是寧波府的小三元,縣試、府試、院試三案首,深吸一口氣,眼下這件事只能心照不宣,雖然被葉春秋設局,可是無論怎麼說,這件事對自己非但沒有什麼損害,反而得到了一些好處。鄧健的臉色便緩和一些:「你就是何學士的高足葉春秋?本官在杭州對你也有耳聞,來,到廨舍坐坐吧。」
李縣令覺得自己挺坑的,巡按才到寧波,就查出了縣中一個官員的案子,自己畢竟是周主簿的上官,這周主簿肯定是完了,牽涉到了這麼多惡形惡狀,怎麼死都不知道呢,卻不知會不會牽涉到自己身上,所以他對鄧巡按更加恭敬:「是啊,是啊,春秋,你不要拘禮,隨本縣一道陪鄧巡按喝幾口茶水。」
葉春秋乖乖的道:「鄧大人與縣尊有命,春秋豈敢不尊。」此時的葉春秋心情頗為愉快,借著這個案子,能尋求鄧巡按的諒解,同時與李縣令打個交道也好。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三人魚貫到了後衙廨舍,李縣令忙叫人去泡茶,對鄧健殷勤奉承,鄧健暗中打量葉春秋,趁著李縣令離坐出去交代差役們拘押人犯的功夫,鄧巡按道:「做人油滑固然好,可是油滑得太過了,未必就是什麼好事,你宗師何學士是何等清直之人,你既是他門生,理當效仿。」
葉春秋本在吃茶,這入口的茶水差點兒噴了出來,大宗師居然也成了忠直之人了,明明我這點滑頭在他面前只是弱雞好不好?
心裡腹誹著,葉春秋在面上卻不敢對鄧巡按的忠告等閒視之,便悉心受教的樣子:「大人教誨的是,學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那周主簿好歹是官身,又指使趙高設局,學生怕遭他們構陷,這才出此下策。」
鄧健卻是一句話把葉春秋堵了個半死:「你這是什麼話,莫非你不出此策,本官就不能明察秋毫,還能冤枉你不成?」
葉春秋索性訕訕說了句:「是,是,大人教誨的是。」就不再言語了,這種人沒法兒溝通啊,噢,好話你都說了,你要真能明察秋毫倒也罷了,要是失察,我被人栽贓陷害,還翻得了身嗎?
鄧健似乎也覺得自己說的有些過了,便呷了口茶,想要安慰葉春秋幾句,話還未開口,便有差役急匆匆的抱著一沓帳冊來:「大人,趙高的帳簿已經繳來了。」
鄧健精神一震,便起身道:「尋個清靜所在,召鄞縣書房書吏人等同本官一道核實。」這才想起葉春秋:「哦,春秋在此坐著,本官有公務要料理,記著本官的話。」果然還是急脾氣,心急火燎的帶著人去了。
這廨舍里反而是葉春秋孤零零的,葉春秋喝了剩下半盞茶正待要走,便聽兩聲咳嗽,他抬眸一看,見李縣令老神在在的進來。
禮多人不怪,好歹也是一方父母官,葉春秋忙道:「學生……」
李縣令比鄧巡按要圓潤的多,不等葉春秋作揖,他便和藹可親的壓壓手:「春秋啊,不必多禮,到了這裡就同在自己家一樣,嘖嘖,少年俊秀,本縣最喜歡和少年俊秀打交道的,來來來,嘗一嘗這茶,不要拘泥。」
他捻著長須,走到近前坐下,打量了葉春秋片刻,葉春秋近來名頭不小,他作為一縣之尊怎會不知,不過他趁著鄧巡按去查帳的功夫跑來,似乎不只是寒暄這樣簡單。
葉春秋一臉慚愧的樣子,心裡說,這李縣令似乎心裡藏著事,且看他怎麼說。
李縣令叫人換了一副新茶,這才好整以暇道:「同濟堂可是令舅的產業?說起來,那周主簿實是吃了豬油蒙了心,其實他與人搭夥開醫館倒是沒什麼,卻還想奪人家產,一計不成,還做出這樣的事,如今有鄧巡按做主,此案一旦送去了大理寺,周主簿是逃不過罪責了,便是他的產業,怕也要充公。方才縣中有人和本縣說了,那博仁堂乃是周主簿的產業,一旦充公,官府要了也是無用,到時候還是不免要兜售出去,葉生對此有興趣嗎?」
李縣令和顏悅色的將這番話說出來,然後漫不經心的就去喝茶。
這話聽著怎麼像是走後門一樣,好似要給葉春秋好處似的。可是葉春秋心裡卻如明鏡一般,一旦周主簿的博仁堂被抄沒,衙門一般都是轉售出去,得來的銀子用做修河、興學之類的用途,畢竟衙門自己不能坐地收租,想必方才李縣令出去的時候,也有所了解了實際情況,那博仁堂的兩處門面雖然坐擁最繁華的地段,價值很高,偏偏對門開了個棺材鋪子,那博仁堂開在那兒經營慘澹,只要棺材鋪子在一天,其他人怎麼敢將鋪子買下來?眼下唯一有意願且能將鋪子發揮最大價值的只有同濟堂,也就是說,李縣令要賣鋪子,除了找葉春秋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