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恐怖靈異> 執掌武唐> 第1098章 池畔的君臣對話

第1098章 池畔的君臣對話

2025-03-02 14:41:53 作者: 蜀中布衣

  夏日天長,傍晚時分天色依舊明朗一片,沉沉落日映得九洲池池水一片血紅,波光粼粼煞是美麗。

  

  此時此刻,陸瑾與太平公主夫婦已是帶著一雙兒女,前去九洲池池畔的水榭內,覲見太後武媚。

  「唔,是太平和陸相來了麼?」聽到稟告,正聆聽著上官婉兒誦讀佛經的武後立即睜開了雙目,從貴妃榻上坐起,笑容滿面的言道,「快,讓他們速速進來。」

  武後的話音剛落,一個小人兒已是從外面飛快衝至,問也不問,看也不看就撲入了武後的懷中,嬌聲一句「皇祖母,」顯然非常的開心快樂。

  「噢呀,是俊彥啊!」武後愛憐的摸了摸小外孫的頭,哈哈笑道,「婉兒快看看,這小傢夥一月未見似乎又長高了不少,算了算已是快滿三歲了。」

  望著眼前這位屬於陸瑾和太平公主愛情結晶的陸俊彥,上官婉兒心內酸楚難耐,強顏歡笑道:「太後說得不錯,陸小郎君身體茁壯健康,個子自然長得忒快。」

  武後頷首一笑,卻見陸瑾與懷抱陸徽音的太平公主已是走了進來。

  見到陸俊彥正躲在武後懷中撒嬌,太平公主美麗的嬌靨神情大變,連忙厲聲喝斥道:「大郎,皇祖母面前如何能夠這般沒有規矩?還不快快過來。」

  陸俊彥委屈的嘟了嘟小嘴,卻不搭理太平公主,顯然非常不情願。

  聞言,武後卻是笑開了。

  她順手拿起案幾上的一快糕點塞在了陸俊彥的嘴中,摸著他的臉蛋兒微笑說道:「太平啊,俊彥不過乃三歲孩童,你又何須苛責於他?來,將徽音也抱給朕瞧瞧。」

  太平公主無可奈何的瞪了陸俊彥一眼,便上前將懷中的陸徽音交給了武後,小丫頭坐在武後大腿上之後,連忙伸出手來與哥哥搶東西吃,頓時讓武後一陣開懷大笑。

  望著眼前含飴弄孫、樂不可支的太後,陸瑾心內卻是生出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前不久,他聽朝臣們私下閒話,自從廢太子李賢死後,武後將李賢的幾個兒子女兒也是接進了宮來,就讓他們在形同囚房的偏殿居住,而且每日還強令他們如宮奴般勞作。

  據說每逢過節,武後都會想起李賢所生的這幾個孫兒孫女,派出內侍前去賞他們一頓廷杖,打得個個是皮開肉綻,悲哭不已。

  陸瑾當時聞之,感覺到汗毛倒立,大嘆武後怎能如此狠得下心腸?大概她也是想將昔日對李賢的種種不滿,發洩到他的兒女身上。

  正在思忖間,太平公主已是招手示意陸瑾前來,共同向武後問安。

  武後十分關心太平公主的家事,事無巨細的諸多詢問,太平公主一五一十的一一作答。

  太平公主本就十分善於揣摩武後的心思,加之又聰慧過人,善於言語,登時就讓武後大笑不止。

  過得半響,武後微笑開口道:「太平,婉兒,你們帶著一對小傢夥到池畔看看錦鯉吧,朕有事想與陸相聊聊。」

  太平公主甚為不喜上官婉兒,但此乃武後的命令,自然不敢違背,自得帶著陸俊彥和陸徽音與上官婉兒一道去了。

  待到太平公主等人一走,水榭內就隻剩下了陸瑾和武後兩人,陸瑾有許多年沒有與武後獨自相處,一時之間竟還生出了幾分緊張之感。

  想了想,他從懷中掏出了那枚調動羽林衛的鳳符,畢恭畢敬的遞給武後道:「太後,上次微臣在長安之時對付七宗堂,太後你曾頒賜一枚鳳符給微臣,現在事情已經結束,微臣自當完璧歸趙。」

  武後微微一笑接過,也沒有多看,就這麼放在了案幾上。

  見武後並沒有多問,陸瑾不由自主的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時,武後輕輕的品呷一口熱茶,輕嘆言道:「七郎啊,我知道你一直因阿師的事情對朕耿耿於懷,對麼?」

  「阿師?」陸瑾一頭霧水,不解其意。

  武後一笑,言道:「朕說的是薛懷義,也就是現在的馮小寶,前不久朕已經令他在白馬寺出家為僧了,故而現在換他作阿師。」

  陸瑾這才記得阿師乃是僧人的暱稱,但他沒料到武後第一件事居然與他聊起了薛懷義,不禁有著幾分尷尬。

  

  武後自顧自地的言道:「你深受儒家薰陶,堅持禮法道德,自然看不慣這些烏煙瘴氣的事情,而且阿師乃是從你府中而出,故而你更是不滿,對麼?」

  「太後言重了,微臣不敢。」話雖如此,陸瑾心內卻一點也沒有道歉之意。

  武後一笑,言道:「朕也不妨告訴你,面首不過乃朕閒暇時的消遣而已,阿師對於朕來講,就如那一隻拂林犬般專供玩樂之用,你又何必耿耿於懷,與之大起衝突了?有時候啊,打狗也得看主人,對麼?」

  陸瑾一聽此話,立即明白了武後的用意,也知道武後能夠這樣打開天窗說亮話,而非私下報復,已是非常難得了,想了想頷首言道:「太後,隻要今後你那隻拂林犬不來招惹我,我一定對其視而不見。」

  聞言,武後忍不住笑了,她搖了搖手,也是轉移了話題:「對了,聽聞七郎你在長安城很是威風啊,查抄了不少七宗堂的店鋪,更是逼死了那個叫做崔挹的兇徒。」

  陸瑾本來早就準備向武後稟告他在長安城時與七宗堂大起衝突之事,眼下有了機會,自然是詳細稟告起來,不過對於許多關鍵地方,亦或是不可告人之處自然不會言明,而是避重就輕的講了過去。

  及至聽完,武後微微頷首,嘆息言道:「自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以來,世家崛起,引領士林,山東的七宗五姓以及你所在的王謝之家,均是以世族門閥左右政治,誠為統治者之患,隋唐實行科舉選官,而朕與先皇都是大力推行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重創了七宗五姓的實力,但就實而論,科舉制度雖然有所成效,但卻收效甚微,你當過一面知貢舉,可知最大的因素是何?」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報錯
    • 手機上看
    關閉
    友情連結:半夏小說|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