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逢亂世痴少年
2025-01-12 17:20:23
作者: 祁連風雲
第一章生逢亂世痴少年
時空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前的華夏大地。
周王朝經歷了數百年輝煌,無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天下諸侯如同脫韁的野馬,在權勢、土地、財富、榮耀、美女的誘惑下,紛紛扛起爭霸稱雄的大旗,一時間群雄逐鹿,烽煙四起,中華文明進入了史學家稱之為春秋戰國的時代。
這是一個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時代,也是一個人文薈萃、群雄並起的時代。諸侯割據導致了四分五裂、兵戈喧囂,但紛紛興起的變法圖強卻大大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變革;國與國的戰亂紛爭無疑帶來了動盪不安和無情踐踏,但各個階層的不同訴求,卻激發了人們空前的思想解放和實踐熱情。
亂世出英雄,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實業家橫空出世,讓這個悲劇的時代成為一個英雄的時代。且不說諸子百家中的老莊孔孟如何影響甚至綁架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也不說《孫子兵法》還至今應用在現代化高科技戰爭,只要看一看活躍在當時政治舞台上的管仲、百里奚、晏嬰、伍子胥、張良、蘇秦、商鞅、韓非子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傑出人物,就已經讓後世的人們嘆為觀止了!
本書的主人公范蠡(讀作li),就是這樣一個堪稱偉大的千古奇人。他在成就了一個國家霸業的同時,毀滅了另一個國家;他在無人企及的官位上悄然隱退,攜美女西施泛舟五湖;他善於賺錢、富可抵國,卻絲毫沒有為富不仁的詬病;他本是肉身凡胎,卻最終走向神壇,成為受人香火的「文財神」。他輝煌的功業、卓絕的智慧、耀眼的人格、傳奇的愛情,所有因素迭加在一起,非但超越了當時的英才俊傑,而且在數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只此一人!
可是,小時候的范蠡,卻是一個不大受人待見的小瘋子。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吧……
***
楚國宛城,是一處三面環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的戰略要衝,這裡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物產豐饒,經歷過一次次兵戈鐵騎的喧囂、人文經濟的交融,如今在強大楚國的統治之下。這裡的百姓雖然無法擺脫生活的艱辛和貧困,承受著貴族和官府的無情盤剝,隨時會面臨戰亂紛爭的不安,但他們熱愛這片生生不息的熱土。
宛城三戶邑,有一戶姓范的平民農家,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這個地方,只知道祖輩都是最普通的平民,沒有人做過官,沒有人享過世祿,一家人靠著祖上傳下來的幾畝薄田勉強混個溫飽。
十多年以前,范家的小兒子呱呱落地,小傢伙眉清目秀、機靈可愛,給這個貧困人家帶來了歡樂和生機,同時也帶來了憂愁和負擔。老范特意請教了村子上一個有點學問的老者,給這個孩子取了「范蠡」這個名兒,這個字兒看起來複雜,意思卻很簡單,指的就是「勺子」。范蠡的父母覺得這個名字不錯,有了勺子就可以挖米舀水了,起碼不會餓著肚子。
誰知這小傢伙卻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他小時候還算頑皮可愛,可是長到六、七歲的時候,父母親卻發現,這個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有點瘋瘋傻傻。他整日裡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常常獨自坐在那裡發愣發呆,嘴裡不知自言自語著什麼,偶爾活躍的時候卻上躥下跳,東遊西逛,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麼,說出的話也常常是不著邊際、不知所云。
白天,他對著天上的雲彩發呆,媽媽喊:「蠡兒,快來吃午飯吧,你在那裡看什麼呢?」范蠡答:「媽媽,我在看那朵雲,那裡面應該有一個神仙爺爺。」
夜裡,他對著滿天的星斗發呆,哥哥范孟喊:「蠡兒,快來睡覺,你在看什麼呢?」范蠡答:「哥哥,我在找那顆星星,好幾天都不見了,也不知它跑哪兒去了?」
站在路邊,他對著一棵大樹自言自語,下地歸來的父親看見了,走過去說:「蠡兒,你在這兒幹什麼呢?鐵蛋和二狗他們在村頭玩的正歡呢,你去也玩一玩吧。」范蠡答:「好吧。」
來到村頭,二蛋子他們正在玩「趕球球」的遊戲,一人持一根木棍,追著一塊石球瘋搶,不時傳來興奮的喊叫聲。范蠡站在那裡呆呆的看著,這時候二狗停下來,對他招手喊道:「小瘋子,快去拿根棍子來一塊玩兒吧!」范蠡說:「你們玩兒吧,我走了。」
范蠡轉身向村外走去,不知不覺來到三戶邑的集鎮上。四處遊逛了一會兒,他在一個大戶人家的門口站住了,呆呆的看著門上的牌匾。正在這個時候,門口出來一個穿著很體面的人,看見范蠡後走過來問道:「小傢伙,你在這兒看什麼呢?」范蠡說:「大叔,我在看上面的字兒,這都怎麼念,啥意思,你能給我說說嗎?」那人粗略的解釋了幾句,然後不耐煩的揮揮手讓范蠡走開。
走著走著,他聽到一陣鑼兒鼓兒的聲音,時而夾雜著奇怪的吟唱聲,於是他循著聲音走進了一戶人家的院子。原來這家人正在做祭祀,只見巫師手裡持著法器和法帖,時而手之舞之,時而對天跪拜,口中念念有詞,忽高忽低。范蠡呆呆的看了半天,不知不覺也跟著巫師手舞足蹈起來。這時候,一個家丁模樣的人走過來道:「誰家的瘋孩子在這裡攪擾,還不趕快出去!」范蠡只好又出來了。
不知不覺,走到了宛城學館的門口,裡面傳出一陣陣誦讀的聲音,抑揚頓挫,煞是好聽。聽了好一陣子,范蠡向門口走去,準備進去看看,只見一個差兵模樣的人走過來喊道:「去去去,誰家的野孩子,這裡不是你進的地方!」范蠡愣了半天,轉過頭回家了。
父母親和哥哥范孟大半天不見范蠡回來,心中焦急,正準備出去尋找。看見他進來了,父親又喜又怒道:「你到哪兒野去了?」范蠡答非所問:「爹爹,我要去上學!」
父親一愣:「莫非你去了官學?好我的蠡兒啊,那裡不是我們可以去的地方!」
范蠡:「這是為什麼呢?」
父親:「我們家是平民啊,哪有資格進官學!那裡是貴族家的孩子才能進去的地方。」
范蠡:「可是,我們為什麼是平民呢?他們為什麼又是貴族呢?」
父親嘆口氣:「蠡兒啊,人家生來就是貴族,我們生來就是平民,這都是命,老天註定的!」
范蠡側著腦袋想了想說:「可是我想上學!」
父親抱著范蠡眼圈發紅說:「蠡兒啊,你沒有地方可以上學,認命吧!」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范蠡又站在那裡發起愣來,半天不說話。
從此以後,范蠡更加不像個正常孩子了,他整天要麼獨自發呆,要麼四處遊蕩,不知道玩耍嬉戲,卻對人家的婚喪嫁娶、祭祀禮儀、測算占卜頗為痴迷。若是在集市上碰見說書賣唱的,那就簡直是天大的好事了,必要想辦法聽聽看看。最令他痴迷的,莫過於有字兒的東西和地方了,只要看見,必要仔細揣摩半天,想方設法弄個明白。
***
范蠡是個苦命的孩子。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父母親染了重病,相繼撒手而去。幸虧范孟已經長大成人了,父母親累死累活給他娶了個媳婦,這個家算是有了依託。父母臨終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兒子范蠡,這個傻孩子以後該怎麼辦呢?他們一再叮囑大兒子范孟,一定要好好照顧弟弟,不能讓他餓著凍著,將來要想辦法給他娶個媳婦,范孟和媳婦都一口答應了。
范孟夫婦靠著那幾畝薄田種些稻米桑麻,帶著范蠡辛苦過活,兩口子都是勤快人,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在村子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們期望弟弟范蠡能夠有所出脫,不論多辛苦,也要給弟弟娶個媳婦成個家,也算完成了父母的遺願和兄嫂的責任。可是,眼看他一天天長大成人,卻絲毫不見起色,越發的成了一個另類,還是整天一痴一醒,瘋話連篇,東遊西逛,舞槍弄棒,不但對家裡農事不上心,而且對自己的親事不上心,孤魂野鬼一般獨來獨往。哥哥范孟苦口婆心勸說多少次了,范蠡還是無動於衷,心想只好任由他去吧。范嫂看到小叔如此不成器的樣子,多有抱怨,范孟就勸說:這小子雖說性情古怪,但他自己學的識文斷字,又懂得一些大道理,想我范家世代貧寒,或許在這亂世之中他會有些作為呢。范孟嘴上這麼說,心裡其實也犯嘀咕,這小子咋能這樣呢?