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恐怖靈異> 武大郎傳奇> 第54章 焰火晚會

第54章 焰火晚會

2025-03-22 16:19:45 作者: 包小三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當日,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都是節日裡重要的活動。

  這天傍晚,獅子樓前的寬闊廣場上掛起了上百個紅色燈籠,在每個燈籠下方都繫著一根紅繩,上面的燈謎迎風招展,在月光的映照下煞是好看。

  梵羽在幾日前就通過郝大富等人,將狀元樓在元宵節當日舉辦焰火晚會的消息透露了出去,並請來了鄰縣的戲班子,聲稱要連唱三日,與民同樂。

  元宵節下午,三五成群的百姓來到狀元樓前,想要看看所謂的「焰火晚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話說「焰火晚會」這個詞很時髦,起碼在陽穀縣百姓看來是這樣,因為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焰火」很容易理解,但「晚會」是個什麼東西?

  大家都很好奇。

  不過,與「焰火晚會」相比,當百姓們聽說狀元樓請戲班子免費唱大戲時候,這座不是很大的縣城徹底沸騰了,請戲班子免費為大家唱大戲,這樣的福利絕對是陽穀縣建城以來的第一次,註定是要被載入縣誌的。

  以往隻有那些富家大戶請得起戲班子,對於富貴人家來說,花大價錢請人搭台唱戲聽曲兒,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這就十分稀罕了。

  

  請一個戲班子,除了演唱者之外,還要有大鼓手、篳篥手、拍闆手、笛手、琵琶手等奏樂團隊,人數最起碼在五人以上,再加上道具費、搭台費等各項開支,費用太高,尋常人家根本請不起,這也是為什麼茶館裡的評書那麼火的原因了,請不起戲班子隻能退而求其次聽評書了。

  此次元宵節,狀元樓自掏腰包請戲班子唱大戲,更重要的是,戲班子是路演,縣裡的百姓不用任何開銷,闆上闆凳去占位即可,怎不引起轟動呢?

  「聽說狀元樓請的是鄰縣最有名曹家班,光出場費就要一百兩兩銀子!」

  「我也聽說了,曹家班這次一共有三十四人參加演出,這可是近幾年最大規模的演出了。」

  「你們不知道,曹班主的女兒色藝雙絕,美的令人髮指,據說其他幾個旦角也都長的十分標緻……」

  狀元樓前,曹家戲班來演出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縣城沸騰了,無數人在元宵節當日不約而同的向狀元樓匯聚,隻是到了之後並沒有發現戲台子的影子,倒是那迎風招展的紅燈籠紙燈謎,吸引了眾多人駐足觀看。

  「各位鄉親父老,首先感謝大家不畏嚴寒的來捧場。今日狀元樓開業,又恰逢元宵佳節,我們少東家出錢,舉辦了這場『焰火晚會』。」

  「在這焰火晚會開始之前,是猜燈謎活動,在場諸位,隻要猜對一個燈謎,可獲得十文錢獎勵或者入狀元樓消費打九折……猜對的燈謎越多,獎勵越多,詳細情況請到狀元樓內看活動規則。從今天開始,狀元樓免費對外開放,無論男女老幼皆可入內,食物酒水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狀元樓,中狀元。我們少東家說了,狀元樓以文會友,隻要你足夠文采出眾,狀元樓掃榻歡迎,免費提供酒食。」

  李管家中氣十足,他說話的聲音並不是很大,但卻傳出很遠,圍觀的群眾都聽的明白,人群中交頭接耳,然後便躁動起來。

  獅子樓更名「狀元樓」之前,是窮人的禁區,能進入這裡消費的不說家財千貫,百貫還是要有的,總之非富即貴。

  更名「狀元樓」之後,才對普通民眾開放,無疑吊足了大家的興趣,這棟陽穀縣標誌性建築裡面究竟是怎樣的一副景象呢?很多人揣著好奇的心情走了進去。

  「猜中燈謎最多之人,可以免費到狀元樓最高層觀看今晚的焰火晚會!」

  「狀元樓一、二、三層消費價格相同,隻不過登二層樓要對出一副對聯,登三層樓要對出兩副對聯!」

  「曹家班就在前面唱大戲,若是在狀元樓擺上酒宴,一邊把酒臨風一邊看戲,豈不美哉?」

  弄明白猜燈謎的活動獎勵規則之後,狀元樓前興緻高漲,人影攢動,不時有人揮舞著手中的字條,驚喜道:「我猜到了,我猜到了!」

  「水映橫山落殘紅——這是『綠』字!」

  「進洞像龍,出洞像鳳。鳳生百子,百子成龍——這,莫非是『蠶』?」

  不斷有人破解燈謎,奇怪的是沒人願意領十文錢的獎勵,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邀請親朋好友在狀元樓大吃一頓,能有機會在陽穀縣首屈一指的酒樓裏把酒臨風,欣賞下面的焰火晚會,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該是多麼的愜意啊!

  戌時剛過,一百多個燈謎除了個別偏門的之外,全部被人猜了出來,那猜出最多之人乃是一個翩翩少年,梵羽一眼就認了出來,此人正是詩詞雅集上照過面的李清越!

  「這傢夥,倒是有幾分才學……」

  梵羽看著李清越那道孤高冷傲的身影,旋即把於桐於海招呼過來,面授機宜一番之後,兩人帶著幾個短工開始清理紅燈籠,然後把事先購買好的煙花搬出來擺放好,所謂的「焰火晚會」即將拉來開帷幕。

  隋唐之際,火藥發展成為供娛樂用的焰火,至此煙花誕生,隋煬帝有詩關於煙花的描寫:「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到北宋宣和年間,以火藥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這才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例如「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

  每逢元宵佳節,從掌燈後直至更殘漏盡,達官巨賈競相燃放煙花比美,辛棄疾也曾寫過「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煙花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煙花在東京等大城市極為常見,但相對於陽穀縣這種偏遠小縣城來說,就是稀罕事物了。

  為了準備元宵節的「焰火晚會」,梵羽很早之前就委託王復生的三人行貨運行,花大價錢從東平府夠來了一批煙花。

  這些煙花引燃之後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呈現出火樹銀花之姿,吸引了無數圍觀百姓的驚呼讚嘆,尤其是那些在狀元樓上面的食客們,居高臨下,把煙花綻放後那一抹絢爛盡收眼底,很多人忍不住詩興大發,提筆作起詩來。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報錯
    • 手機上看
    關閉
    友情連結:半夏小說|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