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河西之戰
2025-01-13 18:16:58
作者: 郭慕鴻
結果一轉眼,伊稚斜的兒子變成了光杆司令,他一看大事不好,趕緊拔腿就溜,還好他跑得快,就差那麼一丁點兒,霍去病的騎兵就俘虜了他,真可惜。
接著,霍去病繼續縱橫河西,往北再回頭向南,縱橫上千裏,在焉支山南北殺了一整個來回,追的渾邪休屠二王到處跑,終於到了臯蘭山這個地方。
匈奴人無處可逃了,因為再向東南跑就是黃河,河那邊就是漢朝隴西郡地界,事到如今,他們已再無退路,除了倉促反擊絕地求生,他們別無選擇。
霍去病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已經厭倦了攆兔子。所謂深入敵境,利於速戰,他現在迫切需要一場短兵相接,給負隅頑抗的匈奴人以最沉重的打擊!
霍去病對這場鏖戰信心滿滿,他有騎兵萬人,匈奴的渾邪王、休屠王,及其死黨折蘭王、盧侯王等殘部則有一萬三千餘人。
而漢軍將士們也非常興奮,這一路來,匈奴人都是不戰即潰,隻知道逃跑,捕斬首虜數遠遠低於他們的預期,真太沒勁太令人失望了。
此役漢軍殺光了匈奴軍的全部精銳,斬首八千九百六十級,並擒獲了大量俘虜與輜重。折蘭王被殺,盧侯王被斬,渾邪王之子及其相國、都尉,全體被擒。
另外還有堆積如山的甲仗輜重,甚至休屠部的聖物「祭天金人」都成了漢軍的戰利品。隻有渾邪王休屠王兩個老大率殘部潰散無蹤。
但是漢軍這邊也損失七成,一萬將士隻剩下三千。
霍去病第二次出征便為河西戰役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這些日子以來,我女扮男裝,在他身邊做他的隨行小兵。
一日激戰過後,四野寧靜,殘陽映照在臯蘭山下,遍地都是匈奴人的屍體。霍去病將滴血的長劍收入鞘中,給了我一個驚心動魄的微笑。他,又創造了一個奇蹟。從此,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明天霍去病就要班師回朝了,剛才他和眾將議事,我不便在旁,便獨自走出帥營。又打了個大勝仗,將士們即將榮歸故裏,人人心頭熱血澎湃。不遠處燃著一堆篝火,一眾人圍著談笑喝酒。
「看見沒有,輜重車上丟棄了許多剩餘的米和肉。」
「當然看見了!那是陛下賜給霍將軍的,有好幾十車呢!」
「這許多的食物,竟然還有那麼多人忍飢挨餓吃不飽肚子,霍將軍還劃定球場踢蹴鞠。」
「那有什麼關係,跟著霍將軍能打勝仗就行,哪個將軍能像咱們將軍一樣年紀輕輕就取得這樣的成就?」
「這次回到長安一定要找幾個小妞好好樂樂。」
「哈哈哈」
「……」
後面的話讓我聽得面紅耳赤,不禁皺眉,快遞離去。在營外待了許久,估計霍去病議事也該結束了,我就返回了帥營。
我像以前在霍府一般,依舊和他同住在一起,打仗和在家時一樣,伺候著他的生活起居。
等我回到帥營,他正坐在案桌邊拿著一叠竹簡看。
見我走進來,他朝我招招手,示意我走近。等我走近後坐在他身邊,他看著我說:「你跟著我,這兩個月都曬黑了。」
我摸了摸臉,白天我已經儘量用布蒙面躲著烈日了,但是多少還是黑了。
「沒關係,這樣看更加英姿颯爽,我不喜歡那種扭扭捏捏的官家女子。」他安慰道。
我淺淺一笑,突然想起剛才的所見所聞,便跟他講了。
他也不為自己辯解,隻淡淡問我道:「你覺得我打仗的特點是什麼?」
「快」
「聰明!為了快,為了在最不可能的時間出現在最不可能的地點,必須要快,所以很多輜重我都不能帶。」
「那為什麼打仗的時候還要踢蹴鞠呢?」
霍去病放下手中的竹簡,說道:「放棄輜重打那麼遠,六天破五國,又多是在沙漠戈壁乾旱苦寒之地,總是難免有少糧的時候,這時候很多人肯定會恐慌。讓他們踢蹴鞠,就是為了振作士氣,不讓他們因恐慌斷糧而懈怠。」
「我覺得你做的都是對的。」我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哦?你不認為我是個待士兵不好的人嗎?」
我搖搖頭道:「怎麼會呢!你的軍營中集合了漢軍中最彪悍的人,而且還有大量的匈奴降將,這些人都很難駕馭。如果你真的不體恤兵卒,怎麼能約束住他們呢?」
我淡淡地說:「自古君王最害怕的就是功高蓋主,你將會是大漢最耀眼的將星,如果你在士兵中還留有美名,隻怕將來有一天……」
霍去病全身一震,道:「蘭兒,你說的和我心中所想一樣。」
「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再沒有一個人及得上你。」
「將來的事,你怎麼知道呢?」
我眨眨眼,道:「如果我說我就是知道呢?」
霍去病慢慢說道:「那你可就是妖怪了!」
我並不是妖怪,隻是我來自兩千年後的世界,所以我清楚地了解你的每一場大戰,你的每一次的勝利,以及…你最後的結局。
我會守護著你,絕不讓你年紀輕輕就死去,我要親眼去看到底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盡我的全力去阻止悲劇的發生。
河西之戰由霍去病帶領一萬騎兵,六天飛戰千裏,破五國,斬首八千餘人取得了最大的勝利。
河西之戰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最後的勝利還沒有來到。
河西走廊還在匈奴人手中,其各部精銳雖然被霍去病殲滅,但是殘部加起來仍有近十萬之眾。
漢武帝厲兵秣馬,雄心壯志,讓霍去病稍加休息,準備等到夏天再次出兵河西。並在柏梁台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儀式,昭告天下,從此後與匈奴攻守易形。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這兩個月跟著霍去病出征匈奴,我雖沒有跟他上戰場,但卻也見識了古代戰爭的恢宏。
在冷兵器時代,霍去病的騎兵猶如二戰時期德國的坦克一般,橫掃大漠,所向披靡,將騎兵的祖宗匈奴人打得抱頭鼠竄。
抗擊匈奴乃是中華民族的對外戰爭,保家衛國之戰,對於後世有人評價漢武帝窮兵黷武,把這段歷史歪曲成漢武帝擴大西疆領土的侵越戰爭,我不敢苟同這種看法。
自秦以來,北方大漠上的遊牧民族匈奴,幾乎把農耕為主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後勤保障。
大漢初期,邊疆不穩,匈奴人時時來侵擾,燒殺搶掠無所不為。
作為遊牧民族打仗,他們不需要帶多餘的糧草,身上有弓箭,腳下有健馬。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拉弓就射,策馬就追。騎兵來無影去無蹤,搶完就跑。
面對這種情況,長城內的中國卻無力從根本上改變,勝利的時候極少。隻好靠著和親和大量的陪嫁財物買來相對短暫的和平。
武功勝極的漢武帝登機之後,決定改變這種情況,他看到了身邊同他志同道合的衛青,也就是霍去病的舅舅。
元光五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其他三員大將各領一支軍隊出發。
四路大軍出塞,其他三路皆大敗。反而是第一次領兵出塞的衛青出上谷,直搗龍城,斬敵七百。
後世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詩句描寫此次戰役,「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龍城指的就是衛青。
衛青傑出的軍事才能讓漢武帝刮目相看,而衛青的侄兒霍去病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看重在朝中可以說無人能及,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裏對於霍去病的赫赫戰功皆是一筆帶過,隻通過漢武帝對霍去病豐厚的獎賞來描述。司馬遷對於漢武帝在柏梁台專門為霍去病徵戰河西祭天,就曝出了不滿的情緒。
這天我正跟著蕊兒在屋裡學習繡花,想到上次和霍去病打賭,他要的賭注就是荷包。
可惜我完全不懂繡花,雖然贏了他,能跟他出征。可還是偷偷向蕊兒求教,想學著做一個荷包送他。
「不對,不對,這裡針法錯了!」蕊兒搶過我手裡的荷包。
「又錯了?」我揉著指頭,半天下來,我的手指已經被自己紮了無數次了,眼淚都快疼得掉下來了,還是錯了。
蕊兒看著我的作品,哭笑不得,道:「蘭兒,你以前的針線做得很好啊!怎麼會說話之後,你的活兒退步了這麼多?」
「是嗎?」
「這根本不像是你的針法!」
蕊兒拉出抽屜,拿出一個秀氣的荷包,道:「你看,這是你以前做的。瞧瞧這走針,這圖案,哪裡像你現在的手藝!」
我接過蕊兒手中的荷包,小小的荷包上繡著一支出水蓮花,在水波下遊曳著兩條小魚,生動活潑,頗有藝術品的風範。
再看看我自己繡的,一朵不知道是什麼的花占據了大半個荷包,花瓣大小不一,歪頭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